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起航1992 > 第921章 挖个小坑

起航1992 第921章 挖个小坑

作者:千年静守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11:11:18

第921章 挖个小坑

第921章 挖个小坑

在体制内,一个人的分量不是纯粹由他现在的位置决定的,组织的重视程度也非常重要。

在这之前,尽管龚和平已经对张起航非常重视了,但华腾工业集团处级国企的地位,决定了他真的没怎么将张起航放在眼里:处级的国企干部?老子还是副T级呢!

可在知道张起航非但是华腾工业集团的总经理,还是鲁省国资办的主任助理之后,龚和平看向张起航的眼神就发生了变化:这小子,前途无量啊。

只是,虽然龚和平有心想要说两句转圜的软话,可一方面自己的年纪在这儿摆着呢,自己40大几快50岁的人了,向一个20来岁还不到30、年龄上和自己的儿子差不多大的小年轻说软话,他实在是张不开这个嘴;

另一方面,如果两人一个在鲁省,一个在长安,彼此之间也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既然你管不着我……

是以,虽然有心想要说两句软话转圜一下,但这话到了嘴边,龚和平却是实在是说不出来。

看着自己的老同学暗自纠结的样子,陈海洋心中暗自叹息了一声:这个老龚……面子害死人啊……

自己给老同学搭了梯子,可他不要,那就跟自己没关系了。

陈海洋转过头,向张起航问道:“起航,之前你跟我汇报过,说你们已经做出了一批用于测试的样车,现在整个测试工作进行到哪一步了?”

“主任,整个测试活动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张起航说道:“此前我给您汇报过,这批样车我们分成了两拨,一拨现在正在定远试车场那边进行各种场地测试,另外一拨现在在疆省,进行实际路测……”

“嗯,是这样没错。”陈海洋点头道:“伱接着说。”

“是,”张起航应了一声,接着说道:“按照现在的进度来看,差不多再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所有的场地测试科目,不过实际路测需要的时间要更多一些,不但要在今年冬季进行疆省和嘿省的极端低温测试,还要在明年夏季的时候在HAN省做热带高温气候条件下的测试。

在完成了所有的测试科目之后,再用几个月的时间对测试当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订……总的来说,明年年底之前上市应该没什么问题。”

对于张起航的这个回答,陈海洋非常满意,他连连点头道:“能够赶在明年年底之前上市?很好……”

“不过主任,好像开发区那边的工程进度可有点跟不上了,我们的人员和开发区那边的同志沟通了好几次,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如果我们这边按期完成了测试和定型,结果开发区那边拖了后腿,您看……回头您是不是和开发区的同志沟通一下?”

“开发区那边的工程进度不理想?”陈海洋闻言,不禁皱起了眉头:“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不跟我说?”

按照华腾工业集团此前与舜耕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的协议,华腾工业集团落户舜耕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前提条件是开发区这边免费无偿划拨给了华腾工业集团2500亩地作为工业用地,同时周边的6000亩土地作为未来开发二期、三期工程的储备工地。

在免费提供工业用地的同时,厂房也是由开发区提供,并且厂房这一块不是说随便建一个厂房出来就行的,必须严格按照华腾工业集团给出的建设标准来完成,在厂房的建设方面,华腾工业集团这边有什么条件和要求,开发区这边必须无条件配合……此外,至于提供长期贷款、税费减免方面,也都有相应的要求。

可现在,厂房还没建设好呢,就开始出幺蛾子了,陈海洋怎么能不生气?

张起航叹了口气,说道:“我们也是想着如果我们自己能够协调的话,就尽量不打扰领导,但是现在看来……”

“好了,你不用说了,”陈海洋摆摆手,脸色不太好看:“除了厂房建设的进度没跟上之外,开发区那边还有什么问题?”

之前是没机会,现在逮到了机会,张起航岂有不告状的道理?他叹了口气,说道:“除了厂房的问题之外,此前允诺的贷款也没有到位,至于理由……”

“理由还不好找?”不等张起航说完,陈海洋就冷笑了一声,说道:“我是真没想到,开发区的某些同志,胆子是真的肥,连领导们高度重视、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的项目都敢打马虎眼,看来不立个威、不杀只鸡是不行了……”

说完,陈海洋对张起航说道:“小张,回头我回舜耕的时候,你跟我一起回去,这么大的事,得向领导汇报一下……必须严厉打击一下某些人的嚣张气焰。”

“好。”

张起航二话没说,当即点头。

站在一旁的龚和平看着一脸恼火的陈海洋,总觉得这件事有点不对劲。

整件事的大致来龙去脉他已经听出来了:华腾工业集团有个项目落户在鲁省的省城:舜耕下面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了,这个项目大概率应该就是华腾集团正在测试的这两款车的生产工厂。

大概是鲁省下面的一些地市也看好这个项目,都想要吸引这个项目落地,最终舜耕经济技术开发区这边提出了免费帮助华腾工业集团建设厂房为条件,拿下了这个项目,但现在厂房的建设速度落后于当初协议里面的时间节点,所以张起航有点不乐意了……

问题是张起航不乐意还可以理解,他是华腾工业集团的总经理嘛,但陈海洋的反应是不是有点过于激烈了?怎么听他话里面的意思,似乎还要将官司打到他们鲁省领导的跟前去?

