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617章 杨大姐的心事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617章 杨大姐的心事

作者:羁中马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4:50

第617章 杨大姐的心事

乌伊公路南的小院子里,杨大姐和韩芳两个把雪打扫干净,韩芳去架炉子,杨大姐拿着两封信,犹豫着要不要打开。

和城北的大院子相比,杨大姐和韩芳两个还是更喜欢把这个小院子当家。

当然,小院子也不是自己的,这一点她们知道。

只是在最艰难的时候过去后,她们就一直住在这里,所以隔段时间,她们就过来把这里打扫一下,把炉子架一下。

杨大姐感觉以后还是要住回来的。

这两封信是她去邮电所那里拿回来的。原来住在这个小院子的时候,往老家发电报就用的这个小院的地址。

后来搬去了大院子,担心老家那边发过来的电报或者信没办法取,专门给邮递员说了一声,有了这个院子的信或电报,留在邮电所,到时她自己去取。

杨大姐当时多了个心眼,并没有留大院子的地址,免得给李龙他们带来什么麻烦。

★тt kán ★¢o

韩芳把炉子架着后,便安静的坐在书桌前看书。

虽然在这个院子里住的时间长,但母女两个一直住的是东屋,也就是客房。西屋的主房她们只是打扫,从来不住。

从房子里打扫出来的各种书、杂志,母女两个舍不得扔,就全都留下来,没事韩芳就会看看。

两封信分别是杨大姐的婆婆,也就是韩芳的奶奶,和村里的村支书写来的。

看两封信发出来的时间相差不过两天,不知道说的事情一样不一样。

村支书的信明显厚一些,婆婆的信看得出来是小叔子代笔的。

犹豫了一下,杨大姐先把婆婆的信拆开了。

万一信里说了丈夫的信息呢?

信只有一页,杨大姐上完了小学,初中虽然只上了一年,但看信是没问题的。

韩芳听到了妈妈撕信封的声音,扭头看了一眼,然后继续看书。

杨大姐不让韩芳看老家来的信,也不让她管这些事情,让她只管好好读书。

韩芳就算有心想帮母亲分担一些事情,也是无从下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韩芳已经经历了不少的人间苦难,早熟,但知道眼下自己不说话,妈妈更省心。

她站了起来,去院子里把卖饭的锅拿到了原来的厨房,准备洗一下。

杨大姐抬头看了一眼,然后低头继续看信。

一页纸里只有大半页的内容,前半部份说的是老家情况。今年收成不好,地里遭灾,粮食不够吃,让杨大姐寄些钱回来。

后半部分说村里有些人出去到南方打工挣了钱,让杨大姐尽快回去,说西北苦寒,她们娘俩呆着肯定不好受,回去韩芳交给她奶奶照顾,杨大姐去打工挣钱,生活也容易些。

杨大姐看完信,又从头看了一遍,信的从头到尾,没有一句提韩芳她爹韩斌的。

杨大姐叹了口气。

其实她攒的钱也不少了,真要拿回去,能让老家的人惊叹的那种不少。

但是,杨大姐并没有感觉到安全。来北疆是为了找韩芳的爹,能一家人一起好好过日子。

她的期盼是找到韩芳的爹,哪怕到时候韩斌工作真的不好,她也有那个底气对韩斌说“我们靠自己也能活好。”

