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起航1992 > 第917章 又被盯上了

起航1992 第917章 又被盯上了

作者:千年静守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11:11:18

第917章 又被盯上了

第917章 又被盯上了

张起航倒是没想到自家在D-30KP-2发动机的基础上搞出了一个“D-30KP-3”发动机改进方案的事情都传到贺家成的耳朵里去了,他有点惊讶:“这事儿你都知道了?”

说好的保密呢?

贺家成解释道:“空军方面给满足密级的单位和人员发了个文件,大致的介绍了一下情况。”

原来如此。

如果是这样,那就可以理解了,毕竟这个发动机虽然确实是需要保密,但密级也确实没有那么高。张起航这才释然,解释道:“贺总您客气了,我们这边也是刚刚完成了方案设计,连样机都还没开始制造呢。”

“这样啊……”贺家成随口问道:“那你们多长时间能够造出首批样机?”

在贺家成看来,这首批样机的制造过程,怎么着不得一年左右?

但张起航接下来的话,把贺家成吓的差点儿摔了个跟头……

“唔……”张起航想了想,说道:“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备料了,从现在开始算,应该三四个月就差不多?”

“多……多少?!”

贺家成闻言,瞬间不知道该怎么接这话:三四个月完成一款你们压根就没有掌握的一款航空发动机样机的制造?伱以为你们是罗尔斯·罗伊斯呢,还是通用电气?

开什么玩笑?!

倒是张起航,也觉得自己的这番话有歧义,连忙解释道:“贺总您误会了,我们的样机制造并不是制造整台样机,您既然看过空军给的文件,应该知道我们这个方案严格说起来其实是在D-30KP-2发动机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和升级,两款发动机有75%的零部件通用,甚至可以直接在D-30KP-2发动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这次的样机制造也是这样,我们集团之前为了学习D-30KP-2发动机的大修采购了两台这个发动机,所以经过商量后,我们决定不制造整机,而是只制造需要改进的零部件,直接对现有的D-30KP-2发动机进行改装。

这么一来,整体的工程量也只有总工程量的25%左右,而且这25%的零部件当中涉及到热端的部件极少,主要还是冷端部件。”

原来如此……

贺家成闻言,这才释然:如果只制造四分之一台发动机、而且基本上都是冷端部件的话,再考虑到华腾工业集团已经具备了制造DV-2发动机的经验和能力,三四个月的时间……

那倒不是不行。

“这样啊,那工程量倒是小了许多,三四个月倒也不是不可能,”贺家成点头道:“再说了,咱们华腾集团这边还有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这个前苏联‘进步’机器制造局的第一副总经理协助呢,‘进步’机器制造局可是前苏联时期D-18T的生产单位,以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先生在航空发动机工程制造方面的能力,这对他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

说到这儿,贺家成忽然愣住了:嗯?这么说来,华腾工业集团还真的能够造出一台推力高达135千牛、拥有中等涵道比的无加力涡扇发动机?

意识到这一点,他心中忽然有些羡慕嫉妒恨!

如果华腾工业集团真的能够制造这种大推力的涡扇发动机,这个能力在整个华夏都是绝无仅有的,就像是在华夏,只有西飞能够制造大型轰炸机、只有沈飞可以制造重型战斗机一样,这份能力即便是放眼整个华夏都是独一无二,而“独一无二”这份能力……

洪都厂都没有!

洪都厂搞出来的K-8教练机确实是很了不起,但放眼整个华夏,洪都厂是唯一一家具备研制这种喷气式教练机的单位吗?

当然不是,除了洪都厂,贵飞、成飞乃至沈飞,哪个不具备制造这种喷气式教练机的能力?只是人家有更大的项目要做,看不上教练机这种不管是采购量和装备数量都注定了不会太多的产品而已,但是一台最大推力高达135千牛的中等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不但运输机以及基于运输机发展而来的各种特种机型用的上,甚至连轰炸机用的上,贺家成可是听说了,华腾工业集团方面可是提出来了,建议用他们生产的“D-30KP-3”取代涡喷-8成为新一代H6的“心脏”……

好羡慕,好想哭。

………………………………

与洪都厂的会谈其实没什么好谈的,根本原因在于洪都厂向土埃出口K-8教练机这件事已经得到了上面的高度关注,在上面看来,这是一件提高我**工产品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政治影响力巨大,各系统、各配套协作单位都要尽可能的支持洪都厂的工作,甚至于在知道了洪都厂看中了华腾工业集团的DV-2发动机之后,唯恐张起航不清楚这其中的意义,好几位领导都特意给张起航打来了电话,请张起航一定要“支持”洪都厂的工作,将赚钱放在第二位。

在这种情况下,张起航能怎么跟贺家成谈?

