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 第498章 衣冠南渡【求订阅啊】

第498章 衣冠南渡【求订阅啊】

第498章 衣冠南渡【求订阅啊】

会稽郡郡城西南的一间小院内。

刘邦从赵昊那里回来,整个人都魂不守舍的,特别是赵昊对他的安排,至今都没让他回过神来。

此时的他,脸色苍白,额头上冷汗淋漓,时不时的扭头看向院外,变得有些疑神疑鬼,完全不像平日里的他。

“刘三儿,你这是怎么了?”樊哙见刘邦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不禁疑惑的摇了下他的肩膀。

旁边的周勃和夏侯婴也满脸古怪的看着刘邦。

在他们的印象中,刘邦一直都是胆大包天的存在,什么律法,威逼,都吓不到他。大难临头,他还不忘带着戚姬在芒砀山双宿双飞,居然会因为跟赵昊私下见了一面,而变成这幅模样。

昨晚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此刻非常好奇。

然而,刘邦并未向他们言及昨晚之事,只是拿出赵昊给的地图,郑重介绍道:“公子告诉我,他有一个光荣而伟大的事业想交给我们,只要我们顺利归来,他就奏明陛下,给我们封侯拜将!”

“什么!?”

众人闻言,无不震惊当场,心说还有这种好事?

要知道,自从秦国统一六国以来,除了覆灭六国立的那些功劳,一般人很少有机会借助军功封侯拜将。

当刘邦提出这个‘光荣而伟大的事业’来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是震惊,第二反应是有坑。

因为赵昊与刘邦在雍城的误会,他们是亲身经历过的,要说赵昊大人不记小人过,不跟他们计较,他们还有点相信,但要给他们这种泼天大功,他们是明显不信的。

似乎看出了众人心中的想法,刘邦又指着地图道:“这里便是公子准备新修的会稽港,从这里出发,先去爪哇,苏门答腊,再去锡兰,占城,真腊。”

“然后再沿着原路返回,去东夷,负责开采银矿。开采银矿逐渐稳定之后,我们便可以回咸阳领功请赏,再进行远洋出访。”

“沿途,熟知各国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回来再由我大秦学子写入书中,供后人学习。”

“我们此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载入史册,流芳百世!”

“这可比封侯拜将,更有意义!”

说完,刘邦目光灼灼的看向众人。

众人心头一震,暗道流芳百世,载入史册,这可是巨大的荣耀啊,求都求不来的。

“刘三儿,你说的是真的?我们真的可以做这样的事?”周勃有些激动的问道。

“当然是真的,这可是公子亲自给我交代的,若非如此,我怎么可能有这样的航海地图!”

说着,刘邦满面春风的挥了挥手中的航海地图,仿佛刚才的胆战心惊,一扫而空了一般。

“刘三儿,前翻在雍城,我们误将那个纨绔公子认为是公子昊,还跟公子昊的人拼命厮杀,现在公子昊不计前嫌,又给我们这种机会.”

说着,周勃竟然哽咽了起来。

他可比樊哙,夏侯婴这种泥腿子有远见,比刘邦这种小吏读书多,对流芳百世,载入史册也更为执着。

“行了,别下马尿了,好好合计合计,那海上可不比陆地,凶险万分!”

刘邦笑骂了一句,忽又想起了什么,环顾一圈道:“怎么没看见雍齿?”

“从他七舅老爷那里回来就没见到他人,兴许是拿了赏钱,独自去春花楼潇洒了。”樊哙撇嘴道。

刘邦眼中凶光一闪:“这狗日的,有富贵不与兄弟们一起享受,简直不当人子,以后,咱们也不带他一起出海!”

“对!怎么也不带他!”夏侯婴附和道。

刘邦看了眼他,又看向周勃,正色道:“周勃,你对码头那边的商户比我了解,此次出海,我需要他们出钱出力,伱看,能否想个办法,将他们聚拢起来,让我说两句?”

“这是什么意思?”

周勃有些不解的道:“公子不打算资助我们出海?”

