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魔女的交换 > 第44章 物证

魔女的交换 第44章 物证

作者:晴斓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0-28 22:18:29

第44章 物证

这一回合的询问似是围绕案件遇难者的死因展开。

按照流程,戴莎首先向证人席上的菲利询问。

“概括一下你的身份,工作内容,抵达案件现场的时间及主要发现。”戴莎指示菲利先做个背景介绍。

“本人为国家检察院技术司鉴定一处法医。”菲利回答:“6月15日,我与莱特调查官、芙琳司务官兼记录员组成调查小队,在小云城开展专项调查工作。按照上级要求,我们于6月17日上午赶到月铃镇。当晚8点钟以后,我们要求被告联系月铃矿区值班工人,但矿区很长时间内无人回应电话。我们经评估认为该地可能发生事故,于是联动当地治安官队伍于晚上9点半左右到达矿区,发现了4具遇难工人尸体,以及4只不明生物尸体。”

“你们随身带有专业取证工具吗?”

“是的,因为我们本来就在小云城开展调查工作,基本工具较为齐全。”

“取证后是否形成正式鉴定报告?”

“已形成报告并经本人签名,且已通过复核程序。”

“法官大人,报告已在卷宗中,请您翻阅。”戴莎向霍顿法官提示后,接着看向菲利。

“遇难者的死亡时间及依据?”戴莎问。

“死亡时间应为当晚7点钟至8点钟之间。”菲利挺立腰板,认真地分析:“虽然遇难者尸体的异常黑斑和低温造成一定干扰,但仍可从其他方面进行验证。”

“一是四具遇难者尸体的关节和肌肉相对松弛。”菲利解释:“通常来讲,人死亡2小时后,尸体开始出现肌肉收缩和关节僵硬状态。我们当晚9点半到达月铃矿区后,发现遇难者均未形成明显尸僵,故其可能死亡时间在当晚7点半左右。”

“二是遇难者尸体上除了大面积的诡异黑斑外,还分布着一些暗紫红色斑点,应为早期状态的尸斑。”菲利接着讲:“尸体状态未有腐烂现象,腹部位置未出现尸绿,都说明遇害时间距被发现时间相对较短。”

“最后是被告的通讯记录。”菲利总结说:“据其供认,被告6月17日下午5点钟左右到达月铃镇后,曾于当晚7点钟与矿区值班工人正常通话。因此,工人们的死亡时间不早于当晚7点钟。”

“请说明遇难者的死亡原因及依据。”戴莎接着提问。

“可能是因致命生物的袭击而死。”菲利回答:“每位遇难者的身上或肢体部位都有两排伤口,疑似遭到成排小型尖锐钝器伤害,但伤口创缘部分光滑部分粗糙,应是钝器伤伴随撕裂伤所致,而且死者衣服有被撕坏的情况,故死者生前较大概率被凶猛动物撕咬过。”

“遇难者是直接死于致命生物的撕咬吗?”

“应该不是。死者的显性伤口相对较浅,未伤及主动脉或其他重要器官。”

“死者的不明黑斑是怎么回事,是否死于中毒,枪击,电击或其他危险化学品?”

“黑斑的形成机理仍在调查中。经提取死者血样并经后期实验室验证,发现其碳氧血红蛋白浓度正常,非中毒窒息而死。而且,死者牙齿、牙龈、手指甲组织取样验证后未见重金属毒物积聚。死者遗体除伤口外保持相对完整,未见灼伤痕迹,非因枪击或电击致死。由于死者伤口较浅,现场也未见血泊,故非因流血过快而死。最后,死者遗体未见被搬动痕迹。”

“现场发现的动物尸体是否与袭击遇难者的致命生物相关?”

“该4只动物应该就是袭击遇难者的元凶。”

“如何证明?”

