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学霸就是要肝 > 第186章 编写一本教科书

学霸就是要肝 第186章 编写一本教科书

作者:正律和鸣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7:53

第186章 编写一本教科书

第186章 编写一本教科书

材料学院,孙丽娜的实验室中。

徐铭、刘超、赵媛媛几个人站在一起,看着前面的一个实验台,实验台的前面就是萧易。

一身白大褂的萧易,面前正放着一堆的样品以及相应的实验报告。

看上去是正在研究着这些样品所对应的各种数据。

虽然徐铭他们并不清楚,只是这些实验报告,又能够得出什么结果来?

不过想想当初他们的大师姐,人家也是拿着一堆的实验报告,然后就从一些在他们眼中看起来完全没有突出特点,只能称得上是垃圾的数据堆中,找到了能够发顶刊的课题。

一时间他们相视一眼,最后都耸了耸肩。

还是不要和这两个变态去比了,不然的话受伤的只会是他们。

更何况,眼前的萧易,可是刚刚搞出了高温超导机制,比他们大师姐还要牛。

“你们说,萧神能评的上诺贝尔奖吗?”

刘超小声地问了一句。

旁边的徐铭想了想,最后迟疑的说道:“应该……可以吧?”

赵媛媛说道:“网上全都这么说,说不定呢?”

想着眼前就有一位诺贝尔奖候选者,他们都不由得露出了憧憬的表情。

那可是诺贝尔奖啊!

对于他们这些学生来说,这个东西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

萧易倒是完全没有注意到徐铭他们正用崇拜的表情看着自己。

至于诺贝尔奖什么的,他大概是这件事情中最不关心的人了。还是那句话,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如果因为这件事情而影响了他的心态什么的,那就完全是得不偿失了。

所以,与其去关注能不能得奖,还不如关注一下眼前的这些样品。

他面前的这些样品都是各种各样的高温超导体,是他最近制备出来的。

再加上一一对应的实验数据,他便可以发动自己的“材料掌握”,对这些材料进行外挂级别的分析。

“唔……这个是TBCCO,铊钡钙铜氧化物,超导临界温度高达100K以上,比起钇钡铜氧还要高上几十度。”

“根据实验结果显示……这个具体是TBCCO-2212,超导临界温度为110K,超导间隙Δ≈20-30meV,晶格参数为a≈3.85,b≈3.85, c≈30.6。”

“在拉曼光谱图中可以轻易地观察到与铜氧平面相关的声子模式,频率≈300-600cm^-1。”

“在ARPES的观测下,显示出多带结构,费米面由多个电子和空穴口袋构成……”

萧易摸索了一下下巴。

随后,他心中微微一动,【材料掌握】便开始于无形之中发动了。

一瞬间,他眼中的世界就变了。

眼前的这块TBCCO-2212样品仿佛被无限放大,最后里面的各种细节便显现在了他的眼前,几乎是分毫毕现——大概,分毫毕现都不足以形容这种细节的程度,只能说,他的眼睛仿佛都变成了一个显微镜,能够直接观察到眼前这块样品的微观层面。

当然,他所能观察到的细节程度,最终也是受到那些实验数据的细节程度限制。

而这些实验数据的细节程度,又受到试验仪器的分辨率限制。

同时整体遵循木桶原理,最终的细节程度,完全由分辨率最差的实验仪器决定。

这就是为什么萧易为科学岛实验室订购的那些实验仪器,在分辨率上面几乎都堪称是最顶级的,就是为了将他的【材料掌握】能力发挥到极限。

至于他现在手上的这些实验数据,从效果上来说,就要差了不少。

这也是没办法,毕竟除了他之外,大概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哪个实验室会对实验设备的分辨率有那么高的要求,基本上都会存在分辨率比较低的设备。

像是孙丽娜的这个实验室中,也就有着分辨率很一般的那种设备。

他摇摇头,算了,勉强用用,毕竟总不能跑去对孙丽娜说,让她把那些分辨率差的设备都换一套。

不再纠结,随后他便在脑海中仔细分析起了这个样品。

通过【材料掌握】获得的微观信息,来和XSC理论进行对比,然后再根据XSC理论的指导,他可以利用【材料掌握】附带的模拟推导功能,来模拟改变超导界面的结构,从而观察是否能够改变这个材料的超导性质。

不管是高温超导还是低温超导,都有三种性质,分别是临界温度、临界磁场强度,以及临界电流密度,如果材料的条件处于这些状态之内,就会进入超导态,但如果超过了这些临界度,那么就会失超。

