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起航1992 > 第910章 打分?

起航1992 第910章 打分?

作者:千年静守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11:11:18

第910章 打分?

第910章 打分?

只是,尽管大家每个人都是一肚子的话想要说,但一时间却没有人首先开口。

对于这种情况,张起航并没感到意外,随着华腾工业集团的规模越来越大,“规矩”自然也就越来越多,在开会的时候谁先开口、谁后开口,慢慢的也就有讲究了,或者说,渐渐的形成了一套大家都认可的、约定俗成的规则,而这个规则,并不以张起航的想法为转移。

对于这套“规则”,张起航也是心知肚明,见没有人说话,他也不觉得奇怪,颔首道:“老宋,要不你先说两句?”

**闻言,也不客气,当即痛快的点头道:“那成,既然张总让我说,那我就先说两句,给大家抛砖引玉。”

略略一顿,**接着说道:“我是这么想的,在这个项目上咱们也别想那么多,作为一家企业,咱们华腾集团就是在合法的前提下赚钱,所以谁给咱们的好处最多,咱们就把这个项目落在哪儿……”

“我不赞同老宋的这个意见,”**的话音未落,就被王萍给打断了,她毫不客气的道:“同志们必须明白一点,咱们华腾集团是国企,咱也不说‘国企要有国企的担当’这样的话,我只提醒某些同志一点:既然咱们享受了国企的一些优惠待遇、福利政策,那么在有些事情上就要考虑上面领导的意见和态度,要有所担当,不可能是好处全让咱们享受了,不好的全推给别人。”

听到王萍这话,不少同志情不自禁的点头。

确实,别看国企在很多时候享受了国家方方面面的照顾,甚至有时候还会专门出台一些针对国企的优惠政策,但你享受的这些不是免费的、无偿的,当政府、领导需要你顶上去的时候,伱必须顶上去!

就像是华腾工业集团,每年都坚持进行分红。

为什么?

要知道,在很多民企,分不分红全靠老板的一句话,理论上,华腾工业集团似乎也可以不分红的,但事情压根不是这么回事,既然你华腾集团享受了这么多来自琅琊市和省里的照顾,就要分红——领导和组织这么照顾你们华腾集团,为的是什么?你们华腾集团身上有什么地方值得领导和组织这么看重的?最核心的,不就是能赚钱么。

如果张起航以及华腾集团的管理团队看不透这一点,不肯分红,一年的话领导可能还能忍忍,最多两年,包括张起航在内的整个管理团队就可以挪挪位置了——组织对你们另有重用,还轮的到你说“我不去!”?

此刻大家正在讨论的新工厂项目也是如此,不是说领导说什么大家就听什么,但组织的态度,谁也不能无视。

被王萍怼了,**也不生气,他笑眯眯的道:“那王萍同志你的意思是?”

**自己都说了,自己就是“抛砖引玉”嘛。

王萍也不藏着掖着,说道:“我的意思是,随着省里对咱们这个新工厂项目投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咱们这个项目越来越看好,咱们必须慎重考虑省里领导们的态度……”

王萍的话还没说完,其他同志就有些忍不住了,华腾-川崎公司的总经理张玉杰打断她的话,反问道:“王萍同志,不要用这种含糊不清的语气说话,请你明确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你是不是认为我们这个项目应该跟着领导的指挥棒走,领导说这个项目放在哪里,我们就把这个项目放在哪里?”

王萍可不可以戴这个帽子,她立刻反驳道:“当然不是,我只是说要慎重考虑领导的态度……”

“那这个‘慎重’到底是怎么个‘慎重’法?”张玉杰再次反问道:“到底是在什么情况可必须听领导的,在什么情况下又可以不当一回事,你能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标准?”

王萍被张玉杰的话气的鼻孔冒烟,咬牙切齿的道:“你这不是抬杠么?这个东西怎么可能有明确的标准?你不是要标准么?来来来,你告诉我这种高度主观的东西怎么定标准……”

面对吵起来的王萍和张玉杰两人,大家表示很淡定,连张起航都不例外。

张玉杰是个“海龟”,在这个时代,“海龟”在国人乃至领导眼里都属于高素质人才,虽然张起航对于张玉杰的“海龟”身份没当一回事,但架不住张玉杰自我感觉良好,在开会的时候动辄们就是“这件事人家美国的企业会怎样怎样处理”或者“你们这样做不对,人家欧洲的大企业遇到这种情况会怎样怎样处理”,一副“我这种有在外国留学履历的人说的才是对的,你们全都是错的”的高高在上的态度。

