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 第520章 胡亥:当太子还没有一包泡面吃得爽

第520章 胡亥:当太子还没有一包泡面吃得爽

第520章 胡亥:当太子还没有一包泡面吃得爽快!【求订阅啊】

“太子,虽然拥立大典还没有进行,但你依旧是我大秦合法的太子,且不要胆怯退缩,当果绝坚毅,才不负先帝万世基业!”

李斯起身来到胡亥面前,亲自将他扶了起来,并对他谆谆教诲。

胡亥眼中继续闪烁着泪花,哽咽道:“胡亥年幼,日后要仰仗李廷尉与诸位大臣了。”

“呵呵.”

李斯淡淡一笑,随即重新坐会主位,直奔主题道:“今日来见太子,主要有一事需要太子决断!

甘泉宫冰窖存放着陛下尸身,却不知为何,突然爆炸,不仅损毁了陛下尸身,还炸毁了冰窖;

经过郎中令与两位冯公勘查,发现炸毁陛下尸身的歹徒与刺杀陛下的刺客是同一批人;

故此,郎中令与两位冯公请求太子决断,让公子昊出来调查此事,原因是公子昊有过处理刺客的经验!”

“这”

胡亥面露迟疑之色,下意识看向赵高,只见赵高不动声色的摇了摇头,又连忙朝李斯拱手:“敢请李廷尉教胡亥!”

李斯闻言,略微思索,也没有推辞,便诚恳似的道:“放公子昊出来,也不是不可以,此举,既能缓解太子与群臣的关系,又能彰显太子兄弟和睦,于帝国安稳有益,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胡亥有些急切地追问道。

李斯皱了皱眉,又神色自若地道:

“只不过,公子昊此人心机深沉,且胆大包天,若放他肆意妄为,很有可能造成祸端,所以,老夫建议太子,先定罪,再让他将功赎罪!”

“先定罪?”胡亥一愣,有些不解的看着李斯。

却听赵高若有所思地道:“李廷尉的意思是,非所宜言罪?”

“不错!”

李斯点头表示认可地道:“只要他管住自己的嘴,咱们就不怕他捣乱!”

“也是,就十三兄那张嘴,死的都能说成活的!”胡亥附和道。

“好!既然太子无异议,老夫便以廷尉府的名义,对公子昊定罪,毕竟火药的出处,跟他脱不了干系。虽然不能栽赃他跟刺客,但定他个非所宜言罪,相信群臣也不会有异议!”李斯拍案决断道。

赵高看了眼他,又看向胡亥。

只见胡亥嘴唇微张,欲言又止。

“嗯?”

李斯眉头一皱:“太子还有要事与老夫商量?”

“这”

胡亥迟疑道:“李廷尉,胡亥想要请教您,何以安国?”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太子何故忧哉!”

李斯愤然扣案。

胡亥浑身一哆嗦,不由哽咽出声:“朝堂不待见我,天下不服从我,我该何去何从啊”

“太子若问老夫长远国策,老夫直言十六字:罢黜百家,独尊法术,打击复辟,肃边安民。简而言之就是,太子只需遵循先帝治道,秉承秦政,力行秦法,天下无不安也!”

李斯面无表情的道:“太子若问老夫近策,老夫只说四个字;肃整庙堂!”

“廷尉圣明!”

胡亥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水,连忙朝李斯行礼:“胡亥得知加封太子之位后,寝食难安,所思所虑,非长远之策,而是卧榻之侧!”

“适才李廷尉提到胡亥十三兄,胡亥自知能力不如他,所以忧虑颇深,更有甚者,胡亥担心兄弟争权之危也!”

“太子居安思危,学有所成矣!”李斯气定神闲的嘉许了一句。

“愿李廷尉教胡亥朝堂大谋!”

胡亥再次伏地大拜。

李斯却表情淡淡,没有接口,转而看向赵高:“老夫想听听赵府令高见!”

之前赵高在他府邸质问他,让他颇为不快,现在当着胡亥的面,他突然有了计较之心,让胡亥明白,赵高重要,还是他李斯重要。

赵高知道李斯是有意轻蔑自己,却浑然不觉的道:“李廷尉想听在下拙见,在下不敢高谈阔论,只能抛砖引玉也!”

说着,从座位上站起来,向李斯拱手一礼:“以在下愚见,胡亥是合法的太子,不管有没有举行拥立大典,太子首先要做的,就是顺利坐上皇位;

唯其如此,当务之急,便是清除另一个潜在的储君,及其党羽;

否则,乾坤仍旧有颠倒的可能!”

“哦?”

李斯戏谑挑眉:“听足下之言,好像有些答非所问,太子说的可是公子昊,足下说的又是何人?”

