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 第六百七十一章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求订阅啊】

第六百七十一章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求订阅啊】

“今日祭奠仪式,当着骊山陵里的先帝,老夫提议,废黜太子,另立明君,谁赞成,谁反对?”

“我反对!”

李斯的话音刚刚落下,就有人接口,众臣满脸诧异的同时,不由纷纷循声望去。

只见博士宫仆射周青臣站了出来,拱手道“自古以来,凡行废立之事,当有依据,若只是凭揣测,妄言太子登基之后会亡国,乃荒谬之论,恐无法服众!”

“不错!为人臣子,岂能如此悖论!”叔孙通也在这时站起来附和。

这群博士宫博士,虽然在天下刚刚统一的时候,显得激进热血,但经过博士宫论政后,一个个都变得非常低调。

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李斯为首的法家刻意打压,二是斗不过公羊敢为首的公羊儒。

现在大秦广开科举,他们大部份人都在潜心研究新儒学,争取在新儒学中占据一席之地。

毕竟新儒学乃大势所趋,就算李斯有意打压儒家,也无法阻止新儒学的崛起,一旦科举制度普及全国,新儒学将彻底取代法家,成为大秦朝廷取士的唯一途径。

可是,李斯公然提议废立太子,直接戳痛了这群博士宫博士的痛点。

因为他们比谁都清楚李斯的野心。

李斯想要做‘摄政周公’,他们怎能让李斯如愿?

一旦李斯行废立之事成功,剔除儒家岂不是轻而易举?

所以,他们必须要阻止李斯,不为胡亥,只为他们自己!

眼见博士宫众博士纷纷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李斯与公子高对视一眼,后者眉头微蹙,然后冷声道“听尔等之言,要废黜胡亥,必须有非废不可的理由才行?”

“不错!”

周青臣肃然接口“商朝的伊尹为了国家安定,将太甲帝罢黜软禁,后人都称颂伊尹忠于国家,李丞相身为先帝托孤重臣,君上身为先帝遗诏指定的安国之人,岂能草率行这废太子之事?”

话音落下,周青臣便环顾周围的一群重臣。

只见大臣们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复杂的神色,有人假装严肃,有人看起来很愤怒,有人则带有一丝轻蔑,还有的人则是一种无奈的神情。

周青臣说的伊尹是商朝初期著名的贤相,曾辅佐商朝覆灭夏朝,为建立商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伊尹辅佐商汤嫡长孙太甲登临帝位,但太甲一味享乐,不顾朝政,还破坏了商汤定下的法规。

眼见商朝被太甲帝搞得乌烟瘴气,伊尹便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太甲帝废黜,将其放逐到安葬他父亲的桐宫面壁思过,而伊尹则代替太甲帝,处理朝政。

直到三年后,太甲帝悔过了才还政于他,从而保全了商汤建立的江山社稷。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逐桐宫’的典故。

周青臣说出这个典故,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点明李斯的野心,二是提醒公子高,没有正当理由,是不能废太子的。

“况且,太子胡亥也并非君上说的那般不堪,即使太子胡亥才具不如君上,也曾亲赴前线御敌。光此一项,都是历朝历代太子无法比拟的!”

说完,周青臣回过身来,又看向李斯,发现李斯也正盯着自己,一脸的阴沉漠然。

周青臣心中冷笑了几声,对着群臣大声说道“先帝在世时,反复强调过吾等,大秦是**的,不是讲礼的,现在李丞相提议废太子,敢问诸位懂法的大臣,废太子遵循的是哪条大秦律法?”

