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骨鬼牌 > 第一百八十一章 水有多深?【一百零七】

第一百八十一章 水有多深?【一百零七】

很多人心目中的皇帝,就是整天什么都不用干,不就是到点了,坐着龙辇,一路被抬到金銮殿,然后就走几步路就可以坐上龙椅了。然后群臣跪下三呼万岁,皇帝说免礼平身。太监说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群臣要么有一两个出来拿出折子,要参谁谁谁,或者要说什么什么事情,或者因为参奏谁谁谁,什么什么事情,忠臣和奸臣就开始对垒对阵,自动站队,最后皇帝发一下话。

下朝了,皇帝就去后宫了。

好像皇帝基本都是在后宫办公,上朝就是收一下折子,平衡一下朝堂上的忠臣和奸臣队伍。然后多数是下面大臣处理公务,偶尔皇帝批下什么处斩什么大臣,或者什么地方受灾了,下发一下赈灾银子。

大概就这点事情吧?

还那是正剧,正面说皇帝的,还不是昏君,混蛋皇帝。

那要是昏君,混蛋皇帝,那连上朝都不愿意。反正睡醒,大概都得将近上午十点到中午了,然后起来洗漱,吃晌午饭膳。酒足饭饱了,那自然是看歌舞,美女妃子作伴,捉迷藏,躲猫猫,一直到晚上再吃,再继续,通宵达旦。

当然更多的是不能演绎的跟后宫美女如海的那些事。

国家大事?灾荒了?什么贪污了?民变了?不都是由各部门自己解决吗?边关告急了,兵变了,开始慌了。上朝了。诸位爱卿,有何良策?

这越闹越大了,都要到京城了,那还有心思跟妃子们在后宫胡闹吗?

是不是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这不就是皇帝的生活吗?要不然那么多人喜欢坐龙椅,当皇帝呢?不就图个坐在那里装模作样,锦衣玉食,后宫那么多的妃子,美女,不是幸福死了?

甚至,或许有人会想,这皇帝想上朝就上朝,不想上,那大白天都能啥。

宫规不是这样的,祖训不是这样的。每一个朝代,每一个新的朝代,都是对前朝为什么会失败做过总结的。也不管是弑君篡位,还是朝代更迭,那前朝皇帝的那些事情,都不是什么秘密,也藏不住。

因为民间也有传说,前朝的大臣,尤其是朝堂上的大臣,在前朝的时候不敢说皇帝怎么怎么无道,不思社稷安危,不励精图治,把主要精力和心思放在国家大事上。那到了后朝,皇帝也会询问前朝的事情,难道皇帝的事情,后宫的事情就不问了吗?还有前朝的太监宫女,不可能全部杀掉,或者贬为奴隶。那是不可能的。毕竟一个朝代建立了,重新招募太监宫女,不是那么容易。这需要大量的培训工作。这放着现成的熟练工不用,用新人,怎么说都不是理智的事情。

前面讲宫规的时候,提到过一些。皇帝是不能不爱惜身体,一年四季身边都有女人的,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雷电交加,需要祭祖祭天的时候,那都不能沾染女人的。大白天?更加不可能了。

历史上即使有,也是极少数,极个别的现象。

即使是昏君,混蛋皇帝也不太可能大白天就那啥。毕竟白天伺候的太监宫女太多。难不成让太监宫女现场观摩啊?

人毕竟有羞耻心的,中国人不是西方人,没有豪放到那种地步。中国还是比较含蓄的,尤其对于那种闺房之乐。

影视剧,小说里的有些描写是误人子弟。

当然这又不关我毛线。

就好像朝堂上的大臣不可能半天都在皇宫,朝堂上忠臣奸臣对阵,互相PK,不可能半天都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国家大大小小的事情多如牛毛。

你看就京城,是不是要查人口,征税,防火防盗,防止奸细,收集各地的大小事情,是否有灾情,是否有不满,是否有民变,是否有饥荒,是否有流行病致死,大爆发,是否什么需要修缮,是否有官员贪污,牵涉到什么当中去,是否有学子不满,官员受罚,被贬了,那就需要有人顶上来,升上去,等等等等。

边关未必每天告急,可是各地前朝的遗臣,人马是否已经全部被消灭,或者被招安了,被收编了?有没有民众依然同情前朝,还做梦前朝能重新活过来?

这种事情,远远比民变,灾荒,更加让皇帝担忧。

前朝阴魂不散,就是民变,兵变的根本原因。

只有让前朝的鬼彻底死心,那老百姓迟早会归顺的。

所以,新的朝代,或者每一任皇帝每天都有一大堆事情需要处理,大大小小的国家大事,大臣之间的平衡,忠臣,奸臣阵营。

帝王之术之一是平衡大臣。要让大臣达成一个平衡。只有平衡的大臣关系,才能维持朝廷。一边倒,无论导向忠臣,还是奸臣,其实都不是皇帝愿意看到的。

是不是想不通了吧?

忠臣要是占上风了,那皇帝还有好日子吗?是不是每天都得一本正经,日理万机,都得按照忠臣提出的方案,支持忠臣?那皇帝心里是不痛快的。忠臣好是好,都是为了朕和朕的江山社稷,可是这唠叨的毛病就不能改改吗?还有到底谁指挥谁啊?谁在掌舵?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是朕的天下,所以朕才是天下的主人,你们都得听朕的。只管做自己的事情就好了,把江山守住了就可以了。至于其它的那是朕该考虑的事情。

奸臣呢?奸臣当然是拍马屁的多。难道朕不知道谁是忠臣,谁是奸臣吗?宠幸奸臣也是一种帝王之术,那就是要给忠臣提个醒。顺从朕,帮朕多做事,少指朕。

不要以为昏君分不清谁是忠臣,谁是奸臣了。错了,皇帝心里比谁都清楚。

宠幸谁,那都是对另外一方的一种牵制。

君为臣纲,君臣和,才是真正的和。

很多人以为皇帝,帝王就是喜欢听奸臣拍马屁,这是错误的引导。是根本不懂帝王之术的真正用意。那就是大主意都得听皇帝的,而臣子只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国家有危难了,忠臣,奸臣都得一起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