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国医: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 > 第115章 文章成稿(求订阅)

第115章 文章成稿(求订阅)

第115章 文章成稿(求订阅)

【精品技能堂(仅收录专精级别以上技能):精品技能堂内的所有技能会随术者操作自行温养,温养训练达五万次、十万次时,自动额外增加1点经验值。此后每操作十万次,自动增加经验值1。】

周岩青认真阅读完关于精品技能堂的介绍后,将后背往椅子背上一靠。

精品技能堂的十万次增加一点经验值,并没有获取上限。

是不是说,自己可以靠着这个bug,直接把统计学分析这个技能给刷满?

不是有这样的机会,就是有点费电脑。

重复运转数据统计,太过简单的不行,比如说1 1这样的肯定不行,甚至连简单的数据都不行,而是要一个相对完成的课题数据组。

重复运行一遍,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那种。

不是说可以秒级完成的。

要是可以秒级完成n次,周岩青的类似技能早就升满了,就算是电脑不关机的话,基本上连续运行个二十多小时就可以到十万次了。

“算了,暂时够用了就行,然后有空了回家就刷。”

“也不知道技能如果刷满了,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体验。”周岩青喃喃自语着。

现在这个时间点,是非常舒适的时间点。

周岩青不用承担任何临床任务,也不再是之前的管床医生,只需要直系跟着宁祝即可。

其他的大部分时间,周岩青都可以去实验室,偶尔抽空进一下练功房指导一下师兄和师弟。

日子也算是相对比较充实的了。

七月十八日,当周岩青带着两篇已经差不多成稿的论文到宁祝面前时,宁祝都颇为吃惊。

“你不会是拿着数据丢给公司做了吧?一个月你产出了两篇?”宁祝逼视着周岩青,将信将疑道。

毕竟,这一切如果真是周岩青自己做的,那么周岩青的科研天赋就得被重新考虑,整体天赋也得重新赋值。

周岩青道:“祝哥,我要有钱请公司润色就好了。”

“第二篇才是我们做的临床课题的分析结果,第一篇是我之前收纳的一些基础实验数据,应该也可以发一个三区的。”

“这一个月在做的数据就暂时还不着急拿出来写了。”周岩青不紧不慢道。

科研如临床一样,是水磨工夫,是需要慢慢等待的。

就算你操作能力比较强,也需要细胞慢慢反应和生长。

“伱的执行力和行动力惊人啊。”

“不错,不错,看起来是下过苦功夫的,看过的文献不少吧?像这样的统计格式很新颖,如果不是经常看最近两年的文献,你估计都不知道。”

“我都不会,你这个是怎么做的?”宁祝好奇问。

并不是所有文献里面出现的表格或者图片都是你学得会的,短时间都不一定能学会,除非是有比较深厚的作图功底或数据统计功底。

“就是去看了一下作图的软件推荐,然后搜索了一些代码,计算机的很多代码都是公开的,很好查。”

“但纠正一些细节数据的时候会麻烦一些,我下的是破解版本的,所以这些线条和字体其实比起原版还有瑕疵。”周岩青主动指了出来。

而后,周岩青又给宁祝解释了从原始数据到成表格前的处理数据……

“不错,很不错。”

“论文书写的格式和用词需要调整,不过无伤大雅。到时候肯定还要内部润色几遍。”

“你这篇基础细胞实验的论文,可以试一试二区的。争取投一个一区杂志就好了。”

“我们的这个小临床课题的话,能发三区发三区,最好发……”

论文的分区,多根据中科院的分区方法,将sci期刊根据影响因子的排名分成一二三四区。

分区越靠前的期刊杂志投稿越多,竞争也就越大,如果没办法打动编辑的话,你是不可能挤进去的。

这种sci期刊接收到的是全世界各国的学者投稿。

因此,大部分高校对专业型博士毕业的要求可能会设为两篇三区sci或者一篇二区的sci。

这是底线,上不封顶,原则上是sci文章越多越好的。

科研文章,不管是不是水文,其实在书写的过程中,都是对一类病种,或者是一个比较新颖知识点的探索过程,需要书写者有辩证的思维。

“好,我试试。”周岩青点头后并利索地拿出来了笔记本,周岩青一向坚持的原则就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在衡大附一期间,你只要发了sci,不管哪个分区,老师都觉得可以,其他人也觉得挺好的,没那么多讲究,不会特意地要求你去发几区。

