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华娱之女明星请自重 > 第488章 《潜伏》大火,成功即是失败

第488章 《潜伏》大火,成功即是失败

《潜伏》大火。

沈三通觉得《风声》电影可以启动了。

“姜老师,恭喜,收视率高,口碑也好,绝对是爆剧。”沈三通和《潜伏》最大功臣,导演姜微见面。

姜微也是喜滋滋:“这说明观众的眼光是雪亮的。”

沈三通真心实意道:“还是姜老师厉害,原著不足两万字,你进行扩充,才让它成功。”

前世,《潜伏》东阳青雨和南方电视台联合出品。

12月20日在南方(广东)电视台开播。

播出效果没有达到这部剧质量该有的火爆,等到登陆天津、山东、成都等地面频道,收视率开始节节攀高。

再到09年2月,在成都电视台播出,《潜伏》展现出爆剧品质。

播出10天来在成都的收视率都高居榜首,最高收视率达到了5.4%。

直到4月1日,该剧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黑龙江卫视、重庆卫视同时上星,才开始达到巅峰。

开播首日北京卫视的收视率就达到了8.01%。

这一世直接在北京卫视开播,沈三通挂名了监制,还有孙洪雷主演。

孙洪雷在电视剧领域号召力很强,拍电视剧比拍电影赚钱。

所以开播之初,就显示出了爆剧潜质,甚至有剧王的品质。

北京卫视黄金档,每天两集,开播即火。

“玉座金佛”

“斯蒂庞克”

“同样两根金条,告诉我哪根高尚哪根龌龊?”

收视率不断攀升。

好评如潮。

洞天评分9.5分。

【最近看《潜伏》找到了久违的感觉,很罕见的精品剧,坦白讲,能有几部这样的作品,中国电视剧不输中国电影。】

【确实,《潜伏》达到国内谍战剧的高峰了。毫不追求猎奇效果,很踏实的片子,不止余则成,片中的一系列配角刻画的都很不错!】

【《士兵突击》和《骄傲的少年》,再次证明了老大在电视剧的眼光。希望老大能够拍电视剧】

【楼上叉走,不如每年再多拍一部电影】

【支持,一年两部太少了,三部正好,四部不嫌多】

【楼上几位,满嘴都是主义,心里都是生意,沈三通是驴,也不能这样用啊,我觉得五部就行】

寒暄之后。

姜微忍不住探问:“沈导,你说的电影?”

别看姜微名义上是老师,又弄出《潜伏》这样的大热剧,但不意味着他机会就会变多。

尤其是想进入电影圈,还是要看眼前这位曾经学生的眼色。

沈三通问:“麦加的《风声》你看过吗?那本书刚出的时候,我就觉得很适合改编,买了影视改编权,一直想推动,但是没有合适导演。”

麦加原著在07年10月发表,沈三通当时以百万价格拿下了影视改编权。

他手头上屯了很多版权,《诛仙》《鬼吹灯》,晋江和起点的很多网络小说,统统握在手里。

有些自己开发,有些合作开发,版权在手可以塞旗下演员。

“麦加是谍战小说的大家,可以说谍战文学之父,我当然看过。沈导,是想把改编成电影吗?“

姜微很想抓住这次机会:“原作分为上部:东风,中部:西风,外部:静风。”

“东风是以本子特务机关长龙川肥原的视角,把金生火、吴志国、李宁玉、顾晓梦四人囚于裘庄进行审讯,务必要找出“老鬼”来。”

“原作是通过作者本人即麦加,通过各种途径得到这个事实真相,并记叙了下来,有点像自传体,除了叙述这个故事外,还额外写了作者自己的感受。”

“西风则是以我党老潘的视角叙述了这个故事,而静风则以生还的顾晓梦,这位裘庄审讯亲历者的视角进行了叙述,颇有罗生门的感觉。”

“影版要在将近120分钟内讲述一个“捉鬼”的故事,既要让人觉得吸引人,又要让人觉得合情合理,势必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编。”

沈三通颔首:“这部戏我找过高群属,不过聊了聊,我不是很满意,和我想要味道有点差别。”

