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起航1992 > 第971章 路漫漫,险且阻

起航1992 第971章 路漫漫,险且阻

作者:千年静守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11:11:18

第971章 路漫漫,险且阻

第971章 路漫漫,险且阻

张起航叹了口气,说道:“困难确实是有的,不过……还是先和大家接触接触看看吧,如果大家都有在这方面发展的意愿,那当然好,但如果大家都没有这个意思,那我们华腾工业集团自己做!”

陈海洋闻言,顿时吃了一惊,不敢置信的道:“你们自己做?”

“是,”张起航点头道:“我认为随着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就像是现在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一样,在未来,芯片和EDA软件将会成为一家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华腾工业集团好不容易在这个时代掌控了核心技术,绝对不能被人落下来!”

陈海洋闻言,不禁叹了口气。

就在刚刚,他已经意识了张起航对芯片和EDA软件的重视,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张起航的决心竟然这么大,但是……那可是芯片和EDA软件啊,张起航能行吗?

不过与此同时,陈海洋也被张起航的决心给感动了,身为一省国资办的负责人,他陈海洋岂能不知道EDA软件和芯片对于一个国家的战略意义?但问题是芯片这个东西的技术含量实在是太高、需要投入的资金实在是太大了,可以说这玩意儿是需要倾国之力也未必能够玩的起来的东西,既然张起航有意在这方面发力……

他沉吟了一下,对张起航说道:“你说的也是,那我问你,在这件事上,伱需要省里给你提供什么样的支持?”

张起航闻言,吃惊的看着陈海洋。

“这么看着我做什么?”感受着张起航吃惊的目光,陈海洋笑了:“你以为我不知道芯片和EDA软件的重要性?”

张起航连忙摆手:“不是不是,我的意思是……我是真的没想到您的魄力居然这么大!”

“呵呵……”陈海洋笑了两声,说道:“咱们鲁省是电子信息技术大省,但只能说是‘大而不强’,如果咱们能够将EDA软件和芯片这两个东西做成……不,哪怕只是做成一个,咱们鲁省也会成为当之无愧的电子信息技术强省,给咱们省带来的好处是难以想象的。而对于我来说,如果能够看到这个项目顺利起步,我在任期间就真的没什么遗憾了。”

陈海洋之所以说“在自己任内看到这个项目顺利起步”而不是说“将这件事做成”,是因为陈海洋在鲁省国资办掌门人的位置上已经呆了将近4年,还有一年多点的任期,在未来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想要看到张起航将EDA软件和芯片做成,那是真的想都别想,能看到这俩项目顺利起步,就已经是莫大的成功了。

此外,陈海洋也是在用这种方式含蓄的告诉张起航:你想要什么条件和支持,趁着我还在任上,赶紧提。

听到陈海洋的话,张起航抿了抿嘴,说道:“如果咱们国资办能联合省科技T一起推动这件事,大家可能更有信息一些。”

确实不管是EDA还是芯片,说起来都是科技的突破,而作为省一级主管科技发展的部门,这种事情怎么可能绕开科J厅呢?陈海洋想了想,点头:“这倒是,这么大的事确实绕不开他们科J厅,这样,你先跟咱们省内的那几家电子企业接触接触,看看他们的意思,如果大家确实有这方面的意思,那我去找他们K技厅,到时候由咱们国资办和科技T来一起推动这件事……具体怎么做,到时候大家坐在一起慢慢商量。”

“好。”

张起航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

张起航要来自家单位参观,澳柯玛的徐总对此非常重视,亲自接待、全程陪同。

徐总如此重视张起航,自然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华腾工业集团的名头在这儿摆着呢,一手打造了华腾工业集团的牛X人物说要来自己这儿参观学习,而对于被参观的这些单位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荣耀和骄傲?;

而另一方面,除了是华腾工业集团的董事长之外,张起航还是省国资办的主任助理,尽管张起航的拜访请求是以华腾工业集团董事长的身份发出来的,但谁敢忽视张起航身上的这么一层官方身份?

只是,尽管接待规格很高,但当两人私下里会谈的时候,张起航透露出联合研制EDA软件和芯片的时候,徐总却直言不讳的向张起航表示:“张总,我知道您的初衷是好的,其实几年前我们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不过在考虑过之后,我们还是放弃了。”

“哦?”

对于徐总的这个回答,张起航还真有点意外,他扬扬眉毛,问道:“能说说放弃的原因吗?”

