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华娱之女明星请自重 > 第268章 帝王之象和绝地反击(33)

第268章 帝王之象和绝地反击(33)

第268章 帝王之象和绝地反击(33)

沈三通开讲历史中的赤壁之战,讲开讲透。

这也是说戏,包涵他的创作思路。

沈三通道:“历史上赤壁之战,有如下过程。”

“背景。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彻底击败了袁绍的残余势力,北方稳定,使得可以发动南征。”

“208年,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后,于建安十三年(208年)正月回到邺城后,立即做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准备”

“第一凿玄武池以练水军。”

“第二派遣张辽、于禁、乐进等驻兵许都以南,准备南征。”

“第三令马腾及其家属迁至邺,做了实际上的人质,以减轻西北方向的威胁。”

“第四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自任丞相,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

“第五以罪名杀了数次戏侮及反对自己的孔融,以维护自己的权威。”

“之后就是,八月荆州刘表病死,蔡瑁、张允等拥立刘琮继任荆州牧。让曹操看到了大一统的机会。”

“于是进入到赤壁之战的前期阶段。”

“第一刘琮投降。”

“刘琮以荆州投降曹操,派人用朝廷过去颁发的符节去迎接曹操。”

“第二长坂坡激战。”

“曹操到襄阳后,听说刘备已经过去,亲自率领五千名精锐骑兵急速追赶。”

“一天一夜跑了三百余里,在当阳县的长坂追上刘备。”

“刘备抛下妻子及儿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人骑马逃走,曹操俘获了大量的人马辎重。”

“第三孙刘联盟。”

“鲁肃建议孙权派他到夏口窥探虚实,抵达后,听说曹操大军已向荆州进发。”

“等他到达南郡时,刘琮已经投降曹操,刘备已经向南撤退。”

“鲁肃直接去见刘备,建议刘备派遣心腹之人到江东去与孙权联系。”

“刘备采纳鲁肃的计策,进驻鄂县的樊口。诸葛亮和鲁肃去见孙权。”

沈三通继续道:“然后即将到了赤壁之战正式部分。”

“第一迎降之议,第二孙权出兵,第三孙刘合兵,然后双方初战,曹操战败。”

“曹操不得不把水军引次江北与陆军会合,把战船靠到北岸乌林一侧,操练水军,等待良机。”

“周瑜则把战船停靠南岸赤壁一侧,隔长江与曹军对峙。”

“以上从背景,到第一次交战,就是电影第一部的内容,小败进入对峙,会以草船借箭结尾。”

“赤壁之战第四部分,火烧赤壁,曹操战败失去统一机会,进入三国对峙局面。也是电影第二部主要内容。”

沈三通道:“赤壁之战总的来说,就是208年9月底,诸葛亮赶到柴桑(江西九江)游说孙权。周瑜奉命从鄱阳赶回鼓舞孙权的信心。”

“孙权本已决心抗曹,只是担忧打不过。经过周瑜、诸葛亮的分析,使他坚定了决心。”

“其中周瑜为孙权分析的战争形势,完全基于军事层面,更为专业。”

“他认为曹操没有看上去那么强大。”

“208年10月初。周瑜率军抵达夏口对岸的樊口,与刘备的两万人会合。”

“刘备听说东吴首发只有三万人,有些担心力量不足,就留了两千精兵给关羽、张飞,让他们待在孙刘联军大部队的后面,为万一的战败留下退路。”

“会师后,周瑜、刘备率领着近五万人沿江溯流向西进军。”

“10月10日。占据江陵后立即向东追过来的曹军,在赤壁与前来迎战的孙刘联军碰上,打了一个遭遇战。”

“不擅长水战的曹军吃了个败仗,只好全部撤退屯扎到赤壁北岸的乌林地区。”

“赤壁初战,是曹操南征以来的第一个败仗。”

“他一鼓作气统一天下的期望破灭,对孙刘不堪一击的幻想也不现实了。”

沈三通喝了口水道:“但是曹操还没清醒过来,又或者他还想再试试。”

“历史马上就要拐弯。本来快要统一的中国因为曹操坚持打赤壁大战,又重新走向长期分裂。”

“而这个历史的拐点是曹操军事部署上的一个重大错误——连锁战船。”

“曹军主力是中原人,没有水上生活的经验。”

“战船部队要在长江上屯扎,士兵吃住都在船上。”

“他们不适应船只颠簸、水浪摇晃,生病的人很多。”

“于是是曹操为了方便军船防守,就把船用铁链连在一起,减少晃动,让士兵适应一些。这就是连锁战船。”

“连锁战船导致被曹军船阵被火攻时无法迅速散开变阵,最终一下子断送了曹操全部水军,也断送了曹操统一江南的计划。”

“208年12月7日。白天天气晴朗温暖,到了傍晚刮起了东南风,而且东南风越刮越大。”

“午夜,黄盖军把几十艘火船同时点着,借着猛烈的东南风,火船一头扎进了曹军战船群里。”

“一时间,曹军连在一起的战船纷纷燃烧起来,水军四散逃命。”

“岸上有的营寨也连着起了火,整个乌林军营到处是大火,四面都是溃军,曹军彻底乱了。”

