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在大宋斩神魔 > 第299章 封印失衡的先兆

我在大宋斩神魔 第299章 封印失衡的先兆

作者:清墨游龙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28 21:21:44

第299章 封印失衡的先兆

夜色深沉,一弯淡薄的月挂在乌云之中,仿佛一只半睁半闭的眼睛,漠然地俯瞰人间。

刚刚燃尽的战火余烬仍带着焦土与鲜血的味道,在风中翻腾不已。

横陈的怪物尸骸散落在河道与营地外围,让这片土地看上去好似遭过大浩劫后的坟场。

李青云立于一块崩裂的石台前,周身刀势收敛,却仍能令人感到一种不安的肃杀。

他表面看似平静,实则心头翻涌着同样的混乱。

胸口处,那股剧痛已折磨了他多日,如今加倍撕咬,好似无形利爪爬满心肺。

他极力忍耐,将刀鞘轻轻点地来稳定身形,但还是抵不住一**刺痛。

偶尔有灰暗雾影在他周围一闪而逝,让身旁的修士们感到错觉眼花,却又心生寒意。

风声里暗藏隐隐嘶哑之音,仿佛有人在他耳边低语。

他知道那是封印的松动,亦是“寂”的召唤。

自与外神连番鏖战,尤其数次强行唤醒宫殿之力破除怪物阵法,封印中的“寂”挣脱更快,每当夜深人静时,它就会化作刺痛与幻觉,将他拖入精神的深渊。

而此刻,穆桂英和何仙姑正远远地看着他。

军营中央零星火把,把彼此的脸照得半明半暗。

没有人敢出声催问,李青云越静默,众人越不敢靠近。

上一次血战时,他就差点被封印反噬,当众吐出黑血,让士兵看得心惊胆战。

谁都清楚,若面前这位真神出现任何纰漏,那将比外神的肆虐更可怕。

李青云深吸一口气,转头向远方奔波不息的残兵伤卒打量。

自从外神首领现世,人间防线已不堪连番冲击,各处皆是告急书。

百姓流离失所,玉虚宫与外神的暗盟更让多座城镇陷入獠牙献祭之中。

若继续这样,三界屏障迟早彻底崩毁。

可自己内外受困,再度挥刀时,“寂”也仿佛在宫殿长廊里狂欢撕裂。

时夜沉重,偶尔传来几声兽吼,是溃散怪物在林边徘徊。

远处云中,隐隐泛着紫色闪电,透露出外神依旧在布下阴谋。

李青云压下胸口刺痛,努力摒除脑海里的灰雾:

“我不能再拖。”

他在心里默念这一句,环顾四周,却发现连夜幕都像凝滞了,似乎不想见证一场无可避免的风暴。

一名侍从小心翼翼上前,在距他数步外立定,低声禀报:

“大人,黄龙真人余党踪迹又现,但所行路线匪夷所思;另外,东南边一带时空扭曲余波还在发作,河水倒灌多座村落……”

那话语里透着浓重的无力感。

李青云轻轻点头,随后挥手示意退下。

他并不奇怪,无论玉虚宫余孽还是外神信徒,都抓住了自己封印将崩的时机,让局势雪上加霜。

耳边刺痛骤然涌来,好像一记闷锤敲击头颅。

他站立不稳,向后退了一步。

似乎是下一秒,身体里那股灰暗会破胸而出,使他化作半魔之躯。

他仰头看天,只见乌云交迭,月光稀薄如蛛丝,紫电在云隙浮动,仿佛蛇影在巨树间游走。

他仿佛听到“寂”在欢愉地轻笑,说着“封印已裂,你亦无处逃”的嘲讽。

他目光冷峻,内心却不得不承认,封印已至最危险的边缘。

“青云?”

穆桂英略有担忧地呼唤。

她察觉到他脚步的微颤。

李青云将气息收住,转身淡淡笑了笑:

“无碍,只是旧伤反复。”

他话虽轻,却瞒不住将领们眼中的慌乱。

何仙姑想再劝,抿唇迟疑。

李青云便先截断话头,沉声道:

“军心不可乱。我再撑得住。”

