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国医: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 > 第148章 小有积累(求订阅)

第148章 小有积累(求订阅)

第148章 小有积累(求订阅)

周岩青接到通知后本是有些窃喜的,然而这样的窃喜在周岩青看到了于樾投报的文章数量后就消散了开。

甚至就连看起来非常低调的刘万青师兄,一年度上报发表的文章数量和质量都要超过自己!

回顾他们去年的科研产出,周岩青还是略有逊色。

当然,如果周岩青那一片数据分析的文章能够及时见刊的话,还能略胜出。

几个师兄弟之间相互羡慕和恭喜时,于樾头枕着椅子的靠背,拉长脖子成偏角看向周岩青:

“岩青,你到底在憋什么大招啊?你从进学校就开始做实验,这么久了一点动静都没有。”

“你想憋多大的文章啊?”

基础细胞实验的数据,能发表什么样的文章,一看伱的创意,但其实目前的创意就那么些。

还是要看你实验得出来的数据结果,数据的数量积累越是丰富,你发表更高分文章的几率就更高。

刘万青人间清醒着说:“于樾,岩青能够单独申请到市级课题,至少也是七八分的大文章了。”

“岩青产出的文章可是单独所有,不像是我们一起吃的那种大锅饭。”

“是吧岩青?”

刘万青作为师兄,不知道是在故意调戏周岩青,还是安慰周岩青,今年不如师兄们没关系,明年再来。

毕竟,去年的周岩青上半年都不是本院的学生,没有足够的经费给周岩青去做实验,也不可能分给周岩青经费。

课题产出,自然也没有周岩青什么事儿。

周岩青的文章,都是跟着宁祝一起搞的那种小临床课题。

“我争取努力吧,刘师兄……”周岩青也不隐瞒。

“具体是什么,没到那时候,谁也没办法知道。”

于樾闻言感慨道:“也就是我们医院没有这种专业操作提升相关的奖励,否则的话,岩青能拿到的奖金,我估计比师父都还要多。”

其余的师弟们都笑,一些硕士师弟则是投以周岩青尊敬和羡慕的目光。

周岩青一个刚入博士一年级的师兄,能够在博士师兄堆里,混得这么风生水起,可以说是所有人的偶像了。

刘万青道:“临床专业能力的提升,很难去评判!”

“科研文章的奖励,好歹有一定程度的原创,如果不是原创的话,那么奖励就和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没一丁点关系了。”

“就现在这样的狗屁环境,如果家境够好的话……”

刘万青说着,就说得有点嗨了,还把去年的那件事情扯出来说了一遍。

而刘万青说到这里,周岩青就转头看了过来。

刘万青接着压低声音:“现在的人都很聪明,就算是走后门,也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我听说,有人现在会这么操作,如果一位父亲要给自己的孩子安排工作,不再会安排在自己的单位,而是会安排在临近的单位。”

“附一去附二,附二去附一之类的……”

刘万青说的话,引起了很多师弟的围观。

当然,任何人都没有注意到,宁祝也出现在了人群堆里,并开口问:“刘哥,你懂的这么多啊?你亲眼看到过啊?”

“那肯定啊。”

“虽然没有亲眼看到过,但这是我爸……”刘万青回了两句后,才辨析出来声音的不对劲,转头停声。

而后站起来:“祝哥!~你醒了?”

宁祝这会儿揉着眼睛,一边用纸巾擦着脸,明显是刚醒来后搓了一把脸。

“嗯,下面来了一个急诊,我先下去看看情况。”

“刚从休息室出来就听到你在这里吵吵,我也想过来和你取取经啊。”宁祝调笑道。

刘万青赶紧摇头:“祝哥,我刚刚和师弟们吹牛逼呢,你别当真。”

“吹,吹牛逼!”