因此,其实有些团队即便做得工作量足够多,明明可以发更高的期刊,吸引到相应的编辑,也会在投稿时选择不当,就发表亏了。

文章投稿也是一门技术活,市面上甚至有相应的公司专门辅助投稿更高影响因子和分区的期刊。

……

周岩青与宁祝讨论了小半个小时,也就接近了尾声,因为楼下又来了一个断指的患者,需要宁祝去接诊。

宁祝一听,实在忍不住地有点激动。

经过周岩青再回来后的一段时间的“陪伴”,宁祝发现自己的缝合术再次精进,从两断三段提升到了三断四段缝合。

看起来是只提升了一段,但缝合术到了血管缝合这样的层次,想要再提升的难度是非常高的。

很多人半年甚至一两年都不得寸进,那也是非常寻常的事情。

宁祝上一次的突破还是去年的九月份,现在才七月份,就又进步了一些,这还是在中途周岩青缺席的情况下。

宁祝甚至期待,周岩青毕业的时候,自己如果可以完成六断七段,那就比现在的黄先明副教授还要牛了。

“祝哥,其实断指再植的难度是相对最高的,如果要接触断肢再植的话,肘部、小腿中部的再植术是比较合适的。”

周岩青说着,将背包往柜子里一锁。

“没事,有什么做什么,反正我是发现了,现在断肢再植,不管是哪个截面,都挡不住你了。”

“你可不知道,黄教授和谭教授他们现在到底多舒服。你不知道其他两个组的教授,到底有多羡慕谭教授。”宁祝感慨着。

周岩青眉头一拧:“祝哥,急诊手术不是住院总接诊么?”

宁祝天天都把科室的急诊手术吃完了,其他两个组的教授还有什么羡慕的,大家不都是一片安宁么?

宁祝则压低了声音说:“这你就不懂了吧?”

“虽然其他的主治大哥是过了住院总的这个阶段,实则他们还是要有一些断肢再植术练手的,不可能跳跃过去这一步。”“这样的话,就得被教授带去外面学了。”

“他们住院总的阶段,上级需要教学,现在还得教学。”

“我们组基本都没得分出去的,教授们也就只能去其他医院给那些大哥们加餐了。”

周岩青闻言恍然大悟,可又问:“那这样,这些大哥不会有意见吧?”

宁祝想都没有想就说:“意见?他们上住院总的时候也是一样的自己吃啊,自己吃完没学会,能怪谁?”

宁祝还变得有辣么一点小傲娇。

周岩青频频点头后,对宁祝竖起了大拇指。

宁祝直接把周岩青的手给打掉,“不要以为我不知道心里是在作践我。次奥。”

宁祝先走了几步才回头:“也不要觉得每个人都能像你一样。”

一边走着,宁祝直接call了田超的电话。

田超即将进入到硕士三年级,目前是宁祝最喜欢的一个下级了,因此,出现了大型急诊手术,操作机会多的,必然会叫田超和周岩青一起。

……

手术进入到正轨后,周岩青就负责当助手并教导员了。

周岩青要完成的就只有血管和神经缝合,其余的操作,全部都是宁祝和田超两个人不均等的瓜分。

宁祝一边仔细地完成内固定,一边偏头说:“田超,你不是说你要成为你青哥忠实的科研助手么?”