不至于到这个份上吧?

对于陈海洋咬牙切齿的样子,龚和平有点无法理解,犹豫了一下,他还是向陈海洋问道:“老陈,你们这是怎么个情况?大家都是一个省的同志……唔,和气生财嘛……”

陈海洋狠声道:“老龚,你是不知道情况,你要是知道情况,就知道这件事的性质有多恶劣了……当初在给这个项目选择具体的落户地点的时候,因为一些原因,小张其实是不乐意放在舜耕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还是舜耕开发区的同志找到了我,希望我帮个忙。”

龚和平点头道:“如果华腾集团的这个项目真的这么好,放在你们舜耕开发区其实也不错,毕竟你们鲁省的主要领导都在舜耕办公、生活嘛,这对华腾工业集团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如果这个项目做好了,能经常在领导面前露个脸。”

“是这样没错,我也是这么劝说小张的,”陈海洋叹了口气,说道:“最终,在我的再三劝说下,再加上舜耕开发区这边也拿出了一个大差不差的条件,小张这才答应下来,可没想到啊,这个项目这才开始了几天,舜耕开发区这边就开始掉链子了!”

说到这,陈海洋不由得咬牙切齿:“老龚你说,我又是搭上老脸,又是费了这么大的功夫,这才说服小张将这个项目落在舜耕开发区,可现在,项目刚启动没多久,开发区这边就开始给我掉链子了,你说我这长脸往哪儿搁?”

“呃……这个……不至于吧?”

“不至于?呵呵……”陈海洋看了龚和平一眼,缓缓的道:“如果我告诉你,这是一个投产之后年产值三四百个亿的超级大项目呢?”

“什么?!多少?!”

听到陈海洋这话,龚和平差点儿咬到自己的舌头:刚刚老陈说华腾工业集团的这个项目的年产值是多少?!我是不是听错了?

陈海洋倒是很理解自己这位老同学的反应,再次说道:“300到400个亿,你放心,这是我们省内的相关部门经过专业评估的,绝对只多不少。”

年产值300到400个亿,还只多不少……

这下子,龚和平算是理解陈海洋为什么这么激动了:如果这么一个项目是自己在其中发挥了不小作用的,那么当这个项目落成的那一刻,自己能落下多大的政绩?也就不奇怪老陈的反应会这么激烈了……

可话说回来,如果,真的能有三四百个亿的年产值?

这怎么可能?

看到龚和平的样子,陈海洋想了想,转头看向张起航:“小张,你们集团现在应该有样车吧?要不……”

说着,陈海洋向龚和平努了努嘴,意思很明显:要是有样车的话,那你就让他看看呗?

但张起航却有些不乐意:凭什么啊?你陈海洋是我的顶头上司,还主管全省国有企业,你看也就罢了,可他龚和平算是哪根葱?

对于龚和平来说,那就不一样了。

没错,对于一直在西飞这种军事装备生产企业里面工作的龚和平来说,“不该看的不看,不该打听的不打听”以及“保密”这俩字几乎是深深的刻在他的骨子里的,按说在知道了这两款新车是华腾工业集团正在开发的新产品的时候,他就不应该再起好奇心了。

但这次的情况有些特殊;

首先,西飞集团以及西发厂下属的三产公司当中,都有汽车销售公司;

其次,龚和平的算术不错,按照陈海洋给出的数据倒退,这俩车一年能够卖三四百个亿,很容易就能够倒推出华腾工业集团对这俩车年产量的预估:华腾工业集团乃至鲁省方面的领导都认为,这两款车型在全国的年产量都可以达到30万辆上下!

这可就了不得了,在当今这个时代,什么样的车在能够年产30万辆上下?

那必然是轩逸、捷达、桑塔纳这种价格不便宜、同时还非常漂亮、非常走量的车型。

而你说巧不巧,这几款当今市面上热销的车,就有一款来自华腾工业集团……

想到这,龚和平心中的好奇立刻就上来了。他轻咳了一声,望着张起航说道:“张总,说起来咱们两家单位在这之间就已经是合作伙伴了。”

“嗯?”听到龚和平这话,张起航一愣,问道:“龚副总,您这话怎么说的?”