他撑得住吗?其实连他也不敢肯定。

刀鞘里传来阵阵轰鸣,好像宫殿深处在共鸣呼应,又像外神低语。

李青云闭上眼,一息间仿佛又置身灰雾迷宫,殿柱倒塌碎裂,地板下溢出红色浑浊液体,如同血海与黏液交融。

他有时分不清这是外神的幻象还是“寂”的私语,更或许是两者相勾串,想把他拉进更深的绝望。

蓦地,他心中一阵颤抖,勉力将幻象驱散。

睁眼处,仍见营地火光通明,人声嘈杂。

可每当他看到别处,也可能出现恍惚情景:高空中若隐若现的宫殿虚影,长廊尽头有无数暗影在对他狞笑。

他强忍,攥刀略微用力,让尖锐的鞘口碰在掌心,仿佛用痛觉来维系神志。

天色刚熹微,便有急报传来:外神各处战线纷纷现动荡,尤其北面一带再度出现巨兽冲击,军需陷绝境。

群臣与各部统领皆盼李青云能再度出面御敌。

可他一旦再度大开刀势,封印极可能立时破碎。

这是死结,任何一个选择都通往深渊的边缘。

营中不少将士也开始惴惴不安:若李青云因伤势无力出征,人间能否撑过下一波冲击?

何仙姑带着凄然的表情在帐外等候,半晌后还是走入,想再劝李青云藏好伤势,不要亲临最危之地。

李青云却平静回答:

“除了我,谁能斩外神首领?玉虚宫暗流也只能由我亲手阻止。若今夜不去,明日不去,后天还会有机会吗?”

何仙姑哑口无言,只得叹息后离开,把决定权留给这位风雨中的唯一希望。

深夜时分,李青云猛然从半睡半醒的冥想中抽离,额头冷汗浸透。

他看到宫殿长廊再度剧烈摇晃,无数灰暗符文沿着殿壁攀爬,仿佛只待下一次释放刀势,它们就会彻底吞噬神魂。

他怔怔站起,察觉外面月色冰冷如刀,夜风卷着血腥余味扑面而来,令人嗅到破败衰亡的气味。

他挪到营地角落,独自俯视近处地势,却忽觉一阵恍惚:脚下大地似拔高数丈,与天边裂缝交迭,仿佛身在某种半虚半实的奇境。

转瞬回神,一切又恢复原状,只是胸口剧痛依旧。

宫殿幻象与外神扭曲,齐齐作用在他的灵魂里,封印随时坍塌,竟无一刻真正放过他。

再度回看营中那些疲惫眠息的士兵,李青云暗自握拳:若此封印不稳,他极可能化为比外神更恐怖的怪物,或沦为“寂”的行尸。

他绝不想见到那幕。

他不仅要救人间,更要守住自我。

可外神连续攻势已将他逼到极限,时刻必须拔刀奋战。

此情此景,便是一个死局。

翌日清晨,何仙姑和穆桂英赶来,默默向他禀报:黄龙真人余党再度出现,他们依旧在妄想进行“万魂献祭”,携带外神邪力四处屠城。

李青云闻言,瞳孔收缩,手心攥得啪啪作响。

可还未来得及出发,胸口猛地一痛,他吐出一口猩红血,里面还带丝丝灰暗雾意。

眨眼功夫,那雾就要凝成诡异图案,被他运劲摧毁才散去。

军中众人见状,无不惊叫。

穆桂英急呼:“青云,不可再勉强啊!”

可李青云咬牙在地上跺脚,将痛楚压回胸腔,眼中寒光大炽:

“绝不能让玉虚宫这帮人渣再献祭更多同胞。我先抵御半日,无论封印如何,也不能让他们嚣张。”

可见他已不惜一切,诸将却也心疼无奈,只能匆忙整军赴战。

黎明初展时分,大队人马啸聚成形,李青云自领前锋。

他强行催动内息,把宫殿里翻涌的灰雾暂且镇住,而刀鞘亦隐隐泛出金白光华,彰显他刀魂犹在。

行军途中,他的头脑却似日日承受锤击,稍有疏忽便会坠入幻境。

很多兵卒虽不知内情,却感到大人举止间带着几分焦躁、几分痛苦。

也有人起了疑:“李大人是否真的还能挥刀如前?”

但当他们想到先前李青云在绝境中连杀外神怪物的场景,又不禁抱一丝希望——也许他真能再一次扭转干坤。

毕竟他是人间修者的极致,封印再难,也无法熄灭那燃烧的意志。

然而,在长途行军第二日时,何仙姑警觉地发现李青云脸色愈加灰白,每到半夜就隐约听见他独自在营帐外踱步,似在对抗体内某股力量。

第三夜时,更见他坐在篝火旁,忽而浑身颤抖大口喘息,险些拔刀乱斩,幸得穆桂英当机立断,大喝数声才令他恢复神智。

彼时火光映照下,他双目异样闪烁,似乎那刀下杀机已不纯粹属于自己。

这事引得军心惶惑,许多士兵私下议论:李大人莫非中了外神邪毒?或将成为第二个冥渊之主?