但是,钱挣着了,对着说话的人还没找到。

杨大姐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

这让她有点不敢打开村支书写来的那封信。

村支书和韩斌他爹是发小,不过年纪比韩斌他爸小一些。韩斌的父亲,也就是韩芳的爷爷在参加水利建设的时候受了伤,前几年过世了。

婆婆偏心小叔子,不然杨大姐也不可能带着韩芳就跑北疆来。

最终,杨大姐还是撕开了那封信。

她小心的沿着信封的最边上撕下一小条,避免把信纸给撕破了。

村主任姓吴,叫吴永福。

吴支书的信有三页,字很大,笔锋很利,有些地方信纸都被划破了。

信里夹了一沓钱,有零有整,一共三十块钱。

这让杨大姐有些意外。

之所以找吴支书,是因为吴支书为人方正,又和韩斌的父亲有旧。韩斌到北疆后,吴永福还给杨大姐说过那边的情况。

当时韩斌刚到北疆单位的时候,往这边写过信开过证明,信是直接写给吴永福的,吴永福给开的证明,那里应该留有韩斌单位的底子。

信的开头就告诉杨大姐,他明白了杨大姐和韩芳的处境,虽然不好干预韩家的家事,但韩斌的事情他还是知道一些的。

首先,是韩斌的单位,在北疆,农业第六师红旗农场,具体的地址是在北庭州Jmse县。至于再具体的地址,吴永福那里不清楚,不过找到那里就应该能打听到。

吴永福对于杨大姐在北疆这边的生活挺关切的,话里的意思也是如果找不到韩斌或者不好找的话,凑些钱回来,有他在,不至于让杨大姐和韩芳吃不上饭。

最后写了一段吴永福的推测,这一段话看着杨大姐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

吴支书说,在下半年的时候,北疆这边给韩家寄了一大包东西,还有信,还有汇款单,后面每个月都有十五块钱的电汇。

汇票是先到村办吴支书这里的,他看着汇款的单位不是韩斌个人,而是那个红旗农场。

所以这就挺让人怀疑的,也不知道是不是韩斌出啥事了。

吴永福说他接到杨大姐的信后,去韩家问了一下,韩芳的奶奶支支吾吾的就说韩斌没事,他也不好深问。

最后,吴永福留下了话,如果杨大姐需要他办什么的,直接就给他写信或打电报,如果这边找到了韩斌,也给他发个电报。

杨大姐把信再次看了一遍,心提得高高的,一时半会儿没了主意。

韩芳在外面把锅洗干净又端回到车子上。看车子上炉子里的火已经灭了,再看看天,进了屋问道:

“娘,这时间不早了,咱们是不是该回去做晚饭了?”

杨大姐听着身子抖了一下,然后抬头强笑着对韩芳说道:

“好好,这就走。”

杨大姐站了起来,身子歪了一下,韩芳急忙过来把她扶着,关切的问道:

“娘,你这是咋了?不舒服?”

“没有没有。”杨大姐定了定心神,说道,“没事,走吧,回去做饭。”

把两封信折了折放进兜里,杨大姐扎好头巾,推起车子。韩芳锁好门,然后又去把大门打开,等杨大姐推着车子出去,她又把大门从外面锁上,再帮着妈妈推着车子往前走。

回去的路上,杨大姐心里默默记着那个地址——也难怪自己会记错,那里是农六师,自己只记下了最后一个字,还把师记成了斯,那里是红旗农场,这里是红旗公社。

难怪会走错啊。

只是不知道那里远不远,多久才能到。

回去要问问他李叔,看看好走不好走。要好走的话,自己得去一趟。

无论怎么样,得去看看韩芳她爸在哪儿。

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但杨大姐还是希望有个奇迹,能见到韩芳的父亲。

两个人回到大院后,韩芳去放下车子,杨大姐进屋换了衣服,把信藏好后,再去洗手准备做饭。

李龙他们开着拖拉机回到县城的时候,太阳已经快落下了。拖拉机后车斗子上多了好奇的不停左右看着的红琴。

到了县里,李龙让大哥和老爹去大院,李建国和李青侠都不要去了,要赶紧回家。

卖鱼的钱,李龙只拿回了本钱,没多要。李建国和李青侠都不同意,李龙就说自己钱还多,让大哥和老爹留着。

他这边来钱的活都是大活,这钱就不分了。算是给大哥那边补贴一些。毕竟老爹老娘是大哥养着的,他还吃着大哥种的粮呢。

所以拖拉机把李龙送到门口,然后也没停就直接回去了。

这时候距离顾晓霞下班还有一个多小时,李龙回到院子里打算休息一下再去接媳妇。

韩芳在做作业,她给李龙开的门,完就就继续做作业了。

真是个乖巧的孩子。

杨大姐见李龙回来了,忍了忍,还是等李龙换了衣服,出来捣鼓吉普车的时候,才问道:

“他李叔,你知道不知道农六师红旗农场哪里?说是什么萨尔……”

信看了两遍,杨大姐把农六师红旗农场记下了,那个吉木萨尔虽然记了,终究还是没记全。

“吉木萨尔吧?距离这里……两百多公里,也就是五百华里吧。”李龙想了想说道:“咋?小芳他爸的单位查到了?”

杨大姐也没想到李龙从自己问的一句话就听出来了缘由,她有些窘迫的说道:

“是的,老家……村支书来信了,说是小芳她爹原来的单位在那里,我就想着……”

“去找?那好。”李龙想想说道,“距离过年还有十来天,这样吧,等晓霞回来我和她商量一下,明后天我开车带你们去找!”

“那不中!”杨大姐急忙摇头:“不能不能,俺自个去就行。小芳也呆在家里……”

“你自己去啊,那肯定不行啊。”李龙笑笑,“你先前找地方都找错了,这回你再迷了路咋办?

路又不算远,两百多公里路,说实话,找到的话,你们在那里住着,我一天都能跑一个来回。”

说实话,杨大姐和韩芳住在大院子里,李龙是真心省事不少。

省事归省事,但也不能就一直留着人家。毕竟人家还是有丈夫,韩芳是有爹的,得让人家团圆。

杨大姐把顾晓霞照顾的很好,真心换真情,李龙也不能对她们的事不上心。

无非就是吉普车跑一趟的事情,想来顾晓霞肯定会答应的。

至于顾晓霞和顾博远的中午饭,偶尔在外面对付一顿应该也没啥吧。

“好了,杨大姐,这事就这么定了。”李龙说道,“等吃过饭,你们把东西收拾收拾——我可不是赶你们走啊。这年前有时间,年后也有时间,你看啥时候过去……”

“那肯定是越快越好,就是小芳先留在这里……”杨大姐说道。

“我不留!娘,我跟你一块儿去!”不知道什么时候韩芳跑了出来,带着哭腔说道,“娘,我跟你一块去!”