“不是公子不打算资助我们出海,而是我想不依靠公子出海!”刘邦摇头道。

“这是为何?”周勃更不解了。

却听刘邦又道:“我在公子那里得了一些海外消息,如果是我自己组建船队出海,所得的好处,尽归我们,如果是公子资助我们出海,免不得要分给公子,而且,公子也赞同我这样做!”

“如果是这样,那公子还怪好的咧。”樊哙摸着下巴,嘟囔了一句。

刘邦不置可否的咧了咧嘴角,再次开口道:“现在,机会就摆在我们眼前,我们不能再错过了。别人萧何、曹参,就连那卢绾都已经是朝中大臣了,而我们,什么也不是。”

闻言,周勃当机立断,连忙朝刘邦拱手:“刘兄放心,这件事交给我,我一定将它办好!”

“嗯,那就有劳了。”

刘邦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目送周勃离开。

侥幸逃过一劫,刘邦既庆幸不已,又有种难以言喻的憋屈感。

他知道,赵昊是故意让他远离大陆的,却不知道是为何?好像自己对赵昊也没什么威胁,难道真如那位白发老者所言,自己有龙蛇之相?

“哎——”

不由自主的长叹一声,刘邦从座位上站起来,缓缓朝屋内走去,躺在床上闭目沉思了起来。

年轻时,他崇拜魏国公子魏无忌。

而现在,他发现自己又有了新的崇拜对象。

那就是始皇帝。

皇帝之外,包括赵昊,包括刘邦自己,皆为蝼蚁!哪有什么高低之分?

“或许,中原已经无望,海外是一个机会.”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赵昊站在原来的会稽郡码头,看着眼前的风景,不由感慨万千。

大冰块和鲍鱼的收集,还需要一些时间,他第一次来会稽郡,自然要游历一番。

在后世,会稽郡所在的地方,被称为鱼米之乡。

那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也有文雅盛行的文化,但在公元前的秦朝,会稽郡还是远离中原的偏远地区,是吴、越等少数民族的杂居之地。

既没有成为经济中心,也没有形成颇具特色的江南文化。

直到大秦灭亡,乃至两汉之后的魏晋南北朝,随着黄河以北的沦陷,中原氏族都跟着晋元帝迁都‘建康’,也就是后来的南京,这才开始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而历史上则把这次渡南开发,称之为‘衣冠南渡’。

虽然这个过程充满了屈辱,中原王朝也难得如此浪费,但是,江南地区的开发,对后世子孙的贡献是非常重大的。

赵昊现在所处的位置,距离衣冠南渡,还有几百年的历史,自然看不到衣冠南渡后的风土人情,甚至所见所闻,与他印象中的江南特色,相差甚远。

“这些蜜饯还不错。”

赵昊随手接过樱落递来的当地土特产,有些遗憾的说道:“不过,会做蜜饯的地方很多,也不是很稀奇。”

“其实除了吃的,还有美景可以看,再往南走,有一个很大的湖泊。”桓奇笑着提醒道:“此时正值初夏,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你说的是钱塘湖吧?”赵昊淡淡反问道。

“公子以前来过?”桓奇饶有兴趣的追问道:“为何能如此了解?”

“从报纸上看到的。”赵昊习惯性的撒了一个慌,但觉得这样有点难以令人信服,又补充道:“看完古书,再看报纸,了解得自然多一些。”

“公子博学多才,老夫佩服。”

桓奇陪笑着说道。

赵昊不置可否的瞥了他一眼,转移话题道:“说吧,港口建造的事如何了?能在明年建好吗?”

“老夫已经写好奏折,奏请咸阳内阁了。不过,陛下如今就在会稽郡,奏请也只是走个过程,老夫早就让周怀安招募役夫和工程队了,准备月底动工!”

“理应如此。”

赵昊满意的笑了笑,随即抬眼看了看前方,又道:

“港口的选址是我反复推敲的,这里本就有渔船停靠的地方,以后的远洋货船,吃水很深,现有的码头也能满足需求,所以建设起来,相对简单;

建设工作,大多都在岸上,再有就是港口附近需要陆路交通,花钱的地方主要在修路上。”

“至于钱的事,你也不用担心,我会让咸阳那边的商会与你对接,他们会同步在这里建厂,卖地的费用,足可以用来修建港口!”

