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魔女的交换 > 第79章 书房

魔女的交换 第79章 书房

作者:晴斓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0-28 22:18:29

第79章 书房

“你怀疑这个里克教授,与当时在月铃镇上出现的圣明教徒里克是同一个人?”

戴莎马上就猜到我的意图。

她的记忆力真好。两周前在蓝苜蓿咖啡馆时,我只是讲过一次“里克”这个邪教徒的存在,没想到她记得到现在。

“是的。”我讲出自己的发现:“学院图书馆记录显示,1481年之后,这位里克教授就再没有任何书籍出版或刊登期刊的文章。而那年之前,他几乎每年都有研究文献刊发。”

这个人,1481年后就像在学术界突然消失一样。

而今年那位现身在月铃镇上的“里克”,则号称自己在世间巡修过二十年,若倒推时间,不正好是1481年?

所以,那位身份为教授的里克,现在还在国家神学院吗?

“嗯,那可以调查下这位教授的现状,就明白了。”戴莎答应后,将纸条折好放在茶几上:“这个事情很容易,也许会是一条线索。”

如果能顺着这个人查出线索就好了。

那个出现在月铃镇的里克,虽然仪态举止邋遢,言行又有些神经质,但仔细回想他讲过的一些话,似乎又不完全是没逻辑的癫狂邪教徒。

但要找到这个人,恐怕不容易。如果他现在真是个浪迹天涯的巡修者,那时候从月铃镇墓园离开后,天晓得又跑到哪里去了。

那些莫名其妙的话语,总让人有些在意。如果能再遇到他,真想问清楚是什么意思。

如果他还没彻底疯掉,如果还真能再见到的话。

就像什么话来着……命运的安排是既定的?不对,这算什么……必然发生的因果链?

我摇摇头,向前看去,正好瞥到靠墙立柜上的一个小座钟。

这是个小巧的立方体箱式钟,上方钟面时针已指向下午4点,下方箱体里吊着一个来回晃动的钟摆。

我下意识地盯着钟摆,渐渐地却像被催眠一般,分不清左右往返的原点和终点位置。

“时间过得可真快。”

戴莎的声音从左边传来,让我让迷糊中清醒过来。

“啊……”我转头一看,见到她也在看着时针,便回应一句:“是呀,一个小时就这么过去了,真快。”

刚刚和她一直在讨论案件情况,都没意识到时间流逝如此而快。

“嗯。一天,一月,一年,也是这么悄悄地就过去了。就连十年,也仿佛只是一瞬间。”她淡淡地说着,眼神却仿佛陷入钟摆搅动的时间漩涡中。

“十年么……”我想换个轻松点的话题,便自顾自说起来:“对咯,恰好今年就是十年一次的大校庆呢,只剩下不到两个月了,也很快哩。”

“大校庆?嗯,对。十年前的10月也是,那时候挺好玩的。”她的嘴角悄然翘起,似乎想到什么有趣的往事。接着,她便看向我,问:“你们这一届年级怎么安排呀?表演节目吗?”

好像从沉重话题跳跃到尴尬话题了……

“很不幸被抽签到表演节目……”我叹了一声,接着就一五一十向戴莎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包括怎么被韦娜诱导上话剧贼船的经过,但没说到具体表演和排练情况。

“真有趣。那你的角色是什么呢?”她微笑着看向我,直接问起关键细节。

检察官的直觉……有时候真的很讨厌啊!

“哈,哈,哈……”我张了张嘴,始终说不出口。

“嗯……”她保持着笑意,好像在观察我似的,一会后再说:“留个悬念也好。我到时应该会过去的,期待眼前一亮哦。”

不,还是别期待的好,认识的人少来一个算一个最好。我回想起排练时的情景,真尴尬死了。

“而且,还有红叶社的热心学姐当顾问,剧本一定很有意思吧?”她笑着说。

那可真是太有意思了。我忍不住抬起手按了一下额头。

“挺好的。”她好像看出我的窘态,别出心裁地安慰我:“青春岁月,如果不认认真真地装一次疯,犯一次傻,等到暮年才发现人生太无趣,那就追悔莫及了。”