议论虽被军官压下,但伤人的谣言却散在空气中,无声地啃噬众人心中对他的信任。

穆桂英极力安抚,让大家记住过往李青云如何一次次护佑大家,也嘱咐何仙姑尽量避免大规模交战,快步赶往玉虚宫歹人巢穴就好。

李青云明白战友们的辛酸,却也无力否认自己逐渐被封印瓦解。

他夜夜被噩梦侵袭,梦见自己化身怪物,在同袍与百姓中施暴,掀起比外神更凶的风暴;又梦见宫殿长廊拦腰崩裂,“寂”在灰暗深处发出嘲笑:

“你我本一体,何苦挣扎?”

他每回惊醒后,都发现体表冷汗浸透衣衫,心中浓烈恐惧无法消散。

可战争不等他休养。

前方汇报又来:外神怪物突现数百里之外,大肆毁村,似要拉扯人间秩序彻底坍塌。

玉虚宫道人们的阴影也在城池角落浮现,疯狂抽离百姓灵魂供外神吸纳。

于是,李青云只能继续奔波——封印的先兆失衡也愈演愈烈,宛如在提醒他:你没有太多时间了。

第四天傍晚时分,他率军到达一处山岭关口,见大地上满是死尸,血腥刺鼻,不远处玉虚宫符文还在闪烁邪光。

将士们欲呕不已,穆桂英带人小心搜寻有没有幸存者。

没多久有人呼喊:

“找到个伤重道士,他好像是内讧反对派!”

众人拥上,发现那道士奄奄一息地躺在乱石堆上,嘴唇泛白血沫,似被外神怪物所伤。

李青云忍痛上前,扶住道士微弱身躯。

那道士勉力睁眼,见是李青云,面带哀泣:

“大人……我的几位师兄……早先献祭几城人魂,还利用扭曲法术助……助外神……欲彻底摧毁三界屏障……”

说到此处,他呛出一口血,随即断断续续续道,“再晚些……谁也挡不住……我们原想阻止,结果……唉……”

李青云双目喷火:

“可知他巢穴在何处?”

那道士神智涣散,只指向西南方向,沙哑吐出“封印……你要保重……”然后气绝身亡,再无声息。

四周士兵噤若寒蝉。

谁都明白,这道士所指的“封印”正是李青云身上的致命隐患。

连玉虚宫中仍有良知者都替他担心,可见局势之险。

细雨忽起,打湿血地与尸体,冲出暗红污水,流向山道下方。

李青云仰头看天空,似能感到“寂”也在识海低声狞笑:“你的时间已不多,若想救天下,除非卸下封印,否则……啊哈哈……”

那潜伏的意念让他心惊却又无可奈何。

他若彻底解放宫殿之力,势必被“寂”大举吞噬;若保留,又何谈阻止玉虚宫与外神?

夜来时,穆桂英与何仙姑见他左胸不断渗出微弱黑气,显然封印松动,忙围着他想劝他多休息。

可他只是静默摇头,口里虽不出声,眼神却写满“必须继续”。

无论身体怎么抗议,他不能退,一旦退,就算他保住性命,人族恐怕再难保全。

一夜无话。

次日清晨,他咬牙聚兵,准备赶往西南搜寻玉虚宫道人们的主巢,不料外神怪物先行来袭。

大量畸形妖物破空而至,士兵临危列阵,穆桂英、何仙姑率队迎击。

李青云抬刀欲助,封印刺痛猛地迸发,他喉头一甜险些呕血。

灰雾隐现皮肤表面,吓得旁人惊呼。

李青云强行深呼吸,将刀收回,汗如雨下,无法施展全力。

这刹那虽短暂,却足以让前线兵卒信心骤减。

好在穆桂英与何仙姑齐心协力,终勉强挡住敌潮,让李青云并未真正出手。

他自觉有些颓然,却也明白:现今只要稍放刀势,封印恐溃不成军。

灰雾里的低语更让他坐立难安:“你不肯接受我的力量,就只能看着众生死去……”

于是,他只能拖着满腔苦涩再度上路。

封印宛若一根随时断裂的弦,一旦他强行拔刀,就会将他推向无可挽回的深渊。

内忧外患,于此交缠在一起,让他心如刀绞。

这便是封印失衡的先兆:不论外神阴谋还是玉虚宫残虐,再次逼来时,他到底还能否挥刀?又或者被灰雾彻底吞噬?

