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 第252章 国家灭亡的真正原因【求订阅啊】

第252章 国家灭亡的真正原因【求订阅啊】

第252章 国家灭亡的真正原因【求订阅啊】

上位者总有这样一种认知,那就是让百姓安居乐业,不肆意欺压百姓,便算得上难得的好官。

这不是李斯一人这样认为,是有史以来,几乎所有的治国大臣,甚至明君,都这样认为。

那么,这种认知有错吗?

倒不能说有错,只能说不全对。

因为这和古代环境有极大的关系,是环境限制了古人的认知。

古代社会经常打仗,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哪怕秦国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几百年的互相攻伐,战争依旧存在。

而战争的存在,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负担,甚至有不少百姓,陷于战乱之中,流离失所。

因此,这时候的百姓,只求自己能好好活着,哪里敢有其他的想法?

遇到一个不去打扰他们的官吏,百姓就认为对方是好官,就对其感恩戴德,甚至送上万言书。

这就导致朝堂上那些碌碌无为的大臣,觉得自己是好官。

古代官吏,要想在朝堂上生存,首先考虑的便是自己的利益,从来没有多少古代官吏,真正为百姓考虑过。

哪怕是一分一毫。

就算那位说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官吏,他呕心沥血的变法,也是在为朝廷谋福利。

尽管他说的话有些虚无缥缈,甚至不是具体目标,但依旧有很多人推崇他,说他是好官。

甚至历史上那些将天下视为皇家私物的皇帝也一样,他们首先考虑的都是自己的利益,从来没有真正为百姓考虑过分毫。

直到伟人建立国家,提出先解决温饱问题,才算得上真正意义的为民着想,才算得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算得上将理想变成了确确实实的目标。

“可是李廷尉,国家真的需要治理吗?”

赵昊笑着问了一句。

这还有疑问?

国家当然需要治理啊!

李斯有些无语,正打算反驳赵昊。

但是,还没等他开口,赵昊便斩钉截铁的打断道:“国家根本不需要所谓的治理,黔首也不需要所谓的教化;

《管子·牧民》曾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让黔首吃饱穿暖,才是第一位的,至于什么治国,教化,不过是某些官吏以无能为无功罢了!”

“以无能为无功.”

李斯沉吟片刻,看着一脸肃然的赵昊,不禁摇头苦笑:

“公子对吾等治国大臣的意见,不是一般的大啊,若这些话让其他治国大臣听到,怕是要步你长兄扶苏的后尘,就算陛下也保全不了你.”

“嘿嘿.”

赵昊狡黠一笑:“李廷尉放心,北方苦寒,兵祸连连,我还没活够呢,怎么能随便给自己挖坑,刚才说的那些话,也就说给你听,便是你说出去,我也不会承认!”

“不承认才好!”

李斯哈哈一笑,笑过之后,神情又顿时落寞下来:“你很聪明,比你长兄聪明,可惜你长兄”

话到这里,李斯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下去。

其实不用他说,赵昊也知道。

李斯与扶苏的关系,并不简单。

从李斯被始皇帝重用开始,李家与皇族的关系就非常密切。

不仅他的儿子娶了始皇帝的女儿,就连他的女儿,也嫁给了始皇帝的儿子。

扶苏的夫人,就有李斯的女儿。

所以,扶苏相当于李斯的女婿。

可就是这对本应相辅相成的翁婿,最后却没能相辅相成,甚至变成了仇敌。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复杂。

但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扶苏对蒙氏的器重,导致李斯不得不倾向胡亥。

当然,现在的李斯还没有倾向胡亥。

只是现在的扶苏,不太亲近李斯。

这可能与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政见不合有关。

稍微沉默,李斯又接着道:“公子说得不错,黔首确实只需要吃饱穿暖,一个能让黔首吃饱穿暖的时代,该是怎样一副盛景?

哪怕先贤治国的时代,也依旧有黔首饿着肚子,根本不可能如公子说的那般。”

“那李廷尉以为,让黔首吃饱穿暖好,还是让黔首饿着肚子好?”赵昊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这还用说,自然是吃饱穿暖好!”

李斯眼睛一瞪,而后感慨似的道:“如此盛世,哪怕让老夫看上一眼,老夫也觉得值了。”

说着,不由摇头叹息:“可是太难了,根本不可能的.”

