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 第二百三十七章 河狸牌造船厂

第二百三十七章 河狸牌造船厂

围塘石的缝隙中满是丛生的茸茸青草,叶身弯曲,叶尖耷挂着雨珠,斜斜地坠下。

牛毛细雨飘摇不定,打落进池塘,溅到木板上印出一个个褐色小点,又在江风中淡化。

尚未封顶的小木屋以围塘石为地基,从水上蔓延至水下,两只小河狸叼着木条进进出出,不断地为小木屋添砖加瓦。

难以想象整个占地十多平的小屋在四只河狸精怪的共同努力下,只用上不到旬日时间便建造完成大半。

眼瞅再来两三天便要封顶竣工,整個工程的总设计师大河狸被梁渠叫了出来。

大河狸拖着尾巴坐在地上,它伸出舌头舔舔爪子,用口水梳理抹平脑袋上几根翘起的毛发。

整理规矩后,大河狸迈着步子走出木屋,来到池塘边面见房东。

梁渠望向水边的老砗磲,示意老砗磲上前替他交流。

作为妖兽的老砗磲看似一无是处,除去防御高与寿命长外没有任何优点。

但它的精神力实打实的强悍,能够凭借意念与有智慧的精怪进行浅层次交流,正好作为他与河狸沟通的中转站。

而且梁渠十分怀疑,河狸一家是老砗磲引来的。

那天肥鲶鱼一众水兽来到池塘,河狸一家的表现十分惊恐,第一反应就是望向老砗磲。

这一点很微妙。

河狸下意识的把老砗磲当做求助对象。

或许是老砗磲每天往来大泽,偶然碰上想找地方度过丙火日的河狸一家,提上了那么一嘴,事情便那么顺理成章的发生。

甚至有可能两方很早之前便认识。

活过千年,大半时间在大泽中,认识一些安全无害的精怪不是不可能。

否则梁渠不太相信河狸会在不了解房屋主人性格,习惯的前提下,随便找个花园安顿全家。

他让老砗磲负责沟通,同样是考虑到两者皆为水兽,相互间信任度会更高。

伴随着老砗磲不断冒泡,大河狸不断点头。

河狸牌造船厂似乎有望挂牌营业。

若是能挂牌,让河狸一家一直住下去都没问题。

只不过,想要让别人干活,绕不开一点——报酬。

帮别人造东西,不能白打工。

老砗磲转述河狸的要求。

梁渠反问:“你们想要什么?”

人喜欢银子,不是因为银子能当饭吃,而是银子能换来饭吃。

给刘全福银票没问题,河狸不一定喜欢.

它没法拿着银票跑到钱庄换银子,再捧着银子跑到市场上置换自己喜欢的东西。

那太过为难一只河狸。

大河狸立直身子,两只爪子上下挥舞,虚空捧起什么放在嘴巴下咔咔咔地啃.

然后它挪到梁渠脚边,用爪子抱起他的手掌,帮忙握成拳头,举到梁渠面前,五趾张开。

它回头望了望,思虑一番,又别回去一根,伸出四根趾头。

梁渠望着自己的拳头,再听一旁老砗磲的解释恍然大悟。

“每一个月要四块我拳头大小的金属石块?”

大河狸猛点头。

合计一家四口,一个月一狸一块呗?

“金银块不行吗?”

大河狸摇头,脸颊肉都在颤。

请访问最新地址

它从地上捡起一个石块,递到嘴边啃成粉末,纷纷扬扬落在地上,随即呲嘴,露出自己橙灿灿的两颗大门牙。

“金银太软,不够啃?”

梁渠若有所思。

河狸一族最重要的宝物便是自己的牙齿。

大河狸的牙齿之所以呈现橙黄色,不是它不刷牙,不讲卫生,而是河狸牙齿成分与寻常动物大不相同,里边含有大量金属元素!

元素不是凭空出现的,它需要补充,啃食金属矿石是最主要的方法。

此外河狸的牙齿终其一生不断生长,若不打磨,会生得太长,以至戳到脑袋。

寻常河狸啃啃树木足够,精怪河狸不行,必须来点“硬货”。

啃矿石,属于打磨,摄取二合一。

金银虽然同样是金属,但质地太软,甚至不如寻常的石块好用。

梁渠当即同意。

金属矿石嘛,大泽里有很多,哪怕短时间内水里找不到,陆刚师兄那边肯定不少存货。

狼烟武师级别的铁匠,身边最不缺各种矿石。

只是金属矿石不便宜啊,河狸的效率高是高,建造成本也要翻倍……

不过没关系。

效率是王道。

改天去刘全福那边要两张图纸,双线开工!

原本要两个半月一艘船,直接干到它一个月一艘!

想来能在蛤蟆不太腻的同时,做到利益最大化。

得到梁渠认可,河狸抽动尾巴,趴在地上四肢齐用跑回木屋,把好消息告诉妻儿。

从今往后它们不仅每月有矿石供应,更得到了安全的庇护所!

对河狸来说,建造物品本是生活的一部分,唯一的区别在于建造的东西需要变个形状。

四只河狸互相磨蹭,传递过喜悦,大河狸重跑回来,指向小木屋,又抬腿跺跺地面,伸出爪子左右扒土作刨坑状。

“想在池塘边挖洞?”

河狸本来只住上一个半月,度过丙火日离开,现在要长久居住,想在池塘边缘打个洞,连通屋内外,属于本能作祟。

梁渠环顾一圈,答应下来,只让河狸不要挖到围墙外边去。

当初建立池塘,目的是为让老砗磲与肥鲶鱼它们有个地方进出。

为此整个池塘造得非常大,光半径有五丈,十五米,直径三十米,大致呈微椭圆形,占地有一亩多。

靠着池塘外,有一圈土地铺上鹅卵石,种上几棵灌木,然后是两米高的围墙,加起来几乎等同于一个三进院的占地。

花销倒不大,梁渠当时的身份已然是官员,周边无民宅,扩建出去的土地几乎是半卖半送的给了他。

池塘大坑的主力军则是几头水兽,只砌围墙和铺设地面雇佣匠人花掉不少钱。

真是过神仙日子。

有带池塘的大花园,有三进院,吃饭洗衣有人负责,实打实的地主生活。

当年头一次去师父家,他见到的差不多也是这番场景,只是规模更夸张。

四进院,带湖心亭的大庭院,有马苑,狗屋,冰窖,小演武场,往来皆是仆从。

羡慕的不行。

仔细想想,自己现在当真是师父的翻版。

当年平阳镇上有杨东雄,现如今义兴镇上一样有他梁阿水。

别人望自己,又是怎样的一番感受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