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债主为我操碎心 > 第5章 裴元的债务帝国

第5章 裴元的债务帝国

第5章 裴元的债务帝国

裴元脸上挂着笑,心里MMP。

他犹豫了一下,开口答道,“这不是下官能够决断的,还要看镇抚司的意思。”

还未斟酌出什么好借口,那张容就冷哼了一声,“韩千户用得着你,这是你的福气,别不知好歹。”

韩千户不接这话,轻笑着看裴元。

裴元心知此事怕已成定局,再不识趣,那韩千户喊百八十人来砍自己也说不定。

他只能咬牙说道,“卑职自然从命,只是此事能不能推迟两日?”

韩千户听了好奇的问道,“这是为何?”

裴元本不想提,但如今也只能如实相告,“再过两日,便是镇抚司发放禄米的日子。卑职想领了这个月的粮饷,再随千户去做事。”

韩千户闻言一头雾水,觉得这家伙简直莫名奇妙。

“你是朝廷正六品的百户,便是在我这里,也不会短缺伱的饷银?难道怕我南京镇抚司支应不起吗?”

裴元喉咙咽了一下,低声说道,“卑职有几笔息钱急着要还,若是错过了日子,又要多滚上一滚。”

说起裴元身上的债务,那可真是一言难尽了。

他老子还在的时候,就欠下了几百两。

偏偏这家伙又是个酒蒙子,不管是得了饷银,还是沾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好处,喝起酒来,就醉生梦死,顾不上其他。

裴元从小跟着这老子担惊受怕,被人堵着门要债的事情,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等裴元稍稍懂事,就忍无可忍的主动接手了他老子手中的那些债务。

随后依靠着每年六十两的饷银,以及少量见不得光的收入,勉强维持着二人的生活。

为了不让债务膨胀的太快,裴元通过大量的小笔借款还上了寿宁侯家的大头,随后辗转腾挪着,控制着债务的规模。

寿宁侯家的息钱很是凶猛,一笔款子只要没还完,不管之前还了多少,等到结息的时候,都要按全额算完息钱,再滚到债务上去。

裴元还掉了寿宁侯家这一笔,那些小笔款子就有了能转圜的余地,总能在结息之前周转还上。

那时候,裴元才九岁。

九岁的裴元掌握着他那多达上百笔的庞大债务帝国,生无可恋。

年初的时候,他老子死掉,少了那些额外的收入,裴元的债务帝国几乎要面临崩溃的窘境。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莫名的觉醒了这个“债务清算系统”,而且年龄到了,可以承袭正六品百户的职位。

裴元家这个世袭百户,足以追溯到三代之前。

景泰元年的时候,因为土木堡之变,死伤了大量的武官,又有传言说瓦剌大军还要入寇,大同和宣府的马草不够,所以天子格外开恩,允许百姓捐马草为官。

诏令一出……,北地豪绅跑了大半。

等到第二年的时候,天子又下诏,说,哈哈哈,之前和你们闹着玩儿,瓦剌人未必还来!盛世只是起点!

而且又把价码提到了可以捐世袭武职,实授锦衣卫官职。

裴元的太爷爷这时候果断出手抄底,捐了粮秣六百石,得了锦衣卫试百户的实职。

老爷子行商了半辈子,没吃过什么亏。进入锦衣卫为官没多久,就因为手脚大方,心思灵透,成为了锦衣卫指挥使卢忠的心腹。

从六品的试百户,也成功的晋级为了正六品的真百户。

再后来,就因为事涉太上皇的金刀案,和锦衣卫指挥使卢忠一起被下狱。

等太上皇成功复辟,锦衣卫指挥使卢忠被凌迟处死……

裴元的太爷爷散尽家财,终于和卢忠划清界限,得以幸免。

但除了一个百户的袭职,什么都没给后人留下。

或许是亲见了这一番跌宕起伏,裴元的祖、父两辈都活的很通透。

等两人没了的时候,留给裴元的除了这个百户,还有一屁股陈年烂账。

裴元到手的这个百户,虽然底子不好,但是饱含了朝廷的诚意。

这五十多年来,每月都能领到实打实的十石俸禄,和当初输捐的六百石相比,已经收获十倍不止。

但是,那又怎样?

一石米如今能卖五钱银子,裴元就算一年不吃不喝,也才能攒六十两银子。这个数字,甚至不够那几百两欠账每年的利息。

后来,相熟的叔辈有人提点了一句,若是能想法递补一个百户实职,或许能捞点油水,补贴一下生计。

这时已经是正德六年,别说一个小小的百户,就连很多袭职的指挥同知、指挥佥事都每天揣着手等补缺。

比如说,反映时代大浪潮的《金瓶梅》中,补不到缺的陈千户,就只能开棺材铺为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世袭千户谢希大,只能唱曲帮闲。男主西门庆死后,他的实缺也被人早早惦记。

裴元找人打听过,如今一个百户的实缺,锦衣卫那里的明码标价是三千两银子。

这个价格比他老爹买官时,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如今裴元这点俸禄银子,只能够糊口的,更别提还要挤出钱来平掉老子的赌债,想要再补个实职,已经是痴人说梦。

好在,裴元有这个“债务清算系统”可以玩一把大的。

于是裴元找有头有脸的债主们多方打听,守到了出来小赌怡情的谷大用。

开始的计划是,从谷大用那里借三千两银子,来补个实缺。

但是等钱被“债务清算系统”强行借到了,裴元才发现了个蛋疼的事情,他能强行借钱,但是不能强行买官啊!