因此温度并不是唯一的重要条件,另外两个也是。

除此之外,就是这块材料的基本性质了,特别是在可加工性上。

只有可加工性能越好,才越适合大规模使用,因为这涉及到了加工成本,越容易进行切削、冲压等加工手段的材料,也就越方便打造成人类需要的形态。

就比如钇钡铜氧和铌钛合金这两个超导体,钇钡铜氧对比铌钛合金,在临界磁场强度和临界电流密度上,都要更好一些的。

但也正是因为钇钡铜氧属于一种陶瓷材料,脆性较高,可加工性比铌钛合金差了很远,再加上其合成成本较高,因此也一直都没有大规模使用。

萧易的目的,就是要设计出一个在可加工性上足够好,同时合成成本也足够低的高温超导体。

就这样,他开始不断的尝试,同时,也不仅仅只是眼前的这块TBCCO,此外还有其他各种材料,BSCCO、YBCO、FeSe等等。

时间也很快过去。

花费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将眼前的这些样品全部分析了个遍。

随着【材料掌握】的效果结束,萧易眼前的画面也逐渐被拉长,直到最后,视野中的微观世界便重新恢复到了宏观世界当中。

“嗯……这些数据的分辨率还是不太行。”

微微摇摇头,萧易略微感到有些可惜。

虽然今天的分析倒也不是一无所获,不过仍然受限于分辨率的缘故,所以收获也并不是很多。

也许可以去其他更加高档的实验室,比如上京那边的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那边的实验仪器还是足够高档的。

但问题就是,那边比这边还要卷。

使用实验室都是要预约的,更何况他要进行的是大量实验,通过制备大量的高温超导体样品,然后再进行大规模的测量,就更麻烦了。

“终究不是自己的实验室啊。”

想到这里,萧易就更加期待科学岛实验室的建成了。

虽然科学岛实验室不会有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大,但是实验设备上保证都是一等一的。

“不过……”

萧易忽然回想了一下刚才通过【材料掌握】在分析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他的心中在此时冒出了一个想法:“或许,我能够根据【材料掌握】带给我的那些感受,编写出一本实验数据分析方面的教科书出来?”

虽然别人并不能像他一样拥有【材料掌握】的能力,但是他却能够根据【材料掌握】带来的作用,总结出一套适合所有人学习的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肯定超越了当前所有实验数据分析方法的范畴,能够大幅度提高相关领域科学家们的科研效率,特别是在材料这一领域上面。

心中产生了这个想法,萧易就有些意动了。

搞出论文或者重要的研究成果什么的,是科研的一方面,写教科书,同样也是科研的一方面。

前者是为科研进行开拓,而后者就是为科研进行奠基。

两者孰轻孰重,并不能进行比较,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后者,也就没有了前者,而没有前者的话,也就没有更加厚重的后者。算是一种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一本经典的教科书,能够指导更多的人做出更多的成果。

“嗯……那就这么定了,接下来等待科学岛实验室建成的这段时间,就专门用来写这样一本书吧!合成高温超导材料这件事情,等到实验室建成之后再说好了。”

萧易很快做出了决定。

至于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实验分析原理》好了。

他从微观中总结出的宏观方法,怎么说也当得上“原理”二字嘛!

另外,正好写这本书的同时,必然也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同样也能够帮助他进行高温超导材料的设计,至少也能积攒大量的实验。

正当他开始寻思这本教科书该怎么进行架构的时候,实验室的门忽然被敲响。

徐铭他们去开门,然后就见到潘伟等量子信息部的大佬们过来了。

他们几个小卡拉米顿时眼睛都瞪大了起来。

“潘院士!陈院士!还有……”

一般来说,即使他们都在一个学校,但一个学院的学生大多数的时候连自己学院的老师都认不全,就更不用说其他学院的老师了。

但是没办法,他们这位潘伟院士在科大里面太有名气了,所以即使是他们这些材料系的学生,也能够第一眼就认出这位量子信息领域的领军人。

潘伟朝他们笑着点点头,随后就看向了里面的萧易,然后对徐铭他们说道:“我们是来找萧易的,麻烦你们帮忙叫一下他。”

“好……好的!”徐铭他们点了点头,最后便赶快跑到了萧易的旁边,向萧易招呼了一声。

萧易转过头一看,见到了潘伟他们后就是一愣。

他自然是见过潘伟他们的,还是当初开会的时候,不过之后就没怎么见过了。

他倒是也从鲍校长那边知道过,当时科学岛实验室搭建过程中的阻力就来自这几位。

就是不知道,他们现在来找自己是干什么的。

随后他便走了过去,说道:“潘院士,陈院士,几位怎么专门来这里找我了?”

潘院士笑道:“首先是要恭喜萧教授研究出了高温超导机制啊,说不定拿诺贝尔奖也就这几年了。”

萧易笑着摆摆手,说道:“没什么,都是运气,运气。”

潘院士失笑:“这怎么能说是运气呢?这都是实力。”

看着对方的样子,萧易的眉头一挑,看样子,这算是来和他交好的么?