“公子昊纵使有天大的本事,也在吾等的眼皮底下,现在还不足以对吾等构成威胁。老夫言及之人,乃长公子扶苏,手握三十万大军的蒙恬!”

“愿闻其详!”

李斯惊诧于赵高的敏锐,当即收敛起戏谑之色,抬手示意。

赵高自然胸有成竹,却听他又接着道:“处理完扶苏和蒙恬,接下来就是朝中的五大势力!”

“朝中的五大势力?”

李斯和胡亥对视一言,满脸惊愕。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赵高对朝堂如此了解。

只见赵高抬手在茶杯上沾了一点水渍,随即边写边画,侃侃而谈道:“李廷尉在先帝身边,一直筹谋于大事件,大格局,有运筹于庙堂之能,却不在乎某些旁支末节!”

“在下除了随侍先帝,替先帝驾驭马车,还是陛下的眼睛,朝堂势力如何分布,在下了然于胸!”

李斯:“.”

胡亥:“.”

“所谓五大势力,其一,自然是以扶苏为首、蒙恬为辅的九原党羽。

其二,则是以冯去疾、冯劫、再加上王翦、尉缭为首的朝堂武将。此两大势力,皆以统兵将领为羽翼,两大将门为根基,可谓先帝的左右臂膀。”

李斯;“.”

胡亥:“.”

“至于第三大势力,便是李廷尉、姚廷尉、老郑国,胡毋敬,以及出自军旅的马兴、杨端和、章邯等重臣。这方势力,以李廷尉为首,也是朝廷皆知的事情。”

“.”

李斯听得暗暗心惊,表面却平静如常:“中车府令之言,老夫倒是耳目一新,不知其余两大势力,又是何人为首?”

“其余两大势力,朝野鲜少有人知晓。”

赵高淡淡一笑,老神在在的道:“其中一大势力,李廷尉应该知晓,就是顿弱领导的黑冰台,以及全部铁鹰卫人马,外加遍布朝堂上下,乃至六国之地,海外之地的眼线,细作;

他们都听命于先帝,唯皇命是从也!”

“那最后一大势力呢?”

胡亥听到‘唯皇命是从’这几个字后,不由兴奋追问。

因为他马上就要继承皇帝之位了,这一大势力若都归他调派,他的安全感会倍增不少。

然而,似乎是看穿了胡亥的想法,赵高心中冷笑连连,嘴上却笑着接口:“至于这最后一大势力么,便是皇族、皇室、皇城各大衙门,以及公子昊鼎力组建的安全局”

说到这里,他又扭头看向李斯,道:“敢问李廷尉,在下所言的这五大势力,可有纰漏之处?”

“这”

李斯语塞,心中更是错愕不已。

他下意识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嘬了一口,沉默良久,才缓缓说道:“赵府令不愧为先帝肱骨之臣也!”

“李廷尉谬赞了,在下不过是先帝身边的一介奴仆而已,此后也是新君身边的奴仆,哪算得了什么肱骨之臣.”

赵高谦虚地躬身一礼,随即又朝胡亥点头示意。

胡亥会心一笑。在外人面前,赵高是谦卑的奴仆,在他心中,却是如仲父一般的存在。

这就好比,一力扶持嬴政登位的吕不韦。

但是,听完赵高的谦卑之言,李斯却没有任何接口之言。

这下子,胡亥急了:“敢问李廷尉,赵府令提及的五大势力,该如何整肃,又以何为先啊?”

“这”

李斯怔了一下,仔细打量眼前这个面容稚嫩的太子,不由嘴角抽搐的笑了。

这是胡亥自感急迫的发言,显然是赵高教他的都忘了。

其实,在此之前,他就隐隐感觉到了赵高教授胡亥的痕迹,只不过,心中依旧无法认定赵高的才能,如今听完赵高的分析,脑中电光火石的闪过一个想法.

等老夫站稳脚跟,定要除去此赵高!

“太子悲伤过度,心智尚未恢复,敢请廷尉体察也!”

赵高的泪水夺眶而出,显然是为胡亥的失误补救。

但是,李斯却没有理睬哭泣的赵高,扭头看向胡亥道:“太子稍安勿躁,此事乃朝中大局,容老夫思虑一二,再做决断!”

“可是.”

胡亥张了张嘴,正准备开口,却见李斯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拱手道:“老夫还要去回复两位冯公与郎中令,就不在太子这里久留了,请太子用心准备拥立大典!”

说完,便径自出了房门。

赵高与胡亥见状,对视一眼,不由面面相觑。

片刻,胡亥可怜巴巴的看向赵高:“老师,胡亥是不是犯错了.”

赵高目光闪烁,轻笑安慰道:“太子不用多想,此事不怪你,待老夫谋而后动!”

