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588章 又发现了一个大商机!

第588章 又发现了一个大商机!

有一个月的时间,所以李龙并不着急。他从供销社里出来,骑着自行车去了自由市场。

无事的时候李龙就喜欢在市场逛逛。

如果能够经常逛逛石城的老街市场就更好了。

因为眼下市场里出售的东西,全都是天然的,没有科技与狠话,没有添加剂,纯天然出来的东西。

鸡蛋是农家产的,这时候养鸡场还没出来,鸡都是吃粮食,鸡蛋自然也就安全。

其他的东西也是如此。

时不时的逛一逛市场,就能感觉到,县城在发展。

能看到卖粮食的多了,卖鸡蛋卖鸡的多了,卖各种手工制品的多了,卖东西的人也不再默默等着人上门看货,不光开始吆喝,而且开发了各种吆喝声。

能感觉到许多卖货的人是贩子,从农村收来的东西,在这里转卖。

这样的人有些一开始算是兼职,后来慢慢变成了专职,再后来就成了最先富起来的那批人。

据说曾经的北疆首富最开始就是卖葡萄干的,他自然也不是种葡萄的,就是二道贩子。

李龙又买了一些鸡蛋回去。

顾晓霞挺喜欢吃李龙做的蒸鸡蛋的,杨大姐也觉得这鸡蛋羹不错,学了。

李龙觉得还是自己偶尔做一做比较好。

杨大姐在卖饭,这大冬天,她改了花样,不再是粥,而是辣汤面。

先不说吃着如何,就闻着这个味道,人的食欲就起来了。

而且是热面,这么冷的天吃上一碗,肯定能热呼好久。

所以生意不错,她没看到李龙,李龙便也没打扰,自己推着自行车从头转到尾,然后回大院子了。

去后院看看种出来的那些菜,给炉子里加了一铲子炭,李龙便出来了。

菜苗长的还可以,就是有点慢。想想也正常,毕竟不是在夏天,不是在菜园子里,能正常长已经不错了。

回到大院子里,李龙看天有些阴,想来又快要下雪了。

他进了厨房,去把炉火拨旺,架上蒸笼,准备蒸一大碗鸡蛋羹,这个不光顾晓霞喜欢吃,顾博远、韩芳也喜欢吃。

鸡蛋是穷人最容易能获得到的蛋白来源,不知道这是他上一世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反正说起来是好东西。

蒸完鸡蛋羹,李龙把熟了的放在笼里没拿出来,保持热着就行。

杨大姐快回来了,李龙出了厨房,去看一看推雪的工具。

眼下推雪的工具基本上都是自己钉的,一块木板后面钉个木头把子。

一般都比较笨重,有钉一个把手的,还有用一大块木板子,用三根木棍钉出个“西”字型,单人可用,双人也可以一起用。

有些还会在上面绑两根绳子,前面拉,后面推,这样更有效率。

这时候说人多力量大可不是说着玩的,扫雪这种事情,在八十年代真就是人多力量大。

毕竟这时候许多推雪工具还没出来,其实后世的许多柴油或电动的那种翻滚毛刷的工具在这个时候也不一定实用。

毕竟眼下基本上都不是水泥地,雪下了之后,底下一层在地温的作用下可能会化一些,那些急速旋转的毛刷甚至可以把地皮刷走一层。

当然,如果有那种小工具,李龙肯定也是会用的,明天要下雪,那大院子扫雪就他一个人了。他扫完还要去老马号帮着老罗叔扫雪。

毕竟眼下老马号就老罗叔一个人,那院子虽然没李龙这个大,但也要扫不少地方。

这时候下雪,真就是下大雪,不像后世飘上一小片,没等下雪就化完了。

杨大姐回来的时候,看到李龙正在修理扫雪工具,她便顺嘴提了一句:

“他李叔,你看能不能给韩芳也弄一个推雪板,看明后天下雪了,她们学校肯定也要扫雪。”

“好。”李龙点点头,家里木头还是很多的。

这时候扫雪带工具是比较随意的。乡村的学校每个人每学期是要带一把扫把过去的。扫雪的时候可以另带工具。

孩子们通常比较要强,会带着推雪板过去,家里没有多余的推雪板的话,就带个铁锨过去,那个也能清雪。

基本上很少有带扫把的,虽然推雪板扫完雪后必须得用扫把清理,但带扫把过去会被人笑话。

带工具的鄙视链就是推雪板大于铁锨大于扫把。

当然,如果谁能带把木锨过去,那绝对是王者一样的存在——这玩意儿在农村家庭里有的人都是很牛的了。

毕竟这时候能用得起木锨的家庭不算多。这时候北疆的轻工业还很不发达,做木锨需要很薄的三合板,这玩意儿大概率是从内地运来的。

而买这个也是用来扬场的,冬天也能用来清雪,但通常是大人用,孩子用了如果把那薄薄的三合板用坏了,会被大人打的。

而孩子能把木锨带到学校去,大概率也是偷偷带的。

李龙找了一块薄板子,专门给韩芳做了个小巧的推雪板。这玩意儿做的好看了,好用了,也得注意。这时候的孩子并不介意“拿错”一个好用推雪板。

所以李龙找来顾晓霞的墨水毛笔,在板子上面写了“韩芳”两个字,然后拿起来模拟操作了一下,感觉木头杆子把手还不错,就放在了一边。

杨大姐出来倒水的时候看到竖在边上写着“韩芳”两个字的小巧推雪板,笑着说道:

