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债主为我操碎心 > 第36章 正是在下

人在大明:债主为我操碎心 第36章 正是在下

作者:最爱睡觉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4:51

第36章 正是在下

第36章 正是在下

裴元肚子里倒是有点私货。

他临来前跑去找债主们打听过,南直这边有没有什么来钱的门路。

那些债主们见裴元要主动搞钱,一个个心头大喜过望。

而且锦衣卫能有什么搞钱方法?

说不得就要苦一苦自己的那些同行了。

至于行内那些见不得人的龌龊,我们懂啊。

于是,几个在南直有门路的债主把裴元送出来的时候,后槽牙都笑出来了。

只不过这是裴元压箱底的财路,现在还不到收割的时候。

程雷响这无本买卖就很让人动心了。

裴元当即拿定了主意,“先搞一票试试!”

程雷响怕裴元放不下假扮使节的勾当,拍着胸脯打包票,“大人尽管放心。敢在应天府装神弄鬼的都是白莲教、弥勒教什么的,都是老对头了,他们最怕咱们。真要是在那些小地方,咱们说出镇邪千户所,人家可能还一脸懵呢。”

三人敲定主意,就寻了一处馆舍住下,由面生的陈头铁出门盯镇抚司的哨。

果然只是半日工夫,陈头铁就兴冲冲的来回报,发现一户人家求到镇抚司去,他一路跟着寻到一家店铺,又向周围人打听了,主家后台乃是南京工部的一个主事。

说是那家店铺每夜有悲切声不绝于耳,那主事不信邪,领了十几个壮丁趁夜闯了进去。

结果从沿街的小楼到后院,找了一夜,一无所获,带去的壮丁却莫名其妙少了好几个。

后来那些壮丁的家眷们闹将起来,主事还赔了不少银子。

现在一间两层楼的店铺,外带后院仓库就闲在那里。

程雷响听了问道,“那铺子是做什么生意的?”

陈头铁道,“看招牌,卖的是西北两口的皮货。”

这下裴元也跟着眼前一亮,“哟,还是个肥羊。”

西北两口指的是张家口和古北口,这两处地方是大明交易茶马的地方。从两口运皮货到应天府,可以获得数倍的高额利润。

程雷响一副懂行的样子,“要是没大油水捞,也不会被人盯上。”

裴元想到此事前有江湖人做局,后有千户所等着接私活,不由按捺不住了,“咱们早些去吧,要是迟了,被澹台芳土的人堵个正着,可就不好说话了。”

程雷响原先是在自己的地盘窝里横,现在跑别人的地盘抢肉吃,他心里也有些打鼓。

听裴元这么说,也有速战速决的想法。

三人一拍即合,程雷响和裴元都取出自己锦衣卫官服换上,陈头铁则仍旧用赶路时那风尘仆仆的打扮。

陈头铁在前引路,两人不动声色的跟在后边。

他们住的地方在评事街,本就是繁华所在,这一路过去却见店铺更多,景色更异。

裴元甚至有一种后世逛庙会的错觉感。

街旁除了有寻常可见酒幌子四处招荡,还有什么茶庄、当铺、钱庄、糕点铺、书铺之类。中间也有戏台、庙宇、染坊、猪行、牛行之类的错落着。

叫卖和讨价还价的声音,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但不显聒噪,反倒莫名让人有一种富足意满的感觉。

除此之外,路上不但有踩高跷敲铜锣卖艺的江湖把式,裴元还看见了射箭博彩的靶场。

裴元盯了一会儿,恍惚觉得看到了后世在庙会打气球的自己。

沿街店铺的商品也很齐全,除了川广杂货,西北皮货,福广海味,京式鞋帽,有一家铺面上的招牌竟然是“东西两洋,货物俱全。”

裴元记得现在还远没到隆庆开关的时代。

所以说,南京城里又沿街贩卖洋货,又立射箭靶场,商业已经野蛮生长成了什么怪物?

还有一个最让裴元吃惊的地方,在于这一路上,他见到数量最多的铺子竟然是澡堂。

时不时有泡完澡的寻常百姓,安逸的从里面晃悠着出来。

之前裴元跟着东厂来南直隶办案的时候,感触还不是那么强烈,那时候他也对朝廷收不上税来的原因有过多方推测。

等到这次一路沿运河南下,见识到了在霸州叛军的攻击下陷入瘫痪的北方各省,裴元才意识到这种独自美好是多么的不正常。

有那么一瞬间裴元想过,若是将这些财富化为战力,能供养多少多少士兵,整个天下又能怎样怎样。

下一个瞬间,裴元就梦醒了。

制度就烂在那里,还能怎样?

都在嚷嚷着“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可问题是,到了现在已经不是单纯靠钱就能解决的了。

大明的卫所兵都是军户出身。

明太祖设想的倒是好,靠着屯田养兵,可以不耗费朝廷赋税养兵两百万。

可朝廷对军屯士兵的盘剥很重,武官群体泛滥的**,又将大量的军屯土地变成了自己的财产。

等到后续的武官接任,军户的田能分的早就被上上上几代武官分完了,新来的怎么办?

那就只好让军户死一死。

等到了大明崇祯年间,清兵都快逼近京师了,受命督师手持尚方宝剑的兵部尚书卢象升,一清点手中的兵力整个人都麻了。

明太祖的两百万大军,时至今日就剩下不到两万的机动兵力了。

那这个问题,这么多年就没人管管吗?

有的。

正统年间的时候,那位天子还算有为,他也发现了这些问题,于是开始军事大摸底。

先是清查军粮,结果查到哪里烧到哪里,四年就烧了七座仓库。

后来天子震怒。

心说那我查人吧,人总不能烧起来吧?

当时兵部在册兵员总共有六十六万,御史跑去清点了三年,结果费了那么大劲就数完六万人。

天子当然一眼就发现了这里面的猫腻。

于是他采取了个巧妙的办法。

假如我给士兵每人发一两银子,让亲信按人头发,这样我数数花了多少钱,不就知道我到底有多少军队了吗?

于是边军叔叔们就笑了。

这个小孩儿,还怪聪明的……

至于后来的事情就不必多讲了。

大家只要记住这个皇帝后世称为明英宗就行了。

军粮不能查,军户不能查,那就没人去查查军屯吗?

也有的。

那人就是梳理了政坛,挽救了财政,获得“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美誉的……

刘瑾:正是在下!

感谢书友刺客人呢,书友20230815082640508同学的打赏,谢谢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