“呵呵。”

赵昊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然后目光灼灼的盯着李斯,见他没有丝毫惺惺作态,才侃侃而谈道:

“李廷尉原本楚国小吏,入秦之时,满腔热血,可惜不被吕不韦重用,最终为他编撰《吕氏春秋》,后来幸得我父皇赏识,做了我父皇的长史,那时候的李廷尉,可想过有今天?”

“这”

李斯迟疑,不知怎么回答。

赵昊没有理他,又接着道:“后来吕不韦与我父皇政见不合,最终分道扬镳,李廷尉又可想过取而代之?”

李斯:“.”

“七国战乱纷飞数百年,世人皆以为战乱会持续很久,甚至永不停歇,但我父皇奋六世之余烈,最终统一六国,不也是前人没做到的吗?”

李斯:“.”

“世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路走对了,成功是必然的,就算我们这一代做不到,还有下一代,下下一代,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功成不必在我!”

李斯:“.”

赵昊:“.”

两人对视,皆是不语。

半晌,李斯豁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兴奋呢喃道:“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不必在我好一个功成不必在我.”

他辅助始皇帝治国多年,从来没有如此清晰的目标。

即使他提出了很多国策,即使他认为自己不输于任何历史名臣,却依旧没有找到自己的路。

他在大政策、大方针上,与始皇帝步调一致,觉得始皇帝选择的路,就是自己的路。

但他忘了,始皇帝跟他不一样,始皇帝能做到的事,他根本做不到。

即使他的权力跟始皇帝一样大,依旧做不到。

这便是秦二世登基之初,他权倾朝野,依旧会失败的原因。

说简单点就是,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没有自己的目标。

但是现在,目标出现了。

“让天下黔首吃饱穿暖,哪怕自己做不到也无所谓,只要尽可能的多做一些,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就行了。”

赵昊一句话点醒了李斯,让他如醍醐灌顶一般,念头通达,焕发出独立的精神光彩。

“从现在开始,我李斯将会做我想做的事,哪怕陛下也不能影响我的目标!”

李斯的意志好像一团火炬,将分散的精神一点一点聚拢,凝成一个整体。

当初赵高是怎么忽悠李斯的?

他很坦诚的告诉李斯,扶苏若登位,不会重用你,甚至将你丞相之位罢黜,你辛辛苦苦制定的国策,将会付之东流,始皇帝一朝的‘暴政’,皆因你而起,你将会成为‘替罪羊’,被扶苏顺应民意除掉.

每一点都直指李斯本心,摧毁他意志,使他意志崩塌,最终被赵高所利用。

那么,深谙政治斗争的李斯,为何会信赵高的话?就是因为他的意志在始皇帝身上。

他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始皇帝身上,始皇帝驾崩,他的希望也就没了。

而没有希望的他,意志自然不坚定。

被赵高乘虚而入,也很正常。

但现在不同了,他凝聚了自己的意志。

以后的路,他会跟着自己的意志走,就算始皇帝驾崩,也不会对他有多大影响。

赵昊见状,不禁有些目瞪口呆。

他没想到自己感慨几句,会引来李斯如此大的反应。

“公子是否相信老夫?”

李斯忽然回转身形,郑重其事的询问赵昊。

赵昊陡然沉默。

这让他怎么回答?

他觉得自己是否相信李斯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斯自己是否真的会改变?

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他并不觉得,光凭自己几句话,就能彻底改变一个历史名臣。

如果一个历史名臣能被轻易改变,他就不配当历史名臣了。

虽然不知道李斯的话有几分真假,但气氛到了,赵昊也不好意思不配合,于是笑着道;“我自然信李廷尉!”

“哈哈哈,好!有公子信任老夫,老夫如释重负也!”

李斯仰头大笑,而后三步并作两步,回到桌案前,举杯朝赵昊示意:“公子,请!”

说完,还没等赵昊举杯,便畅快的一饮而尽。

赵昊脸上笑嘻嘻,心里妈卖批,自己今天是中邪了还是咋滴,跑到李斯府邸跟他说这些话。

现在好了,自己挖的坑把始皇老爹卖了。

想要解决温饱问题,哪有那么容易,后世那种条件下,也努力了很多年才堪堪办到。

不行,不能将李斯带沟里去,否则始皇老爹指不定跟自己大发雷霆。

毕竟他就这么一个器重的治国能臣。

心思急转,赵昊忽又想到了一个问题,歪头道;“不知李廷尉对黔首吃饱穿暖,有何办法?”