原来杨大姐和李龙说话的时候,韩芳就已经在偷听了。

“你咋……”杨大姐有点生气,但看着韩芳眼睛已经红了,抱着自己,硬是没舍得骂她。

“让小芳一块去吧。”李龙说道,“吉普车里不冷,你一个人走,小芳也不放心。”

“那……行吧。”杨大姐原想着自己先去探探,如果找到韩斌最好,找不到,回来的话也不说,至少不会让韩芳失望。

她已经快失望了,这种心情她不想让韩芳承受。

шшш TTan c〇

但韩芳却不想离开自己的娘。

“行了,这事就定了,小芳你也别哭,走的时候肯定带着你。”李龙笑笑,“有空把你的东西收拾一下,高高兴兴的。”

东三县他听过,前世加这一世都没走过。但没出北庭州界,鼻子下面有个嘴,怎么也都问到了。

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杨大姐没想到李龙会开着吉普车带着她们去。

这算是解决了她一个大难题,心情激荡的在那里做着饭,一直等到李龙把顾晓霞接回来。

韩芳在屋子里收拾着自己的东西,她挺矛盾的,如果找到了父亲,自己在哪里上学?到时是留在父亲身边,还是再回来?她其实挺喜欢这里的,但是……

其实韩芳对父亲韩斌的印象已经很淡了。韩斌在韩芳三岁的时候离开村子去了北疆,后来一年回来一趟,和韩芳见面的时间每年加起来不到一个月。

说实话,对父亲韩斌的印象感觉还没李龙熟悉。

毕竟更小的时候不记事。

李龙在路上就给顾晓霞说了这件事情。

顾晓霞还挺为杨大姐高兴的。能找到亲人,自然是一件大好事。

虽然有些不舍,但她支持李龙的想法,回来后,顾晓霞去厨房里,专门祝贺了杨大姐。

等顾晓霞回屋换衣服洗手的时候,她小声对李龙说:

“杨大姐好像不是特别高兴。”

“会不会是信里还有其他内容,她没给咱们说?”李龙猜测着。

“那韩芳她爹在那边要是有啥情况,你到时可要给杨大姐撑腰!”顾晓霞不知道想到了啥,立刻严肃的对李龙说道。

“能有啥?”李龙还有些懵,“病了伤了?那我撑啥腰?”

“不是,我说那种事情……”顾晓霞看李龙没想明白,瞪了他一眼,解释道,“我们前两天才接到一封检举信,检举下面一所中学的男老师,有媳妇了还和别人私通……”

李龙顿时明白了,他摇了摇头说道:

“我觉得这样的可能性不大,不过到时看吧。你放心,我带着杨大姐她们过去,肯定是不让她们吃亏的。”

“是不是还要给那边带些东西?”顾晓霞叮嘱后又想道,“如果杨大姐她们留在那里,咱们是不是得表示一下?杨大姐在咱们这里,和咱们关系这么好……”

“那简单,我带些鱼,带些肉就行了。”

这时候肉算是硬通货,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

这事就这么商定了。

等顾博远过来吃晚饭的时候,李龙又私下里把这事给他说了一遍,顾博远立刻说道:

“对对对,应该去送。人家对咱们好,把晓霞照顾的挺好,咱们也不能亏待人家。

你去吧,中午饭别管了,我和晓霞在外面吃。你赶路的时候也别急,安全第一,就算一天回不来也没事,一定注意安全!”

这边说好了第二天就走,杨大姐心里挺急,但嘴上说这么急不好,李龙和顾晓霞都说,这全家团聚的事情,还是越早越好。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间就早了一些。其实杨大姐几乎一晚上就没睡好。

李龙早起把炉子弄好,就在屋子里烧上了水,然后去后面玻璃房里把炉子架了起来。

这玻璃房里的小青菜已经吃了半茬,芹菜也长起来了。就是那个韭菜还是很细。李龙有点后悔,不应该种韭菜,应该等开春从队里分点韭菜根过来。

好在他问了李建国后,李建国让他把细韭菜割了,长起来就割,多割几回,韭菜就粗了。

吃过早饭,李龙往吉普车里加了热水,油加满,把那杆五六式步枪带枪套装进了车里。

跑一趟陌生的地方,不带着这个,不放心。

虽然八三年才过去,谁能保证野地里会不会出来个不长眼不长脑子的呢?

把顾晓霞送去单位后,李龙回来就往车上装肉和鱼。

杨大姐和韩芳已经收拾好了,把各自的包都装好放在了副驾驶位置上,娘两个坐在后排。

李龙开着吉普车出了大院,下车锁了院门,然后开着往东而去。

“从咱们县到北庭州一百公里,咱们得走两个小时。到时应该不咋饿,咱们再往东走,过了乌城,往东北走,还有一百五六十公里才能到。咱们在中间阜康吃饭。”

李龙只是按着记忆中的路线计划着,阜康这个名字许多人都不知道,但天山天池应该很知名,天池就在FK市。

“行,他叔,你说咋走就咋走。”杨大姐对李龙的计划没什么异议。她也不知道怎么走,但很信任李龙。

吉普车很快就开出了县城,一直开到过了平原林场的时候,太阳才露出头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