他笑道:“潘院士,您还是直说,是来找我干嘛的吧,如果是想和我交流一下高温超导机制的话,我是十分欢迎的。”

潘院士一愣,和陈院士等人相视一眼,随后笑着点点头,说道:“确实是这样的,萧教授应该也知道,量子计算机,特别是超导量子计算机,对于超导机制也是需要一定研究的,所以我们确实想邀请萧教授举行这样一场关于XSC理论的讲座,到时候我们量子信息研究部也会组织所有人去交流学习。”

“我们量子信息科学实验室也会组织一下。”旁边的陈院士也笑着点点头。

听到他们这么说,萧易就明白了,他们确实是想来和自己打好关系的。

他虽然对这些科研之外的事情不怎么感兴趣,不过对方想要邀请他进行XSC理论的讲座,他当然也不会拒绝。

至于交好这种事情什么的,随缘吧。

在科学界,终究是实力至上,一个全靠吹,但没有什么实际成果的,只会受到嘲笑,而真正拥有成果,从来不靠吹的人,才能得到尊敬。

“这当然没问题。”他点了点头。

潘院士笑了起来,“那就好。”

“另外,萧教授,我也是想问一下,你对于量子信息有兴趣吗?”

潘院士说道:“现在学术界都说,只要是萧易感兴趣的问题,就一定能够得到解决,所以如果伱能够加入我们的话,说不定能够让咱们在量子信息上,再进一步呢?”

“量子信息?”萧易摇摇头,说道:“我确实没有太大的兴趣,这个领域,咱们国内有潘院士你们撑着就行了。”

当前的量子计算机只能固定计算一种算法,完全不能做到像经典计算机那样的通用计算,而如何实现量子计算机的通用计算,也就是让量子计算机具有类似于经典计算机那样的图灵完备性,却仍然是个难题。

对于这个问题,萧易也曾思考过,最后得到的结论就是,现在量子计算机的基础性能还没有达到制造量子图灵机的程度。

至于基础性能,又涉及到了其他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说材料、基础技术、理论等等。

总而言之,目前是别想造出量子图灵机了。

他现在还不如集中地去研究其他问题,就比如现在。

“我嘛,我现在还在尝试着根据XSC理论,合成高温超导体呢,说不定到时候也能够给你们带来帮助。”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也是在为量子信息做贡献嘛。”

听到萧易这么说,潘伟他们都是大笑起来。

“萧教授说的也是。”

“那我们就预祝萧教授的成功了。”

随后,他们也没有再继续打扰萧易,离开了这里。

……

之后的萧易,便开始了他的写书大计。

而且一本教科书,自然也是很有挑战性的,并不是随便写写就行,还是需要各种设计以及构思。

不过,在这种设计构思的过程中,也加强了他对实验数据分析的理解,甚至,因为他需要高频次的使用材料掌握,于是在不经意间,他对于材料掌握的运用也都变得更加得心应手了,即使是在低分辨率的实验仪器上,他也能够将材料掌握的效果发挥到一种新的境界。

而这也帮助到他编写教科书的过程。

他编写教科书的事情,也很快被学校这边知道了。

学校这边自然是大力支持,写教科书,对于任何一名学者来说都是一件能够提高声望的事情,而同样的,对于这个学者所属的单位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

科大也有自己的出版社,到时候萧易写出来的这本教科书,肯定也是从他们这里出版。

所以,科大为萧易提供了编写过程中的指导,指派了一些曾经有写书经验的老师,给萧易提供了一些写作上的帮助。

很快,萧易写出的第一部分,先就给学校内的少数几名院士看了看。

那几名院士顿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第一部分中萧易给出的一些实验分析方法,连他们这几位院士都未曾想过,那种由微观到宏观的分析方式,直接给他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角度。

利用这种分析方法,不知道能够提高多少的研究效率。

一时间那些院士们都开始催促萧易赶快把整本书写出来,他们都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后面还有什么更精彩的分析方法。

就这样,时间飞快的过去了。

中途萧易也进行了一场XSC理论的讲座,这场讲座还吸引了全国不少的学者亲自到现场来学习,毕竟,关心高温超导机制的人,实在太多了。

而另外一边,科学岛实验室也在经过了两个月的设计后,正式开始动工,预计工期九个月,反正也就十几亩,总共三层楼高的实验室,并且实验室设计基本上方方正正,没有特殊的结构,九个月,足够了。

……

时间一晃而过,八个多月,在悄然之中过去。

而这一天,萧易的《实验分析原理》,正式出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