只能说,别说洪都厂那边的条件不过分了,就算是稍微有点过分,张起航也至于忍着的份儿。

好在洪都厂这边没提什么过分的条件,贺家成和他的同事们来了华腾集团后,只和张起航聊了半天时间,就达成了一个让双方都基本满意的合作框架:华腾工业集团这边已经承诺,将会尽快完成国产DV-2涡扇发动机的适航取证工作,同时以成本价向洪都厂提供2台DV-2发动机,以供洪都厂进行发动机与整机的适配、匹配工作,至于之后的采购价格,这个双方再沟通。

送走了贺家成等人,空军方面的通知也来了:半个月后,空军将组织一致专家团队对华腾工业集团的D-30KP-2发动机改进方案进行第二次评审。

尽管大家都知道这一天迟早肯定会来,但当接到这个通知的时候,大家还是非常高兴,江河激动的道:“张总,咱们要不要提前准备些什么?”

张起航非常理解江河等这些老兵们的心态:在自己退伍多年后还能够为部队出一份力,这不仅是一份骄傲,还是一份荣耀。更别说张起航自己也觉得这事儿挺骄傲的,他点头道:“准备肯定是要准备的,不过我觉得当务之急,还是尽快完成D-30KP-2改装件的试制工作,”

说到这,他笑眯眯的望着大家,说道:“大家想想,如果咱们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D-30KP-2的升级工作,将一台经过升级后的D-30KP-2发动机摆在相关领导的面前,这岂不是比将心思用在接待方面要有面子的多?”

张起航的话提醒了大家,江河等一众老兵全都激动了:对啊!如果咱们能够尽快拿出一批D-30KP-2发动机的改装件,将D-30KP-2尽快升级到“D-30KP-3”,就像是张总说的那样,岂不是比将心思用在接待上有意义的多了?

江河立刻看向谢尔盖·伊佐托夫和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两人……按说以谢尔盖·伊佐托夫和伊戈尔·牙螺丝拉夫斯基两人的身份,是没有资格参加今天的会议的,但今天的情况特殊,经过张起航和冯国庆的联合批准,特许两人参加今天的这个会议……一脸激动的对两人说道:“伊佐托夫先生,雅罗斯拉夫斯基先生,改装件的生产工作,就拜托您两位了,有什么需要我们配合的,您尽管开口。”

来华夏这么长时间了,谢尔盖·伊佐托夫和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早就已经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听江河这么说,谢尔盖·伊佐托夫立刻说道:“江,你放心,这个方案是我设计的,我比你更期待看到他实现的那一天。”

紧随谢尔盖·伊佐托夫之后,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也紧跟着表态:“是的,江,你放心吧,谢尔盖的这个方案很简单,相比于D-18T和D-36这些发动机,这次我们要生产的改装件基本上都是冷端产品,没什么难度的。”

“……”

听到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这番耿直到极点的话,大家一时间都是无言以对:听听!听听!没什么难度,这说的是人话吗?如果这个发动机真的这么简单,为什么迄今为止华夏还没有一家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能够生产的出来?

可无言以对归无言以对,集团的老毛子很多,大家和老毛子打交道的时间长了,也都知道他们就是这么一个耿直的性格,是以除了苦笑之外,大家也不好说什么。

倒是张起航,和冯国庆对视了一眼之后,笑着道:“今天将谢尔盖·伊佐托夫先生和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先生请过来呢,一方面是因为今天这个会议需要两位先生在场,另外一方面呢,也是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两位……老冯书记,辛苦您把这个好消息向谢尔盖·伊佐托夫先生和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先生宣布一下吧。”

有好消息要告诉谢尔盖·伊佐托夫和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

什么好消息要在这种场合宣布?

听到张起航这话,有人疑惑不解,也有人想到了些什么,有些惊讶的看向谢尔盖·伊佐托夫和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但很快,这份惊讶的目光就变成了欣喜……

冯国庆笑着点头,却并没有马上说话,而是从桌子下面拿出两个牛皮纸的文件袋放在桌子上,然后站起身,这才一脸严肃的说道:“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先生和谢尔盖·伊佐托夫先生正式成为了我们华夏共和国的公民,”

一边说着,冯国庆一边将两个牛皮纸的文件袋分别递给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和谢尔盖·伊佐托夫:“这是两位新的身份证件以及相关资料,恭喜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先生和谢尔盖·伊佐托夫先生,感谢您两位为我们的现代化国防建设所做主的努力和贡献。”

