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起航1992 > 第1436章 我要打两个!

起航1992 第1436章 我要打两个!

作者:千年静守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11:11:18

第1436章 我要打两个!

第1436章 我要打两个!

虽说张起航当初并没有为华腾集团规划固定翼飞机的发展路线,可华腾集团当初还是从图波列夫设计局、伊留申设计局挖来了一些人,只不过这些人在原来的单位都是西方航空制造企业所不屑去理会的“普通型”人才。

波音、空客、庞巴迪以及ATR这些巨头看不上这些人,华腾集团看得上啊。

至于华腾为什么会从图波列夫设计局、伊留申设计局挖人,原因也很简单,固定翼飞机和旋翼飞机都涉及到气动这一块,这些年来,这些人也为华腾集团在无人机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听了张起航关于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的设想、尤其是看了那类似OV-10“野马”的外形构型之后,来自图波列夫设计局的鲍里斯·斯维特洛夫诚恳的道:“张总,这个项目我们能做,但我们离开一线实在是太久了,知识结构过于陈旧,对于国际最前沿的航空知识、航空材料的了解有非常大的欠缺,尤其是在最新的航空复合材料领域,我们差的很远,如果让我们来做这款飞机的话,同样的性能,我们的飞机的自重可能会大很多。”

顿了顿,鲍里斯·斯维特洛夫干脆举了个例子:“‘死神’无人机应用大量了新型的航空复合材料和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结果就是MQ-9的自身重量只有2600多公斤,巡航速度超过300公里每小时,最大速度超过450公里每小时。

而咱们要研发的这款无人机,虽说足迹大航程和载荷这些关键技术指标大致和美利坚的MQ-9‘死神’差不多,但是不管是巡航速度还是最大速度都落后不少,而且空重肯定会超过3000公斤,甚至3300公斤也不奇怪。”

说到这,鲍里斯·斯维特洛夫一脸的惭愧。

会议室内的其他老毛子的反应也都跟鲍里斯·斯维特洛夫差不多,大家都觉得相比于美利坚同行,自己实在是太丢人了。

看着众人的反应,张起航却是笑了:“各位,你们的思路是不是出了点问题?咱们的飞机虽然重了点,可大量使用传统航空材料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咱们的无人机把成本降到最低!咱们的用户是谁?可不是民航部门,而是海事监理部门,未来还会有林业部门、治安管理部门以及……嗯,大家都知道的一些部门和单位。

与民航相比,这些单位对于无人机的要求可完全不一样。

只要飞机的航程和载荷能够达到用户的要求,飞机的自重大一点就大一点么,总共也就四五吨、了不起五六吨的一个飞机,多出来的这点自重能多烧多少油?

可咱们帮帮用户节省下来的采购成本却是实实在在的,单单是这部分采购成本,就足够这些部门烧好几年的油。

至于对更先进的航空复合材料的熟悉和应用,咱们这个项目不就正好是个绝佳的机会?”

张起航可太清楚了,无人机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廉价低成本路线。

MQ-9“死神”好不好?

好,可是价格有点高,单价要3200万美元。与MQ-9“死神”性能相近、甚至还略有超出的国产双尾蝎A的价格是多少?

有说200万RMB的,有手300万的,也有说是500万的,但不管是200万、300万还是500万,都还远不如MQ-9的一个零头,一架MQ-9可以买大几十架的双尾蝎了,到时候堆都堆死你!

张起航的话,让众人猛然反应过来:对啊!我们是不是傻了?相比于日常使用成本,以海事监理为代表的用户肯定是更在乎航程、载荷这些技术指标。

而且张总说的是,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步的熟悉新型航空复合材料的性能,并且加以应用。

想通了这一点,鲍里斯·斯维特洛夫整个人都激动起来,他立刻应道:“如果是这样,那这个项目我们能做!”

“那就这么说定了,干!”

说到这,张起航心中忽然一动,向一众老毛子们问道:“诸位,如果对这个外形进行放大,做到10吨左右,能不能搞出一款最大航程在13000至15000公里的无人机?”

听了张起航的这个要求,看了看投影幕布上的简图,鲍里斯·斯维特洛夫沉思了片刻,方才说道:“可以是可以,不过飞机的整体尺寸就要和美国人的‘全球鹰’差不多了,这么大的尺寸,机翼的制造是个很大的难题……”

“不不不,鲍里斯,这个飞机的机翼制造难度并不大,”鲍里斯·斯维特洛夫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来自伊留申设计局的亚历山大·伊万诺夫打断了:“美利坚‘全球鹰’的翼展要差不多36米,单侧机翼的长度差不多是17米,所以制造难度才会这么大。

可你看张总给出的这个示意图,咱们这款‘双尾蝎’无人机的机翼其实被分成了四段,每段机翼的长度也就8米左右,以咱们现有的技术,很轻松的就可以做出来,没什么难度,材料方面也没什么问题。”

嗯?鲍里斯·斯维特洛夫闻言,急忙看向投影幕布上的线图,这才用力的一拍脑袋:瞧我这脑子!整个机身从左到右,分别是左机翼、左发动机/起落架舱到机身的机翼段、机身到有右发动机/起落架舱的机翼段、右机翼,可不就是四段机翼么,相比于单机身、并且发动机位于机身尾部的RQ-4“全球鹰”,“双尾蝎”的这个设计方案,确实是极大的降低了飞机的整体制造难度。

“亚历山大说的对,确实可以做,”反应过来的鲍里斯·斯维特洛夫当即点头:“如果只是放大版的双尾蝎、采用螺旋桨动力的话,要差不多1000千瓦的动力就能保证飞机能有超过350公里的时速,不过这么大的自重,最好是使用涡桨发动机,能大幅度降低飞机的自重。”

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功重比一般也就1.1:1左右,想要保证1000千瓦的功率输出,发动机本身的重量就要差不多900公斤,可如果使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发动机本身的重量就IU轻多了,也就200多公斤,等于单单是动力系统就减少了600多公斤的重量,如果把这600多公斤的重量全都拿来装航空燃油,能飞好远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