“首先,从血痕中寻找线索。”菲利叙说取证步骤:“我们关闭了仓库灯光,在幽暗空间中,用荧光素查找血痕。我们发现滴落状血痕延伸至动物尸体处。”

“然后,我们从某只动物牙齿表面取到部分血液样本。”菲利继续说明:“虽然暴露在外的血液已经干燥,但通过实验室,仍可从血样中的红细胞膜中提取到抗原部分。在抗体实验中,我们依次对碰各种外来血清抗体,发现该血样与抗B抗体发生聚集反应,说明其为B型血,且与某两个死者血型一致。按此流程继续验证,其余两位死者都是a型血。”

“四只动物尸体牙齿中留存的血样,都能与遇难者血型对碰得上?”

“可以对上。没发现非遇难者血型的其他血样。”

“能一对一精准匹配吗?”

“很遗憾,目前还没有这种技术。也许未来对核酸蛋白的进一步研究,可以提供更完善的死者信息匹配方案,但目前还没有实用化技术。”

“是否还有其他佐证?”

“我们还发现该4只动物尸体的牙齿和爪子带有某些纤维。经微观分析验证,单根纤维均为圆形横截面,具有均匀的染色外观,与遇难者衣服上的纺织合成纤维一致。因此,该类动物应该就是袭击遇难者的致命生物。”

“很好。”戴莎点了下头,结束自己的直接询问并返回控方席。

……

“控方证人,我有些地方不太理解,希望你以专家身份解读一下。”安杰走到菲利面前进行询问:“第一方面,是关于遇难者的死亡时间。刚才你提到了死者有异常低温,对吗?”

“是的。”菲利回答。

“当晚9点半左右,你们到达现场后,从遇难者尸体上测得温度是多少?”

“约在20摄氏度左右。”

“当时遇难者的着装是否完好?”

“有小部分被撕坏,但基本完好。”

“当时的外界温度及仓库环境如何?”

“夏天晚上,在山谷矿区的仓库中相对偏凉,但温度属于正常范围内。”

“一个穿着正常的人死亡后,在不寒冷的正常环境下,尸体从37摄氏度的正常体温冷却到20摄氏度,需要多久?”

“正常环境下,尸温每小时降低1摄氏度,需要十几个小时或将近一整天时间。”

“该怎么理解如此矛盾的地方?这能证明死者是在晚上7点钟至8点钟期间遇难吗?”

“异常低温的形成机理仍在调查中,这属于干扰项。如前所述,我们通过其他显性特征证明了大致死亡时间。”

“插一个小问题。遇难者是否可能被冻死?”

“现场尸体均未呈现蜷曲状,外露皮肤未有冻伤情况,尸斑颜色正常,结合人体组织取样的实验室鉴定结果,排除冻死因素。”

“好的,回归原问题。为何你们毫无道理地踢开这个所谓的‘干扰项’,并选用其他特征来确定死亡时间呢?”

“因为这个特征过于异常。据被告供认,其6月17日当天下午5点前去往月铃镇时,所有值班工人均还健在。而且,被告当晚7点时也能联系上对方。因该特征与现实情况过于矛盾,我们认为其为干扰项并排除。”

“我提醒一下,专家证人。”安杰严肃地交涉:“控方通过有瑕疵程序获取的问讯记录,不是有法律意义的供认。”

“但是被告当晚7点钟能联系上矿区值班工人是事实。”菲利回答。

“第一,有瑕疵的问询记录能否作为事实,有待法官阁下定论。第二,根据我的当事人所述,他当晚7点钟的时候已经处于醉酒状态,实际上不能清晰分辨通话人的声音。”

“第一,被告当天下午5点钟见到依然健在的值班工人,第二,被告当晚7点钟能与矿区的人通话,这是不可否定的。”

“第一,被告当晚7点钟与矿区通话的人是否就是值班工人存疑,第二,按照异常低温特征,也不能否定遇难者死亡时间可能在当天下午5点钟至晚上9点半之间。专家证人,你认为长达4个多小时的作案时间,和最多1个小时的作案时间,能做的事情是一样的吗?”

“我没法对无凭无据的事情进行推断并下结论。”

“那么。第二方面,关于现场发现的犬齿类动物尸体。那些尸体是什么状态,死亡时间跟遇难者一致吗?”

“动物尸体出现一定的腐烂现象,预计死亡时间超过2天。”

“也出现尸僵状态吗?”