军伍行至一处破败古道时,前方樵夫惊恐报告:不远处山崖忽然崩裂,一条幽深裂隙通往诡异空间,里面残存玉虚宫布下的符阵,与外神黑雾联动。

李青云低头思考,却见四肢阵阵发寒。

他抬眼看何仙姑,露出复杂神情:或许再不快点解决,连他自己也难保,何谈拯救全局?

何仙姑心领神会,却只点头沉默。

穆桂英则咬牙握刀护在他身侧,怕他随时倒下。

两人都没再开口,因为都知道,这封印危机已箭在弦上。

李青云能走到什么时候?若那被他封印在体内的强大神明终将破牢而出,会不会令一切努力付诸东流?

山风飒然,卷起道路尘灰,大地仿佛在低声哀鸣。

李青云闭上眼,似能听见宫殿里裂缝纷纷崩落的声响,也仿佛见到外神首领在云端狞笑。

无形的巨大阴影将他整个人笼罩,逼他不得不陷入生死相搏的绝路。

“封印失衡……先兆已到临界。只怕下一场战斗,便是我和‘寂’最后的分水岭。”

他心里呢喃,握紧刀柄,却感到手背青筋突起,疼痛与剜心的恨意夹杂。

他在努力克制,不让灰暗雾意扩散到半边身躯,免得吓坏跟随将士。

于是,他头也不回地下令:

“全军继续西南,不论外神或道门残余,统统肃清。如有阻挡,格杀勿论。”

语声带着不寻常的冰冷坚硬,令众将士心弦一震。

他们知道,这位神明本是心怀仁厚,但如今被无边痛苦折磨,内里变得决绝无情。

或许这就是封印崩溃前的最后一缕清醒。

行军中,李青云脑海不时浮现出宫殿巨门的虚影,仿佛下一瞬那门就会敞开,让灰暗洪流吞噬自我。

他强行让思绪回到战局,提醒自己:既然封印迟早崩溃,那就利用这有限时间再救更多同胞。

若最终要和“寂”拼个两败俱伤,甚至被祂占据自己身躯,至少此生无悔。

就这样,他们在黄昏风尘里于山道徐徐前行,一路见惯满目疮痍,却无人再发感叹。

阴郁的天空扩散着黑幕,像预告新的暴雨将至。

山外远处隐隐传来外神号角的回音,或许是冥渊之主再度呼唤怪物集结;也或许是玉虚宫布局的又一环。

李青云拂去额上冷汗,朝荒岭那头眺望,仿佛看见“三界决裂”的暗影正渐渐吞没天地。

他低声自语:“封印……就快撑不住了……”

却仍昂起头,用仅剩的意志驱散阵阵昏沉,前方是否万丈深渊,已然顾不得,只有踏向命运的下一个血泊。

这是封印崩坏的先兆,一切风暴的前导,亦是李青云命运最危险的序曲。

人间依赖他,却也惧怕那体内挣脱的怪物;他沉默前行,灵魂与肉身濒临断裂,外神与玉虚宫却在暗处织就更深的阴谋罗网,只等这位守护大宋的神明无法自控时,席卷天下。

夜色再度降临,空气里满是血与灰雾的焦灼。

李青云策马立于山坳前方,胸口痛苦得几乎要晕去,但他咬住唇角,将刀缓缓拔出半寸,眼里燃烧最后的决意。

无论怎样,封印破后,我也绝不容外神与玉虚宫为所欲为。

他调息一瞬,回头看见穆桂英与何仙姑眼中凝重,却仍不退后半步。

从他们眼中的神情可以看出,即便李青云真成了另一尊可怕神魔,他们也愿牺牲自己去完成这场拯救或阻断。

山风呼啸,沙尘中有人悄声传言:

“等刀碎之日,怕是大人也将随之沉沦。”

无人反驳,因为每个人都明白,封印失衡的大幕已然开启,前方命运究竟是自我湮灭还是再创奇迹,也只有那一瞬才能见真章。

斑驳火光映着人心动荡,刀势暗涌里潜藏无边悲壮……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