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起航1992 > 第1020章 贡献

起航1992 第1020章 贡献

作者:千年静守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11:11:18

第1020章 贡献

第1020章 贡献

在迈克尔·芬克信心满满的准备给新东家露一手的时候,大马国宝腾汽车这边的反应也很快,他们的集团副总裁斯里纳吉·敦LS通过大马国驻华大使馆与刘建峰取得了联系,随即敲定了双方的合作进程:宝腾汽车方面会派出以集团副总裁斯里纳吉·敦LS为首的代表团,来华腾工业集团参观和考察,同时争取就双方的合作达成一个基本框架。

对于这个结果,张起航表示还算满意。

他很清楚,这种跨国性质的合作,是真的急不来,别说一年两年了,期间拖个三四年都很正常。

倒是华腾工业集团的汽车金融贷款的资格审批,过程非常顺利,在各方面的协调和努力之下,银监会正式接受了以上汽金融和华腾汽车金融为代表的几家汽车制造企业下属汽车金融公司的开业申请。

到了这一步,可以说华腾工业集团已经将这张汽车金融贷款牌照揣进了兜里:接下来,只要等着银监会给予“开业批准”以及正式办法金融机构许可证,就算是全部搞定了。

到了这个时候,张起航在京城的事情基本上就忙完了,就在张起航准备起身返程的时候,国防@科工委的两位同志找上了门来,邀请张起航参加新一代H6飞机的设计方案论证会。

听到这个消息,张起航有些惊讶:“H6飞机的方案设计工作已经完成了?”

为首的李同志微笑着道:“这不是还没进行论证么?现在只能说是方案草案。”

“这倒也是,”张起航点点头,随即好奇的道:“不过这种论证会……我去不合适吧?”

此件,在确定了自家的D-30KP-3方案被选为新一代H6飞机的发动机之后,为了避嫌,张起航就尽力避免与H6产生什么交集,可现在科工委这边竟然主动邀请自己参加新一代H6的方案论证会,这让张起航有些惊讶的同时,心里更多的还是高兴。

李同志解释道:“咱们华腾工业集团是发动机供应商嘛,您当然偶遇资格参加这个论证会,而且不瞒您说,西飞的同志和领导都亲自点了您的名。”

原来如此!

想了想,张起航点头道:“我一定准时参加。”

如果没有邀请自己也就罢了,但既然邀请了自己,张起航就决定过去看看,毕竟自己见过K、J、N三个版本的H6,也算是可以为西飞的这个方案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

一个星期后,新一代H6飞机的设计方案论证工作在科工委正式举行,在前面那些过场、感谢了一圈的领导以及同事之后,H6的总设计师贺胜强先生道:“在这里,我要着重感谢华腾工业集团的张起航同志,如果不是张起航同志在最恰当的时候采取了最合适的动作,并且在D-30KP-2发动机的基础上研发出了D-30KP-3发动机,我们西飞可能还要再过几年才能下定决心,启动新一代H6飞机的研制工作,在这里,我谨代表西飞的全体同仁向张起航先生、向华腾工业集团表示感谢。”

说完,贺胜强先生一脸肃然的向张起航微微鞠躬,表示敬意。

不止是贺胜强先生,参与本次论证会的西飞的同志,也齐齐的起身,向张起航鞠躬,表示感谢。

站在西飞的角度,他们当然有理由向张起航道谢,如果不是当初张起航想尽办法从大毛和二毛家挖来了那些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专家,甚至连谢尔盖·伊佐托夫以及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这些前苏联时期最顶级的航空发动机大牛都给想办法挖了过来,又怎么可能会有D-30KP-3发动机的顺利完成?

在贺胜强看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整个华夏都应该感谢张起航曾经默默做出的贡献。

张起航完全没想到贺胜强先生竟然还来了这么一出,在感到受宠若惊的同时,又感觉有些惭愧,连忙表示自己受之有愧。

一番谦让之后,贺胜强先生这才接着说道:“在有了华腾工业集团提供的D-30KP-3这款动力更加强劲、同时也更加省油的发动机之后,我和我的同伴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这台发动机的能力?

很显然,不管是现有的H型还是G型,都无法适配这款发动机,而即便是想办法将这个发动机装在了H型和G型上面,也是大马拉小车的局面,无法充分发挥出这台发动机的性能优势。

在领导们的支持和关怀下,我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以现有的二代H6为基础,对整个飞机进行一定比例的放大,同时对机身、机翼以及航电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对这些年来发现的问题进行优化。

在提出这个想法之后,我们得到了领导们的大力支持,领导甚至鼓励我们,说不要怕困难,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甚至可以将步子稍微卖的大一点、目光看的风远一点、更有前瞻性一点,于是在经过反复讨论之后,就有了现在的这套方案……”

说到这,贺胜强先生轻轻的按了一下手中的遥控器,投影幕布上随即显示出了一家全新的H6飞机的三维动画形象——不得不说,这款全新设计的H6比之前的H6要好看和优雅的太多了。

伴随着三维动画,贺胜强先生接着解说道:“与之前的H型和G型相比,在这个全新的方案中,我们将H6飞机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和放大,新飞机的相关参数在这里……”

随着贺胜强先生按下遥控器的按钮,画面随之发生了变化,这一次,是新旧两代H6飞机的机身基本参数对比情况,贺胜强先生说道:“大家都看到了,与现款H6相比,全新一代H6不但机身尺寸有了不小的增长、机翼面积得到了增加,同时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也从第一代H6的75吨、第二代H6的85吨上下提升到了现在的110吨。