“并没有太明显的尸僵。该状态可以在完全形成后最短2天后逐渐消失。”

“我已经懵了,专家证人。你的意思是,已经死了两三天的四具动物尸体,是造成当晚工人死亡的元凶?”

“这不是普通的动物尸体,我们把它们称为不明致命生物。”

“你的意思是,这些‘尸体’仍是‘生物’?你们到达现场的时候,这些生物还在活蹦乱跳吗?”

“我们到达现场的时候,所有的不明生物都已经不再活动。”

“根据我粗浅的能量原理知识,已经变为尸体状态的东西,既没有能量存在,也丧失了能量获取能力。请问还有什么力量能让这些东西动起来去杀人?”安杰歪着头,摆出一副难以理解的神态。

“目前仍在调查中。”菲利冷冷地回应。

“所以,你们实际上也不知道导致工人遇难的直接原因。”

“如前所述,与现场发现的不明致命生物脱不了干系。”

“那么。你是如何证明这些动物尸体就是不明致命生物?假如后者真的存在。你是怎么证明这些东西在矿区行动过?”

“不明致命生物在现场有明显的行动痕迹。第一,该生物**存在腐烂现象,自DT15010616-034Vs货柜顶上圆形舱口及其附近一直到1号仓库大门,存在其爪印及通过验证后能匹配上的生物组织。第二,该生物与遇难者生前搏斗过,不仅生物爪齿留有遇难者的血样和纺织纤维,有些遇难者的手指甲也有生物的皮肉。”

“这些‘动物尸体’不但通过货柜的圆形舱口跑了出来,甚至遇难者生前还与会走动的‘动物尸体’搏斗过?”

“如前所述,那不是普通的动物尸体,是不明致命生物。”

“也就是检察院内部编号为VD-02的生物?”

“是的。”

“请描述一下现场的尸体分布情况。”安杰思索片刻后,继续提问。

“DT15010616-034Vs货柜及其附近发现两具外地工人尸体和不明致命生物尸体。仓库大门及仓库管理办公室附近各有一具本地工人尸体和生物尸体。”菲利接着描述:“另外发现两只生物的足印一直延伸至矿区外,并在月铃湖附近找到该两只生物尸体。”

“听这个意思,好像是不明生物袭击人类后,也跟着一起‘死亡’?或者说,丧失了行动能力?”

“从类似事故看,绝大部分是这种情况。”

“另外小部分情况呢?”

“也有人遇袭后存活,但不明生物丧失行动能力的极少数情况。”

“举个例子?”

“与本案有关的情况将由另外证人讲述。”

“那么。第二方面,关于不明生物的出现时机。”安杰换了询问主题:“根据6月16日下午的装货记录以及多人证实,DT15010616-034Vs货柜当天作业装的都是黑能晶,且已被封顶上锁。按现场物证,是否可理解为,不明生物是后期人为重新装入货柜?”

“有这种可能性。我们有证据表明,货柜被人重新打开过,而且是矿区内部人士。”

“比如那两名在货柜旁边的外地工人?”

“这是可能性之一。事发当晚,外地遇难工人尸体上有仓库临时存放B区钥匙串,包括DT15010616-034Vs货柜在内共二十把钥匙,且该货柜顶上的圆形舱口为被打开状态。”

“也即是说,那两名工人有将不明致命生物装入货柜的嫌疑?只是恰好遭遇反噬?但是,又该如何安全地装入这些东西?”

“鉴于该两名工人均已遇难,很难解释其动因或行为逻辑。至于第三个问题,检察院仍在调查中。”

“月铃镇在事故前后时间里均有圣明邪教活动痕迹。你们调查过工人背景吗?”

“经调查遇难者本人及部分与该货柜有显著联系的人员,暂时未见明显的邪教背景。”

“与该货柜有联系的人员?证据是什么?”

