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魔女的交换 > 第316章 论文

魔女的交换 第316章 论文

作者:晴斓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0-28 22:18:29

第316章 论文

隔周日清晨,我带着昨晚从奥文那里拿到的公文袋,早早来到中央图书馆。

是日,九月的暖阳已经高悬空,灿烂的阳光透过玻璃穹顶照亮了整个中空大厅,可掏出怀表一看,现在也才早上7点多。

于是,便在空荡荡的图书馆内,听着那一路相随的细微跑声,我直奔一楼西南1a-003学术期刊区。

那是两三年前的“新鲜”论文,应该还能在那儿找到。

好的,到了。

嗯,《能晶工学与工程》期刊……恰好就在显眼的第二层架子上。

翻一翻……1498年第8期和第20期,1499年第6期……嘿,都找到了!

那就是索菲告诉我的,同时言下之意似乎“鼓励”我去看看的,梅林教授在学生时期发表过的论文。

于是,我拿着三本期刊,连着厚厚的公文袋,就近找了桌椅,同时转头看过一眼大厅中央咨询台以及图书馆南门,想着凯尔应该也没那么快过来,那就抓紧时间消化一下手里的材料吧!

首先是《能晶工学与工程》。这是能晶工学专业的国家核心期刊,每月两期,分别为每月10号和20号,能在上面刊登论文相当于获得学界权威认可,是许多学者梦寐以求的成就,就如王冠上的宝石,而学生时代的梅林竟能在其上摘冠三次,真是了不起。

嗯,第一篇论文。

1498年第4期,2月20号刊,序号第7的论文,《关于能晶超高密特性的前瞻性研究》,第一作者司登,第二作者梅林,第三……是塞拉?

其中,司登是学院能晶工学知名教授,也是梅林的指导老师,这么排位倒也合理。不过,没想到还有塞拉……是因为她当时也是师从司登教授,与梅林又同为科联会学院分团骨干成员的原因么?

先研读下这篇论文。

艰难绕过大堆令人昏头昏脑的实验数据和研究分析,方知晓其主要在研讨目前自然界存在“超高密”特种能晶的可能性。

现在看起来这个问题好像有点“过时”。

特别是在月铃矿区的超高密黑能晶矿石被发现后,不是明“存在”即合理吗?

当然,假设如我所“想象”的,那些所谓的超高密黑能晶矿石中的超量物质,并非完全活化物质的话……

咦!这篇论文的推导与结论似乎也有类似意思!

一方面,就能晶本身而言,无论白能晶或黑能晶,耗尽体内的能量或x物质后,都将蜕化为透明水晶状的物质,因此就“容器”而言,应该不存在材质差异。另一方面,对于能量和活化物质,论文通过各类检测分析,认为其物理形态性质十分接近,因此密度分布指标也是类似。通俗地讲,就是自然界存在的能晶“容器”,已经理论上“装满”性质接近的能量和x物质。

那问题就来了。

迄今为止,自然界中均未发现超高密特质的白能晶矿石。因此,是否也“不太可能”存在“正常的”超高密黑能晶矿石?

这篇论文还引用了“尚处于保密阶段”的部分特种黑能晶矿石样本数据指标,经过复杂的研究分析认为,尽管还未能解释,其中本因“过满”而应“溢出”的x物质为何仍能留存于晶体,且该晶体材质经试验分析与普通品级矿石并无特殊之处,不过从大方向上看,虽然其超高密特质可能存在不稳定性,但在完善相关工艺后,将具备极高的实用价值,或许将使得数百年来能晶工学界所追求的“神迹明珠”成为现实,进而开启能晶工业新时代的大门。

咦……

所谓“保密”的特种黑能晶,是指超高密黑能晶矿石吗?而其部分数据指标,不定就来自聚能联合集团的研究资料!话梅林这个团队也实在厉害,竟能拿到部分未公开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甚至还刊登在当年的期刊上!

这都是怎么做到的,假如那是集团的数据……呃,或是科联会?但无论哪个机构的数据指标,在当年都应算是密级信息啊……真是令人赞叹。

但我更关心的是“不稳定性”!可翻到底,却就那么一句话简单带过,相反在最后却用了较大篇幅探讨这种“保密直的特种黑能晶矿石的理论与应用意义,看起来像是在做广告一样。

不过……月铃矿区的超高密黑能晶矿石区是数年前发现的,也就是1498年那个年份,再过两三年就进行开发了。所以,这其实算是提前预演的“广告”吗?

比如,为即将到来的能晶工业新时代渲染气氛?