男人嘛,吹牛如果犯法的话,几乎没有人可以逃避惩罚。

宁祝挥了挥手:“你继续。”

“你们也继续,就是要小心,别爆了。”

“岩青,跟我来一趟!~”宁祝对周岩青招了招手。

周岩青就一边整理白大褂一边跟着宁祝往医生办公室外走去。

只是出了医生办公室,周岩青发现宁祝根本就没有往急诊科方向过去,而是带着周岩青去了一趟楼下创伤外科方向。

周岩青愣了愣:“祝哥,不是说来了个急诊么?”

“那不过是我带你出来的幌子。”

“你近期实验安排满不满?我这边又有一个动物试验操作的私活,就是我们创伤外科与其他公司合作的项目。”

“你想去吗?”宁祝问得很直接。

周岩青面带纠结:“什么时候啊,祝哥?”

“最近都快过年了。”

如果是年前的话,周岩青还真不一定有空,他一边要跟着师父去做手术。

就算他暂停了年前的基础实验,其实能余留的空闲时间也不多。

“就是年前,周三和周四两天,如果项目操作没成功的话,可能还要加时两天。”

“你是有其他事情吗?”宁祝也在两楼之间停止了脚步,面带纠结。

周岩青认真地想了几秒钟,摇了摇头道:“祝哥,我可能去不了。”

“我打算年前再收一小组实验数据。”

能挣钱当然是好事,不过周岩青很清楚现在还没有到自己真正挣钱的时间。

为了这样的挣钱机会,浪费积累底蕴的时间,完全不划算。

更何况,周岩青现在的补贴比一般的博士要多得多,也不太缺小钱用。

“你这么拼啊?”

“你都不听听他们报价多少?”宁祝上下打量周岩青。

周岩青的个性非常鲜明,踏实、勤奋,‘自私’但又诚恳。

自私没有什么不好。

在世为人者,每个人都是自私的。

如果都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出发,也肯定不会站在其他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周岩青闻言笑了笑:“祝哥,我觉得还是不听了吧,免得我听了之后,反而舍不得了。”

周岩青不知道那笔钱能不能乱了自己的心思,但是既然提前摁灭了这样的想法,也就不要再去打听了。

以后这样的机会还有,也不是这一次错过了,以后就不再会遇到。

“行,那你就不用跟着我了。”“我下去就说找不到人。”

“你不是要请假么?我从现在就给你批假……”宁祝非常大方地说。

周岩青与宁祝别过之后,就提前约了陈瑜。

当周岩青拿第二份真正的“生日礼物”,也就是一对戒指给陈瑜时,陈瑜是真的感觉到了意外。

她以为周岩青忘记了她的生日,但没想到周岩青从京都回来就送了她礼物。

她因为周岩青的烂漫就仅限于‘意外之礼’,陈瑜没有想到,周岩青还又准备了一份生日礼物。

看电影、逛街、夹娃娃、吃火锅;炸炸炸、宵夜……

就如同是正常的情侣那般,度过了朴实无华的一天。

在晚上的九点左右,周岩青将陈瑜送回了小区后,陈瑜就把周岩青带去了她的出租房里。

之前因为有室友在,陈瑜觉得不太方便,所以周岩青一直都是止步于楼下。

周岩青看了一下陈瑜合租的三室一厅,对比自己那个单身公寓就要条件好很多。

家电齐全,且是八成新,装修的风格偏现代风。

另外一个房间被装修成了书房,里面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还有陈瑜的草稿本。

桌子上,还有陈瑜写作的一些废稿。

“大学霸,你先坐一下,我去给你切点水果。”陈瑜邀请周岩青落座后,先给周岩青倒了一杯茶水。

“这水杯?”周岩青怎么看,这玻璃杯也不像那种一次性的杯子。

“我水杯的同款,颜色不同,我的是偏白色,你的是浅灰色。”

周岩青然后还发现了同款的拖鞋,同款的凉鞋,看到这一幕,周岩青看着去厨房里切水果的陈瑜,若有所思……

“……”