“是这样的,”龚和平笑眯眯的说道:“我们西飞集团以及我们西发厂下面,都有汽贸公司,你们华腾集团的几款汽车,想的是轩逸、风雅·天籁以及‘陆上公务舱’那个商务车,我们集团下属的汽贸公司都有卖。你说,咱们两家单位是不是早就已经是合作伙伴了?”

“……”

听龚和平这么说,张起航也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有道理:从这个角度来说,华腾工业集团与西发厂乃至西发厂的母公司:西飞集团,还真的就是合作伙伴。想了想,张起航试探着问道:“所以,龚副总您的意思是……想要看看我们的新车?”

“是有这个想法,”龚和平点点头,也不隐瞒:“张总您可能不是很清楚,我们集团下属的汽贸公司的业务范围可不止在长安市,整个陕省10个地级市,我们的汽贸公司在每个地级市都有分公司。”

龚和平的意思很明显,以咱们两家公司的关系,你让我看看,我也不会出去乱说,这其中还涉及到我们集团自身的利益呢。

既然龚和平都这么说了,旁边又有个陈海洋,张起航看了陈海洋一眼,犹豫了一下,终于点头:“这么说起来,龚副总也不是外人,您又是我们主任的同学,那当然没问题,不过龚副总,有些话我得说在前面:我们这个车虽然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设计工作,外形和内饰都已经基本确定了下来,但也不排除在最终定型之前对一些局部的小细节进行一下修改,所以您看到的模样,不代表就一定是最终量产的样子。”

龚和平连连点头:“我明白,我理解。”

陈海洋的脸上也不禁露出了笑容:自己开了口,张起航同意了,这就是自己的面子。

虽然按照正常的逻辑,张起航不大可能驳了自己这个他的顶头上司的面子,但这种事情谁又能说得准?

不过不管怎么说吧,张起航这终究是给自己面子了。

…………………………

想到华腾工业集团竟然认为他们的这两款车能够一年卖掉三十万辆上下,一开始,龚和平的心里还真是半信半疑,觉得张起航是在吹牛,而且这小子的忽悠水平不错,连自己的老同学都被他给忽悠住了,但当来到华腾工业集团的研发中心,亲眼看到这两辆车的时候,龚和平当场呆住了……

这两辆车,那辆商务车就暂且不说,但是那辆小轿车,真的是太漂亮了!

“怎么样?老龚,这俩车不错吧?你觉得就凭这俩车的样子,搁在市场上能不能一年卖个三十万辆?”

看到龚和平的样子,陈海洋也有些得意,刚刚龚和平那半信半疑的样子他可是看在眼里的,当时不好说什么,但这会儿,自己就得“找回场子”来了。

龚和平这才反应过来,他吸了一口气,没有立刻回答陈海洋的问题,而是上前打开那辆凯越的车门,里里外外仔细看了又看,同时又与周围那几辆用来与这辆车对比的车型对比了一番——这辆凯越周围那几辆用来让客户用来与凯越对比用的捷达、桑塔纳、夏利以及富康等车型,搁在若干年后,那肯定不能这么干,但在今天,那就完全没问题:老百姓买个录音机、电视机、VCD影碟机还得货比三家呢,更何况是一辆10多万的小汽车?

一番对比之后,龚和平这才重重的点头道:“那辆商务车我说不准,但就这辆小轿车,我觉得一个月最少也能卖掉2万辆!

一个月2万辆,一年就是24万辆,至于旁边这辆商务车,我虽然摸不准,但只要价格方面有优势,参考一下你们的‘陆上公务舱’商务车,一个月卖个五六千乃至七八千辆我觉得问题应该不大。”

这算起来,两辆车的月销量就是3万二三了,一个月三万二三,一年最少就是三十七八万辆,甚至于40万辆。

40万辆,一年可就是三四百个亿么。

这一刻,龚和平总算是明白陈海洋为什么对这件事这么上心了:换成是自己,自己比他陈海洋还上心!

甚至于龚和平的心里对陈海洋都有些嫉妒了:华腾工业集团是鲁省省属国企,而且他陈海洋似乎从一开始就参与到了这个项目当中,只要这件事成了,还能少了他陈海洋的好处?

真的是……

这种好事怎么就没让我龚和平碰上?

陈海洋倒是没猜到龚和平心里的想法,他笑呵呵的道:“呵呵……我们的判断也是这样的,这辆凯越轿车的月销量应该能够达到2万辆左右,最高2.5万辆应该有希望,至于这辆商务车,我们的判断是8000到一万辆,两辆车打开局面后,2.8万的保底月销量应该是没问题,乐观一点的话,3.5万辆也是有希望的。”

说到这,陈海洋笑眯眯的对龚和平说道:“老龚,等我们这俩车上市之后,你们西飞可得多照顾照顾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