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起航1992 > 第1148章 总有一款适合你们

起航1992 第1148章 总有一款适合你们

作者:千年静守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11:11:18

第1148章 总有一款适合你们

第1148章 总有一款适合你们

嗯……嗯?

谢尔盖·舍斯塔科夫先是一愣,随即猛然瞪大了眼睛,震惊的看着江河:“江,您刚刚说什么?”

迎着谢尔盖·舍斯塔科夫震惊、不敢置信中混合着惊喜的目光,江河肯定的点头:“我们也做过一些功课,对拉达等车型做过一些了解,认为这款发动机还有较大的潜力可挖,最起码,将升功率从现在的27千瓦提升到35千瓦左右,问题不大。”

有兄弟奇怪了,老毛子的发动机技术竟然这么落后?

其实不能说老毛子的发动机技术落后,这个事情,可以归咎于老毛子对于民用技术的不重视上,要单论活塞式发动机技术,老毛子在军用发动机方面其实很有一套,不说那些陆基机动洲际弹道导弹的运载车辆的动力,就说戈尔巴乔夫的御用座驾:吉尔-41047防弹轿车,搭载的就是一台7.7升的自然吸气V8发动机,所以说,老毛子在发动机方面的技术水平绝对不弱。

但大家都知道,当年苏联时代的时候,老毛子对于民用技术的发展就不是很重视,具体到民用发动机这一块也是,对于升功率这一块压根就不重视,觉得发动机的动力不够,怎么办?简单,学美国人,往上“堆”排量、“堆”气缸呗。

以戈尔巴乔夫的那台吉尔-41047防弹车为例,高达7.7升的排量,最大功率只有可怜的315匹马力……

315匹的绝对马力当然不算小,但相对于7.7升这个排量,升功率就相当的可怜了。

当然,最大的问题还在于但现在不是苏联时期了,伏尔加汽车厂也意识到了必须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型和升功率,可他们没办法、没能力做到这一点,经过从苏联解体到2000年前后这段时间的冲击,现在的苏联汽车工业只能说是勉力维持,想要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是真的很难。

现在听张启航这么一说,谢尔盖·舍斯塔科夫顿时激动了:华腾集团肯帮伏尔加汽车优化发动机性能,并且能够将发动机的升功率从现在的27千瓦提升到35千瓦?

这么说的话,岂不是说自家的那台2.0升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一下子就可以从现在的54千瓦提升到70千瓦,最大功率瞬间来到了95马力?

作为一家主机厂的高管,谢尔盖·舍斯塔科夫自然知道这个提升意味着什么,他深吸了一口气强自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小心的向江河问道:“江先生,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需要付出多少钱?”

“这个问题您让我怎么回答?”江河的脸上有些为难,说道:“我们对你们的发动机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啊,也就没办法制定优化方案,me偶遇方案,您让我怎么给您报价?”

“这个……”

谢尔盖·舍斯塔科夫不得不承认,江河说的确实有道理:对方连自己的发动机的情况都不知道呢,怎么给自己报价?

倒是江河,在说到这儿之后,他语气一转,接着说道:“不过,虽然具体的价格还需要对发动机进行全面的分析之后才能出来,不过舍斯塔科夫先生,结合我们对于之前一些项目给出的报价,您应该相信,我们给出的报价一定是非常公平和合理的。”

这倒也是!

谢尔盖·舍斯塔科夫想了想,华腾工业集团之前几个项目的报价,确实是非常的公道,想来在这个项目上,华腾集团的报价应该也不会太过分。

想到这里,心里有了谱的谢尔盖·舍斯塔科夫,当即向江河表示,自己一定会向瓦连京·马特维延科汇报。

看着谢尔盖·舍斯塔科夫激动的样子,江河也是格外开心:看来张总的计划,成功的几率很大。

其实张启航的想法很简单:我知道你们伏尔加汽车厂没钱,就算你们最终决定放弃引进凯越,但这么多合作项目,有需要很多钱才能办的,也有不需要多少钱就能办的,咱们总有可以合作的地方不是?

