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顽贼 > 第621章 才疏德寡

顽贼 第621章 才疏德寡

作者:夺鹿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11:10:54

第621章 才疏德寡

西安府不需要刘承宗。

只是没有刘承宗的西安府,要饱经各路兵马蹂躏。

比起纷沓而来的各路乌合之众,刘承宗麾下节制有度的元帅军显然更值得信任。

不过这说到底,也不过是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的两害相权。

关于这一点,刘承宗和西安府各地长吏士绅,内心都无比清楚。

刘承宗的大军在关中平原分道齐进,一直开进至渭河北岸的咸阳塬上,才将兵马摆开,沿岸扎出九座连营。

咸阳知县赵跻芳为元帅军准备的劳军宴,终究没能派上用场。

刘承宗仅征用了咸阳城摆设于城外的上千副桌椅,一应饭菜统统由各营伙兵烹饪,就连食材都没用咸阳县准备的东西。

一来他不放心,二来咸阳……也请不起。

赵跻昌只准备了招待万人的食材,而他单是开至咸阳塬的军队,就已多达四万。

赵跻昌对此心疼坏了,这些食材可都是咸阳士绅自主捐资购置……他当了三年知县,召集冠带士绅捐资助饷不止一次,还从未见过如此盛况。

难得的奇景出现了,嘿他妈的,刘承宗居然还不领情!

气得赵知县牙根痒痒,不敢说。

不过好在,刘承宗从不浪费食物。

他在城外见赵跻昌的胞弟赵跻芳,给这批食材找到了出路:“你回去跟咸阳的赵父母说,战乱当年,百姓多有流离失所,咸阳的地方不错,这些粮食就在城外设上几个粥棚,招揽个几百户饥民就此生养。”

刘狮子向不远处的咸阳城看了一眼,道:“那些捐资士绅如若问起,就说是我要这么办,也叫他们安心,既然愿意让赵父母设宴,盛情难却我不推辞。”

说着,他脸上就扬起笑容:“我已派人代赵父母去请西安府六州十四县的士绅长吏,既然是宴会,不如人多一点。”

赵跻芳瞪大眼睛,环顾周遭连营,岸边甚至都能见到正在赶制的浮桥和攻城器械的零件,更有两个营昨日在城外吃了饭,就直接拔营往潼关方向去了。

你们这即将南下攻打西安府城的架式,瞎子见了都知道。

合着刘大元帅的宴会节目,就是攻个秦川第一雄城?

赵跻芳抬眼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刘承宗,心里如同猫抓,特别想提醒一句,鸿门在东边的临潼县呢,没在咸阳。

对此,刘狮子只是笑眯眯。

其实这次被兄长派遣出城传话,对年轻的秀才赵跻芳来说……比起一个官家子弟见叛军头子,更像小粉丝见偶像。

刘承宗打进山西那年,赵跻昌在介休做教谕,赵跻芳则跟着他哥在介休读书,那时候他还没考上秀才,就已经听说过刘承宗在山西剿贼剿兵的事迹了。

那些既假仁假义、又凶猛暴烈的行径,在年轻的赵跻昌心里,比茶馆说书人口中的故事,更接近于行侠仗义。

不过如今见面,赵跻芳觉得刘承宗的模样、神态甚至气质,似乎都与他想象中那个粗蛮豪爽、非黑即白的豪侠形象相差甚远。

赵跻芳从刘承宗并不真诚的笑容里,读出了一些隐藏在言语背后的东西,他问道:“大帅刚才说的是,十四县?”

随着刘承宗点头,赵跻芳大为震惊。

西安府十四县,包括附郭西安府的长安县在内。

合着元帅军针对西安府城的攻城战,在围城之前的这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首战,名为攻心。

刘承宗的邀请信扔到了西安府城的城楼上。

不光发给西安府城里长安县有头有脸的士绅,甚至连总督陈奇瑜、巡抚练国事也被视为地方父母,在高高的城门楼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邀请函。

赵跻芳甚至已经在想象,陈奇瑜、练国事等人看见刘承宗亲笔写的邀请书信,脸色该有多么难看。

他向刘承宗问道:“大帅是要,动摇西安府城守将的坚守之心?”

刘承宗看了看西安城的方向,缓缓点了下头,随后又摇了摇头:“不全是,也为你们。”

赵跻芳瞪大双眼:“我们?”

“对,就是你们,西安府各县的生员、士绅、长官,我和你们都知道,西安府并未归心于我,眼下……呵!”