“呃”

李斯听到赵昊的话,微微一怔:“办法?”

这个他还真没想过,连办法都没有,岂不是白高兴一场?

“怎么?李廷尉你.”

赵昊眨了眨眼睛,有些呆萌的看着李斯。

李斯顿时满脸羞愧,干涸着喉咙道:“这这个,老夫还没仔细琢磨”

“噗——”

眼见自己父亲出丑,一直当个透明人的李瞻,再也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嗯?”

李斯听到笑声,循声望去,不由面色一沉,恼羞成怒的喝道:“你在笑什么?!”

“啊?我”

李瞻吓了一跳,连忙解释:“我想到了一件好笑的事!”

“什么好笑的事?”

李斯眼睛微微眯起,直勾勾的盯着李瞻。

李瞻下意识咽了咽口水,正欲回答。

却见李斯环顾左右,拿起一根舀酒的勺子,怒气冲冲的朝自己走来。

“父亲饶命.”

李瞻连忙求饶,同时扭头看向赵昊,眼神期盼,带着一丝可怜。

赵昊此刻禁不住抬手扶额,颇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当初,他也是这样面对始皇老爹的。

“李廷尉且慢!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或许可以说给你听!”

“嗯?”

李斯听到赵昊的话,脚步一顿,而后放下酒勺,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看向赵昊。

与此同时,李瞻露出一副劫后余生的表情,长舒了一口气。

却听赵昊接着道:“我观史书,发现在某个短暂的时期内,百姓是可以吃饱穿暖的!”

“哦?什么时候?”

李斯神情一诧,若有所思的道:“老夫不才,也读过不少史书,却从未曾见到过此种盛景。”

他这话倒没有吹牛逼,能被吕不韦任命为《吕氏春秋》的总编辑,博览群书是基本。

每每有吕不韦的门客请教他,都被他丰富的学识所折服。

就连始皇帝都经常请教他学问。

“不是李廷尉没见过,而是没在意,就像《晏子春秋》里的以工代赈,李廷尉不是也没第一时间想到吗?”

赵昊笑着调侃了李斯一句,然后整理自己的思路,继续道:“不管是夏商周三代,还是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都有黔首吃饱穿暖的时候,比如每个朝代,每个国家最开始的几十年。”

“嗯”

李斯仔细回想,发现还真是如此,每个朝代,每个国家开国之初的百姓,往往都还好过,就拿大秦来说,虽然统一六国耗费了很多人力物力,但黔首的日子却没有以前过得艰难。

战争变少了,傜役也变少了。

国土面积变大了,黔首有足够的土地,就能种很多的粮食,有粮食,自然能吃饱,用粮食换钱,也能买较好的衣服穿。

历史上的齐,赵,魏,楚,燕,韩等国,都有这样的时候。

否则也不会出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这样的局面。

“公子说得有道理。”

李斯点头表示认可,然后又喟然一叹:“可惜,最后都衰败亡国了,每个朝代,每个国家,到了后期都有权贵当道,昏君执政,国家岂有不衰败亡国的道理?

陛下也是厌恶权贵,憎恨贪官污吏,才制定严酷的律法,约束他们,甚至不行分封,采用郡县制,都是因为历史的教训摆在眼前”

听到这话,赵昊不禁哑然失笑,摇头道:

“我父皇的做法虽然没错,但一个国家的灭亡,与权贵当道,昏君执政没多大的关系.”

“这怎么可能?”

李斯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赵昊,甚至觉得赵昊的话有点反常识。

历史上哪个国家灭亡不与昏君、奸臣有关?

夏商周三代且不说,就说刚刚被灭掉的六国。

他们的君主和臣子若是贤明,岂能被大秦十年就灭国了?

要知道,七国纷争持续了数百年。

数百年时间都没灭国,偏偏到了始皇帝一朝,十年就灭了?

这难道全是始皇帝一人的功劳?

不可能吧!

想想赵国的郭开,赵幽缪王?

想想齐国的齐王健,燕国的燕王喜,太子丹这些,哪个不是秦灭六国的‘友军’?

眼见李斯好像不服气,赵昊也不再遮掩,直接了当的道:

“我认为,真正致使一个国家灭亡的是土地!”

“土地?”

李斯神色一变。

这又是他没想到的一个关键。

求月票呀!月末了啊!

求月票,求推荐票,求追订,全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