说完,他率先鼓起掌来。

紧随冯国庆,会议室的其他同志也都跟着鼓起掌来,掌声热烈无比,每一个人看向谢尔盖·伊佐托夫和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的目光都充满了开心,大家更是不约而同的对两人说着恭喜的话……

“伊佐托夫先生,恭喜你啊。”

“伊佐托夫先生,今后咱们就是真正的自己人了。”

“雅罗斯拉夫斯基先生,这可是大好事,今天咱们可得好好喝一杯、庆祝一下……”

…………

至于谢尔盖·伊佐托夫和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两人,完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两人,冷不丁的听到这个消息,这会儿激动的眼珠子都是红的。

在这之前,谢尔盖·伊佐托夫和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拿的是华夏的永久居留证,也就是所谓的“绿卡”,可以长期在华夏生活、工作,但国籍上依旧还是大毛人和二毛人,而在华夏生活了一短时间后,对现在的生活满意的没法再满意的两人,就递交了入籍申请。

只是申请虽然递交上去了,但一直以来都没消息,深知外国人想要入籍华夏有多么难的两人,虽然有些着急,但也没办法,只好闹心等待,毕竟只是没有消息,又不是被打回来了不是?

可谁能想到呢,就在这个时候,自己两人的入籍申请忽然就被批准了?

简直就跟做梦一样!

好一会儿,终于回过神来的两人,这才哆嗦着手打开自己的那份牛皮纸袋,下一刻,一张塑封的一代身份证从里面落了出来,看着背面的“华夏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的字眼,这一刻,谢尔盖·伊佐托夫和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簌簌而下:自己拿的,终于不再是“华夏共和国外国人居留证”了,从现在开始,自己就是一名真正的华夏人。

好一会儿,终于控制住情绪的谢尔盖·伊佐托夫,使劲抽了下鼻子,这才对大家说道:“谢谢!谢谢大家!谢谢!回头我们两家举办个晚宴,欢迎大家来参加!”

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立刻紧跟着点头道:“回头我们确定了时间之后,大家一定要来啊!”

“一定一定。”

“哈哈……那是肯定的……”

“么说的,肯定要来啊……”

…………

大家纷纷笑着点头,这种好事,大家当然要到场恭贺一下。

张起航含笑着望着大家,一直等到大家好不容易安静下来了,这才再次向冯老爷子点了点头。

冯国庆老爷子微微颔首,接着说道:“另外呢,还有一件事跟大家宣布一下,也是关于谢尔盖·伊佐托夫先生和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先生的……”

嗯?

还有关于谢尔盖·伊佐托夫和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的消息要宣布?

冯国庆老爷子这话一出口,不但谢尔盖·伊佐托夫和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不由得一愣,连与会的其他同志也是愣了一下。

但是很快,有脑子反应快的同志已经意识到了什么,看向谢尔盖·伊佐托夫和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两人的目光当中就充满了恭喜之意:老冯书记先是宣布谢尔盖·伊佐托夫和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获得了正式的华夏身份,那么在有了正式的华夏身份之后,紧随而来的事情是什么,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唯有谢尔盖·伊佐托夫和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两人不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虽然一直都是在站着,但看上去有些傻乎乎的,倒是挺有意思。

冯国庆老爷子这才说道:“接到省国资办的指示和建议,从即日起,谢尔盖·伊佐托夫先生将正式担任华腾工业集团航空发动机业务研发总顾问一职,进集团董事会,享受集团董事应有的一应待遇;

从即日起,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先生真是担任华腾工业集团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总经理一职,进集团董事会,享受集团董事应有的一应待遇。”

说到这,冯国庆老爷子笑眯眯的说道:“大家鼓掌,欢迎两位新同事的入职!”

对谢尔盖·伊佐托夫和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两人的这番任命其实非常容易理解,现在毕竟还是1999年,华腾工业集团是正儿八经的国企,国企改革的进程正在缓慢的推动当中,让两个外国人进入一家省级国企的董事会,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但当谢尔盖·伊佐托夫和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正式入籍,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华夏公民之后,以两人的身份、能力,进入董事会也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儿。

当然,必须要说的是,“将D-30KP-2涡扇发动机升级为D-30KP-3”计划在两人入籍这件事当中起到了极其关键和重要的作用,毕竟,这款发动机对于华夏现代国防建设的意义太大了,而谢尔盖·伊佐托夫和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两人,一个是设计师,负责设计工作,一个是工程师,负责工程实现,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当然要“笼络”好——你都不把人家当自己人,人家凭什么给你卖力?反过来,你把人家当自己人了,有些事情不就更好操作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