刘狮子轻笑一声:“眼下这不过是慑于大军的权宜之计,但现在不一样了。”

“西安府城早是孤城一座,城外的事什么都不知道,我不说,他们怎么知道,各县长官、士绅、生员,在咸阳城外赴我刘承宗的宴会?”

说着,他转过头,对上赵跻芳惊疑不定的眼神,道:“我不告诉你们,你们又怎么知道,五省总督、陕西巡抚,已经知道你们来赴我宴会的事呢?”

刘承宗当然知道,陈奇瑜和练国事不会出城赴宴,他们来不来根本就不重要。

但通知到很重要。

他要让西安府城的守将,知道元帅府正在宴请西安府的士绅,府内属邑已争相出降,幻想他们和自己相谈甚欢、甚至勾兑战后利益分配的画面。

他同样也要让西安府各县的士绅知道,城里的五省总督、陕西巡抚都已经知道,他们倒向元帅府的消息。

赵跻芳被刘承宗看得心里发毛:“那,那大帅,我家兄长岂不是完了?”

“这叫什么话?”

刘狮子一脸正经:“你哥身为咸阳知县,却为我邀请府内士绅,在那边的仕途自然走完了,但我的元帅府正是用人之际,只要有真才实学,难道还怕没有官做?”

赵跻芳其实内心还沉浸在,刘承宗用咸阳的一桌子菜,搞了西安府内外两拨人心态的震惊当中。

他已经确定了,眼前这个刘承宗,绝对跟他想象中的叛军头目不一样。

事实上,如果不是一个月前亲眼目睹咸阳塬上,元帅府大军摧枯拉朽般地击破官军,他甚至都怀疑,偌大一个陕西,就是刘承宗靠耍心眼子搞下来的。

我哥这是招谁惹谁了,西安府所有属邑,比起兴平等地,咸阳算是很不配合的县了。

面对大军都没有开城献降,结果就这一个疏忽,我哥答应了城中买过元帅军战利品的士绅,摆出个劳军宴。

就被你搞的好像我哥早就私下投降元帅府一样!

不过刘承宗并不知道赵跻芳的震惊,他只是非常认真的说道:“你也一样,刘某才疏德寡之辈、元帅府也是势孤力弱之地,正是需要你这样饱学之士帮衬的时候。

与其留在县学读书,不如跟我做个郎官幕僚,待战事终结,陕西百废待兴,缺少主官的地方很多,何愁一身才学没有用武之地?”

其实赵跻芳听见才疏德寡的时候就已经傻了。

正常人都用才疏学浅,才疏德寡这就不是正经人会用的词儿。

除了皇帝,谁管你德寡不寡啊!

更别说元帅府势孤力弱,赵跻芳对这个形容词都没法吐槽。

偏偏刘承宗很认真,还一副谦虚好像的样子,低头问道:“跻芳,如果你是我的幕僚,此时此刻。”

刘狮子沉吟片刻,问道:“五万营兵屯于西安,五万营兵屯兵别处,十万兵马,除了攻打西安府城,还有什么该做的事?”

赵跻芳深吸一口气,张口无言:你管这个叫势孤力弱?

“大帅想听,攻破潼关,挥师进京,夺了鸟皇帝位?”

刘狮子听着就乐:“爱看话本?”

“回大帅,听得多。”

“话本听听就行,用兵之道跟编话本的落魄文人想象差得多了,兵多未必是好事。”

刘狮子叹了口气,情绪算是半真半假,一方面他喜欢跟秀才聊天,另一方面赵跻芳在他眼里,代表着他兄长赵跻昌。

咸阳知县的官位虽卑,却也是一方父母,其背后一座咸阳城,若能靠言语和人心攻略,就能为他保全亡于攻城的士兵。

那是成百上千个部下的性命,也是城中成千上万百姓的人心。

因此他颇为无奈地说道:“刘某率五千健儿横行天下,能拦住我的人还没有出生,但率五万人马,就趴在西安府出不去,你可知道这是为何?”

赵跻芳心说,难道大帅不善将兵,止能将四万九千?

不过这话他不敢说,只敢顺着刘承宗的话问道:“在下不知,还请大帅示下。”

“因为钱粮不济,五万兵马人吃马嚼,一月非五万石原粮不可,唯有攻下西安城,将秦王府搬空,难题方可迎刃而解。”

赵跻芳眨眨眼,一月五万石粮,很多吗?

大帅你可是在西安府啊!

