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起航1992 > 第944章 要时刻与竞争对手看起

起航1992 第944章 要时刻与竞争对手看起

作者:千年静守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11:11:18

第944章 要时刻与竞争对手看起

第944章 要时刻与竞争对手看起

在北方Volkswagen加快引进JETTA A4也就是未来的“宝来”的速度、当南方Volkswagen集团的一众高管们一致决定引进polo的时候,意识到了华腾工业集团的威胁的其他主机厂也没闲着……

在南方Volkswagen的隔壁,原本准备在年底投放一款“10万元级家轿”的上汽GM,在华腾工业集团的刺激下,立刻决定加快产品的研发力度,争取让以第二代欧宝CORSA为基础研发的sail(赛欧)可以提前至少一个半月上市。上汽GM的陈总在会上信心十足的表示,凭借着通用汽车良好的品质,新车sail一定可以在10万元级这个价位上站稳脚跟、打开局面;

南北Volkswagen以及上汽GM都有大动作了,“二哥”自然也不甘示弱,正在与PSA集团进行谈判的二哥,也同样加快了谈判进度,虽然谈判工作短时间内还不能取得进展,但双方已经就合作内容达成了一些初步的协议,比如双方的合作达成之后,引入华夏的第一款车为畅销欧洲、获得了无数奖项的紧凑级轿车:标致307。

与此同时,身处帝都的北汽集团也没闲着,受这个消息的刺激,他们的目光在世界范围寻找了一番之后,将目光盯上了自己的隔壁:唉哟,索纳塔这个车挺不错哟……

一时间,国内各大车企风云涌动,颇有几分大家在10万元价位这个市场来一场“武林争霸”的意思。

就在这场“武林争霸”进行的热烈的时候,引起这场“武林争霸”的华腾工业集团却是安静异常,似乎完全不知道这场躁动和自己有关……

安静如鸡的华腾工业集团在干什么呢?

安静入鸡的华腾工业集团正在开发自己的新产品,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对张起航提议开发的新产品进行论证,会议的一开始,张起航就阐述了自己准备开发的是一款什么样的车、以及这么做的必要性……

“我们必须开发一款在产品力以及品质上能够对标上汽passat B5以及广本雅阁的中级轿车,一款真正的中级轿车!”张起航面色沉静,不紧不慢的说道:“说到这里,有些同志心里可能就有疑问了,觉得咱们的轩逸轿车不就是一款中级轿车么,怎么还要开发一款中级轿车?我说的没错吧?”

“呵呵……”

“呵呵……”

没有人明确的表示反对,但看到一些同志欲言又止的轻笑,张起航就知道自己说对了。

张起航点点头,说道:“所以今天开这个会的原因,就是给大家解释一下我是怎么想的,也是统一一下思想。

首先是关于咱们的轩逸轿车,有一点我必须说明白,虽然咱们在宣传咱们的轩逸轿车的时候是打着‘中级轿车’的幌子,但大家心里应该都明镜似的,知道轩逸的这个‘中级轿车’的标准只能算作是80年代至90年代初欧美国家的中级轿车标准,但放在现在这个时代,这个标准已经远远落后了,现在的‘中级轿车’的标准是上汽passat B5、广本雅阁这种,车身长度至少要4米7、轴距在2米7以上的汽车,才有资格被叫做中级轿车。”

说到这,张起航看向众人:“以这个标准来看,咱们的轩逸还能算是中级轿车吗?我看,连‘B-’都算不上,只能叫‘A ’级紧凑型轿车。”

这……

虽然张起航的话让个别同志的心里有些许的不太舒服,但即便是这些同志,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张起航说的对,以2000年的标准来看,轩逸确实不太适合称之为中级轿车了,或者说,除了在华夏这种汽车工业不发达的国家还有资格被称之为中级轿车之外,在欧美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轩逸就只能被称之为紧凑级轿车。

可能一些人的心里会不舒服,但这就是事实。

所以意识到这一点,大家都不由自主的点头。

见大家都点头了,张起航这才接着说道:“当然,轩逸的车身尺寸不符合这个时代关于中级轿车的定义了是一个方面,但另外一个方面在于:凭什么passat B5和雅阁能卖20多万、30多万,而咱们的轩逸就只能卖个和桑塔纳2000插差不多的十五六万?为什么咱们的中级车就不能卖二十多万?”

