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学霸就是要肝 > 第202章 长江学者,电池界地震了

第202章 长江学者,电池界地震了

第202章 长江学者,电池界地震了

时间很快过去。

接下来整整半个月的时间,萧易他们都在实验室中测试着这种新电池的各种性能。

而随着实验做的越来越多,最终的统计数据,都无不彰显出这种新电池的优秀性能。

当然,从理论上来说的话,拥有这样优秀的性能也算是正常的。

这也正是科技突破的意义。

“经过最终的优化设计,现在电池的能量密度能够被稳定在1345Wh/kg,嗯,到这个程度,基本上已经算是到一个极限了。”

萧易的手中捏着一个小方块。

这个小方块正是他们专门简单封装出来的电池,将一块电池该有的部分都给包括了进去。

除开正负极还有锂磷硫氯固体电解质之外,还包括了导电添加剂、粘结剂以及电池封装等。

如此一来才算得上是一块能够商用的电池。

“是的,萧哥,接下来还想要再继续优化,就需要对其他部分的材料进行优化了。”旁边的唐春明点点头道。

“萧哥,你不会还想要把其他几个材料也给一起优化了吧?”

刘晓东“惊恐”地问道。

萧易笑着摆摆手:“那倒是不至于,其他那几种材料再优化也没有什么意义,和咱们没关系。”

“反正咱们就算是申请专利的话,申请的也只是这三个材料技术的专利,而不是电池设计的专利。”

“电池设计这种事情,还是交给那些厂商吧。”

优化其他的材料,对于电池性能的作用来说其实已经影响不大了,毕竟这个电池的性能主要还是基于锂硫电池和固态电解质,另外几种材料经过市场这么久的迭代,其实也都已经达到了差不多的程度。

刘晓东几个人都点了点头。

“好了,既然如此,咱们这个课题,也基本上就要到尾声了。”

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申请专利,然后发表论文。

这三个东西虽然先进,但也不像是高温超导体那样的复杂,所以还是要提防被别人找到合成方式。

因此专利还是要申请的。而关于专利,萧易仍然考虑了实验室,所以受益人中他占百分之八十,而实验室占百分之二十。

这百分之二十,自然也是为了实验室之后的建设做准备。

虽然还不知道这个专利能够赚多少钱,但光是考虑一下整个电池市场每年10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这百分之二十能够为实验室带来多少的盈利,几乎可想而知。

萧易甚至感觉,他能够直接让科学岛实验室变成全世界最有钱的实验室之一。

到时候其中的一部分钱用来改善实验室的待遇,一部分钱用来扶持实验室的项目,剩下的都用来为之后扩建实验室,还有加强实验室基础建设等等。

嗯……

他这位实验室主任可真是为了实验室的未来发展操碎了心啊!

他在心中稍稍的自我感动了一下。

很快回过神来,随后他说道:“好了,今天就先到这里吧,之后先把论文写出来,然后等到专利号拿到之后,就**文吧。”

“嗯……论文你们想发哪就发哪,我只要通讯作者就行,一作二作你们自己划分,反正也有三篇论文。”

虽然他本人不会再投国外的期刊,但是那是因为他不需要国外的期刊来证明自己。

而对于刘晓东四个人来说,他们还是需要这样的顶刊论文来为自己镀金,这也和他们的前途息息相关。

萧易对于这种事情,自然是能帮就帮。

而听到萧易这么说,四个人顿时就瞪大了眼睛。

啥?这三篇论文的一作……都可以给他们?真的假的?

居然还有这么好的老板?

虽然萧易拿的是通讯作者,但他们能够拿一作,那也是十分巨大的一种荣誉啊!

尤其是他们在之前都已经准备好,这三篇论文仍然不会被发表出去,而是仍然只会被萧易发在他的个人网站上。

结果现在,他们不仅能够选一作,甚至还能够发表出去。

这三种重要的材料,每一个都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到时候随便就能够发到顶刊上面。

当然考虑到萧易和nature之间的矛盾,他们肯定也不会去投nature了。

于是,二话不说,四个人纷纷表示了感谢。

刘晓东更是感动不已。

在原来的地方,他只有被压榨的份,而在这里,他明明都没有做出什么重要的贡献,结果就能够分到一篇一作。

这种巨大的差别,如何不让他为之激动?于是他直接单膝跪地,抱拳说道:“东,飘零半生,未逢明主,公若不弃,东愿拜为义父。”

引得萧易连翻白眼,没好气地说道:“怎么?伱想专捅义父不成。”

顿时间,实验室中就充满了一片快活的气氛。

“好了,散了吧,好好放松几天。”萧易忽然又想起什么,说道:“哦,对了,回去之后把你们之前的所有实验数据都整理一下拿给我,我回头还得整理一下。”

“好!”