呃……

看看第二篇论文。

1498年第20期,10月20号刊,序号第4的论文,《创造新能晶的可行性研究》,只有两个作者,排序是梅林、苏珊。

啊,苏珊果然参与了梅林的重要研究吗?

不,更应该,她和他是平等伙伴和亲密战友,应该是!

而1498年的10月下旬……哦,当年的梅林是大四一年级了,苏珊则刚上第三。

那段时间……对于梅林来,好像经历过一段变故。

对了,蕾雅后来过,梅林教授刚读大四没多久就因故搬家,差不多就是1498年8月之后的事!

但是,梅林仍能振作起来,并继续取得学术成就,真是厉害。

这一篇论文的主题竟是“创造”新能晶!而且其中的内容让我顿时眼前一亮。

就如延续上篇的部分论点,论文仍然认为自然界存在的能晶“容器”存在极限,特别是白能晶矿加工而成的制品,也难以容纳过多的能量,增密并非突破极限的有效技术,反而可能因能量溢出而导致灾难性结果。这其实也算是“容器学派”的结论,即是,虽然每个活物个体都是存在差异的能量“容器”,但同类容器却存在无法逾越的“上限”。这里所谓“活物”与“死物”并不极限于生命,而是广义上的能量体物质。

因此,创造超高密新能晶的前提,是能制造完全不同类的新“容器”。

实际上,这不算是多新颖的论点,因为早有学者提出过类似设想。但这个新“容器”究竟应该长什么样才是关键,如果只是一味地增大体积以容纳更多能量,那就只是目前的实用性解决思路,比如那些巨型机械里山般的动力源和配套多量且大型的白能晶。

令人惊奇的是,这篇论文竟给出了答案……或者更准确地,是描绘出基本形态!通过复杂的推算与分析,竟能匹配出分别对应基准值五倍、十倍甚至百倍以上的新材料应具备的物质特性,甚至根据目前已发现的各类稀有元素特征,构想出几类适配性可能相对较佳的合成物!

这可真是令人惊讶,并且振奋!看到这里,我下意识般站了起来,双手按在桌上,紧紧盯着翻开的期刊,心情感觉特别激动……真不可思议!

简直就像是……该怎么形容?就如我们都相信唯一真神泛指宇宙间无所不能的无形力量,不能也不该被具象化,可现在却偏偏有人模拟出实现那种力量的路径!对,虽然我们也都知道,那不是真的“神迹”,但方向如此清晰,理论又似可行,哪怕是复制出有瑕疵的“神迹”,至少却并非口头上的伪造!

等等,不对。

“瑕疵”?

嗯,瑕疵……

可是,还是令人惊叹!当然,这篇文章只是对合成物“新容器”的大概构成及比例区间进行论述,没有特别精确的蓝图,就像尚未上色的素描,却也非常震撼了,仿佛为迷失于茫茫大海中的船只指出一条航路。

或许,这就是让提姆都觉得“惊艳”的成就之一?

很才的想法!如果是聚能联合集团这样的巨人,那基本上可以顺着这幅框架不断实验,最终研制出相对可行的新能晶了……难道集团的超高密白能晶,甚至那种神秘的“赫修斯”非民用特种能晶,可纳入高度增密能量的新“容器”制造也是受其启发?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在内心里赞叹一声后,缓缓地再次坐下,依然难以想象当时的梅林和苏珊是如何推导出如此精妙的合成物新“容器”……这能在短时间“试错”出来的吗?不,甚至只是推算出来的,却又显得“理论可斜!

简直……就像是有什么参照物可供梅林和苏珊逆向分析及推导其特性,进而以现有元素和材料模拟合成“新容器”一样!

也难怪会引起不的轰动,并吸引到聚能联合集团科技基金和科联会的追加支持。

待得心情稍稍平复些,我才翻起第三本期刊。

呼,感觉翻开书页的左手竟然有点颤抖……

第三篇论文……

1499年第6期,3月20号刊,序号第1的论文……《关于超高密特质的稳定及强化研究》,作者……只有梅林?

对了,苏珊……她在1499年2月开学初……应该是在1月底寒假最后一,因不慎感染冻灼毒素,被刚回宿舍的索菲发现后急忙送医,之后昏迷至今。

对,很可能就是1499年1月底中毒……因为那些可怕的冻灼毒素虽然也有几个类型,但苏珊感染类型之一是Vd-01型,毒型可能最凶猛!虽然不太明白她为何能撑住那么长时间……当然,感谢圣主!但是,也确实不太可能再早几中毒。

想想那些Vd-02型毒素的携带者通常为大型猛兽类死灵,基本就能让被袭击的普通人即死!