还有这样的说法?我惊讶地转过头。

只见她不知何时抱起一个靠枕,微笑看着客厅前方的米色墙纸,好像那里正在放映自己曾经的时光画面。

“要不要看看前辈们的过去故事?”她转而看向我:“就是上一个十年的校庆。记得那时候,语言系也是表演话剧,好评如潮呢。”

“哦?学姐有当时的一些资料吗?如果是就好啦,谢谢!”我听她的意思,好像是存有一些1481年校庆记录或档案之类。最好是可以拿给韦娜参考的资料,免得大家无脑瞎编一通,乱插剧情……

“嗯,是有一些当时校内报道,主要是红叶社的通稿啦,不一定完全能用,只供参考吧。”她放下靠枕,站起身来,往客厅走廊处看了一眼,便问起我:“可能得去书房找一会。怎么样,要不要也一起来?”

“就当是参观白天的书房好了。”她笑着说:“虽然那间房很小就是了。”

“好呀,谢谢学姐。”我想,虽然那天晚上经过书房时也曾匆匆一瞥,但反正现在坐着也是闲,就如她所言,去瞧瞧白天的书房好了。

随着她走到走廊之余,恰好能看清这间房屋的布局。

刚走进书房就能见到南向敞开的大窗户,窗帘已束至两侧。房间里采光很好,朝向与客户阳台一致。

对面门则是她的卧室。刚刚一眼还能瞥见里面床上叠得整整齐齐的被子枕头,以及最上面那个显眼的橙色长条形抱枕。卧室里还有一个北向窗户,若两间房门都打开,就如现在这样,恰好空气南北对流,观感也更加通透。

这是极简主义的书房。一张米白色木桌,一只同款色简洁椅子,一整面西墙是顶至天花板的大书柜。桌上摆着一大叠收拾整齐得像套书的文件资料,就如那晚所见一样。除此外,也没有其他多余的家具或杂物。

“这里,这里。”她招呼着我走到书柜前,打开一扇玻璃柜门,弯着腰,指尖划过第二格中的若干陈旧笔记或书本。

那格子像是她回忆的地方。我注意到一个嵌着黑白照片的小相框,不知是什么时候拍的,但越早年份肯定越稀罕,毕竟现在的照相技术也没发达到可普及大众的地步。

可能是有一些年头了,这照片的边缘,特别是左上角位置发黄比较严重,使得那边角上本就不太清晰的画面更显模糊。

照片里有两个人。

我一眼就看到站在中间位置的戴莎。

那时的她长发过肩,穿着像是哪个学校制服的套装过膝长裙,系着丝巾叠成的领花,套着长筒袜,踏着平底鞋,两手交叠垂握于小腹前,身子似在微微倾向旁边的人,一抹浅笑恰到好处地定格下来,让时光记住她曾经的青春可人。

旁边的人比她高出个头,身着得体的正装,虽然因照片老化而看不太清其面容,但还能看出其留着短发,也未蓄须,或许是名年轻男子。

这两人站立姿势相当正式,似乎保持着微妙的距离,但戴莎那样子微微一倾,加上两人的高度差,又有一种将倾于对方肩上的似是而非错觉。

背景是在一栋老房子的门口。怪了,怎么好像在哪里见过?但是,这照片老旧得有点模糊,让人看不太清楚。

相框旁边还摆着一个小方盒子,似是装着什么饰品。小盒右下方绣着一只银丝蝴蝶,让我马上联想到戴莎经常别在外套上的胸针。

“嗯,先看这一本吧。”戴莎的声音传了过来。她好像找到了什么资料。

我转头一看,见到她手里多了几本旧书。

而她的视线也移向书柜第二格里的相框,可能是注意到我刚才动作,她笑着解释:“那是去宁溪谷学院报到前的照片,也已经十年了。”

“十年?那……这是学姐的中学毕业纪念照吗?”我记得学院并没有统一的礼装制服,这可能是戴莎的中学礼服。

这么正式的着装,也许是毕业典礼之类才会用到吧。就像我月份毕业时,也穿着学校礼服长裙,只是款式相对简朴得多。

但是,她又说是去学院报到前的照片……?

