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620章 人的悲喜各有不同,无法感同身受

第620章 人的悲喜各有不同,无法感同身受

“我们给你们母女一百块钱,这是韩斌同志的抚恤金……”

“不是已经给过了吗?我们不要了,我们有钱……”杨大姐倔犟的摇了摇头。

“杨秀兰同志,这是我们场部的心意。是我们失职,没派人回韩斌的老家了解情况,只是把钱和遗物寄了回去,给了是给她妈妈的,这一百块是给你们娘俩的。

你也要替韩芳考虑一下,毕竟韩芳还要上学……另外,请你留个地址,每个月我们会给韩芳寄十块钱作为抚养费。”

“那老家那边……”杨秀兰问道。

“那边毕竟还有韩斌的母亲在,我们依然会寄钱,不过也会变成十块,一直到韩斌的母亲……过世。”

烈士的抚恤政策有,当然也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

杨秀兰没有再拒绝。她可以天天摆摊,但并不稳定,难免会有个头疼脑热的,韩芳必然要上学。如果在农场当然没事,但她是不希望留在农场的。

不光是因为她感觉这里没玛县好,还有一点,她平时在玛县摆摊的时候也听说过兵团那边的政策,李龙和顾晓霞在饭桌上也聊过。

感觉兵团在一段时间里,政策并不算好。

还是回玛县吧。但那边自己的收入不固定,还得为韩芳考虑。

丈夫没了,自己就剩下女儿了,老家那边她不会去想,现在一心就只是为了女儿。

“还有,这些粮油是我们的心意,马上过年了,就当是……过年的福利吧。”徐科长说道,“我们这里单位没啥特产,有一些自己酿的酒,给你们拿一些。”

有人过来,把粮油这些东西往车后备箱里放,李龙也没阻止。东西是给杨大姐母女的,杨大姐不说话,那就收下了。

徐科长把事说完,李龙就让杨大姐母女两个上车,他和徐科长等人握了手,开车离开。

路上李龙就在想着,不管怎么说,红旗农场这些事情做的挺到位的。没有因为已经发过了抚恤金就对杨大姐娘俩个置之不理,而且还把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

按说杨大姐真要留在这里,也挺好的。

当然,人各有志了。

一路往回,杨大姐和韩芳都不说话,李龙也不好说什么。

等汽车开到了乌城,吃了中午饭,杨大姐才开口说了话:

“他李叔,这一趟麻烦你了。”

“杨大姐你客气啥?你帮了我们那么多,我们也没说啥。”

李龙打算以后把杨大姐家当亲戚走的。刚开始是看着可怜救了人,后来慢慢来往的多了,两边的关系就近了。这以后杨大姐没了男人,心底下没了那个支撑,精气神肯定没以前那么好了。

自己和顾晓霞还得多注意安慰一下。

人世间的悲喜不相通,人和人也不可能真正的感同身受。

李龙能知道杨大姐很伤心,伤心的时候还在勉强提着精气神在那里撑着,她知道自己不能倒,倒了韩芳就没人照顾了。

这些他都知道,但真的感受不深。李龙知道这是自己和韩斌没什么交集,都没见过,不可能真的为了一个陌生人去伤心的。

只是可怜杨大姐。这日子才好起来,突然有了好消息,谁料到这消息竟然接着一个噩耗呢?

杨大姐只说了这么一句,便不再说话了。她定定的望着窗外,目光有些呆滞。李龙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在想着过去和丈夫一起的日子,又或者在想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李龙知道自己得尽快给杨大姐把户口办下来。说实话,杨大姐决定回玛县,李龙知道这其中应该有一部分出于对自己和顾晓霞的信任。

那么,自己是不是就有责任把这个户口的问题给解决掉。

好在这时候还算野蛮生长向秩序发展的时候,真要办户口,还是有一些规则可以利用的。

姐夫陈兴邦因为有本事能被食品厂看中,现在成了城里人,有了户口,吃了商品粮,连带着自己的姐姐李霞也上了石城户口。

那么这就说明,只要有特长,或者有一些特殊之处,就能上这个户口。

对了,李龙眼睛一亮:那个小院子!

