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 第523章 不可能!我儿绝不可能奉诏自裁!

第523章 不可能!我儿绝不可能奉诏自裁!【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

来福一把上前保住即将暴走的嬴政,连忙安慰道:“此事公子应该早有预料,绝不会让他们残害长公子的!”

“朕当初真是瞎了眼了,竟然会将帝国的重任交给此等贼子!”

嬴政显然非常生气,一拳砸在地道壁上,而不知疼痛。

其实,在李斯和赵高篡改他的诏书,立胡亥为太子这段时间,他的心态一直都比较稳定,因为胡亥确实在他的储君考量中。

就篡改诏书而言,李斯起草过无数秦王书令,比蒙毅更早担任他的秦王长使,实在没什么难度,更兼赵高一直伺候在他身边,材料和玉玺更是不用担心。

两相互补,伪造一封无可挑剔的诏书,自然毫无问题。

所以,嬴政才对李斯二人接下来的操作,大为恼火。

毕竟李斯二人发出去的诏书,除了不是他本人授意之外,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从心底说,以扶苏的资质与历练,以扶苏的才具和声望,别的上古圣君先不论,就说周秦,那也是堪比周成王继于周武王,秦惠王继于秦孝公的存在,李斯为何会如此胡涂?

还有蒙恬,李斯能以吕不韦门客的身份,进入大秦的权力核心圈,蒙恬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大秦元勋中,蒙恬是与自己最早结交的。

在此期间,他为嬴政引荐了王翦,引进了李斯,举荐了王贲,担保了郑国。

可以说,没有蒙恬,就没有大秦的权力核心圈。

更难能可贵的是,蒙恬对权力并不热衷,一直都是不争功,不居功的,不越权,不独权的状态。

其根基最深,且操守极高,功劳大而不自傲,与满朝文武也相处融洽,李斯如何下得去手?

嬴政一点也想不通,他曾无数次揣摩大秦的未来,李斯和蒙恬的结局,他想都没有想过。

蒙恬无愧于李斯,实实在在的有恩于李斯。

教蒙恬去死,李斯何能下笔哉!?

眼见嬴政的手背已经鲜血淋漓,来福想要帮他处理,又硬生生的压住了内心的想法。

他知道,嬴政已经在暴走的边缘了。

现在这种情况,只能让嬴政自己去调节.

也不知过了多久,嬴政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摆手道:“走吧,我们回东胡宫!”

“诺!”

来福应诺一声,话不多说,老实的为嬴政提灯引路。

庙堂逐鹿已经展开,李斯既然踏出了这一步,说明他遵循了自己老师荀子的理念,人性本恶。

人为功业利益去争夺,是符合大争潮流的,是真实的人性。

但我儿扶苏,我兄蒙恬,岂会信区区诏书而自裁?

是的,在嬴政心中,他根本不信扶苏和蒙恬会因为自己一封诏书而自裁!

扶苏且不说,就说蒙恬,嬴政与他相交于少年时期,深知他的秉性,他尊崇秦法,且功大于秦政,有功于天下臣民,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因为一封诏书而自裁?

嬴政之前愤怒,是因为李斯不顾旧情,但仔细一想,李斯比蒙恬和扶苏先进入状态,又身处于权力斗争的漩涡中,怎么可能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所以,他释然了,也看清了。

李斯有李斯的选择,蒙恬有蒙恬的选择。

蒙恬若不执行那封明显荒唐的诏书,扶苏也不可能执行。

故此,李斯的如意算盘也将彻底落空,成为一个失败者。

面对一个异想天开的失败者,嬴政又何须与他置气?

想通了个中关键,嬴政的步伐越来越轻松,嘴角隐隐露出了一抹浅浅的笑意。

不可能!

绝不可能!

其实跟嬴政同样想法的,还有李斯。

尽管他也不信蒙恬和扶苏会因为这封诏书而自裁,但是这一步,他必须要走。

只有走出这一步,他才能占据主动。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从法理上占据主动。

蒙恬和扶苏不执行这封诏书,下一步肯定是挥师南下。

而一旦他们挥师南下,在法理上,就与乱臣贼子无异了。

尽管蒙恬手中有三十万大军,但秦国可不止这三十万大军。

他可以调动整个大秦的兵力与之抗衡。

虽然蒙恬的军事才能在帝国很少有人能匹敌,但也不是没有,比如老将军王翦,通武侯王贲,陇西侯李信等等,都可以阻挡蒙恬。

就算他们也不希望胡亥继承皇帝之位,但也不会因为扶苏背叛大秦,背叛嬴政的遗诏。

至于另一个原因,李斯还是抱有一丝侥幸心里的,万一蒙恬和扶苏执行了这封诏书呢?