从陈瑜的小区出来,周岩青一边缩了缩脖子,一边用右手摸了摸鼻子。

陈瑜的细心有点打动到周岩青。

同样,陈瑜的认真,也让周岩青觉得自己简直就像个白痴,对这段感情的投入太少。

周岩青非常清楚,如果今天死皮赖脸的话,肯定可以留下来,甚至可以爬到那张床上去。

可周岩青并没有那么做。

因为周岩青自己都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

周岩青自认自己是一个相对比较传统的人,一个男人有担当的表现就是管好自己的裤腰带。

而不是把一切都看作风月,最后再潇洒的无关风月。

接近年关时节,寒风“呼呼”呼啸不停。

但周岩青并没有觉得特别冷,这座城市的灯光不算很冷,周岩青对沙市也蛮熟悉。

再来沙市也有一年多的时间。

回头看前年的十月份到现在,周岩青自己也勉强算是个小有积累的人了。

那时候来,周岩青可以说是基本没有什么积累,除了临床操作之外,一无是处。

然而,如今的周岩青,不仅是在临床操作中,可以当师兄们的老师,要带队去参加全省的青年医师技能大赛的‘研究生组’。

在科研领域,周岩青的积累,也已经追赶上来了很多。

虽然没有像临床那样,一下就把师兄们都干掉。

可每一年的积累,都比他们更多,积累个几年,就有可能实现反超。

“外面冷不冷?”陈瑜发来信息。

“还好。”周岩青拿起手机回。

“大学霸,谢谢你这么忙还记得我的生日。”陈瑜在这一天将近尾声时,才给周岩青正式道谢。

“你这话是真的还是假的?我怎么感觉你在揶揄我?”周岩青故意拉扯这个不太好细聊的话题。

如果陈瑜换个女孩,自己提前给她过生日,说不定都得生气了——

我生日你都不能抽空陪我么?

周岩青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可以觊觎的,陈瑜没有必要在自己的身上作戏。

“当然是真的,我都以为你忘记了。”

“不过你这么忙,忘记了也很正常,我就经常上班的时候,忘记我爸妈的生日。”

“后面隔了几天才记起来……”陈瑜有点歉意地给周岩青这般解释。

“其实我也是……”说起这个话题,周岩青也不能免俗。

有句话说得好。

如果可以一命抵一命,地狱门口排满着的肯定是爸爸妈妈。

周岩青的生日,老周和梁月是从来没忘记过的。

……

时间如水,一晃又是一周余时间过去。

凌晨,两点,周岩青从某实验室里走出时,光线已经昏暗。

除了偶发的120急救车奔袭的声音外,就只剩下晚间行车的轮胎压地声。

实验室大楼的门口,潜行着晚归的牛马硕博士们,周岩青挤在人群中,一点都不出彩,也没有什么别样之处。

如果非要说周岩青与他人有什么不同之处的话,就是周岩青的笑容,可能比其他人更加开朗一些。

今年,周岩青的所有实验操作任务,全都已经保质保量的完成。

并且,周岩青的那篇数据库分析的文章,也将于二月一日见刊,从那一刻起,周岩青就可以真正说自己勉强算是踏入了发表过两位数影响因子期刊的门槛了。

当然,这一切,都不是周岩青最快乐的事情。

段祁麟大哥刚刚给他发来了信息,段祁麟大哥那边的实验数据也收拢了一部分。

两个人合作的课题,穿过了分岔口,此刻可以正式地殊途同归,如果机缘合适的话,以后可以合二为一。

两条分岔口,代表着两条不同的亚通路,通路分叉之后再合二为一,就可能是通路之间的枢纽。

这个聚合点,就可能是骨肉瘤比较重要的靶点节点之一!

就算不是,也是会让更多的学者发现和注意到这一个节点,可能为骨肉瘤的治疗推进那么一小步。

这样的产出发现,甚至有可能让周岩青与段祁麟二人冲击一下十五分以上的高分论著。

众所周知,十五分以上影响因子的论著型文章,就脱离了sci文章数量的层次,而是以质量取胜的研究积累之一。

只要能够发一篇出来,就没有人敢说你是小白了。

绝对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