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 第571章 不爆发出来,始皇帝复活也不好使

第571章 不爆发出来,始皇帝复活也不好使【

第571章 不爆发出来,始皇帝复活也不好使【求订阅啊】

始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到匈奴,已经是半年之后的事情了。

塞外的夏天总是来得比中原晚,七月的单于庭附近,依旧没有半点绿色。

稀稀落落的枯草在寒风瑟瑟的北风中,卷缩着身体,望着每日从头顶飘过的云团,发出对太阳的焦渴。

偶尔有巡逻的马队从高坡上疾驰而下,战马的嘶鸣被风传到了很远的地方。

在他们头顶,总有一只苍鹰在俯视着大地,将那坚实宽大的翅膀笔直伸开。

巨大的黑影被阳光投射在草原上,它那双犀利的鹰眼,一刻也没停息的搜索猎物,仿佛草原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激起它的搏杀欲。

冒顿单于带着臣下虔诚地向着东方,朝拜从地平线升起的火红太阳,然后急忙把左右骨都侯召到单于庭,商议对付秦人的策略。

“感谢太阳神把进攻秦人的机会赐予为我们!”

当侍女把滚烫的马奶酒送到每一位单于臣下手中的时候,冒顿说话了:“秦王驾崩了,还愚蠢的赐死了自己长子扶苏,改立小儿子胡亥为太子,将蒙恬死罪下狱,简直是天赐的良机啊!”

“单于说得对!”

左骨都侯阿利突狐喝了一小口马奶酒,一抹嘴唇道:“只是.”

“有什么话就说,吞吞吐吐作甚?”

“三年前,我们为了安心吞并东胡,与大月氏达成联盟,吞并完东胡之后,给予他们一些好处,如今大月氏与陇西兵马几经缠斗,一直没有胜负,我们这时候出兵南下,大月氏会不会怨恨我们?”

“这个.寡人倒没有想到。”

冒顿把玩着手中的银碗,心不在焉的说道。

右骨都侯耶律铁狼已经喝完了马奶酒,当帐中的马奶酒香味渐渐弥散时,他才大笑着说道:“左骨都侯多虑了,自头曼单于以来,我们与大月氏就是世仇,彼此之间相互利用,盟约从来都是弱者的一厢情愿,怎么可能用它来绑住我们的手脚?”

“说得好!”

冒顿的兄弟,左谷蠡王提狐孤涂的话里充满了嘲讽:“左骨都侯什么时候见过狼跟羊信守盟约了?大月氏不过是大匈奴口中的羊罢了。他们跟陇西兵马缠斗的时候,我们不出兵南下,就是鼠目寸光!”

然而,即使面对两位单于重臣的冷嘲热讽,左骨都侯还是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虽然现在的大月氏,不如以前的大月氏,但大月氏王,依旧是那个大月氏王。还有秦人将领王贲和李信,并不弱于蒙恬,我军已有多次败在他们之手,秦人将王贲和李信置于陇西郡,其用意非常明显。”

“一旦我们破关南下,他们可直接切断我们的后路,将我们围困在大河腹地!”

“那王贲和李信多大?”

“从秦人细作口中得知,王贲年约四十左右,他的父亲王翦,是秦国名将,覆灭了中原三国,他也覆灭了两国,其实力不容小觑,至于李信,年龄与王贲相仿,也是秦国名将!”

“哦?”冒顿闻言,陷入了沉思。

“我还听说,秦王有一王子,名为赵昊,自幼熟读兵书,精通兵法,用不到两年的时间,便平定了南海.”

左骨都侯阿利突狐正准备继续说下去,耶律铁狼就站了起来,满脸鄙夷地看着他,道:“左骨都侯从哪里学来的兔子语言,谁不知秦人的强大?但哪又如何,难道只有秦人有战将,我大匈奴就没有?

更何况,秦人能统一中原,靠的是嬴政纵观全局,否则白起如何?连个赵国都没打下来!如今嬴政死了,还有谁能阻我大匈奴?”

言罢,他转身面向冒顿,单手捶胸道:“臣原作为监军,发兵征讨秦人!”

冒顿被耶律铁狼的话说服了,开心赞道:“好!不愧为我大匈奴的铁狼!我大匈奴要的是狼!不是兔子!”