“你要是还不出手的话,你就没机会了啊。”

“啊?什么?”田超有点懵,迷茫的眼神看起来非常萌。

宁祝继续比划了一下断指残骨与近段骨之间的方向与角度后,才谨慎地用电钻将临时固定地克氏针自指尖穿进。

舒了一口气后指点道:“你岩青师兄都已经把之前的两篇论文写完了,后面你得加油啊,不要等到你岩青师兄自己都把实验做完了你才过去帮忙。”

周岩青听到这里,确定了一件事。

那就是在顶级的医院里,没有人喜欢那种逆来顺受的普通人,更喜欢小狼狗式样的天才。

田超的天赋是颇为不错的,且在周岩青的调教下,隐隐有超过于樾当年的架势。

宁祝对田超的宠溺,目前已经超过了对于樾的喜爱。

田超点了点头:“哦哦哦,好的好的。”

接着再转头:“青哥,我最近在练功房里集训,再等我几天,我就过来帮你。”

周岩青说:“不着急的,你现在进入到了毕业年,还是要以毕业和考博的事情为重。”

“我这里……”

田超直接打断道:“青哥,没事儿的,毕业我不担心,读博应该也蛮有机会。”

从刘万青师兄被周岩青调教到可以留院的事件,田超就看明白了一件事。

早点趁着周岩青势单力薄,早点“雪中送炭”亲近吧,不然等到周岩青成长期过后,自己站边上喊加油的机会都没了。

说完,田超冷静地思考了一下才道:“青哥,你这效率猛得惊人啊。”

“两篇文章,一个月内同时写完就非常紧凑,你还抽出了很多时间做手术,来练功房里教学练习。”

“要注意身体啊。”

田超不是傻子,周岩青的优秀,自身的天赋是一部分,熬出来的时间也是一部分因素。

“先用c臂机透一个。”宁祝招呼周岩青二人闪开,紧接着让巡回护士打手术室里的‘技术员’。

湘雅医院的骨科很好,实力很强,手术量也巨大,因此整个大骨科聘请了三批‘技术员’,二十四小时值班负责手术的透视工作。

这样既有专业的人推c臂机,还有人调试,且他们经常工作,都不需要专业的指点,他们就大概能知道术者需要观察什么样的角度。

出手术室走向隔离间等透视的过程中,宁祝笑道:“岩青是太拼了,田超,你要是有资源的话,给你的岩青师兄介绍一个女朋友啊?”

“有了女朋友了,他肯定就没这么拼了。”

田超为难地挤眉:“祝哥,您确定,青哥需要我介绍女朋友么?”

“或者换句话说,青哥这颜值,这才华,这相貌?”

“我们科室里的实习护士和实习小医生都经常加他微信,如果青哥愿意,真实版的五姑娘都不愁的。”

宁祝闻言也就笑了起来。

周岩青也陪笑,这样的氛围,你要是不足够优秀的情况下,你是看不到的。

你能看到的就是宁祝的高冷,田超的骄傲和果断。

……

又是几天时间过去,来到了七月二十号,周岩青终于是将两篇论文都成稿完毕,而后就把稿子发给了宁祝,让宁祝实打实地进行修改和润色。

孤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

一篇好的论文,是需要打磨的,且有人帮忙的情况下,打磨出来的文章质量就越高。

周岩青的毕业论文,就是这么被打磨出来的,然后顺利地通过了导师的审核与毕业答辩。

答辩结束后,几乎没有修改地就上传到了本校的图书馆后台,然后审核通过了。

当然,其实要发表比较高质量的期刊论文,需要注意的细节比毕业论文更加细致化。

宁祝是只能抽时间看的,周岩青也不催。因为他还有科研经费,还有实验可以做。

当天晚上,周岩青本以为自己可以清闲下来好好休息一下时,没想到段祁麟大哥给他发来了一份文档。

“岩青,你看你有空么?这是一份比较大的资料,如果操作得好,应该可以写一份数据库统计文章。”

“如果你没空的话,我就慢慢磨。”

周岩青见状,看着段祁麟发来的文档,又从床上一坐而起,卷舌舔着嘴唇同时问:“数据都已经采集好了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