话音落下,也跟着出了房门。

是夜!

赵高独自一人驾驭马车,来到甘泉山下的胡杨林。

此时,月光皎洁,照得落叶清晰可见。

遥遥望去,月光下的胡杨林,一片萧瑟,落叶漫道。

很快,赵高便停下了马车,来到山脚一座小亭外。

只见亭内站着一道人影,连忙拱手道:“赵高,拜见长安君!”

“不知赵府令深夜相邀,所为何事?”

嬴成蟜瞥了赵高一眼,淡淡询问道。

赵高上前几步,来到亭中,将今日发生的事,和盘托出。

嬴成蟜望着远处飘落的秋叶,仔细聆听,隔了半晌,才幽幽叹道:“这正是李斯的高明之处啊,可真要做到这件事,却不是很容易。”

赵高不以为然:“难道扶苏和蒙恬敢违抗陛下圣命?”

嬴成蟜点了点头:“赵昊还不知道这件事呢!他要是知道了,能不干涉吗?”

赵高沉默了,他不知道怎样回嬴成蟜的话。

从南海回到咸阳,他虽对赵昊一直抱着警惕之心,但随着篡改始皇帝遗诏,扶持胡亥坐上太子之位,他却越来越摸不清赵昊的底细了。

他不像李斯身在朝堂中枢,可这里只有他跟嬴成蟜,沉默又觉得不妥,于是像自说自话般道:“等陛下的丧事结束,胡亥便能继承皇帝之位,到时再处理他,应该不会很难吧?”

“你可不要小看赵昊,嬴政在世之前,都对他宠爱有加,何况他还有个国尉老师,以及蒙家、王家这些将门翘楚?

最主要的是,赵昊不是一个人,在他周围还围着一批支持他的帝国老臣。不知赵府令有没有注意到,对嬴政的驾崩,有一个人一直沉默着。”

“谁?”

“清氏商行的巴清。这巴清以商助国,为嬴政解决了不少难事。连那骊山帝陵,都有她的资助。如今这清氏商行,更是掌握了帝国绝大多数的财富,一旦她不支持胡亥,将清氏商行的财富转移至巴蜀,伱可知后果?”

赵高倒吸一口凉气:“君上这样一说,在下倒是有些印象了,公子昊与巴清关系匪浅,就连陛下对巴清此人,好像也”

“所以!朝堂的事,你先不要管,让李斯去折腾,先把帝国的命脉掌握在手里,比如帝国的财富。”

嬴成蟜正色道:“只有掌握了帝国的财富,你才能让胡亥纵然享乐,才能与李斯抗衡!”

闻言,赵高心思百转,片刻,忽又想起什么似的,试探着道:“只是.不知君上所图为何?”

“与你相差无几也!”嬴成蟜哑然一笑。

赵高故作恍然:“哦!君上也想在朝堂占据一席之地。太子可是很仰慕您呢。”

嬴成蟜笑了笑,没有接口。

赵高看了他一眼,继续道:“君上在朝堂应该还有威望吧?毕竟君上比陛下更早谋划大秦的朝堂!”

“话虽如此,可现在还不是时候,恐怕本君要蛰伏一段时间了。”

“也是!陛下的那些老臣不死,我们很难有出头之日。”

“呵呵呵”

嬴成蟜不置可否的一阵轻笑,随即幽幽地叹道;“赵府令别忘了,汝可是真正的帝师啊.”

赵高目光一闪,旋即恭敬作揖:“多谢君上提点!”

次日清晨。

胡亥在令人难堪的冷落中,坐上了太子大位。

尽管在拥立大典上,李斯将‘奉诏’两个字反复的念诵,大臣们的反应依旧非常淡漠。

没有整齐的奉诏声,也没有奋然的拥戴声,甚至连最基本的询问太子国策政见的人都没有。

整个大殿,除了廷尉姚贾,司礼大臣胡毋敬,领政大臣李斯,接连发言,一切都在一片死寂中完成的。

没有任何隆重的庆典像拥立胡亥成为太子这样‘祥和’。

直到拥立庆典结束,大臣们幽幽散了,胡亥还坐在大位上,怔怔发神。

这时,赵高忧心忡忡地上前,宽慰道:“太子无需介怀,今日拥立太子,实乃非常之期,诸位大臣伤情于先帝崩猝,所以才哀哀不言拥立太子,此等忠心,天地可鉴!

日后,诸位大臣若有国事上奏,太子应尽快决断,笼络臣心,天下必将大安也!”

听到这话,胡亥恍然回神,恹恹道:“老师教诲,胡亥铭记在心,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这太子当得好生无趣,还不如一包泡面吃得爽快.”

赵高:“.”

赵昊小儿!看你干的什么事儿!?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