前世姜微《潜伏》大火之后,在飞天、金鹰均有斩获。

但过两年才拍了《潜伏》原著作者龙一改编的同名小说谍战剧《借枪》。

再几年后,执导胡戈主演的《猎场》,收视不及预期。

《潜伏》的成功,主演孙洪雷和姚辰名利双收,姚辰站稳了一线的位置,洗去了《武林外传》“郭芙蓉”的形象,但没有给姜微带来立竿见影的好处。

可《潜伏》成功,演员只是基础,最重要的还是剧本,也就是姜微。

《潜伏》剧本可以做教科书了,节奏掌握得非常好。主线上,《潜伏》的节奏很快,第一集,吕总方的死,让余则成感受到这种信仰初啼的力量。

之后,又安排了一些列剧情巩固它。

比如李克农让他以“安全为重,如果遇到重大危机,可以停止工作你,进入休眠期,拒绝联络员的呼叫。”

让余则成感受到了和中统不一样的关怀。

之后的剧情,秋季同志为了保护他咬舌自尽,左蓝再次出现然后牺牲,翠平在情感上给予的支持。

结尾处。

安排了廖三民为了保护他牺牲,还有电台的深情呼叫,让他对信仰不可动摇。

最终。

余则成构建了自己完整的信仰,而且会为了它奋斗终身。

逻辑非常完整,也合理,动机明确。

媲美《能文能武李延年》,说明了力量来源。

而且每集的前10分钟一般都有一个小悬念,接近中间处解决,再设一个大悬念,快到末尾处解决,结尾再留一个钩子。

一个手雷作为伏笔,从第二集埋下,一直到最后几集又用上了,设计很精巧。

沈三通作为导演从主创角度去看,毫不吝啬赞美:“从《暗算》开始,谍战剧开始兴起,这两年播出了不少,比方说《保密局的枪声》、《特殊使命》、《谍战狂花》等等。”

“剧情四平八稳且大同小异,都是主角打入敌军内部,然后送情报,斗特务,最后迎接胜利。”

“我愿意投拍《潜伏》,就是看到了不一样的地方,或者说是姜老师的剧本打动了我。”

“这两年的谍战片其实是有点走进死胡同的,偶像剧和现代职场剧,是港台那边的,我们大陆只能玩古装剧和婆媳剧,年代剧。”

“《潜伏》不算开创谍战剧新风格,大体思路方面,依然延续了旧式谍战剧的套路。”

“特务、情报员、阴谋阳谋、暴力刑讯,当然还有复杂的人物形象以及正面人物身处困境时候展示的精神信仰的力量。”

“但是,《潜伏》把这几个方面几乎做到了完美。”

“我始终有一个观点,一个新的题材出现,是可以吃到溢价的,观众的包容。”

“等到题材泛滥,想要吃到溢价,就需要精品,而《潜伏》就是精品。”

“每个细节做到极致,节奏有起有伏,恰到好处,**也拉的起来。”

“《潜伏》主线和细纲全部板板正正,节奏太美了。”

“我真的很喜欢,和我想要的味道很贴合,希望姜老师来执导《风声》。”

“当然这部戏,我会作为监制。“

姜微心蹦了一下,他听到了心噗通跳的声音。

沈三通监制,是卖座的保证,又是《风声》这样的畅销原著改编,一部戏就能在电影圈站稳脚。

“这部戏你想要的味道是什么?”姜微舔了舔嘴唇问,有点紧张了。

作为导演,很难拒绝将自己的作品搬到大荧幕。

沈三通道:“延续一个有节奏的故事,剧本我基本写好了,姜老师可以完善一下。”

“其实,《风声》只是第一个项目,如果成功,我还有关于谍战片的想法,能让姜老师有更多发挥。”

沈三通画饼。

他有些担心,姜微从电视剧转到电影,脑子忽然文青起来。

这种可能是存在的。

电影和电视剧不一样,看的太重,或者怎么样,要追求“艺术”是有可能的。

当然,第二部戏也是真实存在的。

正好趁着姜微手热,给他资源,推出一个谍战片导演,以后还可以转战职场剧。

前世《潜伏》成功之后,再有机会姜微手都凉了。

沈三通诛心的想。

如果姜微在《潜伏》里对于余则成的刻画,不是原剧的信仰;对于刮民党的军统、中统嘴脸刻画,没有如此入木三分。

而是把信仰和兄弟义气混在一起,把我们的作风给予果党,感觉都一样。

也许收视上差点,但他的机会多很多。

《潜伏》的成功,恰恰让姜微遭遇了排挤。

项目成功了,但从个人利益来说失败了,掌握资源的圈子不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