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615章 终究被连累了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615章 终究被连累了

作者:羁中马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4:50

第615章 终究被连累了

中午蒸的米饭,炒的咸菜肉,炖的鱼,还有胡辣羊头肉,以及一个炒鸡蛋。

就四个菜,但份量很足,用搪瓷盆装的,热气腾腾的,看着就过瘾。

天天吃习惯了杨大姐做的饭,偶然吃一顿大嫂做的饭,顾晓霞真就胃口大开,平时一碗米饭的量,今天吃了一碗半。

如果不是肚子实在吃不下,她觉得自己还能吃。

“大嫂你做的饭太好吃了。”顾晓霞由衷的夸奖,“我都好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饭了。”

顾晓霞吃的开心,梁月梅脸上也有光,她笑着说:

“嘿,就是家常饭,还是这鱼新鲜,小龙弄的这羊头肉也干净。你喜欢吃,那后面一到星期天就让小龙把你拉回来,我给你做!”

以前就没把顾晓霞当外人,眼下更是一家人,梁月梅看着怀着身孕的顾晓霞,颇有种下一代已经长大成人的感觉。

很欣慰。

“你把那边院子扫干净了?”李建国一边吃一边问李龙。

“扫干净了,炉子也架起来了。那房子好久没架炉子,潮的很。我打算下午再加一炉子炭去,然后给大强说一说,让他每天帮着架一炉子,把房子烘一下。”

“麻烦大强干啥?”李建国摆手,“他家娃娃那么小,每天还要捞鱼,忙着哩。我每天中午过去给把炉子架着就行了。”

“那这到那不跑得远嘛。”李龙说道,“麻烦。”

“麻烦啥?骑上自行车,那不就是几分钟的路?”李建国就把事情定下来了,“自家的事情能不麻烦别人的就别麻烦别人。”

“那也行。不过要是下大雪了,你得叫人帮着扫,我给大强他们也说一声,真要下大雪了,他们把自家的活干完,一块过去。”

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李家和顾家的亲家关系和寻常人家不一样。

本身李建国和顾博远关系就好,梁月梅又几乎算是看着顾晓霞长大的,甚至有那么一段时间,顾晓霞经常往李家跑。许多女性知识都是来自于梁月梅。

而梁月梅那时也可怜顾晓霞,算是把她当女儿看待的。其实在李龙过来的相当长时间里,梁月梅觉得李龙是配不上顾晓霞的。

因为这个相对比较亲近的关系,所以亲近应该有的那种分寸感在这里不存在,顾博远一个人,现在又在县城,李建国自做主张把那边院子收拾的活接下来,他一点也没觉得不妥。

顾博远知道也会笑着说,当初那个饼子真是没白给。

吃过饭,休息了一会儿之后,李青侠和李建国又拉着扒犁去小海子,顾晓霞要给梁月梅帮忙,梁月梅不让,让她去前院自己的房子呆着休息。

顾晓霞听李龙说过,虽然自己两口子天天不住,但前院的屋子每天还架着炉子,就是避免有潮气。

她就好奇,然后就去看看。李龙要去小海子,顾晓霞就拉着李娟过去了。

屋子里果然架着炉子,一点也没有那种返潮的味道。

李龙和老爹、大哥一起去小海子的时候,说道:

“大哥,等咱们拉着鱼去石城卖的时候,得把爬犁拉上,到时拖拉机得停在车场里,咱们的鱼和羊下水得用爬犁拉过去。”

“嗯,行。”李建国点点头,“那羊下水不在队里卖吗?今年马金宝的羊大都卖到乡收购站去了,没宰几只羊。羊下水要是在队里卖的话,应该能卖掉吧?”