嗯,还有背景那栋楼房,再仔细瞧瞧,似乎有些学校建筑风格,这会不会是在她中学拍的照片?那我不应该有任何印象才对啊。

“毕业纪念照?”戴莎微微一笑,说出莫名其妙的话:“算是,也不算是吧。”

这是什么意思?我听懵了,到底是或不是?

“那这位是……”我看着照片里的另一个人,忍不住试探着问。

“哦,是当时的学长啦。不要管那个人了,来看这个吧。”她轻巧地一带而过,向我展示她已经翻开的一本旧杂志。

听她的语气,似乎跟照片里的那人挺熟悉,而且明显不是奥文。

但她已经无心介绍。

那便看看摆到面前的旧杂志好了。刚刚我注意到被翻开前的封面,似乎是红叶社的校庆特刊。

没错,内容是对1491年10月13日校庆的报道。

标题是:今夜,社激情演绎新时代“骑士与公主”,舞台群星璀璨,夜空明月失色!

天哪……这浓郁的《红番茄报》风格是怎回事?

定睛一看,撰写者是:林奇,语言系大一新生。

不会这么巧吧?

“学姐,你认识这位林奇吗?”我指着报道作者的名字。

“这人吗?嗯,他是当时话剧的编导之一,在校期间一直担任红叶社月刊主编。”戴莎向我靠近些许,像是在确认我所指的文字位置。

飘逸而来的淡淡发香让我稍稍一愣。

她似乎对林奇并不陌生,接着又说:“他毕业后去了《红番茄报》当记者。当时那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报,许多人都不理解他的选择。因为他完全可以去更有影响力的机构。”

“当然,现在这报纸以独特魅力‘家喻户晓’了。”戴莎补充说:“于是,不理解他的人更多了。”

确实有可能。

金石同盟名校的毕业生,却跑去小报编造荒诞不经的鬼故事,大概在很多人眼里就是这么一回事吧。

只是,若能穿透那夸张可笑的修辞造句,反而能发现主流舆论见不到的独特信息。有时候我都怀疑,那种荒谬文字风格是不是这个人装疯卖傻的伪装。

“这位学长还在《红番茄报》吗?”我问了一声。

“在呀,应该是主编了吧。但他好像更喜欢当记者到处跑。”她很快就回答。

听起来,戴莎确实对他挺熟悉的。

“毕竟是同届校友嘛。”她可能看出我的疑问,主动解释:“而且他对我访谈过。如果你看过他写的一些事件报道,也许里面所涉及的采访对象中,‘某个不愿意透露身份的个人c’,就是我了。”

哈……?这么说来,我还真有点印象,但是想到报道里一些捕风捉影的言论,又觉得不太像戴莎的风格:“那,学姐作为采访对象所说的话,是真是假啊?”

“半真半猜吧。我作为匿名人士可以提供给他一些信息,他也顺便加上一些自己的推论。”她回答:“所以,他报道里那些被采访者aBc,不完全只是一个人哦。”

居然还有这样的做法?用匿名人士代言自己的观点,再顺便掺杂些扯淡言论做掩护?

“这人挺适合做间谍什么的,哈。”我忍不住开了个玩笑。

“嗯。”戴莎点点头,说:“搞不好国家安全局已经调查过他了。”

呃……这算是开玩笑吗?

她在笑……我分不清,她是以什么身份在说的。

“最近报纸没见到林奇的文章了,不会真被抓起来了吧……”我仔细回想,好像自7月份的中南旧城区不明死亡事件报道后,就没见过其署名的文章。

“那倒不至于。”戴莎说:“他7月份采访我的时候说过,好像是要去西北地区做系列报道。说不定要准备出书呢。”

咦?西北……是指卡诺州一带吗?

系列报道,难道是林奇之前署名刊登的各地不明死亡事件报道……?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