最大起飞重量和机身大小、机翼大小的提升,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新的飞机可以装载更多的燃油,机翼下面也允许挂载更大的重量,为此,我们为新一代的H6设计了总计六个翼下挂架……

在航空电子系统方面,我们准备采用……

在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方面,我们准备……

根据我们的计算,这款H6飞机将具备携带6枚21型反舰导弹进行空中精确打击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作为一款优秀的空中巡航导弹发射平台……”

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介绍之后,贺胜强先生微微颔首:“各位领导,这就是我们这款H6的大致设计方案,这个方案肯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请大家不吝批评、指教。”

直到这个时候,之前一直没怎么说话的科工委张副主任这才开口说道:“西飞的同志们已经将情况介绍完了,大家觉得这个方案怎么样?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吧,大家尽管畅所欲言。”

“我觉得挺好的。”

“我也觉得这个方案挺完善的。”

“如果这些设计指标都能够达到,我认为比现在的H型和G型的战斗力要强太多了。”

…………

说是评审会,但大家都对这套方案赞不绝口,也不怪大家对西飞的这个方案如此满意,实在是相比于现款第二代H6,西飞设计的全新一代H6除了样子还基本保持了H6的样子之外,其实内里已经彻底的大变样了,甚至都不能说是旧瓶装新酒,而是彻彻底底的新瓶装新酒,面对战斗力如此巨大的提升,大家实在是找不出来这款飞机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不足之处当然也有,相比于几个竞争对手,新一代H6的差距当然是巨大的,在诸多关键技术指标方面也确实是还有很多的不足,但别忘了H6终究只是一款中型飞机的底子,与那些大型飞机确实也没法比,能将一款中型飞机发展到眼下的程度,在大家看来已经是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极致了。

唯有张起航,是欲言又止。

不过见大家都不说话,张起航也有些犹豫:自己要不要说呢?

没有人注意到张起航的欲言又止,除了这款飞机的总设计师贺胜强先生。

注意到了张起航的反应的贺先生,虽然不认为张起航会提出什么有建设性的建议,但还是好奇的开口问道:“张起航同志,不知道您有什么建议?”

张起航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我确实有几点不成熟、或者说不理解的想法。”

“唰……”的一下,大家的目光齐齐的落在了张起航的身上。

其实就在贺胜强先生刚刚开口的时候,大家谁都没在意,觉得贺总设计师只是出于礼貌才这么一问,毕竟华腾工业集团是新一代H6的发动机供应商嘛,可任谁都没想到,张起航竟然真的表示自己“有几点看法”——不是一点,而是几点。

这就有点意思了,他张起航到底是哗众取宠,还是真的有话要说?

连贺胜强都被张起航的话给惊了,他微微一怔,随即微笑着点头:“张起航同志您请说。”

和其他人不同,贺胜强是知道张起航在航空器方面的见识和水平的,尤其是张起航在这方面的远见和洞察力,更是让贺胜强佩服无比,现在张起航说自己有“几点看法”,贺胜强的心里还真有些好奇。

面对众人或是怀疑、或是好奇的目光,张起航说道:“第一点疑问,贺总设计师,我有些好奇,您为什么没有给这款飞机设计空中受油能力?”

“空中加油?”贺胜强没想到张起航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竟然是这个,不禁愣了一下,说道:“新H6的最大航程超过9000公里呢,空中加油……没有这个必要吧?而且咱们国家的空中加油能力,相比张起航同志你也知道,所以……”

有些话,贺胜强不好意思说出来,但他相信张起航应该明白。

不少人也跟着点头,觉得贺胜强说的没错,作为一款中型飞机的底子,现在被西飞做到了超过9000公里的最大航程,这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张起航摇摇头说道:“话不是这么说的,老毛子的图-95MS以及米国的B-52H的航程都超过15000公里,比咱们的H6的飞的远多了,但他们都具备空中加油能力。

我认为重点不在于这个航程是否有必要增加空中加油能力,而是有了这个能力之后,相关单位在布置任务指定任务的时候,灵活度就会增加很多。

当然,我知道咱们国家现有的加油机和加油速度只是解决了有和无的问题,用现有的技术和设备给新一代H6进行空中加油,似乎没有多大的必要,但技术总是往前发展的嘛,谁敢保证10年后或者15年后,咱们国家的空中加油平台、加油速度会比现在还有多大的提升?或许到时候就有价值了呢?

而且你们西飞不是正准备搞大运?如果你们的大运搞成了,大平台可就有了,我觉得H6还是应该有空中加油能力的,就算现在出于国际政治方面的考虑选择不装,但是不是可以先在机身内预留好相应的设备和管道,只是先不装受油探头?反正这套东西也没有多重不是?但这么一来,等将来某天时机成熟了,打开预留口,装上受油杆,立刻就具备了空中受油能力。”

嗯?

之前大家都觉得以新一代H6那超过9000公里的续航里程,确实没有必要进行空中加油,可现在听张起航这么一说,大家全都觉得张起航说的在理:是啊,可以先将管道预埋好啊,等将来或者某次任务有需要的时候,打开预留口的盖子,将受油杆往上一拧,任务的灵活性立刻大大提高,这么做似乎也不错?

贺总设计师想了想,更是连连点头:“起航同志您说的对,确实应该加上空中受油能力,最起码也应该先预留好管道和相应的设备……还有呢?”

尽管不知道张起航接下来还要说什么,但在听了张起航的第一条建议之后,贺胜强对张起航接下来要说的建议已经越来越感兴趣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