听到这话,耶律铁狼得意的瞥了阿利突狐一眼,那种傲慢的态度,深深刺伤了阿利突狐的自尊心,他也愤怒的站起来,喝道:“听右骨都侯的话,我倒成了贪生怕死之辈了?”

“是你自己说的,我可没这样说!”

“你!”

阿利突狐气得抬手指着帐篷穹顶,反唇相讥道:“长生天在上啊!”

“哼!长生天庇佑的是翱翔天际的雄鹰!匈奴人就该是天上的雄鹰!”

“好了!”

这时候,冒顿总是会站出来调解矛盾。

在冒顿身边,以右骨都侯为代表的少壮派臣子,是冒顿亲自培养起来的心腹,这些臣子始终充满激情和骚动,影响着冒顿的每一个决定。

这批在冒顿射杀头曼单于时就培养起来的青年,身体里总是奔腾着不安的血液,他们不想卷缩在一片草原之下,他们憧憬着中原的美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压在战争之上。

对于大月氏的盟约,他们不屑一顾,对于秦人的强大,他们毫不畏惧。

他们十分瞧不起这些从头曼单于时代苟活下来的老臣。

他们不是不了解这些老臣曾经的辉煌,但他们说出的话,都带有强烈的挑战性。

毕竟狼老了,是时候该退出吃肉的行列了。

尽管冒顿内心是赞同耶律铁狼的,但他也不想得罪从头曼单于时代走过来的老臣。

因为这些老臣手中,有他需要的资源。

当然,他也不会为这些老臣,放弃南下的目标。

只见冒顿缓缓伸开双臂,做了一个拥抱的姿势,笑道:“你们是寡人的左膀右臂,怎能为了这点小事,伤了和气?虽说左骨都侯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但右骨都侯的勇气,我大匈奴也不可或缺。

然,自始秦王政统一六国来,屡次大兴土木,频繁征战,国内已经矛盾重重,再加上他突然驾崩,一个黄口小儿,岂能阻我大匈奴天威?还是由右骨都侯打头阵,从辽西郡突破,全当一个试探吧,如果出师不利,寡人再另做打算。”

“好!我们听大单于的!”

眼见冒顿已经做出了决定,其余众臣也不好再说什么,便随声附和了一句。

走出单于庭的时候,阿利突狐与耶律铁狼并没有因为冒顿的调解,淡化刚才的冲突,而是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扬长而去。

这时候,天上的苍鹰依旧在盘旋,直到发现一只从草洞里冒出的兔头,犹如箭矢一般俯冲而下,刹那消失在单于庭帐篷背后,等它再扶摇直上的时候,可怜的兔子已经卷缩在它的利爪之下了。

耶律铁狼望着苍鹰搏击长空的画面,顿时心头一热,不由放声高歌起来,仿佛南下的秦人就如雄鹰爪中的兔子一般,任他狩猎。

另一边。

赵昊得知匈奴大破辽西,兵进渔阳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便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在西城别墅商议对策。

“匈奴南下的消息,朝廷还没有响应,先说说伱们的看法,我再决定下一步计划!”

赵昊扫视韩信、蒙德、陈平、萧何、曹参五人,沉声说道。

“匈奴突然南下,多半是先帝驾崩的消息传到了草原,再加上长公子和蒙公不在九原,这才让他们觉得有了可趁之机。”

萧何沉吟道:“但是,他们从辽西进攻,着实让我没想到。”

“王离,恐怕也没想到.”

“不过渔阳郡有李丞相征发的戍边大军,倒也不用太过担心,只要通武侯和陇西侯出兵北上,他们便不敢再进分毫。”

“话虽如此,但陇西城外的大月氏,又该如何应对?”蒙德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哎!头尾难顾啊!”曹参摇头叹息道。

匈奴与大月氏的盟约内容,他们并不清楚,所以才觉得匈奴此番南下,跟之前一样,有大月氏帮匈奴打掩护。

可是,相比起匈奴南下的事,陈平更关心咸阳的格局。

却听他道:“大王,你若趁着巡狩天下之机,北上扫平匈奴,咸阳这边,真要让四位公子制衡太子?以赵高李斯的手段,四位公子如何是他们的对手?”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看向赵昊。

赵昊笑了笑,没有急于解释。

因为他知道陈平的打算,是想让他‘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解决赵高李斯,再北上平乱。

可是。

赵高李斯是他计划的重要一环,没有他们,这个计划很难成功。

所以,他思来想去,觉得自己有必要透露一些讯息,让陈平等人安心执行他的计划。

“有些事,我不想瞒你们,大秦需要一次特别的变故,才能使大秦更加强大。虽然先帝在世时,颁布了多项国策,可以让六国百姓逐渐归附大秦,但依旧有不少隐患,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我只能兵行险招!”