“这”

周青臣言辞凿凿的一番话,震动了众臣。

许多大臣不由得感觉到心中有愧。

他们都是始皇帝的臣子,本应在这时候站出来维护始皇帝一直秉承的秦法神圣,结果却因为公子高与李斯的权势,一个个默不作声。

一时间,周青臣周围的群臣出现了少许喧哗。

这一切都被公子高听在耳中,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他知道,此时自己绝不能退缩,手软,否则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化为乌有,这次废太子行动恐怕也会以失败告终,那样的话,胡亥若回来,自己也会死无葬身之地。

只见公子高越过李斯,昂首挺胸道

“周仆射要本君拿出非废不可的理由,本君现在就告诉你,胡亥刚登上太子之位,便无视礼仪人伦,居丧期间食肉,宠幸歌姬,玩弄乐器,戏耍动物。

即使丧期过后,也不知收敛,与先帝宫中宫女**。”

“另外,宠幸奸佞赵高等一干小人,陷害忠良,肆意赐予官职,爵位,罔顾国法,破坏大秦制度。李丞相曾多次规劝,皆无从改正,反而在亲赴前线途中,一边收拢歌姬美女,一边坑害沿途官吏百姓,使天下不安。”

说到这里,目光扫视博士宫众博士

“本君曾熟读你们儒家《孝经》,里面有云‘五刑之罪当中,以不孝之罪最大’,敢问众博士宫博士,太子若不能担当皇帝重任,侍奉宗庙,爱民如子,是否应当废黜?”

“这”

博士宫众博士闻言,顿时语塞。

明明是不合法的权力斗争,却被盖上了道德品质败坏的罪名,这着实出乎他们的意料。

就连刚才言辞凿凿的周青臣都哑口无言了。

如果公子高说的是真的,那胡亥确实该废黜。

因为公子高提出的《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他继续反对公子高,就是反对他们儒家经典。

但叔孙通却有些不以为然“我听说,只要有七个耿直敢言的大臣辅佐天子,即使天子无道,也不会失去天下。君上何不再等等,或许太子需要一些成长时间”

《孝经》有云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他用这话来反驳公子高,是想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但公子高根本不吃他这一套,直接呵斥他道“胡亥只是太子,而非天子,叔孙通将太子称为天子,有僭越之嫌!”

话音落下,当即挥手“来人,将叔孙通拿下,交由廷尉府查办!”

什么!?

众臣没想到公子高辩不过会动手,一个个目瞪口呆的看着叔孙通被禁军强行押了下去。

此时的周青臣仿佛灵魂出窍,半晌无言,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公子高下令将叔孙通押了下去,转身看了眼李斯,又高声朝台下众臣道“本君之前宣读的太子罪状,有廷尉府,丞相府,御史大夫府勘验,如有疑虑,可亲自到三府查证!”

说完,环顾众臣一圈,再次开口“李丞相提议废黜太子谁赞成,谁反对!”

“这”

众臣面面相觑,却无人站出来反对。

即使他们对公子高的霸道很是不满,但周围已经被禁军围得水泄不通,由不得他们不谨慎。

而公子高见他们无言以对,却是满意地点了点头,准备宣布自己的决定。

然而,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就在他准备宣布废黜太子的下一刻,杨熊火急火燎的冲上祭台,朝他低声禀报道“启禀君上,太子大军已突破武关,直冲咸阳而来!”

“嗯?”

公子高闻言,心头一震,随即看向台下众臣,暗道现在是废黜太子的最佳时机,如果错过这个时机,自己将无法领导众臣,齐心消灭胡亥大军。

稍微沉默,他便装作若无其事地道“此事不可声张,先将骊山内外围起来,待祭奠仪式结束,再商议应对之策。”

“诺。”

杨熊应诺而退。

公子高扭头看了眼李斯,后者立刻上前,高声道“既然无人反对,那就依照国法,废黜太子胡亥,择日另立新君!”

“且慢!”

李斯的话音刚刚落下,群臣中又响起一道不和谐的声音。

李斯此刻仿佛吃了苍蝇一般恶心,暗道自己到底惹到谁了,怎么每次自己说话的时候,都有人来打岔。

不出意外的是,众臣再次循声望去。

这次出言打断李斯的不是群臣中的任何一个人,而是一个身穿黑衣斗篷的中年男子。

或许其他大臣不认识这名中年男子,但与李斯亲近的大臣,却是非常熟悉这名中年男子的。

因为这名中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李斯府邸的管家,李刚。

当李斯看到李刚出言打算自己的时候,火气蹭蹭的便往上冒,这是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岂容你一个小小管家放肆?