李建国是建村的元老,实话说,他对四小队的感情比对老家的村子要深的多。

所以有了羊下水,他先想着是不是先在队里卖。

队里人比其他队里人有钱,花个几块钱买一盘羊下水并不算啥。

如果没有李龙拿羊下水回来,队里人想买羊下水真不容易。食品厂的肉铺羊下水比肉便宜,早早就让别人买光了。

前年冬天李龙拉回来的羊下水队里人买了不少。那一年队里不少人也都说这羊下水好吃,油水足。

李龙听的不多,但李建国听的不少。那一年里有半年都有人在李建国面前说。

所以李龙一说羊下水的事情,李建国第一时间就想着卖到队里,给队里人吃,还能落个好。

李龙的户口还在队里,李建国知道弟弟不打算离开农村,所以他得给弟弟往后打算一下。

虽然李龙不怎么在意自己在队里人心里的印象,但李建国在意。

人活一世,活的可不仅仅是自己。名声要是臭掉了,那就是再富,也是会被人骂的。

那名声要好,再大方一些,就李龙咋离开食品厂的,都有人编个好的理由说不是他的错。

世事如此。

“行,那明天我就把羊下水拉回来,对了,大哥那羊头羊蹄子咱也弄不完,你留下来一些,剩下的也卖了吧。都是队里的,给钱就卖。”

“行。”李建国点点头,羊头羊蹄子他也喜欢吃,但这玩意儿费功夫,再说自家就是再能吃能吃几个?李龙拉回来那一大堆,大部分都还是卖掉的好。

等到了小海子,梁家三兄弟和陶家三个人都已经到了。

眼下他们掏的鱼大的就卖给李家,小的就留在家里,要么吃要么冻上。年后冰上不好掏鱼了,他们也就不打算再干了。

眼下一天能弄个十几二十公斤大鱼,到手就是十来二十块钱。

要在李龙派大活的时候,这钱真不算啥。

但眼下可是大冬天,队里大部分人呆在家里,就只出不进,只花钱没挣钱的道儿。

那野外的兔子也不是人人都能套到的。

所以这一天能进这么些钱,眼红的人可不少。

不过这活也不是人人能干,别看砸冰窟窿掏鱼听着怪有趣的,队里有人跟风想干,只一天就不干了。

冷不说,最开始砸出来的冰窟窿并不一定出鱼。

李家、陶家、梁家兄弟、孟家这些人这几年都在小海子上,无论冬夏都在逮鱼,自然知道哪里水深聚鱼。

你随便打个冰窟窿,水浅不到一米,那里鱼能来吗?

而且这玩意儿还要耐心,还要有一点点技术。

有些人砸个冰窟窿,第一天没掏上鱼就放弃了。谁能知道那鱼也是有点耐心的。头一天动静那么大自然不会上前,第二天冰窟窿那里氧气透的多了,鱼自然就聚过来了。

道理很简单,但如果不说,那可能有些人一辈子都琢磨不透。

看着这些人挣钱,队里其他人要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但羡慕有啥用?要么就谦虚点跟人学,提点东西到这些人家里,套套话请教一下。

要么就学谢大发,去下兔子套,一天逮三五只兔子的话也能赚个十来块钱。

要么就干看着吧。

碰到虚心请教的,那李龙自然也不吝啬点拨几句,鱼打不完,钱赚不完,他已经走在了前头,远远的把本队的人抛在了后面。

所以并不担心被别人超过。

新庄子居民点,有女人看着李龙他们几个上了小海子,便去喊自己家男人,让去小海子掏鱼。

李龙收鱼的事情全村都知道,陶大勇跟着就干了几天,手里就已经多了几十块钱。

他那性格很难不去门市部得瑟一下。

所以其实大家都知道,只要去逮着大鱼,李龙包收。

这真就解决了许多人的后顾之忧,人家都包收了,你还犹豫个啥?