张起航当然不会惯着这家伙,暗地里给他安排了几次钉子、收拾了这家伙几次,碰了几回钉子之后这家伙总算是老实了一些,不敢再像刚来的时候那么目中无人了。

而与张玉杰相比,王萍是标准的“本土派”,习惯于一切听领导的安排和指挥,对于领导安排的工作向来是一丝不苟的完成,但主观能动性就差了点儿。

这俩人在工作风格上巨大的差异,自然是彼此极度看不上彼此,也就造成了在开会的时候这里俩人经常吵起来,而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出于团结的想法还会劝一劝,到了后来,干脆就不劝了:你们爱咋咋地吧,只要别打起来就行……

倒是冯国庆老爷子有些不高兴了,他轻轻的敲了敲桌子,淡声道:“大家讨论问题的时候控制一下个人的情绪。”

老冯书记一说话,王萍和张玉杰两人顿时熄了火,两人再看不惯彼此,但对于张起航和冯国庆这两位集团的“定海神针”,还是非常尊敬的。

见两人不吵了,冯国庆接着对张玉杰说道:“小张,既然你不同意王萍同志的想法,那你说说你的想法?”

“好的,”对于冯国庆,张玉杰还是很尊敬的,他微微点头,接着说道:“这些天我也琢磨过这件事应该怎么解决,后来我发现有个可以借鉴的办法,那就是拍卖。”

拍卖?

听到张玉杰这话,大家都愣住了:这东西也能拍卖?

“‘拍卖’其实是个形容词,”迎着大家疑惑的目光,张玉杰解释道:“现在很多地方为了吸引投资商,不是经常广发‘英雄帖’、召开一些什么招商会么,咱们也学着那些地方政府也搞这么一个招商会。

地方政府的招商会面对的对象是投资商,而咱们招商会面对的招商对象是对咱们这个项目感兴趣的各个地方政府,咱们提前给出通知,到时候以类似拍卖会的方式请各个地方给出招商条件,谁给出的条件好,咱们这个项目就落户在哪里,大家觉得怎么样?”

怎么样?

这个办法好啊!

之前一直苦于这件事的众人,飞快的交换了一下眼神,眼中都有些兴奋之色。

之所以兴奋,是大家很快就想到了这么做的好处:如果真的是搞这么一个拍卖形式的“招商会”,这么一来,不但保证了华腾集团能够获得最大的利益,而且只要整个过程公平、公正、公开的话,那么其他的落选者也无话可说:都是“明标”,大家对其他竞争者给出的条件一目了然,就算是输了,那也是自己的招商条件的力度不够,而不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可谓是输的心服口服,在这种情况下,谁还能说什么?

甚至于在上级领导那里也有交待了:我们争取到了最好的投资条件,实现了国有资产最大化的增值,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想到这,大家看向张玉杰的眼神也带上了几分赞许:这个小张,不愧是在国外留过学、喝过洋墨水的,虽然以往在很多时候不够接地气,但这次想到的这个办法是真的不错。

甚至王萍都不得不承认这个办法不错,忍不住看了张玉杰一眼,眼神有些复杂:将一切都摆在了明面上,大家彼此之间进行公平公正的竞争,这个办法虽然未必是最好的办法,但在当前情况下最合适的办法。

冯国庆老爷子也觉得这个办法很不错,他轻声向张起航问道:“张总,你看小张的这个提议……”

“我觉得挺好,”张起航点点头:“大家觉得呢?”

江河首先表态:“我觉得这个办法不错。”

紧随江河之后,谢海强也说道:“我也觉得挺好。”

“不错,用这个办法的话,那些落选的地方政府的领导,也不好说什么……”

…………

大家纷纷表态,意思就一个,都觉得这个办法不错。

可是等大家说完,张起航却皱了下眉头:“除了觉得这个办法不错,难道大家就没觉得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需要补充的?

张起航这话一出口,不但是一脸得意的笑容的张玉杰,其他同志也都愣住了:我觉得这个办法挺好的啊,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还是冯国庆老爷子的反应最快,他在短暂的错愕之后,他立刻向张起航问道:“张总,你觉得还有那些不足?”

张起航叹了口气,说道:“咱们造车,不但要看地方政府能够给出什么样的优惠条件,还要看周边的配套情况和地理位置,咱们打个比方,比如淄城和舜耕两地的政府给出的招商引资条件大差不差,那么咱们一定会选择舜耕,对吧?”

听到张起航这话,大家都有种拍脑门的冲动:您这不是废话么,同样的条件下,作为普通地级市的淄城怎么能与省城舜耕比?