很明显,李斯对李刚的出现,非常不满,以至于他毫无丞相形象的呵斥起了李刚“放肆!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还不快退下!”

“呵呵”

李刚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随即走出人群,朝着李斯躬身一礼,幽幽道“丞相如此见外,倒让小人有些心寒了。毕竟小人伺候家主不下二十年,就算是养条狗,也有感情吧。”

“”

李斯额头上瞬间冒出一排黑线,冷冷道“你到底想做什么?”

“家主觉得呢?”李刚似笑非笑的反问,随即抬手一挥。

立刻有数名大臣从群臣中站了起来。

只见他们二话不说的就解开了自己衣袍,然后当众展开,露出一幅幅画像。

这些画像是用炭笔画的,看起来生动形象,其内容主要是李斯、赵高、胡亥三人密谋矫诏的过程。

从赵高偷回咸阳,与李斯商议矫诏的画面,到李斯利用始皇帝诏书,赐死长公子扶苏,坑害蒙恬,应有尽有,看得众臣目瞪口呆,宛如石化。

“怎么样,家主还记得这些事吗?”李刚笑吟吟地看着李斯道。

李斯冷哼一声,满脸不屑地道“无凭无据,老夫岂容你诽谤?”

说完,当即下令“来人!将诽谤老夫之人拿下!”

“哈哈哈!”

李刚听到李斯要让人拿下自己,冷不防的仰头大笑“李斯啊李斯!你以为你做的那些事,只有你们三人知道吗?殊不知,在你们做那些事之前,我弟李福就将证据交给我了,还记得李福出任九原特使,宣读先帝诏书,赐死长公子之事吗?我可有他的亲笔血书!岂容你狡辩!”

“李福假传先帝诏书,老夫早已调查清楚,只待岐山君乾坤定国,再替长公子鸣冤昭雪!你不过是记恨老夫没重用你,才背叛老夫,休得在这里胡言乱语!”

说着,再次挥手。

只见一众禁军立刻上前捉拿李刚和那些大臣。

然而,正当一众禁军准备捉拿李刚的时候,冯去疾为首的几名帝国老臣终于站了出来。

“李丞相,李刚之事尚需调查,如此草率抓捕,是否有违秦法?”冯去疾冷声说道。

其余几位帝国老臣随声附和“李丞相,今日乃先帝祭奠仪式,当以先帝祭奠仪式为主,其余诸事,当另行商议后,再做决断!”

“是啊李丞相!废太子之事,不可操之过急,得等太子回来,再另行商议!”

“李丞相,还是继续祭奠仪式吧,莫让百姓看了咱们的笑话!”

眼见冯去疾一而再再而三的跟自己做对,李斯的脸色终于有些挂不住了。

他扭头看了眼公子高,后者目光一冷,当即下令“胡亥先失太子礼仪,后坏大秦制度,此时不废,更待何时?”

说着,声色俱厉地呵斥冯去疾几人“尔等身为先帝重臣,不思为国为民,纵容太子胡作非为,使国家陷入乱局,该当何罪?”

“”

冯去病几人被公子高呵斥得面红耳赤,正欲反驳,却听公子高又厉声道“本君今日以先帝遗诏的名义,行安国诸事,若有人敢违逆本君,就是违逆先帝,本君将立斩其于当场!”

哗!

全场哗然!

公子高的话,彻底将群臣最后一丝反抗之心击碎了。

于是,再无人敢站出来反对他废太子之事。

包括已经站起来的冯去疾等人,也只是脸色铁青的一言不发。

倒不是他们贪生怕死,而是现在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他们相信,胡亥回来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尽管他们也不希望胡亥登基称帝,但他们却希望胡亥与公子高产生冲突。

最好两败俱伤。

然而,还不等他们期望胡亥与公子高斗得你死我活,后方就传来了一道震天动地的响声。

“轰隆隆!”

大地一震摇晃,喊杀骤然响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