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 第255章 好日子要来了【求订阅啊】

第255章 好日子要来了【求订阅啊】

第255章 好日子要来了【求订阅啊】

皇帝书房。

李斯面色肃然的看着手中的奏简,久久无法言语。

嬴政注视着他,沉声道:“前段时间,那小子让王绾去沛县调查一个叫萧何的人,朕觉得奇怪,也派人去了一趟沛县。”

“这天下事也是奇了!”

说着,嬴政的声音愈发愤慨:“陈郡之事还没落定,小小沛县又如此龌龊!”

“分明是良田流失,却欺上瞒下,说是相安无事,分明是耕田如常,却说是土地荒芜颇多,分明是黔首失田,沦为佃户与贩夫走卒,却被说民众富足这何其可笑?”

李斯闻言,皱了皱眉,合上竹简道:“陛下的人是亲自到民户查访的吗?”

“民户需要一个一个查访,朕的人哪有时间,只是找了那个萧何,便一次查清了!”

“一次查清?”

李斯愕然:“此人为何如此了得?官府也没有此等账册!”

“呵。”

嬴政呵了一声,冷笑道;“世间之事,无奇不有,有人敢做,就有人知道,既然那小子如此看好这人,说明这人有真本事!”

“这人不过一介小吏,如何能搜罗这些秘事?”

“秘事?”

嬴政冷哼:“对尔等治国大臣来说是秘事,对黔首,对县吏可不是什么秘事.”

“这”

李斯听到嬴政的话,顿时语塞,额头上的冷汗不由冒了出来。

隔了片刻,他才叹息着说道:“其实来见陛下之前,老臣曾与公子昊谈论了国家兴衰的问题。”

“国家兴衰?”

嬴政有些意外,没想到赵昊会跟李斯谈这个。

国家兴衰这个话题非常沉重,尤其对统治者阶级来说。

因为,每一个统治者阶级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万世不灭。

但偏偏从历史进程来看,这是不可能的。

自汉以后,连四百年的王朝都没有,更别说万世不灭了。

始皇帝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他自然希望大秦万世不灭,但他自己也明白,这是不可能的。

能像周朝那样延续八百年就不错了。

国家兴衰的话题,自然引起了始皇帝的兴趣,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赵昊如何看待这个事情的。

毕竟这个话题太过深沉,宽宏,广泛,有史以来的无数君王,能臣,豪杰,都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总结下来,大体都认为国家兴衰与君王昏聩,官吏**有关。

要想国家长盛不衰,首先得君王贤明,吏治清明。

就连嬴政都这样认为。

因此他才会严格要求自己的继承者,希望他是一个有才干,有能力,明是非,辨忠奸的储君。

另外,在法令方面,也严厉惩处贪官污吏。

嬴政好奇的原因,就是他有预感,赵昊的答案可能会出乎他的意料,再加上他从李斯的神色里看出了一丝认可,更是笃定了自己的猜测。

却见李斯神色认真的朝他拱手道:

“回陛下,老臣认为,国家兴衰与君王昏庸,贪官污吏横行有关,公子昊却不这么认为;

他觉得国家兴衰与君王昏庸,贪官污吏没多大的关系,而是土地的原因!”

“土地的原因?”

嬴政没想到会是这样。

国家兴衰与土地有什么关系?

果然,那小子的想法总是与众不同,想常人所不想。

“自夏商周三代开始,国家不断兴灭,但土地却只增不减,按理来说,土地增加,人口增多,国家应该长盛不衰才对,可国家依旧会灭亡,那国家兴衰与土地有何关系?”

嬴政一脸疑惑的看着李斯,实在想不通。

李斯没有多言,直接将赵昊的论述,给嬴政详细说了一遍。

嬴政听完后,呆坐在龙椅上,默然不语。

他从来没有以这个角度去仔细研究国家兴衰。

赵昊的论述给了他一个全新的角度。

虽然赵昊的论述,初听有些不明所以,但仔细推敲,便能清楚是怎么回事。

国家为什么会灭亡?