“我们现场记录了指纹。通过在相对光滑的货柜顶上圆形舱门用指纹撒粉取样,经匹配发现,除了该两名外地工人指纹,以及具有不在场证明的原作业工人,还有另外一位嫌疑人。”菲利盯着安杰,缓缓说:“那就是德肋先生。其指纹就在该货柜圆形舱门处。”

“专家证人,德肋先生同样具有不在场证明。”安杰也看着菲利,冷静地强调。

“多人可以证明。6月16日上午,该货柜装货时,德肋先生自始至终未曾摸过该货柜。”菲利反击。

“关于这一点,我已询问过德肋先生。”安杰毫不退缩,似乎胸有成竹:“根据仓库检查制度,德肋先生有权不定期对任何暂存的货柜进行开柜检查。他确实于6月16日晚上10点检查过DT15010616-034Vs货柜。而且,多人也可证明,从6月16日上午到6月17日下午5点之前,没有谁见过德肋先生拖着6只总重达200多公斤的生物走进仓库。”

“而且。”安杰进一步补充:“6月17日,德肋先生去往月铃镇前,因预计或将晚归,出于对简化流程的快捷运输制度负责的态度,他特别吩咐作为仓管员的值班工人当晚安排时间进行突击检查。6月17日下午5点钟后,偌大矿区中只有4名仓库值班工人的情况下,至于仓管员是因发现苏醒的不明生物而被杀害,还是因为埋藏不明生物而突遭反噬,天晓得呢?这难道不是公诉人和其团队应去调查,并在此公布可信结论的吗?”

“我们调查团队充分考虑了以上各种情况,包括作为仓管员的遇难者若存在埋藏不明生物,其是否受人蒙蔽及指使的可能性。”菲利沉着应对:“所有推论都有可能性。但真正有证据支撑的,就是被告打开过这个后来藏有不明致命生物的货柜。”

“我需要再次强调,专家证人的最后一句话混淆了逻辑关系。‘打开’的动作与‘后来藏有不明生物’的动作不一定是同个人所为。”安杰转向陪审团说明后,又向菲利作出总结性询问:“专家证人,根据现有证据,是否无法解释以下问题。第一,不明致命生物杀害值班工人的直接手段。第二,任何人打开货柜并安全装入不明致命生物的方法。”

“……”菲利沉默少刻,呼过一口气,声音略微低了些:“该案件的杀人机制超出常理,但不能否定遇难者、行凶者及关系人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及作用路径仍在调查中。”

“那么。”安杰再次询问:“以专家证人的身份,请你给该案遇害者的死亡原因进行定性,是自杀,谋杀,事故,还是不明?”

“……”菲利沉思了好一会,才说:“不明。”

“很好。我没有其他问题了。”安杰说完,转身走回辩护席。

……

“有点麻烦了啊……”芙琳的声音在我身边响起。

我也深有同感。这一轮的物证辩论,似乎暴露了关键因素调查不足问题,恐怕难以证实德肋的犯罪动机和行为逻辑。

这也难怪。毕竟,见识过死灵杀人方式并存活的幸存者,大概就是我这种极少数分子吧?

可是,我也完全不明白其中的机理,这能如何说明?难道说我是个转世并天赋异能的神秘人吗?

同时,我也知晓了这起案件的更多细节。不得不说,安杰的准备工作相当到位。按照嘉妮老师给我的回信,估计安杰就是上周去月铃镇实地调查的律师,说不定他还带了助手之类。而且,按照他层层递进的询问,特别是最后第二个问题,难道死灵还能听话地钻进货柜?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还是说,死灵有特殊的启动方式……?

想到这里,我忽然身子猛地一颤。

这是怎么回事……

我下意识地,慢慢地抬起右手,摊开手掌,看着那与常人无异的手纹和肤色,心中却涌起一阵接着一阵的困惑。

甚至,还有恐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伊珂……”

“啊?”我听到有人轻声呼喊,转头一看正是芙琳。

“你手掌怎么了?出汗啦?别紧张。”芙琳安慰过我后,说:“法官在传唤最后一名证人了。上去吧,尽力就好,别怕。”

啊,到我的回合了?

我缓缓站起身,顿时感到聚焦而来的多方视线。

镇定,镇定。

前方那空空的证人席,正等着我。

加油。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