他皱着眉头,一方面觉得自己不该给刘承宗出主意,另一方面又担心刘承宗攻破秦王府,若仍无法弥补军用,恐怕就会继续作战,甚至劫掠地方。

却不料刘狮子只是看他思索,就已经在心里乐开了花。

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对他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赵跻芳为此思考。

他思考完了,得出答案,也就上了元帅府的船,弟弟上了船,他哥也跑不了,这便意味着咸阳县的大门就此为他洞开。

一座城池,就拿下了。

而有了第一座城池,西安府各县人心的口子就此打开,拿下更多城池便势如破竹。

赵跻芳的思索并未持续太久,终究还是担心占了上风,同时也夹杂着大量年轻人想要显摆学识的天性使然。

他开口道:“大帅何不张榜安民,告知西安府各县,一切保持原样?如此一来,兵粮问题就解决了。”

“嗯?”

这话刘狮子是真没听懂:“什么意思,兵粮怎么就解决了?”

“一切维持原样,人心安定,税也接着征,今年的税银朝廷还没完征,西安一府的赋税,足够大帅养五万雄兵,甚至绰绰有余。”

刘狮子仿佛被巨大的惊喜砸中,脱口而出问道:“西安府能征多少税?”

这倒不是他装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不知道西安府能征多少税。

他一直游走在困苦之地,擅长的也是组织赤贫百姓均田再生产,像西安府这种富裕地方……着实是触及到他的知识盲区了。

尤其是认真思索之后,发现西安府这个地方,即使在旱灾之下,好像也没有因为征税闹出乱子的情况。

就连临洮旅的那个杨国栋,过去在巡抚标营乖得很,调到固原才被饿得起兵。

“具体多少,在下也不知道,去年好像听兄长说,夏麦秋米征了六七十万石,军屯田十余万石,丝、绢六七千两,另有布十余万匹、草四五十万束,另有辽饷四十五万两,完征九成多。”

赵跻芳说了个大概数额,因为怕说错,都比他知道的数额要低。

但对刘承宗养兵所需已经足够了。

赵跻芳随后又补充道:“大帅为收揽人心,甚至能将辽饷免了,施行仁政。”

他没说的是,这每年四十五万两银子,里头一部分都拿来供应剿你的军队了,你总不能征饷自己剿自己吧?

“嗯?不免。”

刘承宗把头摇得很果断。

开玩笑,若是百姓流离失所,有了上顿没下顿,那咱还征啥税,就带着他们拼个活路去。

可是朝廷在西安府征税征得很利索。

怎么,大明征得,我征不得?

更何况,咱腰杆子硬啊!

刘狮子一扬头道:“免什么辽饷,我部悍将杨麒,正在口外与东虏见仗,这西安府的辽饷必须征!”

赵跻芳连忙开口劝说,却不料刘狮子已经听不进去了。

这个在咸阳读书的秀才,无意间给刘承宗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刘大元帅已经沉浸在接下来政权建制的基础框架设计里了。

拿下西安府城,元帅府的建制肯定要往上提一提,统治整个陕西、甘肃、青海,过去西宁府那样均田买赋的法子是行不通了。

那需要的人力基础太大,同时对道路设施的要求也太高,更无法适应陕西大片土地抛荒、百姓流离失所的环境。

但另一方面守着西安府这么一大块可以征税的肥肉,他也没法放弃,更不能把这种税制推行全域。

刘狮子已经有主意了。

他不光要征辽饷,甚至还要把崇祯没开始征的剿饷和练饷一块征了。

练新兵、剿明军、征东虏,一个都不耽误。

而且要把这些摊派全算到正税里,同时兼顾早前归附他的百姓情绪,更不能逮着穷苦良善人家使劲征。

好在这事儿啊,很好解决。

只需要使用阶梯制度即刻,毕竟早前归附刘承宗的百姓,都接受过均田,即使像田土贫瘠的康宁府,最多的也不过一户二百亩。

陕西更多的地方来不及均田,以有田百亩的人家加征一分二厘、超过五顷的再加征、超过十顷、百顷的再加征。

如此一来,对过去施行均田买赋的河湟百姓来说,新的税法反而是减负了。

只不过具体数额,刘承宗要交给更专业的人来办,他招手唤来几名羽林骑,道:“向西安府士绅放出风去,田地俱为帅府所有,超过百亩的田地,一亩地要捐一两银赎买。”

赵跻芳闻言大惊失色,连忙道:“大帅使不得,这样那些有大量田土的豪绅不会归心!”

“五万大军在西安府镇着,出不了乱子。”

刘承宗满面笑意:“先让他们赎买,等他们做好心理准备,我再拿出新的税法,征个小小辽饷,对他们来说是不是就很容易接受了?”(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