嬴政太了解这个了。

毕竟他亲手灭掉了六个国家。

但这六个国家并非是因为黔首造反灭亡的。

而是因为不同的原因,导致国家出现问题,最终被秦军摧古拉朽的覆灭。

可赵昊的论述却是,人口增多,土地兼并使黔首可耕种的土地减少,粮食减产不够吃,黔首活不下去会造反。

黔首造反会灭国?

嬴政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论述。

从夏商周三代,到战国时代,从来没出现过黔首造反灭国的。

在他想来,那些黔首之所以会造反,是因为别有用心的贵族蛊惑和欺骗。

至于黔首本身,根本不可能主动造反。

但赵昊既然提出来了,那说明这是个隐患。

“陛下,土地兼并的后果很大,是不是要禁止”

李斯试探着询问。

岂料,嬴政挥手打断了他的话。

“这个不急,朕要好好思量,你先回去吧,对了,今天的事不要透露,等老丞相将人调到咸阳再说。”

李斯见嬴政这样的态度,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点头应‘是’。

“等一下!”

正当李斯准备离开书房的时候,嬴政忽又想起什么似的,追问道:

“朕让你修改的律法,现在修改得如何了?”

李斯脚步一顿,回转身形,朝嬴政拱手道:“回陛下,老臣已经罗列出了纲目,很快就能完善,只待陛下审查!”

“哦?”

嬴政有些惊喜,没想到李斯的效率这么高,不由道:“可将纲目带在身上,拿来给朕看看?”

“带了。”

李斯连忙应答,从怀中摸出一份奏折,递给嬴政。

每次见嬴政,他都准备充分,这也使得嬴政对他格外器重。

“陛下,此《国法》公子昊也看了。”

“嗯。”

李斯提醒了嬴政一句,嬴政表情淡淡的点了点头,没有多说。

隔了半晌,嬴政才蹙眉合上奏折,目视李斯,沉沉地追问:

“那小子如何看待此《国法》?”

“公子昊担心此《国法》的逆君之处会触怒陛下,让老臣删改了一些,并增加了一些限制官吏职权的法令,以及禁止土地兼并的法令”

李斯如实答道。

“禁止土地兼并的法令先不谈.”

嬴政摇头道:“这大秦虽说是朕的大秦,但也确实是万民的大秦,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朕也非常认同。”

“如果万民都能爱法,守法,护法,大秦万世无忧是没问题的!”

李斯闻言,心中稍微犹豫,壮着胆子问道:

“那《国法》掣肘陛下的皇权,请问陛下是《国法》先行,还是皇权先行?”

“嗯?”

嬴政眼睛微微眯起,直勾勾的盯着李斯,直到李斯背脊骨发凉,他才冷若冰霜的开口:“你的《国法》要掣肘朕?”

“若是深入改革,在所难免”

“深入改革.”

嬴政皱了皱眉,稍微沉默,然后随手一扔奏折,淡淡道:“若朕的大秦能万世永固,掣肘也无妨!李廷尉有什么担心,尽管说出来,朕恕伱无罪.”

“有陛下在,老臣没有什么要担心的.”

“呵呵。”

嬴政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然后摆手道:“既然没什么担心的,那就放心大胆的改吧!”

“是。”

李斯心头大喜,暗道自己和赵昊还是低估了始皇帝的决心,连忙道:“老臣必定殚精竭虑,尽快完成秦法改革,让这天下如陛下所愿!”

“好!朕拭目以待,改好之后,发于咸阳父老,看看反响,再推行天下!”

“老臣遵旨。”

目送李斯退出书房,嬴政呆坐在龙椅上,默然不语。

赵高等候良久,直到书房里的灯油即将燃尽,才提着油壶进来添油,并小声呼喊了一句:“陛下。”

见嬴政看向自己,又连忙道:“天色不早了,该歇息了.”

“哦。”

嬴政反应了一下,突然笑了起来,摇头道:“朕都要东巡了,那小子又给朕添麻烦。”

赵高见嬴政笑了起来,也适时打趣道:“可是公子昊很有本事呀,经常为陛下分忧,陛下也很喜欢他。”

“朕会喜欢他?”