“曹操见大势已去,根本组织不起来有效的抵抗,干脆带着主要将领和精锐骑兵逃跑了。”

“在逃跑前,他下令把没烧的船也烧了,军营也烧了。”

“于是在赤壁隔江的北岸,大火更加疯狂地燃烧。乱军中淹死、烧死的曹兵不计其数。”

沈三通道:“赤壁之战来到了结尾,是208年12月8日凌晨。”

“早已准备好的孙刘联军,配合火攻追击,没来得及逃跑,没被烧死的曹兵都被他们歼灭了。”“曹操从华容道向江陵撤逃。一路上道路泥泞,他欺骗老弱病残的士卒用草铺平道路,让骑兵通过。”

“然后直接率骑兵压过去,踩踏正在铺路的弱兵身上,利用他们的身体快速铺平了道路。”

“这种做法非常残忍,但是能够尽快尽多地把精锐的骑兵带出来。”

“孙刘联军一直追击到江陵,赤壁大战以曹操完败,孙刘联盟完败收官。”

沈三通总结道:“赤壁之战是一场具有标志性的战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离开了黄河流域进行大规模江河作战。”

“反映了中国的军事政治中心不再是仅仅靠着黄河流域,而是渐渐在向长江流域南移。”

“赤壁之战的结果告诉所有人,居然还有这种操作,江东居然是能对抗中原的。”

“晋宋齐梁陈,乃至后来南宋的信心就是从这一战开始培养起来的。”

“虽说这是江南农业水平提升的结果,但大部分人是想不明白这个问题的。”

“所以,孙权的历史评价绝不会低。而且孙权确实是关键时刻没怂,换成庸人在位,打都不打被吓住是很有可能的。”

黄小明认真听讲。

有些内容听不懂,后续要请教剧组配备的历史老师。

但沈三通的最后总结,他听懂了。

抓住了表演重点。

孙权这个人物,关键时刻具有极大的勇气。

时间到了中午,众人一块吃了午饭。

下午。

梳理完演义和历史。

沈三通开始讲戏,他讲了总体要求:“我们要明白,赤壁之战以前,中原基本统一,就意味着南方该投了,没有例外。”

“包括曹操,当时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那么大意。”

“于是形成了两个阵营的平衡。”

“曹魏阵营,实力强、过往历史来说,赤壁之战一定赢。”

“孙刘阵营,实力弱,以往要投降,但结果我们知道孙刘赢了。”

“戏剧效果上,有了张力,一个当时强,结果惨。一个当时弱,结果强。”

“而我要求,演戏的时候,绝不能有前后眼。”

沈三通看向陈导名道:“曹操的威压要铺天盖地,他笃定自己即将登临皇帝之位,威加海内。自觉或不自觉有了帝王之象。”

“初战失败,才有所回落,但依然自信。直到火烧赤壁才输的干干净净。”

“每个阶段的转折,希望陈老师把握好,我要求前期阶段,要气场全开。”

沈三通看向冯远正、周洁、陆易、黄小明等人道:“而孙刘退无可退,门阀家族还有倒戈的可能,个人绝无幸免之理。”

“对于孙刘来说,这就是生死之战。”

“我要那种紧张感,史诗版的对峙,雷霆即将落下,天将要塌陷,只有战斗。然后绝地反击!”

表演只是基础,后期还要配乐渲染气氛。

但表演不好,弄成儿戏,轻浮,后期工作再好也是无用之功。

这部戏的戏眼,曹操是一个,周瑜是一个,诸葛亮是一个,孙权算半个,赵云算半个,刘备算半个。

其实诸葛亮也算半个,但沈三通经过设计,让他变成了一个。

演义大部分虚构的,沈三通基本没有采用,只有武侯的高光适当采用。

谁让他是武侯,三国历史,没有武侯,不会那么出名,C位就要适当加戏。

定下基调之后,过后的排戏沈三通也只是偶尔到来。

有陈导名和冯远正带着,演员上他不用过于费心,能把精力用在了其他事情方面。

时间一点点过去。

陆续其他角色开始加入排练。

12月1日。

前期筹备耗时一年半的历史大片《赤壁》,在无锡开机。

今天看到个新闻,自由泳100米,潘展乐获得了冠军。

我写孙杨那段的说过,这个项目相当于百米田径,游泳项目皇冠,含金量之高,能赶上今年奥运会所有金牌之合。

潘展乐是游的最快的人类。

西方官媒,不发视频,发了也不给潘展乐镜头。像德国不播颁奖礼,播了污蔑我们运动员用药的短片。破防了。

不是一般的破防,是破大防。黑掉孙杨,赛前药检疯狂骚扰,媒体暴力,扬言要抓了我们运动员。依然没用。

狠狠出了一口气,潘展乐是把昂撒白人的圣坛撅了。

写无极写到孙杨被黑,只写了外部针对,内部配合没写,怕书没了。

写三条谣言的时候,作者话里解释了一些媒体如何打配合,就被删了。

不多说。希望能保护好潘展乐吧。

有书友留言说我愤青,作者君不愤青,很温和,收着写呢,毕竟是爽文,不想刺激大家血压。

写的都是事实,现实也验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