何况是用谷大用的钱,找谷大用买官。

这踏马不就是妥妥的空手套白狼吗?

眼看醒悟的谷大用要当场翻脸,裴元脑子一空,直接喊出了“三万两!”

一个锦衣卫百户能卖到三千两,是因为补缺之后,确实有机会能捞到三千两。

当溢价达到了十倍的时候,这场借贷已经不是借贷了,而是变成了一次可能带来暴利的风投。

就连谷大用也没法拒绝这个诱惑。

何况,借出去的钱不是又回来了吗?

于是裴元的债务帝国受到了致命打击,“债务清算系统”也刷新出了债务上限和超支债务的强制结算日。

接下来的麻烦也随之而来。

裴元借谷大用三万两银子的事情,瞒过了不少人,但是瞒不住那些关心呵护他的债主。

虽然裴元一再声明,谷公公对自己的财务状况很是了解,并不急于催款。

可那些借款人还是慌了神,很多人还信誓旦旦,只要能按时归还本金,甚至可以免掉息钱。

裴元必须得趁着消息散布开之前,以自己得到实职为契机,赶紧多借几笔长期的款子,并把将要到期的一些及时结算。

要是等到从南京再赶回来,那就全完了……

听裴元含糊的说完,韩千户哦了一声。

她时常和市井江湖打交道,倒不是不识人间烟火。

她想了想,屈指一弹,手中把玩的那个白瓷小杯就向裴元飞来。

裴元慌忙双手接住。

韩千户笑道,“这样吧,本千户就提前帮你把这个月的饷银结了,免了你的后顾之忧。”

“你手中的这个杯子,是我的一件信物,你拿着它去最近的寺院或者道观,找人要六两银子,多余的就算赏你了。明日午时,你来这里见我。”

裴元听了颇觉意外。

他是正六品百户,每月可以领十石粮食,折算成银价并不稳定,只能是个大致的数字。

比如今年北直隶因为有人造反,米价维持在每石五钱以上,那就是五两银子多些。河南旱灾持续,一石米就能卖到一两二钱,但是河南太远,运过去也不现实。

理论上,两京官员的俸禄也可以将米直接折成银两,今年两京的折算官价是七钱银子一石。

按照这个官价,裴元可以到手七两,但要这么想,那可就太天真了。

因为按官价计算的时候,并不能全额发放,要进行折色。

大明朝征收赋税的时候,因为货币流通性不足,实行钱币和实物并行的双轨制。

比如南方的丝织业发达,征收赋税的时候,缴纳粮食不如缴纳丝织品方便易行,于是朝廷开恩,允许百姓直接交纳丝织品。

那些税吏就先把丝织品换算成钱,然后再把钱换算成应当缴纳的粮食。

丝织品换算成钱的时候刮一笔,钱换算成粮食的时候再刮一笔。

官员们都很愉快,这是善政啊!

慢慢的,库房里攒了一堆用不到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朝廷也很为难。于是朝廷想了想,得,我再把这些东西折算成工资发下去,不就好了?

官员们这时候就很懵逼,这尼玛啊!

裴元身为正六品官员,年俸是一百二十石粮食。

这一百二十石粮食仔细拆分后,本色俸为六十六石,折色俸为五十四石。

本色俸的六十六石可以实际领米十二石,折银俸四十五石,折绢俸九石。折色俸的五十四石,其中折布俸为二十七石,折钞俸为二十七石。

大明宝钞因为朝廷的肆意印刷,疯狂的贬值,正德年间已经毫无流通价值,折钞俸这二十七石基本上等于喂了狗。

折绢俸的九石和折布俸的二十七石,实际价值不到账面数字的十分之一。

折银俸的四十五石,才是真正能按七钱一石计算的粮食。

要是按这么算,裴元就亏麻了。

若非锦衣卫属于强力部门,暗地里一直是足粮俸,裴元的债务帝国早就崩溃了。

韩千户差借裴元,直接补给六两纹银,这就相当大方了。

韩千户说完,见裴元还愣着,以为他找不到门路,当即笑问道,“怎么?莫非还得本千户亲自给你取来。”

锦衣卫都指挥佥事张容在旁笑呵呵的插了一句,“智化寺就在不远。”

韩千户脸上的笑容收了收,随口道,“就智化寺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