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债主为我操碎心 > 第3章 让如来沉默观音落泪的砧基道人

第3章 让如来沉默观音落泪的砧基道人

第3章 让如来沉默观音落泪的砧基道人

韩千户笑了笑,伸手在裴元臂上虚扶,“我是南京镇抚司的千户,又管不着你,不必这般客气。”

裴元很识趣的顺势站起来,这时才注意到韩千户的话。

南京镇抚司?

不是南镇抚司?!

接着又恍然,南镇抚司就在灯市口那边,怪不得刚才张容提到了进京两个字。

裴元心中不由泛起了嘀咕。

这就牵扯到大明朝廷的一个特殊情况了。

自从朱棣靖难之役后,朝廷就从南京城搬到了北京城。

作为之前的旧都,也为了平衡南北方的利益,朝廷仍旧在南京留下了一整套政府班子。

不但有六部五寺的全套系统,就连锦衣卫的配置也一个不缺。

只是南京远离朝廷中枢,南京留守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养老闲置,就连南京锦衣卫也变得毫无存在感。

如今专门跑来个南京锦衣卫的千户,还这般让张永、张容重视,就由不得裴元不上心了。

裴元起身时,顺势迅速的看了一眼。

这个被称作韩千户的女子长得英气,带些男相。若是女装,或许只作寻常耐看。如今穿着劲装,外套飞鱼服,反倒让裴元觉得很美。

裴元的目光迅速垂下,恭敬的说道,“尊卑有序,卑职不敢狂妄。”

那韩千户笑了笑,等众人都落座了,才看着裴元问道,“梅花会那桩案子,你知道多少?”

裴元心头一紧,终究是说到此事了。

这时他也想明白了,韩千户固然不是南镇抚司的人,但是案子就发生在南直隶,若一心要过问,北京这边也说不出什么。

裴元想了想,答道,“梅花会的事情,卑职知道的也不多。之前刘瑾刘公公派往南方不少税监,办事颇为得力。刘公公死后,张公公和丘公公想把这些人接手过来。只是才没多久,就屡屡有江湖帮派行刺税监的事情发生。”

“丘公公怀疑江南大族有人在幕后作祟,所以把目标盯在这个梅花会身上,想要借此牵出更多的乱贼。”

裴元见韩千户没什么反应,不由抬头看了一眼,就见韩千户玩着手中一个白瓷小杯,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

裴元知道这恐怕不是韩千户来的真正目的。

裴元一停,韩千户就直接问出了感兴趣的话题。

“那个梅七娘是怎么回事?”

被一个在裴元心中称得上美貌的女人问这么个问题,任是裴元心如铁石,也不免感到难堪。

或许是看到裴元的犹豫,张容不耐烦的催促道,“有什么就说什么,莫耽误韩千户的时间。”

裴元无奈,只得将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韩千户这次听的很认真,那双明亮的眸子一眨不眨的看着裴元。

特别是和梅七娘最后的那点时光,被韩千户反复追问。

裴元确认韩千户没有半点故意羞辱的意思,只是看她那认真的样子,似乎那点男女的勾当,是一件需要拆解的谜题。

裴元说完,这次韩千户沉默了良久。

很快,那白瓷杯子再次灵活的在她如玉的指间翻动,韩千户看着裴元,好一会儿才问道,“你觉得梅七娘是怎么看伱的?”

裴元有些懵,这是什么问题?

韩千户似乎也知道问不出什么,自顾自的说道,“但总之,你在她心中会有点特别。”

裴元终于忍不住,主动问道,“请恕卑职无礼,这有什么意义吗?”

韩千户拇指一挑,那白瓷小杯在她手掌中翻了个个,淡淡笑道,“人若没了,当然就没意义。但是若有妖人将她化为厉鬼,则少不得要想办法把她引出来。”

“啊。”裴元吃了一惊。

妖人?厉鬼?

裴元一时觉得大受冲击。

接着,裴元猛然想起一件不合理的事情。

都说人死债消,梅七娘既然已经被乱箭所杀,她又怎么会出现在“人情债”的应收债务中?

张容似乎知道点什么,在旁帮腔了一句,“不该问的别问。”

韩千户倒是不在意,笑道,“之后还要用他,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说完,她将那白瓷小杯攥在手心,淡淡道,“我们这个千户所的存在,本就不是什么秘密,只是时间久了,也没人刻意提及,但是两京之中,台面上做事的人也不少。”

裴元听的稀里糊涂,但他记得张容的话,不多吭声。

韩千户自顾自说道,“本官所辖的千户所,名曰镇邪。原本太祖皇帝设立时,专职追杀明教余孽。明教教主死后,几位法王也没了踪影,我们镇邪千户所又转为追捕妖人,平弭其他邪教。”

裴元听得明教余孽几个字,不由心惊肉跳。

朱元璋本是明教教众,势大之后,又除掉小明王,唯我独尊。

这件事在江湖市井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只是官面上避讳很多,谁敢提起?

裴元额头生汗,连忙道,“卑职孤陋寡闻,却是初次听闻。”

韩千户似笑非笑,又转起了手中的白瓷小杯。

“那,砧基道人你总知道吧,那些便是我们千户所在各寺观中的耳目。”

韩千户看着张容,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我等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做的也都是坦荡的公事。也不知道谁那么心思阴暗,把我们弄得像是藏头露尾的鼠辈一般。”

张容擦了擦汗。

太宗爷的命令,谁敢多话?

镇邪千户所追杀明教余孽,寻找民间妖人的事情,本就拿不上台面,如何能宣之于众?

裴元听了砧基道人四字,恍然大悟之余,心中更添敬畏。

大明朝靠着明教起事,对这些能煽动百姓的僧道管理极为严格。稍微大一些的寺庙宫观,都设有砧基道人坐探。

这件事后人或许难以理解,但是成书于明朝的《西游记》,却忠实的把这些现象体现出来。

话说那一回。

众菩萨请如来明示根本,指解源流。如来微开善口,敷演**,宣扬正果,讲的是三乘妙典,五蕴得严,但见那天龙同绕,花雨缤纷。

如来说完,又对众言,说是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

“东胜神洲,敬天礼地,心爽气平。”

“北俱芦洲,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

“我南亚次大陆,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

“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

如来吹完牛逼,让观世音菩萨去东土寻取经人。

观音拿了如来赐下的锦斓袈裟、九环锡杖以及金、紧、禁三个金箍,下了灵山。

刚到灵山脚下,就被玉真观的金顶大仙叫住了,“干嘛去,过来登记。”

观音菩萨,“……”

没想到被如来说的热血沸腾,一场心潮澎湃之后,下山还要登记。

菩萨不敢久停,曰,“今领如来法旨,上东土寻取经人去。”

大仙听了又问,“取经人几时方到?”

菩萨道,“未定,约摸二三年间,或可至此。”

等到观世音菩萨登记完,情绪已经有些消沉了。

这事业还能有前途?

后世人看到这里可能有些奇怪。

这踏马扯淡的吧?

灵山佛祖脚下,堂堂观音菩萨出门,还要找个道士登记?!

但并不奇怪。

小说来源于现实,明朝人认知的世界,就是这样子的。

所以明朝人写的小说,无论是金池长老的观音禅院,还是如来佛祖的灵山,都有道人管着出入。

这些横压在一切宫观庙宇之上的各色道士,便是这些砧基道人。

这一支世俗之外的强大力量,名义上归礼部管辖,但裴元今日听了这番内幕,已经明白过来。

眼前这个镇邪千户所的美貌千户,便是所有砧基道人真正的大头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