但就有些男人并不愿意去。

“去干啥?大冷天,呆在炕头上多舒服?家里缺那块儿八毛钱吗?”这是一些男人的说法。

还有的干脆就躲着女人,出去玩了。串门子一串一天,说也说不着。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不去打鱼,那心思杂了,说不清。

李龙三个到了冰窟窿那里,敲开上面薄薄的一层冰,等会儿就开始捞鱼。

三九天是掏鱼的高峰期,过了这段时间,天气没那么冷了,鱼也少了,往这冰窟窿这里来的也少了。

“大哥,这段时间收的鱼,也快有一吨了吧?”李龙边掏边大声问大哥。

“那快有了。”李建国停下了手头的动作,想了想说道,“要加上我和老爹掏的鱼,那真就差不多了。”

他手头的钱也用的差不多了。

就算李龙不说,那他也得说一声了。这两天收鱼还用的是老爷子的钱。

“大哥,再掏两天,咱们小年之前,就去把鱼卖了吧。明天我把羊下水拉过来,队里要有人买,那就全都让队里人拉走。”

李龙想想大哥说的也对。去卖鱼比较单纯一下,拉二三十盘羊下水,不够麻烦的。毕竟量少,还是直接卖鱼比较好吆喝。

李建国没说话,李青侠直接应了一声。收了这么多鱼,他早就想着赶紧去石城,把这鱼换成钱了。眼下看着这么一大堆鱼,光收不卖,这兜里的钱一直往外出,心里不得劲啊。

李青侠、李建国和李龙三个轮流在两个冰窟窿里掏,李龙休息的时候往冰面上一看,咦?让他有些意外的是,冰面上又多了几伙子人。

这些人选了一块离其他人比较远的地方开始凿冰窟窿,声音还挺大。

远远看过去,还真是队里的人。

这也是打算掏鱼吗?

李龙乐了,挺好,知道出力挣钱,就挺好。

他干脆过去看看,发现还真是队里的人。新来的三家人,两家不熟悉,李龙过去就是打个招呼,另外一个让他有些意外的是贾卫东。

贾卫东是带着媳妇一起过来的,两个人拿着钢钎、铁锨一起在砸冰窟窿。

看到李龙过来,贾卫东扯了扯嘴角,就是笑了。

他媳妇倒是主动开了口:

“小龙过来了,俺也想着掏些鱼,你那里还收吧?”

“收,还能收一个星期吧。”

听李龙说还收一个星期,贾卫东点点头,继续拿钢钎砸冰。

李龙看了看他们所在的位置,忍不住说道:

“卫东,你这位置不太好,这看着离西岸比较远,其实这一片下面水不深,鱼聚不过来。”

“啊?”贾卫东疑惑的停了手,他媳妇看着挖了有近一半的冰窟窿,也停了手。

“你看看,”李龙指了指其他几大块空地:

“那边都有人挖过,不出鱼,就走了。你看我们,大强那边,大成那边,都是找的深水区,附近还没苇子,水深鱼就多,附近没有苇子,那外面空气进不去,鱼就憋着……”

贾卫东就明白了,四下看了看,也犯了愁。

他知道的深水区那附近都有人,再往哪里去?

“靠近坝口。”李龙指了指说,“那里水最深的,就是刚开始因为那里有坝,能进气,所以大家都没砸,如果你们想掏的话,去那里最好。

另外,如果觉得那里不想去的话,入水口那边也有个深坑,不过不大。好在我也就再收一个星期的鱼,你们在那个大坑那里掏的话,一个星期够了。后面想再掏,到时用我们的那个冰窟窿就行。”

李龙说的够明白了,贾卫东提起钢钎对媳妇说道:

“走,咱们去坝口。”

“这里都砸了一半了……”媳妇有点舍不得。

“就是砸穿了,没鱼那也不是白砸吗?”贾卫东看得很清楚。

“对了,刚砸出来,一时半会儿可能不咋出鱼。”李龙看贾卫东听劝,便又说了一句,“今天下午你们不一定能掏着啥,但明天一早,你们再去掏那冰窟窿,鱼肯定多。”