说到这,张起航顿了顿,笑道:“咱们大家伙儿关起门来说点大实话,其实这个原因才是最主要的。”

“哈哈哈哈……”

听到这话,大家顿时哄笑起来:可不是么,大家都是中级轿车,凭什么你的passat B5和雅阁能卖20多万乃至30多万,而我就只能卖十五六万?

凭什么你卖一辆顶我卖两辆啊。

我们也想要挣这个钱。

这个时候,冯国庆老爷子也笑眯眯的开口了:“张总说的对,大家都是中级轿车,凭什么别人家的能卖二三十万,而咱们只能卖十几万?

不过我再补充几句,那就是大家只意识到了研制新一代中级轿车在经济层面的意义,却没想到另外一层,那就是这个项目对于咱们华腾集团在品牌高度和品牌认可度层面的意义。”

对于集团品牌高度的意义?

大家都不傻,一开始只是没想到这一点,现在被冯国庆老爷子一提醒,立刻就反应了过来,谢海强当即恍然,点头道:“冯老书记说的没错,不管大家伙儿是不是愿意承认,但经过这么几年的发展以及各种各样的宣传,咱们华腾工业集团已经是民族汽车工业的一面旗帜、是民族汽车产业的骄傲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只满足于过去取得的一点成绩,而不是想着去开拓、去进取,做到‘同行有的产品,我们也有’,渐渐的,就会在民众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固有的认知,那就是:华腾集团的实力和技术确实不行,否则为什么同样是中级车,人家的passat B5和雅阁就能买二十几万乃至三十多万,可他们的轩逸就只能卖十几万?

一旦民众的脑中形成了这样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咱们这品牌高度可就下来了,甚至以后咱们再推出价格比较高的车型,民众也不认了。”

是这个道理!

之前很多同志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可现在被谢海强这么已提醒,不少人都觉得自己脑后一阵阵的发凉:可不是么,在竞争对手分别推出了更高价位的产品之后,如果自己不能不能及时推出在价格和产品力两个层面都能够与之进行竞争的产品,短时间内问题还不大,但时间一长,民众会怎么看待华腾工业集团?会不会觉得华腾工业集团不行啊?

一旦让民众形成了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对华腾品牌的伤害可就大了!

想到这,众人哪里还敢怠慢?当即纷纷表态……

“我没有意见,完全支持集团启动这个项目。”

“张总,您说怎么办吧。”

“我也没有意见。”

“我支持……”

…………

大家都拎得清轻重,更知道这件事对华腾集团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自然不会有人在这种事情上唱反调。

而且根据以往的经验,这次的这款中级轿车大概率还是出自张总之手,这么一来大家就更加好奇了,张总不会已经完成了设计工作了吧?

大家只是好奇,不过不太好意思问,但这个不好意思问的人绝对不包括冯国庆老爷子,老爷子笑呵呵的向张起航问道:“张总,都到这个时候了,你也就别藏着掖着了,把伱的设计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吧。”

“好,那我就不卖关子了,”张起航闻言,也不以为意,笑呵呵的点头,说着,他打开连接到投影仪的笔记本电脑,一边操作一边说道:“这就是我设计的新车效果图,大家看一下,欢迎大家批评和指正。”

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辆黑色的、再正统不过的三厢轿车,正辆车看上去四平八稳,线条流畅优雅,位于前后以及车身两侧的镀铬饰件不管是大小还是样式都是拿捏的恰到好处……可以这么说,在看到这款车、或者说这个效果图的第一时间,会议室内的不少同志就喜欢上了这款车,觉得这款车简直太合自己的胃口了。

面对这样的造型、这样的设计,大家赞不绝口,谁也挑不出丝毫的毛病,只能说张总再一次的没有让大家失望——也确实挑不出毛病,七代camry被国内消费者誉为是最为经典、最懂东方审美的一代凯美瑞,优雅、内敛、含蓄,以至于七代凯美瑞在06 年上市后立刻热销,市场上一车难求,在极端的时间内就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需要加价或者加装高价装潢、高价导航才能提到车的局面。