“当然,这没什么不能说的,”徐总痛快的点头,说道:“首先是投入太大了,我们澳柯玛在全国也算是有相当知名度的品牌了,可在计算过建一个能够满足我们技术需求的芯片工厂的成本之后,我们就发现这事儿不能干……林总你应该知道,我们这种家电产品上面所需要用到的芯片,不管是技术难度还是科技含量都远低于电脑上面各类芯片吧?”

张起航点点头:“是,我知道。”

“可就算是这样,我们也玩不起,”说到这,徐总苦笑起来:“投入太大了!而且除了投入巨大之外,就算将来我们成功看来,可将来我们生产出来的芯片,成本就一定比从外国进口便宜么?还有良品率和品质呢?

面对那些大概率品质不如进口芯片、同时成本还比进口芯片高的自产芯片,您说我们是采购还是不采购?

再一个,如果得知我们澳柯玛掺合了进来,那些芯片供应商会不会卡我们的供应?”

说到这,徐总两手一摊,苦笑着说道:“张总,您想要做芯片和EDA,我是真的很佩服你,可我们澳柯玛真的不想掺合,掺合不起。”

对于徐总的选择,张起航有些遗憾,但也无法指摘,甚至还得对对方的选择表示理解:“没关系,我能理解。”

“谢谢,”见张起航没有勉强澳柯玛的意思,徐总也是松了一口气,连忙说道:“感谢您的理解。”

以张起航身为省国资办主任助理的身份,如果他在这件事上的态度比较强硬,徐总还真有点发憷,说不定到时候就得掏点钱了,就当是破财免灾。

张起航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如果……徐总,我是说如果啊,如果将来我们做出了芯片,或许质量稍逊一些,但在成本方面有优势,那咱们澳柯玛会不会采购?”

尽管徐总并不认为张起航能把芯片搞出来,但面对张起航的这个问题,徐总当即给出了肯定的回答:“那当然没问题!我们澳柯玛对于各类原材料和电子配件的采购是有一套自己的标准的,如果张总您将来真的生产出来了芯片,哪怕您的芯片质量稍逊一些,但只要咱们的芯片能够通过我们的验证,哪怕是个别的技术指标没有那么高,我们澳柯玛也绝对给你们下订单!”

说几句好话而已,徐总觉得这个太简单了,答应下来就是,反正他不认为张起航真的能把芯片搞出来,话说回来,如果张起航真的将符合澳柯玛采购要求的芯片搞出来了……虽然徐总觉得这种可能性的几率不超过1%……即便是价格上没有什么优势,但哪怕是看在张起航的面子上,澳柯玛也会下订单,无非就是到时候少采购一些。

张起航笑着点头:“谢谢徐总。”

“张总您可别说‘谢谢’这俩字,”徐总连连摆手,说道:“不瞒您说,没能帮上忙,我心里惭愧的厉害,你一说谢谢,我都觉得自己没脸见人了。”

“呵呵……”

张起航笑了两声,随即说道:“徐总,如果我们这个项目正式立项了,我们准备搞一个签约仪式,到时候咱们澳柯玛能不能过来签署个合作备忘录?也算是壮壮声势吧。”

“合作备忘录?那当然没问题,”徐总连连点头:“到时候您通知我,我一定去捧场。”

………………

拜访完澳柯玛,张起航又马不停蹄的拜访了琴岛的另外一家著名的电子企业:海新。

在海新,海新的赵总和张起航聊到了这段时间来最热的话题:入世。赵总向张起航问道:“张总,您觉得咱们这次入世能成功吗?”

“我认为希望很大。”

张起航知道咱们国家是在今年11月份正式加入的世贸组织,对于赵总的这个问题,回答的自然是信心十足。

“我们也是这么认为的,”赵总轻轻的点头,说道:“眼前着局势已经越来越明朗,我和大家聊起来的时候,也都觉得咱们国家在今年有非常大的几率正式进入世贸组织,”

说到这,赵总一脸憧憬的说道:“加入了世贸组织,我们海新就可以在公平、自由的环境下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可以放手大干一场了。”

听到赵总这话,张起航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他知道国内的企业家们对于入世这件事都比较乐观,但他没想到大家竟然乐观到了如此的程度,仿佛“入世”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要华夏加入了世贸组织,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而自己也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大展身手、搅动风云,大把大把的赚钱。

如果只是社会上的个别人是这种认知,张起航倒是可以一笑而过,但连赵总这种大企业的负责人竟然也对入世之后的局面如此乐观,认为自己可以自由的、公平的参与国际竞争,这就让张起航有些难以理解了:你们哪里来的如此乐观的情绪?

沉吟了一下,张起航向赵总问道:“赵总,你对当前的国际分工怎么看?”

“国际分工?”