所以这封诏书,李斯是无论如何都要写的!

此时,李斯枯坐在书房中,看着手中的毛笔,泪光莹然。

说来也讽刺,这支毛笔正是蒙恬当年送给他的。

李斯知道蒙恬做了两支毛笔,一支送给了嬴政,一支送给了他。

自从李斯接过这支毛笔的那天开始,就再也没有用过别的毛笔。每当李斯提起这支毛笔的时候,脑中总能浮现出蒙恬那张永远带着三分少年豪情的笑脸,心头也总会泛起一股暖流。

是的,从情感上来说,李斯是不想蒙恬死的.

可从理智上来说,蒙恬又不能不死。

所以,当李斯此刻提起这支毛笔的时候,他的心头是一片冰冷的。

就连他的手指,都有些不受控制的颤抖了起来。

“蒙公,李斯有愧于你!”

李斯屏息闭目片刻,心境豁然开朗,喃喃自语:“宁为恶欲,不信伪善,人性本恶,老夫岂能迂阔也!”

“功业在前,李斯岂能白白错过?扶苏当国,李斯必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李斯绝不束手待毙.”

话音落下,李斯最终还是稳定好自己的情绪,坚定的落下了笔尖。

一个个如始皇帝亲笔书写的独特秦篆,呈现在泛黄的绢布上。

大秦始皇帝诏曰:朕东巡天下,游六国之地,体百姓疾苦,将尉皆尽忠职守,百官无大错冤案,此乃统一之正确也。

然,统一战局十年有余,举国男丁损耗不计其数,食不果腹之民比比皆是;

扶苏手握神物,而不献于朝廷,分明是包藏祸心;

扶苏为朕之长子,对父不孝,对国不忠,惟自裁以谢天下,方能消朕心头之恨,黎民不满之怨;

将军蒙恬,明为九原统兵大将,暗为扶苏人生导师,不匡正弟子,实乃罪恶之首!赐其死罪,兵属王离。始皇帝三年冬。”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了。

李斯再也支撑不住自己内心的情绪,颓然倒在了地上,蓦地抬眼,仿佛目光透过了窗口,透过了无尽的黑暗,看到了蒙恬和扶苏那双冷漠而又死不瞑目的眼神。

一瞬间,他便清醒了过来,不是扶苏和蒙恬死,就是他亡。

次日清晨,赵高早早便来到了李斯书房。

此时的李斯,仿佛变了个人似的,神情淡然的将诏书交给赵高,并笑着打趣赵高:“赵府令要检查一二否?”

“李廷尉说的哪里话,由您亲自撰写的诏书,会有什么纰漏?”

说着,赵高识趣的没有检查诏书,而是果断拿出皇帝玉玺,盖在了诏书上面。

李斯见状,眉毛微挑:“此玉玺”

“廷尉放心,等太子继位,老夫会将玉玺交给新君,绝不私藏!”

“嗯,如此才算合法!”

“那在下就安排人将此诏书送出去了?”赵高封装好诏书,试探着问道。

李斯平静地反问:“你准备安排何人送此诏书?”

“在下女婿阎乐,可担当此等大任!”赵高躬身道。

李斯似乎有些不满,皱眉道:“阎乐不是公子昊的车御吗?此人当真可信?”

“廷尉放心。”

赵高笑着解释道:“当初安排阎乐去赵昊身边的,正是在下,而且,在下能从南海顺利返回咸阳,也多亏了阎乐,再加上甘泉宫冰窖之事,在下对阎乐甚是放心!”

“此事关乎你与老夫的未来,切不可掉以轻心,以老夫之见,不如将此事交给李福?他上次在九原,表现也非常可靠!”

“这”

赵高稍微思忖,最终给了个折中的办法,道;“要不,让阎乐带着诏书去九原,让李福当众宣读,如此一来,廷尉和在下都能放心!”

“呵呵.”

李斯淡淡一笑;“赵府令果然才具非凡!”

“那”

“就按你说的办吧!”

“诺!”

赵高应诺而退。

很快,他就回到了自己府邸,将阎乐叫到了书房。

“阎乐,老夫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交给你,你可愿接受?”

赵高一脸郑重的询问阎乐。

阎乐心头一动,暗道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于是连忙伏地大拜;“小婿愿为岳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不是为老夫,是为太子,为大秦!”赵高严肃纠正道。

阎乐再次拜道;“愿为太子赴死!”

“好!”