但马上,有反应快的同志的脸色就微微一变:是啊,同样条件下,在淄城与舜耕之间咱们肯定选择舜耕而放弃淄城,甚至于哪怕舜耕这边开出来的招商条件比淄城差一些,咱们也有更大的几率选择舜耕,但如果是这样的话,这样的“拍卖”的意义又何在?

这个建议的首倡者张玉杰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再怎么“海龟”,再怎么推崇西方国家所谓的市场经济、自由竞争那一套,可咱们的国情就在这里,在回国工作了这么几年之后,也意识到将西方那一套直接搬过来是行不动的,会水土不服……眼下这个情况,不就是水土不服么?

想到这,张玉杰忍不住在心里叹息:落后的华夏,和自由经济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反倒是冯国庆老爷子,听到张起航这么说,他微微一笑,说道:“我就知道你肯定有想法……别藏着掖着了,赶紧说吧。”

冯老爷子这话一出口,大家也都反应了过来,随即一脸热切的看向张起航:对啊,既然张总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意识到张玉杰这个提议的缺陷,那没说的,他肯定是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了。

也别怪大家对张起航这么盲目的信任和崇拜,实在是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张起航表现的太神奇了。

到了这个时候,张起航自然不会藏着掖着,迎着大家热切和期待的母港,他点头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评估影响我们投资的每一点因素,然后给予相应的分值,最后总得分最高的地方胜出。”

“评分?”冯老爷子皱了下眉头:“能不能说的更详细一点?”

张起航想了想,说道:“更详细的可能不行,有很多东西我自己也没想到,但我大致说一下我的想法和思路吧……”

说完,张起航微微一顿,这才接着说道:“比如在此前,有些地方向我们承诺只要50%的土地转让金,还有些地方不但承诺不要土地出让金,而且咱们需要多少土地就免费、无偿划给咱们多少土地,这部分怎么给评分?;

比如同样是免费的土地,地理位置的不同,应该怎么评分?;

比如有些地方承诺可以提供三年期或者五年期的低息贷款,而有些地方则干脆承诺可以免费无偿提供全部的建设资金,建设资金这一块又该怎么设定、怎么评分?;

再比如作为鲁省国企,本省的地市乃至省会肯定要有额外的照顾,比如咱们鲁省省内的地市,可以额外加成多少分,省会或者副省级城市又可以额外加成多少分,只要将规则在一开始就说明白,我相信那些有兴趣与咱们合作的地方政府也都能够理解……”

林林总总的说了大大小小十几项之后,张起航心中一动,说道:“我建议,咱们干脆直接请一个专家团队来做这件事,对每一个分数项给出更科学的分值——咱们今后的投资活动也少不了,在将这个思路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制度之后,完全可以将这个办法完全可以应用在今后的商业活动当中嘛。”

他很清楚,在未来,这种“打分制”才是主流。

咦……对啊!

刚刚还在奋笔疾书、努力记录着张起航说的这些东西的众人,听到张起航的这个想法,也觉得这个办法是个好办法:这个办法好啊,就像是张总说的那样,咱们集团今后各种各样的投资活动肯定多了去了,如果借着这个机会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机制,那在未来岂不是方便了许多?

张玉杰忍不住看了张起航一眼,眼神很复杂。

有过留学经历的他,倒是在留学的时候隐约听同学说起过这种办法,但当时自己的同学也只是知道个一鳞半爪,具体是怎么做、有哪些分数项、每一个分数项又该如何设定分数,他是完全两眼一抹黑,没想到张总受自己的启发,竟然想到了这么多!真的是……难道天才真的可以天才到这种程度吗?

……………………

在经过讨论之后,大家一致同意,邀请省社科院以及与华腾工业集团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几所高校和院所来共同制定这个细则。

在接到华腾工业集团的邀请后,省社科院以及与华腾工业集团有合作关系的这些院校稍加了解,顿时对这个项目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这个项目的动静不小,以至于连陈海洋都听说了,为此还特意给张起航打了个电话了解情况,在知道了华腾集团在搞什么时候,不由得哭笑不得,却也不得不承认,在当前这个“狼多肉少”的情况下,貌似这办法还真就是最好的、最优解了。

让陈海洋感觉有些遗憾的是,华腾集团的这个东西不具备普遍性,因为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求着投资商投资,没办法将这个办法普及开来……

挂了电话之后,越想越觉得这件事不对劲的陈海洋,忽然一个激灵:不行,这个事情必须加以控制!万一这个办法被外商学去了,到时候仗着自己手中的项目让我们地方政府“竞标”可怎么办?

想到外商端着酒杯、一脸得意的看着国内各个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而疯狂加价的场景,陈海洋打了个激灵,整个人都开始不好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