“她叔,你这板子做的好啊。”

“哈哈,看小芳用不用得惯了。”

“肯定用得惯。”

李龙继续修着家里的推雪板子。院子里的雪他也不打算运出去。一部分堆到前院的花圃和菜畦里,一部分推到后院去,等到开春准备化的时候,弄到玻璃房里就当雨水了。

把几个板子弄好的时候,李龙又看了看那几把留下来的大扫把。自己家大院子前面的大路上的雪归自己家里扫。眼下虽然有环卫工人,但人数并不多。

这个时候“各家自扫门前雪”可不仅仅是一句话,各家是真的要扫门前雪的。

把这些都弄好后,杨大姐的饭已经做好,顾晓霞是最先回来的,然后是韩芳,最后是顾博远。

韩芳一进来就看到了写着自己名字的推雪板,立刻跑过来拿了起来,先跟李龙说了声“谢谢”,然后兴高采烈的拿着推雪板在地上推了起来。

“快洗手帮忙来!”杨大姐听到女儿的声音,探头出来看到韩芳在玩推雪板,立刻板起脸喊着:

“还玩!那你李叔刚给你做的,就玩!玩坏咋整?”

李龙乐了:“杨大姐,哪有那么容易坏的?”

“就是,你就让她玩玩吧,我来端碗。”顾晓霞笑着说,然后她又对李龙说:

“明天要下雪,我也要备着一把推雪板。”

“家里多,你随便拿。”

“我也拿一把过去。”顾博远理所当然的说,“那院子里啥工具也没有。”

“呆会儿我给你把雪板子和大扫把送过去。”李龙说道。

“送啥?我自己拿过去就行了。”顾博远才不让李龙送,他才四十来岁,正当年的。

李龙暗暗佩服自己的先见之明。

先前下两场雪,这几位应该都是将就过来的,眼下有板子了,自然不愿意将就了。

他刚才还想着不能用自动清雪机,现在却想着是不是可以和奎屯农机厂合作一把,搞个小汽油机的驱动的推雪机了。

全县,甚至全北疆各单位一下雪,这清雪工作就是头等大事。

上一世看到东北的漂亮丫头子还在夸北疆这边清雪的及时,殊不知,“下雪就是警报,雪停就是命令”,这已经刻在骨子里了。

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只要下雪,无论是上班的上学的,都会带把工具去单位(学校)其他啥也不干,先清雪。

有部队驻扎的,那部队里一部分人清理营院的雪,一部分要上大街去清理大街的雪。

也就是一几年后,各种清雪工具齐全,单位、马路的清雪被外包出去,有专门的人清理,这种行动才慢慢的消停,但并没有绝,毕竟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人工清理。

柴油机搞不了,这时候柴油机还做不小,但汽油机已经有小型化的了。用汽油发动机驱动钢刷,把钢刷的方向调整,让把雪给向侧前方卷出去,这样就可以了。

其实也可以设计像收割机那样转动的,由拖拉机前驱动的。后世有皮卡前面带的清雪机,想来应该可以搞出来。

他相信奎屯农机厂那边应该会对这个感兴趣的。

毕竟这是个刚需市场,如果能把扫雪的时间腾出来,许多单位应该不会不舍得花费几百块钱去买这么个机器。

不过李龙不急,眼下那边的农机厂应该在加紧生产收割机。那里本身产能就不大,如果再给他们搞这个这玩意儿,想来不一定能吃得下吧。

李龙再次有了个强烈的想法,真要能自己拥有一个农机厂,就专门做这些农业配套机械,真的会很赚钱。

毕竟脑子里,从现在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十年代,层出不穷的各种小型机械足够自己拥有的小型农机厂吃一辈子了。

吃过饭,李龙又钉了两个推雪板,然后开着吉普车,带着推雪板、羚羊角去了队里。

李建国一家人已经习惯了李龙这么神出鬼没的。

队里的人也慢慢习惯了,三天两头的出现,那能有啥不习惯的呢?

“家里有雪板子,你在街上用呗。”李建国看李龙从吉普车上取下雪板子,有些哭笑不得。

“那娟和强强不得往学校拿?我看明天要下大雪了,先备上吧。”

“嘿,那倒是。他俩现在不在一个学校,要带两个,家里还真就不够了。”李建国笑笑。

这段时间各种忙,倒是把孩子推雪的事情给忘记了。上次下雪两个孩子好像带着家里的推雪板?家里的雪是从陆家借来的板子?