赵总一时间没太明白张起航这个问题的意思。

“哦,是这么回事,”张起航解释道:“我们华腾工业集团准备联合省国资办和省科J厅一起,大力发展EDA软件和芯片制造产业,现在,我想要听听大家的意思。”

“这样啊,”赵总这才反应过来,他没有马上回答张起航的问题,而是在沉吟了片刻之后方才缓缓的说道:“我认为在当前这个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分工已经非常合理了,比如欧美企业研发芯片和EDA软件这些上游产品,中游有我们这些企业在做,在生产出来产品之后再将产品卖去欧美以及亚非拉国家……

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国际分工和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大家都赚到了钱。

当然,咱们华夏是一个大国,也需要有自己的EDA软件公司和芯片制造公司,所以张总你要发展咱们华夏自己的EDA软件公司和芯片制造公司,我是安全赞同和支持的,只要您的公司在未来制造出了符合我们要求的芯片,我们海新一定会采购。”

尽管赵总说的慷慨激昂,但张起航怎么可能听不出他话里面的意思:我们海新对于当前的国际分工以及我们海新在这个国际记分工内定位、地位都非常满意,不认为有打破这种平衡的必要。当然,如果你张起航想要搞什么芯片、EDA软件之类,你尽管折腾,这是你的自由,但请别拉上我。

显然,澳柯玛的徐总此前肯定已经给赵总通过了气、打过了电话,赵总才会有这番回答。

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对方已经将自己的态度表示的如此明显了,张起航自然不会傻到再纠缠下去,笑着点头:“那我就当这是赵总对我们的祝贺了。”

………………

从澳柯玛出来,张起航终于不再掩饰自己的疲惫,整个人靠在座椅的靠背上轻轻的揉着太阳穴——情况比自己此前认为的还要糟糕的多啊。

看着自家老板疲惫的样子,赵大军缓缓的放松了一点油门,同时手上的动作更加谨慎了,作为张起航的司机,他觉得自己帮不了张总什么,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张总在车上尽可能的好好休息一会儿、放松放松脑子。

只是张起航还没有休息几分钟,电话响了,使劲晃了晃脑袋,张起航扫了一眼显示的来电人名,立刻深吸了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自己的状态,这才接通电话,笑着道:“主任,您好啊。”

刚刚那个疲惫的张起航不见了,那个平日里总是精神旺盛的张起航又回来了。

“呵呵……你好,”电话那头的陈海洋也没跟张起航绕圈子,笑眯眯的说道:“起航啊,我听说你这次的琴岛之行不怎么顺利?”

陈海洋知道自己这趟琴岛之行的情况,张起航一点都没觉得奇怪,他笑着道:“确实不太顺利,不过也在预料之中。”

“哦?”

张起航的反应有些出乎陈海洋的意料:“这也在你的意料之中?”

张起航说道:“这几年,个别媒体对入世之与咱们国家的价值和意义的宣传,有些过了。”

电话那头的陈海洋,听的眉头一皱:“你不看好咱们国家这次能够成功入世?”

这口锅张起航可不背,他立刻说道:“不不不,我认为咱们国家今年一定能够成功入世,我的意思是,入世对咱们国家很重要,但我认为个别媒体将入世的作用过于夸大了,甚至误导了很多企业家,让他们认为入世是能够包治百病的仙丹,似乎只要入了世,经济发展的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但这怎么可能呢?即便是在世贸缔约国内部,也没说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啊。”

说到这,张起航摇摇头,说道:“所以您看着吧,等过个两年,大家就会发现入世有好处,但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一些认为入世可以包治百病的同志,到时候可能要失望了,说不定还有一些企业会被碰的头破血流。”

刚刚入世的那几年,咱们国内有多少企业兴冲冲的冲了出去,信心百倍的准备到国际上大赚一笔,结果却撞的头破血流的?

这样的例子之多,数都不过来。

“起航你对入世的看法比较保守啊。”对于张起航的观点,陈海洋有些惊讶:“我还以为你会比较乐观。”

张起航解释道:“主任,我确实比较客观啊,但我的乐观是谨慎的乐观,不是盲目的乐观,我认为入世对于咱们的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不过总的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入世之后,确实会给国内的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但就我观察到的情况,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于入世这件事,乐观的已经近乎盲目了,虽说有句话叫做‘良言难劝该死的鬼’,但咱们国资办作为省内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我觉得还是要给大家提个醒,入世是好事,但人家欧美那边的企业也都是发展了几十上百年的,国际竞争的经验十分丰富。

咱们国家才改革开放了多长时间?有什么资格如此盲目。”

陈海洋想了想,缓缓的点头:“你这话说的,也对……”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