呃,“普通”吗……

难道,苏珊的“体质”有什么特殊之处?!

可是,如果像我这样拥有奇特的异能,那她不应该被那些冻灼毒素侵害啊……

唉。我摇了摇头,继续翻看起论文,只是似有一缕缕莫名的愁绪缠上心头。

那究竟是什么回事?

呃,先集中精神!

按照论文审查与刊登流程,估计这最早是1499年2月份写成,但梅林的合作伙伴苏珊却不在了,想必他当时也很悲痛,但仍能继续推进研究,且这篇论文看起来含金量更重。

主题涉及将能晶中的能量或x物质提取、增密并重注至新“能晶容器”的超高密特质强化与稳定技术,虽然并非详尽……毕竟当年仍是学生的梅林也不可能设计出全套具备可操作性的生产流程与技术工艺,但他在文中提出一个很有趣的概念:能晶吸管。

咦,“吸管”?

对了,上周在卡诺州山边镇的米娜家庭旅馆时,科学交流会上,梅林讲到动力源的作用机制,就用了“吸管”来比喻能量从能晶到传动装置的流出与驱动渠道。起来,那个引子还是韦娜一时兴起笑的……

但其实,早在两年多前,梅林就已经有这样的科学概念吗?而且,看他在文中的描述,还不止是构想中的“概念”,而更像是一种实用性“工具”!这……

啊,昨在医院时,索菲提到,就在1499年1月刚放寒假时,苏珊曾透露过一点情况,就是“自己可能发现了新办法和媒介”,“能像吸管一样吸出白能晶的能量并注入新容器”……“虽然很不稳定”!

所以,当时与梅林合作研究的苏珊,肯定也知道这种“能晶吸管”,只是因为其极为不稳定,就在梅林的建议下暂时保密,继续试验等到完善稳定性再。

后来听索菲转述时,我能隐约感到,苏珊“按奈不住”地透露部分情况时,那种犹如穿过重重艰难险阻终于见着“神迹”领域远方轮廓时的欣慰与振奋!

而且苏珊讲过,等寒假过后就可以公开聊成果,也明进展应该是可期的!

却不曾想到,就在寒假最后一,苏珊却因感染冻灼毒素而昏迷至今……

唉。

现在看看,正是1499年3月刊登的新论文,或许就是那个成果的体现。可是,明明是两人互相搀扶克服过不知多少荆棘载途,最终却只有梅林独自来到理想的彼端,并摘下那朵最美的花儿。

轻叹一声。

我……还是相信,苏珊的中毒应该是意外。尽管这其中不知发生了什么,但梅林教授这些年来倾力帮助和照顾重病昏迷的苏珊,那种悉心与关怀……不像是假的。

继续研读此文。

嗯……这里面提到,通过吸管吸入及推出能量或活化物质,重塑并稳定超高密特质的动力,或是如唯一真神般的无形之力,那就并非目前勉强够用的“复制品”所能为,而是新的,或者更纯碎的原始“真神之种”。

嗯……?

对,现在的工业酵母,即双活性引发剂和稳定剂的基础原料,来源于数百年前对原始菌种的复制与培育,经历过数十代的开发,似乎已经达到性能极限,虽然尚能较好匹配基于自然界现有普通品级能晶矿石提炼而成的工业制品,但无法高效及稳定引导超高密特种能晶有序输出能量和x物质……就如现在那些仅仅是用了超高密黑能晶基础原矿一个多月即毁坏动力源的案例。

呃,顺便再次同情下维利……

那么,最初的“母亲”,原始菌种呢……?

据论文的简单背景介绍,那些原本沉睡于月铃湖底晶沙中的“真神之种”,被发现并提取至聚能工业商社实验室研究和培育后,实际上没太久就全部“死亡”。而受当时相对低下的研究条件制约,新设立不久的能晶工业领域先锋聚能工业商社,仍投入巨大资源采集湖心晶沙,提取原始菌种并不断研究改进培育,很快逼近破产边缘,也只研制出相对可用的二代培育体菌种,但离能晶实用化及工业化生产还有很大距离。

再之后,就是聚能工业商社重组及集团诞生的故事了。而月铃湖心的晶沙已经枯竭,最初的原始菌种也都消逝,再也没在其他任何地方发现过类似“神迹”。

现有工业酵母的改良,实际上都是基于当年的二代“复制体”再开发,后来通过其他办法替换其最大缺陷,但性能总归还是有限。虽然经过四个多世纪后,能晶科技日新月异,但最原始的“神迹”不可能重现了。

因为,消失的不止是原始菌种,其数据指标和特质分析等原始资料据均未留存于世,就像随着那“神迹”被“真神”收回一样。

可是,二代及后续培育体的相关资料却保存完好,很神奇……

年代久远的原因?还是……有意为之?但这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所以,“神迹”真的不可能再现吗?