赵高点头,遂将皇帝特使身份出使九原之事告诉了阎乐。

阎乐做梦也没想到,堂堂大秦公子,堂堂大秦将军,在自己岳父和李廷尉眼中,说杀就杀,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这难道就是权力的斗争吗?

在这场近乎无情的权力斗争中,公子昊真的能战胜老奸巨猾的赵高和李斯吗?

想到那晚差点被赵昊活埋的场景,阎乐心中不禁冒出了几个问号。

诚然,他内心深处是惧怕赵昊的。

但是,赵高和李斯表现出来的狠辣,又让他满心踌躇。

说实话,他两方都不想得罪,因为无论得罪哪一方,对他来说,都是万劫不复之地。

眼见阎乐听完自己的计划,一脸恍惚,赵高顿时板着脸道:“汝若不负使命,老夫必向新君举荐你高位,届时,你与老夫的女儿,也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当然。”

说着,他又话锋一转,沉声道:“汝若不能成事,纵使你是老夫的女婿,老夫也会让你九族陪你到地下风光!”

对于这样的威胁,阎乐并不意外,只是连连点头:“岳父放心,小婿定不负岳父所托!”

他对赵高的秉性,早已了如指掌。

赵高此人,虽然行事阴狠,但又极护朋党,只要不背叛,不坏事,赵高会竭尽自己所能,给出最大的利益。

如果不是这般秉性,赵高也就不是赵高了。

至于赵高的女儿,阎乐现在已经没那么看重了,因为跟随赵高回咸阳的这段时间,赵高为了更好的驱使他,很少让他与自己女儿见面。

如此一来,就造成了阎乐与赵高女儿,聚少离多。

而男人与女人一旦有了距离,感情就会慢慢变淡,这是人之常情。

所以,赵高的威胁,阎乐唯一看重的,只有他开酒馆的父亲。

“看来,得想办法让公子保护我父亲才行”

阎乐心中沉吟了一句,便恭敬接过赵高手中的诏书,倒退着出了赵高书房。

另一边。

昨日亲自搀扶李斯登上马车的胡亥,回到寝阁,怎么也睡不着。

虽然他与扶苏的感情并不深,但扶苏好歹也是他长兄。

如今,他坐视李斯和赵高矫诏赐死扶苏,实在有些不念兄弟之情。

可转念一想,他又觉得,自己就算出言阻止李斯和赵高,李斯和赵高也不会听自己的。

既然自己无能为力,又何必自讨没趣?

更何况,自己的太子之位就是他们矫诏得来的,自己又有何面目让他们放弃矫诏?

如果长兄没有死,会不会回咸阳夺走自己的太子之位?又会不会反杀自己?

一阵阵的自问自答,一阵阵的辗转反侧,胡亥怎么也睡不着,最终一夜没睡。

而就在他睡不着的这段时间,一道奇异的闷响,更是引起了他的注意。

让他惊疑不定的同时,思绪万千。

直到天色渐渐大亮,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他才红着双眼,从床上爬了起来。

“昨晚好像就是这里传来的声响,这下面究竟有什么呢?”

胡亥嘀咕着来到一个柜子旁边,蹲下身,伸手抚摸地面。

只见地面依稀可见数道裂纹,从柜子外面蔓延到柜子下面。

“莫非,甘泉山也有蛇虫鼠蚁?”

胡亥隐约记得,他在咸阳的寝阁,也有这样的裂缝。

当时,他将此事告诉了自己身边的小宫侍王忠。

王忠笑着朝他解释道:咸阳王宫修建多年,有蛇虫鼠蚁不足为奇,那些裂缝,多半是蛇虫鼠蚁造成的。

对此,胡亥将信将疑,也没有深究。

如今再次看到这样的裂缝,胡亥一下子来了兴趣,便扭头看向门口,发现门外的脚步声越来越远,便使出吃奶的劲,搬动了身前的柜子。

只见柜子下面,果然出现几道更为清晰的裂纹。

“嘭!”

胡亥随手将柜子扔在了地上。

下一刻,原本清晰可见的裂纹,仿佛活过来了一般,极速蔓延,紧接着,一个脸盆般大小的窟窿赫然出现在胡亥面前。

“这”

胡亥陡然一惊,下意识俯身望去。

只见一道熟悉的目光,在同一时刻,朝上望来!

“父父皇!?”

胡亥吃惊得说不出话来,然后两眼一翻,直接昏死了过去。

与此同时,下方传来一句急促的关切声:“陛下,您没事吧?呸呸.什么情况,刚刚发生了什么,怎么突然塌了”

嬴政:“.”

这小子怎么发现朕的?(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