队里的熟识的,只要有努力挣钱的想法并付诸行动,李龙都愿意拉一把。

顺手的事情,能改变一家人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贾卫东去坝口那里砸冰了。那里水的确深,下面鱼肯定不少,但冰层也厚。

两个人忙了近一个小时,才把冰窟窿掏好,已经累的不怎么想说话了。

休息了一会儿,贾卫东又去距离他们最近的梁大成那里看了看。

去年夏天两个人一起去编过抬把子,有那份交情在,梁大成也说了几句,和李龙说的差不多,明天早上见鱼。

贾卫东心里就有底了。

果然,等缓过来后,他拿着抄网抄鱼,一直到太阳快下山的时候,都只是抄到了两三公斤鲫鱼,和一些小狗鱼。

最大的一条还是不到一公斤的鲤鱼,这么大个头的鲤鱼,不好吃。

贾卫东的媳妇就有点不高兴,觉得这地方不怎么好,贾卫东倒觉得全应了李龙的话。

他用抄网探了一下冰窟窿的底子,两米半的抄网不见底,这里水的确深。

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把掏出来的冰窟窿堆在四周,起到警示的作用。

别让人掉下去了。

李家三口人下午掏了总共十来公斤的鱼,超过一公斤的大鱼有十公斤左右,不算多。

他着急着回去,李建国见下午收获没上午多,也就没在这里多留。

他们一回,其他人也都开始收拾东西,跟着准备回,回去要赶紧把大鱼拿去李家卖掉。

回去的路上李龙取出五百块钱给大哥,作为收鱼的钱。

李建国只拿了三百,说够了。还有一个星期,真花不了多少钱。

回去后,李龙先开着吉普车去到顾家把炉子里又加了些煤,然后用煤沫子压上,返回到大院子。

顾晓霞已经从前院回来,这边准备吃晚饭了。

也就是李龙重生后,慢慢的李家习惯了吃三顿饭,其实夏天李龙不在的时候,大多数也是两顿,晚上那一顿充其量算宵夜。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过晚饭,李龙和顾晓霞就开车回了。

吃饭的时候李青侠和杜春芳两个最开心。人老了就怕孤独,家里人口多越热闹他们越高兴。

所以看着李龙和顾晓霞离开,杜春芳就有点不开心。

“明天小龙还回来,你有啥不高兴的?”李青侠开导她,“要不你坐车跟着他们一起去县里?”

“我才不去,我不爱动。”杜春芳想想还是摇头,呆在这里她觉得是最舒服的。每天往火墙边上一靠,有啥活就做点儿,不想做就眯会儿,多舒服!

“那不就得了。”李青侠笑着给自己装了一锅子烟,“这么好的日子,还想这想那的,我看你就是闲的。”

杜春芳想反驳,也不知道从何反驳起。

李建国和梁月梅两个也不劝,听老两口拌嘴也挺好玩的。

李强让李娟逼着在里屋写作业,他这时候挺乖,主要还是着急着写完呆会儿就能到爷爷屋里看电视了。

看完,明天和朋友打老牛的时候,还能吹一嘴。那可是大彩电!

李龙他们回到县里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他们不在,杨大姐她们就简单的弄了晚饭,顾博远也没过来。

李龙让顾晓霞先进屋,他把羊下水都搬到拖拉机上。

三十盘羊下水吉普车里是装不下的,明天就只能开着拖拉机回去。大哥说的对,这东西算是不错的,还是留给队里人吃吧。

就算其中有一半人念着李家的好,对留在村里的大哥老爹老娘他们也是好的。

羊下水搬完,李龙又把吉普车里的水放掉,再到后面玻璃房里,给快灭的炉子里加了炭,压上沫子,这才出来回到屋里。

奔波了一天,眼下就是最舒服的时候。

简单洗漱,换了衣服后,坐着搂着媳妇看着电视,基本上就没再有啥比这个更幸福的了。

自己忙忙碌碌,为的不就是这样的生活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