……

几天时间过去。

萧易的办公室中。

“萧哥,这是我这边关于碳纳米多孔材料的数据。”

刘晓东抱着一堆A4纸走了进来。

当初他主要负责的任务就是碳纳米多孔材料这一部分的实验,所以他将这部分的数据整理了之后,交过来了。

“嗯,好,放那边就行。”萧易点点头。

“好。”刘晓东应了一声,随后就将这堆a4纸放在了萧易指的地方,但随后他又从中抽出了一份实验数据,走到了萧易旁边,对他说道:“对了,萧哥,你看这部分数据好像有点奇怪来着?”

“奇怪?”

萧易疑惑地接过了那份数据,然后看了起来。

但很快,他的眼睛就眯了起来。

这份数据,主要是dI/dV光谱数据图,其主要测量的是在不同时间点的隧道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

而根据这个数据图的显示,在碳纳米多孔材料的部分孔洞上,电子的速度异常之快,甚至达到了正常速度的十倍以上。

他皱了皱眉头,说道:“其他的数据呢?有没有类似的情况?”

“好像也有,但比较少,我去找一找。”

刘晓东说着,随后便转过头,重新在他带来的那堆数据中找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后,他才再次抽出了几张,来到了萧易的面前说道:“这些数据中好像也有。”

“之前我都以为是实验误差,不过这两天整理的时候,忽然发现这些数据都有些奇怪,但是又看不出规律。”

“莫非……那台STM的连接有点毛病?”

萧易摇了摇头,说道:“那可不一定。”

他仔细看着这些数据,脑海中已经掀起一片头脑风暴。

看似这些异常速度的电子出现的没有规律,就像是纯粹的实验误差一样,但实际上,在他的眼中是存在规律的。

尽管这个规律,看起来有些勉强。

“都发生在20-30nm的孔径大小之间……”

“嗯……更精确点的话,都要比较接近26nm。”

“但是绝大多数的时候,通过这些孔径的电子速度仍然保持着正常。”

“也就是说孔径的大小并不是唯一的因素。”

“电子进入的方向?”

“或者是两边的电压大小?”

“又或者是……”

种种猜测在萧易的脑海中不断的浮现,但始终没有一个可以确定的选项。

“还是数据量太少了。”

最后他摇了摇头,对刘晓东说道:“目前的话,暂时还看不出来什么。”

“当然,这可以做个备选课题,你之后如果有兴趣研究的话,可以将它作为你接下来的课题研究一下,或许能出个很大的成果。”

“我最近这段时间大概是没空去研究这个东西。”

他接下来还得思考一下之前在等离子体所那边应下的那个课题呢。

格林沃尔德极限是否已经到头了。

听到萧易这么说,刘晓东就犹豫了。

“这个课题……应该不好研究吧?”

萧易笑着说道:“看上去确实不怎么好研究,说不定得花不少的钱,毕竟首先就得制备大量的碳纳米多孔材料,通过不断的实验得出数据,看看是否能够总结出规律来。”“但是嘛,说不定这就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发现,可以类比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那种级别的。”

一听这话,刘晓东顿时倒吸一口冷气,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那可是诺贝尔级别的发现。

他这个发现有这么重要?

“我……想试试!”他说道。

萧易点点头,说道:“那就去吧,毕竟科研就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

听到萧易的鼓舞,这段时间就让刘晓东心中一振。

没错!

科研就是得有用于探索的精神,顾前顾后的,也许就错过了重大的发现。

于是刘晓东立马就说道:“好的,萧哥!”

萧易笑着点点头。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他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

看了一眼,是鲍和信校长打过来的?

是有什么事情么……

他接通了电话,然后就听到对面的鲍和信爽朗地笑道:“萧教授,恭喜你了啊!”

萧易顿时一愣:“恭喜?恭喜什么啊?”

“哦,你还不知道吗?就在刚才,今年的长江学者名单已经出来了,你就在其中啊。”鲍和信哈哈笑道。

对于任何一所高校来说,有教授评上长江学者都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所以每年长江学者确定的时候,像他们这些校长都会格外的关注。

发现有本校的教授评上了之后,第一时间就送出上了祝贺。

而萧易听到这个消息就是一愣。

“长江学者?今天?”