当时好像就想着弄个雪板子,然后后来打猎还是啥,给忘记了。

进到屋子,李龙把羚羊角拿出来递给大哥:

“大哥,这个是羚羊角,你拿着。娟和强强要发烧了,刮一点儿放碗里冲一冲,喝下去就好了。”

“这是羚羊角?”李建国有些好奇的看着。

李青侠也是,他等李建国看完就接了过去。

“那天我们打的高鼻子的那个就是羚羊角。”李龙说道,“高鼻羚羊,药用的就是这个角,这个少的很,可不能给别人说了。”

“那得收好了。”李建国等家里人看完,急忙收了起来。

“对了老爹,这两天有去砸冰窟窿没有?”李龙又问李青侠。

“木有。”李青侠笑笑,“你大哥说眼下冰还没冻实。那些鱼还能从苇子下面透气,得过几天。”

“嗯,过几天下完雪,冰冻实了,我回来砸冰窟窿。供销社来任务了,收鱼。我到时多叫一些人弄些。”

“真收了啊?那可管。”李青侠乐了,能逮鱼玩,还能挣钱,咋可能不干呢?

冷就冷吧,鱼有火,逮着鱼了就不怕。

李龙又去给梁大成等去年就砸冰窟窿逮鱼的人说了一下这件事情。

他今年收鱼的价格变成了一块,大家乐得把大鱼卖给他。

最后去了陶大强家里。

陶大强和杨苹苹一起在逗孩子,听到吉普车的声音,陶大强出来了。

看到李龙,他急忙让李龙进屋。

“不进了,我身上凉,你们屋子里有孩子呢,别沾着凉气了。”李龙说道,

“就给你说一件事情。昨天你打着的那个是羚羊,羊角你留着,治孩子高烧的。别给别人说,自己留着,亲戚啥的得了急烧病刮一些给人和到水里喝了就好。”

陶大强听了立刻使劲的点点头,这事他记下了。

“好了,下完雪,过几天冰冻实了,我还回来砸冰窟窿逮鱼,到时你要闲着就一起过来。供销社收鱼,虽然不多,但冬天也算是个进项。”

事情说完,李龙就开着吉普车回去了。

快到县城的时候,雪花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

天已经变得灰暗,李龙知道,这一场雪不会小。

雪下了一晚上,睡觉前雪已经到脚脖子上面了,李龙把院子里的雪推了一遍才去睡。

等早上起来,推门看的时候,大雪已经停了。李龙去院子里看了看,雪有膝盖厚了。

好一场大雪。

杨大姐已经快把饭做好了。李龙先去推雪,把出门的路推出来。

外面派出所那边值班的民警已经在清前面的雪了。李龙也把大门口的雪清出来。

顾晓霞出来要帮忙,让李龙给说回去了。

把门口的雪清出来后,李龙回去在院子里,顺着自己推出来的雪道,把雪往两边推,一边推向花池子,一边推向菜畦。

不过十分钟,饭好,几个人匆匆把饭吃完,韩芳兴冲冲的扛着书包和自己的小巧推雪板往学校跑去。

顾晓霞要骑自行车,让李龙给劝下了,他给吉普车里加上热水,发动着吉普车把顾晓霞和她的推雪板子送到了教育局。

顾晓霞不想太招摇,让李龙把自己送到距离教育局三四十米的地方就下来。

李龙给她说中午去接她,顾晓霞应了一声便往单位走去。

路上已经有人在清雪。这时候天还没大亮,李龙开着大灯回到大院子后,继续清雪。

杨大姐也要帮忙,李龙让她忙自己的去。

“今天摆摊的人可能会晚,你做点热的,这大雪停了,温度还要降,弄点热食大家肯定爱吃。”李龙提了建议,然后便自己清起雪来。

?Tтkǎ n?c○

他力气大,推雪板子翻飞,一院子的雪,不到中午饭的时候就清出来了。

中午的时候李龙是骑着自行车去接顾晓霞的,她注意影响,李龙也就顺着她。

顾晓霞对李龙的这个做法很满意,斜坐在自行车上说着上班的情况。

“一上午都在清雪。我们局院子大,王局长扫雪的时候抱怨说,当时哪个领导建的院子,搞这么大,这光清雪就一上午,啥活也干不了了。”

“其他单位是不是也一样?”李龙一边跌蹬着自行车一边问道。

“肯定都一样啊,院子都大,人又不多。”顾晓霞说道。

“那要是有一台清雪机,几百块钱,一个人一上午就能清完,你们单位会不会买?”李龙问道。

“真要那样,肯定买啊。”顾晓霞笑着说,“咋可能哩?我都看到有拖拉机后面带着双人推雪板子的,那个效率也不高。”

这么一说,李龙觉得,搞个清雪的机子,真的会很有市场!

当然,怎么搞,还是要好好考虑一下。

这收割机就算是送给奎屯农机厂的礼物了。清雪机就不能这么搞了,需要谋划个对自己有利的方法出来。

不过眼下不急,目前最重要的是等明天开吉普车去北庭,给钱主任送那对羚羊角去。

至于今天下午,自然是要去老马号那里,给老罗叔帮忙推雪了。

他相信老罗叔肯定还没把雪推完,毕竟老马号里面积还是挺大的。

天越来越冷,李龙已经越来越感觉到开吉普车的方便之处了。

至少没那么冷,吉普车里有暖气,虽然不是那么方便,但比拖拉机要好太多了。

用虎皮换这个,真是太划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