嬴政笑着摇头,缓缓从龙椅上站起来,道:“他少给朕添麻烦就好了。”

“呵呵。”

赵高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然后领着嬴政回到寝宫。

第三日清晨。

李斯将改好的部分《国法》,张贴在咸阳东门,供咸阳百姓查看。

此时,咸阳东门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人潮涌动。

他们都是听说廷尉府修改了法令,特意跑来观看的。

此刻,一名满头银发的老者,杵着拐杖站在新法令公告牌前,仰天长啸。

“苍天有眼啊,苍天有眼,我们终于有活路了,哈哈哈——!”

“怎么了老伯,这上面写的什么?能否告知我们?”

听到老伯仰天长啸的声音,身旁一名不识字的青年,连忙凑上前询问。

周围的人也纷纷侧耳倾听。

老者看了青年一眼,又看了公告牌一眼,也不知道是激动,还是眼睛里进了沙子,竟然忍不住老泪纵横。

如此一幕,看得青年和周围的人满头雾水,抓耳挠腮。

“老伯,你别哭啊,快告诉我们,这上面写的什么.”

“是啊老伯,我们不识字,快告诉我们吧.”

听到周围七嘴八舌的追问,老者缓了缓情绪,哽咽着道:“咱们的好日子要来了,上面说要废除连坐法”

“什么!?”

众人听到老者的话,不禁大吃一惊。

隔了片刻才反应过来似的,争先恐后追问:“这是真的?”

“是真的!这上面确实说要废除连坐法,还有各种严酷法令,都要废除.”

没等老者开口,一名读书人模样的中年,连忙高声应答。

听到他的话,众人眼眶通红,眼神炙热。

两个多月之前,朝廷就发出各种公告,说要修改法令,废除酷刑,可两个多月过去了,众人依旧没看到修改。

本以为会等很久,没想到这么快就落实了。

秦灭六国,完成了史无前例的统一。

没有战乱的日子,众人不知道期盼了多久。

可秦法严苛,众所周知。

一想到日后会生活在严苛的秦法之下,众人又担惊受怕。

特别是那些从未体验过严苛法律的六国之人。

但现在却不同了,秦法真的改了。

这不仅是六国之人的福音,也是老秦人的福音,所以靠近公告牌的人,激动得一塌糊涂。

而外围的人则满脸懵逼,不知所措。

“什么情况这是,发生了什么?”

“我隐约听到是法令修改了,就是不知道改了什么.”

听到身后的人议论纷纷,那名老者破涕为笑,来到说话之人面前,朗声笑道:

“你们都听好了,陛下废除了连坐法,以后谁犯法惩治谁,再也不怕受牵连了.”

“什么?废除了连座法?哈哈哈!太好了,实在是太好了!”

众人先是一惊,而后一阵欢腾。

这时,那名读书人又站了出来,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众人一看,知道那名读书人有话要说,于是原本欢腾一片的人群,顿时安静了下来。

每个人都带着激动的心情,等待那名读书人继续开口。

却听那名读书人笑道:

“廷尉府还有一新法,名曰《国法》,是我大秦律法的一部纲目,以后的秦律都按照《国法》用意来修订!”

听到这话,有人当即高喊:“敢问足下,这《国法》里写的什么?”

“对对对,您快念一念!”

人群中有人附和道。

读书人笑着点头,然后高声道:

“《国法》里说,大秦子民人人平等,咱们享有财产权,继承权,教育权各种权利,以后咱们的子女也能读书了!”

“.”

周围的人听到这话,顿时鸦雀无声,因为他们全都愣住了。

一个个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子女居然能够读书,这简直就像做梦一样。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懵逼树上懵逼果。

隔了半晌,他们才反应过来,欢呼一片。

也不知道谁带起了头,喊了一句:“大秦万年,陛下万年!”

结果,在场的无数人都跟着齐声高呼。

“大秦万年!陛下万年!”

“大秦万年!陛下万年!”

“大秦万年!陛下万年!”

求追订,求全订,求月票,求推荐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