………………………………

告别了江河,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的谢尔盖·舍斯塔科夫,匆匆的来到了瓦连京·马特维延科的房间,向瓦连京·马特维延科汇报他与江河会谈的结果。

“一整台电喷系统只要100多美元?”

听了谢尔盖·舍斯塔科夫的汇报,瓦连京·马特维延科震惊的眼睛瞪的老大:“怎么会这么便宜?”

“因为华腾集团使用的这套电喷系统不是外购的,而是他们自己开发、生产的,”谢尔盖·舍斯塔科夫苦笑着给瓦连京·马特维延科解释道:“既然是自己开发、生产的,那自然是极大的压缩了成本,价格也就下来了。”

瓦连京·马特维延科点点头,示意谢尔盖·舍斯塔科夫继续往下说。

“至于您最关心的质量问题,我也着重了解了,”谢尔盖·舍斯塔科夫接着说道:“华腾集团迄今为止已经生产了近1000万套发动机电喷系统,并没有出现过大面积的质量问题,所以他们的这套电喷,系统还是非常可靠的。”

“这样啊……”

心里松了一口气的瓦连京·马特维延科,连连点头道:“如果可靠性方面确实没问题,那这个价格,我们确实可以考虑一下。”

“对了,差点儿忘了一件事,”谢尔盖·舍斯塔科夫有些懊恼的一拍脑袋,赶紧说道:“对了,江先生还说了,他们还可以有偿帮我们优化一下发动机,最少可以将升功率提升到35千瓦。”

对发动机进行优化,让发动机的升功率优化到35千瓦以上?

谢尔盖·舍斯塔科夫的话,让瓦连京·马特维延科再也坐不住了,他激动的问道:“江先生真的是这么说的?你确定?”

“是的,我非常确定,”迎着瓦连京·马特维延科激动的目光,谢尔盖·舍斯塔科夫重重的点头:“这些都是江河先生亲口对我说的,我相信这一定是张启航先生的意思。”

瓦连京·马特维延科也反应过来了,满脸红光的他重重的点头道:“没错,这一定是张启航先生的意思,只不过是借助江河先生的嘴告诉了我们而已。”

说到这里,瓦连京·马特维延科再也坐不住了,激动的起身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也不怪瓦连京·马特维延科这么激动,实在是不激动不行,自家拉达汽车的发动机还是“传承”自60年代的那款发动机,实话实说,性能方面确实早就已经落后了,不但有着升功率不足、油耗高的问题,尾气的排放也是个大问题,这也是伏尔加汽车制造公司为什么想要给自家的汽车配备电喷系统的原因:拉达汽车的尾气排放早就被欧洲媒体笑话了很多年了,真当老毛子不要脸、不在乎被人嘲笑啊。

看着激动的厉害的自家总经理,谢尔盖·舍斯塔科夫想了想,提醒他道:“先生,要不开个会,把这些情况和大家通报一下,大家一起想想该怎么办?”

说到这,不等瓦连京·马特维延科开口,谢尔盖·舍斯塔科夫就苦笑着说道:“不瞒您说,不管是产品代理销售、车型引进、生产线引进还是电喷系统、发动机优化,华腾集团提出来的这几个合作建议我都非常心动,恨不得所有的合作项目全都进行,可是咱们公司的情况……”

谢尔盖·舍斯塔科夫的话,如同兜头一盆凉水,将刚刚还激动的不行的瓦连京·马特维延科一下子冷静下来了:是啊,来华腾工业集团考察的这几天,虽然看上去华腾工业集团的诚意非常满,可自己囊中羞涩啊,没钱,就没底气,腰杆子就不硬……

想到这,心情多少有些沮丧的瓦连京·马特维延科点点头:“可以,喊大家来开会吧。”

谢尔盖·舍斯塔科夫急忙点头。

………………………………

不出意外的,当来到瓦连京·马特维延科的房间里开会的众人,听了谢尔盖·舍斯塔科夫的阐述之后,众人顿时都不淡定了……

“谢尔盖,您说的这些,都可靠吗?”副总工程师列夫·萨布罗夫急切的问道:“他们华腾集团真的有这么强大的技术实力?毕竟,他们是一家华夏企业,而咱们还没有参观他们的技术研发部门,谁能保证他们是不是在吹牛?”