赵昊如实说道:“统一六国,我大秦只用了十年的时间,区区几年就想让六国百姓归附大秦,无异于痴人说梦。

要知道,六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有上百年的记忆,承载着他们的情感,文化,宗教等。”

“大秦统一六国前,之所以一路走得很稳,是因为大秦的每一块土地都‘消化’很彻底。列入秦国吞并巴蜀,十五年内没有任何折腾,再如后来的东进,每一步都不算大;

有时候还会吐一些‘三晋’的土地,原因不仅是为了安抚‘三晋’,而是不能一下子把它们逼急了。”

“还记得长平之战吗?大秦都把‘三晋’打成什么样了,但在骨子里,‘三晋’依旧是一家人!”

“因此,外人眼里的六国一统,天下太平,并不能当真,大秦还有很多内部矛盾!”

“而这些内部矛盾,大多都因为先帝的存在,隐忍不发。”

“如今先帝驾崩了,矛盾又出来了!”

“赵高李斯乱国,并非真正的核心问题,我们要解决矛盾,首先要扩大矛盾,将矛盾从根源上解决!”

“唯其如此,才能延续大秦的辉煌!”

“这”

众人闻言,不禁面面相觑。

赵昊抬手扶额,摇头叹息:“你们难道没有发现吗,先帝驾崩的消息刚刚传出,不仅六国余孽又冒出来了,就连匈奴都跑来凑热闹了,如果先帝不驾崩,能有这么多事吗?”

“先帝在世时,大秦就像一个吃撑了的病人,先帝一边给大秦喂药,一边让大秦剧烈运动,这样能行吗?

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得想办法让大秦停下来!”

“可,要想让大秦停下来,并不是一道简单的王令就能行的,即使是先帝,也做不到!”

“因为先帝在统一六国之前,就颁布了很多法令,以此敦促老秦人为战争而生,为战争而亡!”

“你们看大秦更改了不止一次《秦律》,百姓改变了以前的生活习惯吗?没有,因为《秦律》的严苛,已经刻在了他们骨子里,这就好比六国百姓对大秦的刻板印象!”

“修长城,伟大吗?肯定伟大,但六国百姓感受不到,匈奴不南下,他们永远不知道修长城的意义!他们只会埋怨暴秦,让他们送粮食,送孩子,去打那些根本看不见的匈奴人!”

“还有修直道,驰道,灵渠,阿房宫,骊山帝陵.等等重大工程!”

“百姓们都抗下来了,为什么?”

“因为百姓害怕的不是先帝,而是恐怖的《秦律》!”

“所以这统一六国的千古功业,并非先帝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极其严苛的《秦律》!”

“《秦律》规定百姓干什么,百姓就得干什么,因为要是不干,全家老小都得死,所以为了自己全家老小,必须得忍!”

“活一天,就得忍一天!”

“请问你们,这种忍耐能忍多久?一年?十年?百年?”

“这”

众人听到这里,犹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

却听赵昊又叹息道:“不可能的!不可能忍很久的,矛盾终将会爆发的”

这也是为什么秦末经过一番大战后,百姓能迅速融合的重要原因。

因为内乱将丑陋的战争机器打烂了,将矛盾从根源上解决了。

虽然赵昊不会让秦末内战再次爆发,但百姓心中的怨气,必须要爆发出来,否则始皇帝复活也不好使。

赵高李斯乱政,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千古一帝,二世而亡。

万年大秦成为后世的笑柄与警示。

再伟大的君主,都无法欺骗治下的百姓,因为百姓过得好不好,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一旦这个国家让百姓过不下去,它迟早会灭亡。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