是的,丰田被大家臭骂的加价提车现象,其实早在07年那会儿就开始了,在凯美瑞最热销的时候,想要提素车是不可能的,最少加价5000,而低配车型是没有导航的,所以很多消费者必须加价15000到21000加装一台卡仕达等专车专用导航仪(也有其他品牌的)以及贴膜、脚垫等产品才能提车,没办法,这款车就是这么热销。

而在04至10年这段时间也是日系汽车品牌在国内最为风光的时刻,产品力和市场竞争力强悍的一塌糊涂,连大众都被他们压的抬不起头,最后没办法了,只好祭出了“TSI DSG”的所谓“黄金组合”……

现在,张起航将06年才问世的第七代camry拿到了00年,那威力自然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大家都看傻了。

确定大家对这个整体造型没问题,张起航再次向大家展示了他对内饰的设计,同样,对于这个设计,大家挑不出丁点的毛病,在看完整套的效果图之后,江河叹了口气,说道:“张总,不瞒您说,在看这份设计图之前,我还有些担心,觉得‘这可是一辆二三十万的车啊,民众得用多么挑剔的目光来看这辆车?您能行么?’,可在看了这份设计之后,我才知道什么叫天才,就这车,不热销都没天理。”

张起航笑着摆手道:“行了老江,咱们都认识多少年了,你就不用拍我马屁了。”

江河笑着点头:“哈哈……好,那我就不拍马屁了,来点实际的,对您的设计能力,我是没二话,大写的服气,不过这款车的名字您打算怎么命名?还要继续沿用‘轩逸’这个名字吗?”

江河的这话这话一出口,立刻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甚至不少同志开始皱眉思索起来。

这个问题之所以让大家这么重视,原因也很简单,按照张总此前的解释,这款车是用来接替轩逸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说它是第二代轩逸也没错,但问题在于,按照此前张总的说法,这款车是要与passat B5以及雅阁进行同台竞争的,价格也要去到20多万的区间,再这种情况下,如果依旧继续叫“轩逸”,哪怕是什么“二代轩逸”、“全新一代轩逸”,民众能认可这个价格吗?会不会觉得这个价格太高也进行抵制?

“老江你的疑虑我理解,因为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张起航点点头,说道:“在仔细思考之后,我决定不停产现款轩逸,不过对两款车的定位进行一下小小的调整。”

“哦?”

这下子,不仅是江河,大家的眼中也都闪烁着好奇之色:你打算进行什么样的调整?

“首先是轩逸,”张起航说道:“等这款车的研制工作完成、开始量产,怎么着也要差不多2年了,那么两年以后,咱们的轩逸就定位于‘A 级紧凑型轿车’,与凯越实现在紧凑型轿车领域的高低搭配;

至于这款车,我的想法是在宣传的时候声称这款车的许多技术是来自于风雅·天籁下放下来的技术……”

从风雅·天籁上面下放下来的技术?

妙啊!

张起航的话还没说完,大家的眼睛就亮了:对啊,这么好的宣传手法,我怎么就没想到?

在刚刚江河提到价格问题的时候,众人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是啊,在这之前,华腾轩逸只卖10几万,现在忽然出现一个20多万的车,哪怕车身尺寸和配置都达到了,但民众能认可吗?

可张起航给出的解决办法却让众人眼前一亮:源自豪华轿车风雅·天籁的技术下放!

现在的风雅·天籁已经牢牢地在中大型轿车市场站稳了脚跟,如果新一代轩逸上市的时候宣称这款车上面的很多技术来源于风雅·天籁,那就没问题了。

“至于名字,”张起航接着说道:“我觉得起码在命名上还是不要将这款车与轩逸扯上关系比较好,就像是南方Volkswagen集团的普桑和现款passat B5,两款车都是一个系列的车型,但现在,一个叫桑塔纳,一个叫passat B5,当然,至于这个车未来叫什么名字,这个就需要大家群策群力了。”

众人想了想,点头,都觉得是这个道理没错。当然,这件事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如果将新车与轩逸扯上了关系,以这款车20多万的定价,恐怕消费者未必认可啊。

见大家对自己的话没有意见,张起航颔首道:“好,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新车型的研发一事就这么初步定了,还是和以往一样,这件事由我负责,下面讨论第二件事:黑豹汽车。”