长江学者自从2018年之后,就属于保密评选了,评选过程保密,评选结果也不会公开。

当然虽然不公开,但也仅限于在网上查找不到相关的公示名单,对于学术圈子里面的人来说,还是很容易就搞到名单的。

毕竟作为国内仅次于院士的头衔,其不管是从荣誉,还是地位上来说,都不可能做到真正不公开的。

不过,至于鲍和信为什么现在就知道了……

毕竟人家也是校长,能够这么早就知道消息,也算是正常。

“是啊!”鲍和信笑道:“你应该待会儿就能够收到通知了,可别忘记请客吃饭啊!史上最年轻的长江学者。”

今年才20岁的萧易,相比起其他长江学者来说,这评上的年纪几乎是打了个折。

当然,考虑他当初评上杰青的时候也差不多,看上去倒是一点也不让人惊讶。

“好好,一定一定。”萧易这个时候也回过了神,随后笑着说道。

鲍和信笑道:“嗯,好了,我就先不和你多说了,咱们学校还有一位常越来教授也评上了,我还得去给他打个电话。”

“好,您忙着。”萧易说道。

挂了电话,萧易还是略有些惊讶。

居然这么快就评上长江了。

嗯,确实是有些意外。

当然,虽然意外,倒是也在情理之中。

就算是评上了院士,那也是在情理之中。

很快,他的心态就平定了下来。

只不过他虽然平静了下来,但办公室中的另外一个人可就平静不下来了。

还没有离开办公室的刘晓东,此时一脸震惊地看着萧易。

“萧萧萧……萧哥!你评上长江了?!”

萧易微微一笑:“嗯,应该是吧。”

这还应该是!鲍校长都打电话过来了,怎么可能会是假的?!刘晓东一脸崇拜,看着萧易那平静的表情,就忍不住说道:“您就一点都不惊喜吗?”

萧易耸耸肩,说道:“惊喜,当然惊喜。”

您这可不像是惊喜的样子。

刘晓东心中腹诽了一句,不过随后,他就说道:“那我就不打扰您了,我得去把这个消息告诉咱们全实验室的人了。”

萧易笑着摆摆手,说道:“行,去吧。”

“另外,通知一下,今天晚上天香酒楼,我请全实验室的人吃饭!”

刘晓东顿时眼前一亮,“好耶!”

随后他就跑了出去,开始将这两个好消息在全实验室传开了。

一时间,又让整个实验室的人都沸腾了起来。

好家伙,20岁评上长江学者,这可实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于是乎,整个实验室对于萧易都更加的崇拜了起来。

当然,在天香酒楼订桌的事情自然也没有落下,整个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也就不到50个人而已,再加上类似王豪这样的几名行政人员,四桌也就差不多坐下了,而最终萧易大手一挥,直接定了五桌。

开玩笑,等锂硫固态电池的专利授权出去,没有几个亿都拿不下。

这点钱,萧易根本没缺的。

……

而随着今年的长江学者评选结束,虽然名单不公开,但国内学术圈的人们也都很快知道了具体情况,议论的人自然是相当之多。

这大概就相当于,有哪些人晋升到长江级强者。

十分的引人注目。

当然,萧易绝对是被议论最多的那一个。

20岁的长江学者,而且还是特聘教授级别的。

长江学者分为三种,特聘教授及客座教授及以及青年学者,其中特聘教授级别的地位也是最高的。

一时间羡慕的人有之,嫉妒的人也有之,当然,恨的人亦有之。

于是乎,就开始有人暗地里阴阳怪气了起来,表达不满。

“都已经是杰青了,现在还评个长江学者,真不是领导的私生子么?”

“啧啧,甚至还专门造了个价值好几亿的实验室,甚至听说都要准备开始扩建了。”

“……”

当然,面对这些暗戳戳的言论,也有很多人为萧易反驳了回去。

“不然呢?你去拿个菲尔兹奖试试?”

“你去整个室温超导体出来?”

“你去证明个千禧年难题出来?”

“你去……”

种种反驳的话语,也让这些人破防不已,开始骂了回去。

一时间,国内学术界就因为萧易的这件事情而吵了起来。

但就在这个时候。

三篇发表在《JACS》、《ACS Nano》两大顶刊上的论文,让所有人都闭嘴了。

这三篇论文的作者名不见经传,但通讯作者萧易,却是大名鼎鼎。

当然,如果只是萧易的名字倒是还算不上什么。

关键是。

这三篇论文连起来看,代表的就是——

锂硫固体电池!

顿时间,整个电池行业,以及相关的学术界,便都陷入了一场巨大的地震中。

锂硫电池,以及固体电池,这两个被认为是下一代电池的形态。

如今竟然以结合的形式,诞生了!

人人都知道,电池行业,要大变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