好像也并非绝对。

或许,能有某种“准神迹”……论文中提及了某种可能性,并且从分析二代培育体的特性和数据入手,从这代其实缺陷最明显的“近亲”出发,反向推导原始菌种可能具备的若干生物特性,并设想某种可能生命力更弱,稳定性略差,但可能相对具备“完整功能”的“准真神之种”构造。

于是,让能量和x物质得以相对有序流动并凝聚于新容器,从而得以重铸超高密特质的“能晶吸管”就有望诞生。

这实在是精妙至极。真无法想象,在红叶楼那样简陋的科研环境中,梅林……嗯,还有苏珊,是如何构想并集齐近乎能够呼唤“神迹”的全部要素……

太“惊艳”了。

嗯,再翻过一页……哦,最后部分有段话,好像是在提醒某种“危险性”?比如,“假设真如人那样通过吸管吸入再吐出液体,那么在流向的转化中,不太可能完全是原来的物质,可能还会混入一些不良之物。不过,那也只是科学上的粗糙想象”……

哎?通过同根吸管吸入再吐出……然后会混入什么?“唾液”?

不,只是那样,大概也还好。

难道是……毒物吗?!当吸取超高密黑能晶矿石中的“活化物质”,其实也可能同时提取了某种披着x物质外衣的“暗能量”,并在随后的作用中释放出致命的冻灼毒素!

可是,第三篇论文已经收尾结束,没再详述。

真是惊讶。

梅林教授明显相当了解超高密、晶沙、“新容器”、新的或更接近于原版的“真神之种”,等等。那些我还在脑海中胡思乱想的东西,其实人家早已经过了不计其数的论证、实验及研究。

可是,在之前的几次讨论上,都没听他讲过……而且,在连续发表如此惊艳的成果之后,他……却好像陷入了研究瓶颈,无法再创辉煌。

不,应该只是暂时性的低落期吧……

但第三篇论文中提到的,利用“准真神之种”……也不知这是否成为现实,总之用其进行重塑超高密特质时,可能导致某种“不良之物”的注入,会不会就是指超高密黑能晶矿石的x物质提取?其实,如果是已经存在的特种矿石,进一步加工成制式能晶不就好了?难道也要制造远超基准值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怪物”吗?!

不明白……

嗯,休息一下,再看看公文袋里的分析报告。

其实,主要结论上次已经听戴莎讲过了。

那么,这份报告的具体内容……

头有点疼,快速略过大量复杂的指标和特质分析……

咦。

“……模拟动力源安全隔板被蚀穿一个大洞,洞口边缘黏附着微的黑色残留物,经检测分析,其中部分物质成分近似于型号为Vd-01的冻灼毒素……”

啊……?!

我是听过戴莎提及这个结论,但不知道的是,竟是比Vd-02更凶猛的那个型号……Vd-01?!

对,那就是折磨了苏珊两年多的毒素型号!若非被我的异能清除,不定将会伴随苏珊一生!

不止如此!如果是普通饶话,可能早就中毒遇害!毕竟Vd-02的冻灼毒素已经非常可怕了……

而且,死灵也有类似分类!虽然戴莎过类型的相似可能只是巧合,但我仍会不自觉地“匹配”,比如,Vd-02就是那些被邪教犯罪分子“投放”杀人以完成所谓仪式的猛兽类死灵,如通常由野狼、野狗尸体变异而成的怪物。

而Vd-01……那就意味着人型死灵……更接近于传中那些死人“复生”的怪物!

这个检测结论意味着,那些分布于自然界的超高密黑能晶矿石中,以“x物质”形式存在的,实为其他未知物质……比如想象中的“暗能量”……但其作用时,竟能释放出最可怕的Vd-01冻灼毒素?!

当然,这份检测报告已经明,只是近似。而且,被破坏后的动力源也如那些被死灵杀害后的受害者遗体一般,不长时间过后,就提取不到任何完整存在的毒素了,包括原有的碎片式“残骸”也纷纷湮灭。

饶是如此,还是令人后怕不已!

感觉身体都有点颤抖!这次却并非那令人感叹“惊艳”的能晶工学新发现!倒像是,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寻着那传中的宝藏后,却发现闪闪发光的珍宝之中,竟还藏匿着恐怖的怪物……而那些怪物已睁开了双眼!

可怕……

就在此时,一阵熟悉的声音传来。

“伊珂……”

咦……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