说到黑豹汽车,众人的表情顿时严肃起来。

经过这几个月的接触和谈判,华腾工业集团这边对于东莱方面的要求也了解的差不多了,和张起航最初预料的那样,在确定与华腾工业集团深度捆绑能够赚到更多的钱之后,东莱市最终原则上同意了李鹏飞提出的“以股份换取华腾工业集团的技术支持”的想法,但在具体的合作方式上,双方还有很大的分歧:

首先是东莱市方面,东莱市方面只肯再给出15%、也就是总计25%的股份,而且这后给出的15%的股份并不是无偿划转的,不但给出了报价,甚至于报价并不便宜,高达8个亿;

其次,东莱市方面要求双方的合作达成后,华腾工业集团要向黑豹汽车全面敞开技术体系和供应;

再次,黑豹汽车要独立自主经营,华腾集团可以派驻财务和人事方面的监管人员,但只是“监管”,不能干涉黑豹集团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所以总结来说,东莱市方面的要求可以归纳为:钱我们要,技术和供应体系我们也要,但企业还是我们自己说了算。

面对这样的要求,华腾工业集团方面自然不可能答应,逐条进行了反驳。

首先是股份的报价,华腾工业集团也承认现在的黑豹汽车这15%的股份值这8个亿,但与此同时,华腾工业集团方面的谈判代表也强调,黑豹汽车现在的价值是在华腾工业集团的支持下取得的,如果失去了华腾工业集团的支持,两年、最多三年,黑豹集团的价值将大为折损,到时候的黑豹集团还值这么多钱吗?

对于华腾集团方面的说法,东莱市方面也认可,但反过来,对方也明确表示:你说的都对,但眼下的情况就在于,它将来不值这么多是将来的事,可现在的黑豹汽车就是值这么多钱,至于你们说的不给黑豹汽车提供支持这一点……别忘了你们现在就已经持有我们黑豹集团10%的股份……

双方一番唇枪舌剑之后谁也没能说服谁,最终不得不先搁置了这条争议,讨论第二点。

这一次,就换成华腾集团方面无比强势了,华腾集团的谈判代表们明确表示,如果华腾工业集团在未来能够持有黑豹汽车更多的股份,肯定会向黑豹汽车开放更多的技术和产品供应,但敞开供应那是不可能的,比如如果黑豹汽车想要风雅汽车上那台V8发动机的技术,难不成我们华腾集团也给你们提供吗?

至于第三点,如果我们华腾集团都已经持有你们25%的股份了,我们就应该按照国家颁布的《公司法》的规定,享有对应的权利和利益,你们所谓的“不能干涉黑豹汽车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这话又是从何说起?

在双方都不肯做太多让步的情况下,结果就是双方几个月谈下来,尽管彼此都很看重这桩合作,但双方又都想要的更多,导致局面一直僵持不下,现在张起航特意在会上提到了这个问题,显然,他对这桩谈判的进度已经有些不满了。

“既然大家都不愿意说话,那我先说两句吧,就当是抛砖引玉,”张起航话音落下,在一番沉默之后,江河首先说道:“与东莱方面的谈判进行到现在,一直僵持着,东莱方面迄今为止丝毫没有退让半步的意思,我认为东莱方面的这种心态很奇怪,这个谈判本就是东莱方面求着我们多一点,正常情况下也应该是东莱方面首先让步才对,但现在这种僵持的局面……我觉得,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就是东莱内部有些人不想看到黑豹汽车与咱们达成合作?”

“我以为就只有我有这种感觉呢,没想到江副总也有这种感觉,”紧随江河之后,**也说道:“之前我就觉得奇怪,这明明是一桩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儿,咱们提的那些要求也不过分,但偏偏东莱方面的同志死活不肯让步,好像就是奔着谈不成去的,这确实是有些不对劲,”

说到这,**看向张起航,问道:“张总,您和黑豹汽车的李总关系不错,是不是通过他了解一下情况?毕竟我相信眼下这种局面,也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张起航想了想,点头:“当然可以,这个没问题,但同志们,我有个问题,那就是如果确定了这场谈判之所以会有眼下的这个僵持局面,确实是因为东莱市的某位重量级的同志在其中插了手,那我们怎么办?”

听到张起航这话,大家纷纷皱起了眉头:是啊,如果确实是东莱内部有人不希望看到双方的这种深度合作,那又该怎么办?

————————————

PS:兄弟们,又是6000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