众人闻言,也是一脸热切的望着谢尔盖·舍斯塔科夫,显然,列夫·萨布罗夫的这番话代表了不少人的心声:你说的这些都挺好,但他们华腾集团真的有这么强大的能力?

谢尔盖·舍斯塔科夫很淡定,迎着众人的目光,他点头道:“萨布罗夫先生,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我觉得您的担心没有必要,首先,华腾集团的实力到底如何,在这几天的参观中我们已经初步见到了一些,我不认为一家即便是在欧洲都相当有名气的汽车制造企业会这么不诚信的在这种事情上撒谎;

其次,如果我们两家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他们终究是要拿出真东西来的,如果拿不出来,咱们可以向他们索要赔偿;

最后,您担心的这个问题,我认为也不是问题,我们大可以提出我们的要求,比如参观他们的设计研发部门,看看他们的实力。”

是这个道理没错!

听到谢尔盖·舍斯塔科夫的这番话,包括列夫·萨布罗夫在内的众人顿时纷纷点头,觉得谢尔盖·舍斯塔科夫说的非常有道理。

副总经理亚力山大·莫洛托夫转头看向瓦连京·马特维延科,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倒是有个想法。”

瓦连京·马特维延科点头道:“您说。”

亚历山大·莫洛托夫说道:“从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来看,华腾工业集团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伙伴,非常的有诚意,既然这样,我建议我们就不再局限于只与华腾集团在一个项目上进行合作了,我们可以在多个领域与他们进行合作……”

列夫·萨布罗夫顿时皱起了眉头:“可是我们的资金有限。”

“萨布罗夫先生,我明白您的意思,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亚历山大·莫洛托夫笑眯眯的颔首说道:“我们可以先从一些比较小的合作项目开始,比如我们可以先与华腾集团合作搞发动机的优化项目和电喷系统的适配,当这个项目成功,我们再谈下一步的合作。这么一来,前期对我们的压力也会比较小……”

听到亚历山大·莫洛托夫的话,众人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对啊!我们完全可以逐步扩大与华腾集团的合作范围啊!

对于伏尔加汽车制造公司而言,这个合作模式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不但可以减小前期的资金压力,更可以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步确认华腾集团的实力,如果华腾集团真的是一个技术实力强大的企业,那么多与他们进行合作又何妨?

瓦连京·马特维延科更是连连点头:“这个办法好,也稳妥……唔,大家觉得呢?”

谢尔盖·舍斯塔科夫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觉得这个建议不错。”

“我也觉得不错,”列夫·萨布罗夫也紧随其后:“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这是最保险的方式。”

“我也赞同……”

…………

一圈人的表态下来,大家都赞同亚历山大·莫洛托夫“先从小项目开始试探着合作,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步扩大合作范围”的建议,至于引进凯越这款车的事,大家很是默契的全都不提:引进凯越是为了提升伏尔加汽车旗下各款车型的产品竞争力,但投入实在是太大了,可以先试着通过提升发动机性能的性能和排放这种方式,观察一下市场的反应嘛,如果效果良好,车型引进的事情完全可以往后放一放……

见大家都赞同,瓦连京·马特维延科同样很开心,他也不想多花钱啊,当即拍板道:“那就这么决定了,来,咱们接下来讨论一下接下来该怎么与华腾汽车的人谈。”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