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华娱之女明星请自重 > 第113章 中国人独有历史情怀的源头(44)

第113章 中国人独有历史情怀的源头(44)

第113章 中国人独有历史情怀的源头(44)

“历史对中国人来说,是文化,是传统,是情怀。新的王朝建立,头等大事就是给前朝修史。”

沈三通说道:“我们对历史的情愫,不是设定,不是某个皇帝下了诏书,说要重视历史。不是这样的。”

“历史,历是历法,史是事件,历是时间概念,史是空间概念。历史是一种制度,为了满足现实需要形成的制度。”

“历史是记录,某年某地发生某事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的建立,是源自于现实的需要。”

“周天子分封诸侯,如何掌握自己亲戚在封地做了什么事,发展的如何,是不是作恶了.”

“周王室给出的解法就是历史制度,让各个诸侯国,把所有的事都要记录在案。”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台账,历史就是账本。”

“这样的制度,不光是单个诸侯国进行记载,诸侯国之间还要遵循着一个复杂的制度进行互相汇报。”

“比如发生在齐国的事,你必须要告诉鲁国和晋国,发生在郑国的事,也要按规定向虢国和周王室汇报。”

“诸侯国每年都要带着这个账本来,然后周天子拿着账本交叉验证,那真是一个也跑不掉。”

“各国之间的账本比对看看,这个事儿,你徐国史书上有,但是郑国史书上没有,你这个事儿为什么没向郑国汇报?伱这事儿是不是不符合周礼?”

沈三通说到这语气带着敬重:“我们老祖宗真的厉害,设计的制度非常科学。账本可以造假,交叉记录也可以作弊,但有一个人力无法改动的,就是天象。”

“彗星、陨石、日食,出现的时间,无论在哪个地方记录,周王室,还是各诸侯国,时间点一致。”

“诸侯国想改记载的事件?对不起,有历法在那卡着你,太阳历,月亮历,星星历,你想把日子,把事件前赶后错搞得好看点?门都没有,历法解密全都被周王室掌握着,轻易算不明白。”

“历法就是周王室的高科技,诸侯国自己偷摸改台账改出了岔子,一个时间点变了,后面都要对不上。就会造成天象记录时间出错。”

“人家日食都是乙未日,怎么就你是丙申日甚至丁酉日,你是记错了吧,还是做了假账?是不是干了啥缺德事,要隐瞒?”

“这么一通查,诸侯国偷摸干了什么不合乎周礼的事儿都能给你挖出来,区别只在于周天子想不想办你。”

“所以,历史并不是天生,不是我们中国人特殊,也不是浪漫的产物,历史首先是一种制度,满足周朝的现实需要。”

“是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分封制制度下,各诸侯国阳奉阴违,形成独立小王国问题的强力手段。周朝用以这个为核心的制度,钳制了中原二百多年,一直到他自己作死为止。”

沈三通说到这里,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嗓子。

会场安静了下来,大部分记者第一次听到这样关于历史的解读。

不得不说,沈三通狂归狂,但确实有点东西。

“这就是为啥,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官都这么头铁,诸侯发话要改记史,宁死不从。”

“因为史官是一个政治群体,他们的政治生命就来自于周天子,他们的政治威望来自于自身对历史真实的记述。一旦他们曲笔甚至掩盖了诸侯们的所作所为,那么他们会立刻失去自己的政治地位。”

“史官坚持了正确的记录,被杀了,相当于是钦差大臣被地方弄死。无论说法多么正当,钦差的死本身就是一个信号。周天子一定会给他报仇,震慑地方。”

沈三通说到这,感叹道:“这就是为啥,早时中央派到地方上的负责监管的官员叫‘刺史’。”

“刺,刺穿,史就是地方发生的事,刺史,就是带着中央的尚方宝剑,刺进地方血淋淋的一剑,掀开地方的盖子。”

“从地方查清情况,交给中央一份台账,让中央知道地方上的真实情况。”

沈三通环视会场,带着自豪道:“也是为何,世界上只有中国有信史的原因。要有明确时间的历史,就要有一个广袤的疆土,为了管理广袤的疆土,从现实需要建立这样的制度。”

“我们的历史不是特殊的,因为来自于现实,不是想象。我们的历史又是特殊的,因为这种现实需要,只有我们有。”

“因为制度,衍生了文化,文化延续下来就成了习惯,经过三千年的发展,习惯融入到了中国人血脉,成了如今中国人浪漫的历史情怀。”

听到这里,在场记者,对于沈三通要拍大片的质疑,大部分消散了。光是这番认识,说明他是有干货的。

沈三通接着道:“制度沉淀千年,形成了灿烂的历史文化,也形成了我们独有的时间观念。”

“中国人对时间格外宽厚,我们听到300年前、500年前、2000年前都觉得很平常,因为300年前就是清朝,好像清朝并不遥远。500年前是明朝,1000年前是宋朝,2000年前是汉朝。”

“这些时间对我们来说都格外熟悉,他们怎么生活,怎么吃喝,大事小情,皆有记录,生活在这些时空里的人物生平以及留下的诗书经史都在我们的眼前。”

“这是中国人才会有的独特感受。你去问欧洲人300年前的事情,他们或许还能说出一点人物时间,再问500年前的,他们就只能挠挠头,然后说出些传说里的东西了。”

中国人的历史观念,是有现实根基的。

不是从地里挖个千年不腐的菜篮子,就是历史。

中国的历史,从大的历史观,到衣食住行的小事。

四个字,传承有序!

演变的过程有一条平滑的曲线,自然而优美。

身处其中的中国人,对历史有着无比深沉的爱。

这种爱,能在网文小说撑起一个大频道。

上亿历史文读者,每个朝代都有拥趸,就是这种爱的具体体现。

大家爱而不知,也无需知道,不必知其所以然。

但作为电影主创,沈三通必须把这种情怀提取出来。

《赤壁》电影的历史观,将会决定赤壁的票房的成败!

必须知道,中国历史不是设定,也不是凭空产生的。

那么对于中国人来说,历史大片的最大毒点是什么?其实很明确了!

一个字,假!

两个字,虚无!

不是说百分百还原历史,也可以浪漫,但决不能虚无。

不能让观众感觉到假!因为中国的历史,从源头上,是为了摸清地方情况,追求的就是真实。

原版的《赤壁》实事求是的说,单从特效、服化道来说,其实弄得不错。

但它虚无了,大一统之战,变成了帮派混战。

没了真实,其他做得再好,也是无用功。

沈三通再喝了一口水,继续道:“制度衍生文化,文化成为习惯,时间悠悠,当时的今人变成古人,又反哺诞生更多的文化和习惯。”

“无数的人和事,汇聚成了一条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高悬在我们民族之上,宛若星河,赓续万古。”

“我们畅游其中,受其熏陶,造就了中国人独有的浪漫情怀,中国人的历史浪漫宛若空气,比比皆是。可能我们自己都没注意到,但其实只有我们拥有。”

沈三通随口举了一个传统节日做例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