“就算是后期维护,也有商税,关税给你收!”

闻言,桓奇心中大喜,连忙点头表示同意。

虽然他不知道远洋货船有多大,但至少应该与现在的军用楼船差不多。

这样的大型货船,所装的货物,肯定不是马车、牛车能比的。

而产生的税收,自然也不是普通商税能比的。

不过,就算是秦朝的先进战船,最多也不超过千吨,这样的战船,根本不需要停靠深水港,赵昊畅想的远洋货船,可是达数千万吨,万吨级别的。

这也是他建议把港口定在后世苏州港的原因。

苏州港对后世江苏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现在提前修建,对以后的大航海时代,也有重要意义。

稍微沉吟,赵昊又表情淡淡的询问:“对于新港口的修建,你们有什么问题,尽早提出来,我能帮你们解决的,现在就帮你们解决,免得以后回了咸阳,还要耽搁时间来处理。”

“港口的修建,现在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以后的维护。”

闻言,站在赵昊身侧的殷通,想了想道:“如果有能工巧匠知道防患于未然,那自然是好的。但如果不知道,以后定期清理港口内的淤泥,也不会影响货运。”

“那船厂方面呢?”

赵昊紧接着问道:“如今是否遇到了问题?”

这才是关乎他实际利益的地方,毕竟海外的财富,取之不尽,现在不趁早搜刮,等以后被别人捷足先登了,那才痛心疾首。

“船厂的选址已经有了眉目,可以跟港口同步建造。”

桓奇点头道:“东洋海运会尽快开始,建造货船也是当务之急,少府的工匠,最迟下个月赶到,年底应该就能造出远洋的货船。”

赵昊惊喜道:“也就是说,明年夏天就可以出海,开始远洋了?”

“公子难道忘了季风?”

桓奇笑道:“出海只能选在冬季,借着季风航行,等到夏天,再利用季风回来,不然就只能由船工用船桨滑行,这可是公子自己说的。”

赵昊闻言,一拍额头:“差点忘了,蒸汽机还没有出来,我真是心急了!”

蒸汽机?

这是什么东西?

众人一脸疑惑,却听殷通有些感慨地道:“以现在的进度,最快也要过了明年,才能有海外的货物运到中原,有了海外的货物补给,即便我大秦常年作战,也不怕影响国内民生,海外有如此价值,别说公子心急,我们也想早些开始海运的那天!”

会稽郡众官吏支持海运,其目的自然不是单纯的发展经济,真如赵昊主张打通丝绸之路一样,他们想要的是大秦从内陆走出去,真正的实现千里封侯,万里封王的壮举,为子孙后代谋福利。

此次会稽港的修建,也是为了获取海外资源,缓解大秦常年作战造成的资源短缺。

事实证明,赵昊的确有先见之明。

“诸位有所不知,大海可是一个大宝库!”

这时,有人在码头高声呐喊。

众臣的目光,包括赵昊在内的所有人,纷纷循声望去。

只听那人又道:“海外之地,物产丰富,有比黄金还贵的香料,据说那是一座香料岛,整座岛全是香料!”

“哗!”

全场哗然。

据那人所言,海外简直是一座宝山。

大秦最缺的东西,在海外几乎都能找到。

苍天不公啊!

秦人辛劳一年,才能勉强填饱肚子。

遇到老天不赏脸的时候,全家都要饿肚子。

可海外的那群猴子,什么都不做,在家里躺着睡觉,就有吃不完的食物。

凭什么?

大秦是天朝上国,怎么能过得连猴子都不如?

一番慷慨激昂的鼓噪下来,这些连水性都不会的老秦人,一个个气得脸红脖子粗。

就差喊一句‘额滴,额滴,都是额滴’了。

同样的场景,在码头另一处的院子里也上演着。

求月票,求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