随即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时候院子虽然允许买卖,也有房产证,但并不让带户口。

这时候商品粮户口还是很主贵的,李龙隐约记得县里开放农转非户口买卖的时候已经进入九十年代了,那时候户口也不便宜,四千到六千不等,和当时拉一个电话线开一部程控电话的价钱差不多。

而且那时候的农转非户口,已经没有粮本了,不再有计划粮油。他隐约记得大队的卫生所中医花六千块钱买了个城市户口,后来经常吐槽,一点商品粮没吃到,最后想转回农村,还得花钱。

那就找找认识的人看看能不能办吧。

三个人各有心事,一路无话的从乌城开回到了玛县。

“他李叔,直接开回到路南的那个院子吧。”杨大姐再次开了口,“俺俩就先不回大院了。她姨是有身子的,俺们现在不适合见她。等……等过了年吧。”

“行吧。”李龙知道杨大姐挺坚定的,一旦决定就不会改,便点点头说道:“那我把你们送到南面院子去。”

吉普车开到院子门口,韩芳下了车,手里握着钥匙,先一步过去开门。

院子不大,但吉普能还是能开进去的。李龙把吉普车倒了进去,附近有人开门看情况——毕竟吉普车声音有点大。

看到吉普车,对门和斜对门的都有些诧异,毕竟这年头,能开吉普车的都不是一般人。

然后看到杨大姐胳膊上戴着黑布,对门立刻就把门关上了。

李龙隐约听得那边有人说“晦气”。

没管这些,等韩芳把房门打开,李龙把车后备箱里的那些东西搬出来放过去。

农场送的两袋米两袋面。两塑料壶油,大约有个十公斤左右。把这些东西卸下来后,李龙又把这一次带过去的鱼和肉也卸了下来。

有这些东西,杨大姐和韩芳两个能过一段时间。这边也存了一些冬菜,而且距离市场比大院还近一些,想吃的话应该也好买。

看李龙还要把那两塑料笼子酒往下提,杨大姐阻止着说道:

“她李叔,这酒俺们不拿了,你提回去吧,泡啥东西还能用得着。”

李龙便也没推辞,关上后备箱门,说道:

“杨大姐,那你们休息,我就先回去的。有啥事就过来找我。”

“好。”

杨大姐表情有点木,想笑一笑,但那表情却又像是在哭。

李龙也笑不出来,点一点头,走到车门的时候顺便摸了摸韩芳的头,留下一句“照顾好你妈,我出去后关院门”的话,便上了吉普车。

把吉普车缓缓开了出去,拐弯到乌伊公路上的时候,李龙感觉肩膀上好像卸去了沉重的担子。

自己是不是有点像逃兵?在那样压抑的感觉中,真的呆不下去。

无法感同身受。

先回家吧。这样的事情,也只能是杨大姐自己走出来,别人帮不上忙的。

李龙开着吉普车回家,这边韩芳听到李龙的话后,明显感觉到有了一种责任。

她扶着杨大姐进了屋子,然后开始架炉子。

杨大姐看着忙碌的韩芳,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然后想起来一起干,但觉得身子很沉。

“娘,你先在床上躺会儿,我看你昨天晚上都没咋睡,现在正好休息一下。”韩芳把炉子点起来,扶着杨秀兰躺在床上,“俺都看着了。”

“那……我躺会儿。”杨秀兰虚弱的说了一句,缓缓闭上了眼睛。

在李龙面前,在徐科长面前她撑着,眼下,她不想撑了。

真的很累,很疲惫啊。

也许睡一觉就好了吧?

韩芳对于父亲过世的伤心并不是那么强烈。她只是想着李龙的那句话,照顾好自己的娘。

看着娘躺在床上,她过去给盖上被子,然后开始烧水。

虽然不怎么会做饭,但必备的东西还是知道的。

烧水,把厨房的炉子也架起来,熬粥。

她不太会做其他的饭,熬大米粥还是会的。

这边厨房有咸菜,韩芳捞出来一些。记得娘说,捞咸菜要用干净的筷子,手也要洗干净。

捞出来,想了想,又用刀去砍了一块肉——只能是砍,冻硬了。

没有馒头,韩芳也不会蒸馒头,但她会贴死面饼子,还有李龙留下来的几公斤芝麻饼,够了。

杨秀兰睡了一个多小时,当她被韩芳叫起来的时候,感觉到身子轻松了不少,里衣也湿了。

出汗了。

出了一身汗后,感觉没那么疲惫了。

她起来后,换了衣服,然后就去厨房那边。

看着饭桌上摆着的大米粥,死面饼子,切的横七竖八,不过味道还行的咸菜炒肉,杨秀兰眼睛又潮了。

“娘,吃饭吧。”韩芳对自己的杰作还挺得意的,希望娘能夸夸自己。

“好,尝尝你的手艺。”杨秀兰摸了摸韩芳的头,坐下来拿起筷子,夹着一根咸菜。

太咸了。

想来小芳炒咸菜的时候,又放了一把盐吧?

但杨秀兰还是吃了下去,笑了笑说:“怪好吃哩。”

韩芳笑了。

李龙开着吉普车回到大院的时候,院子里没人。

顾晓霞还没下班,李龙把吉普车安顿好,去了屋里。

屋子里的炉子火还没灭,他往里面加了炭,然后又去厨房把炉子架着,最后去看了玻璃房那边。

那边的温度有点低,李龙去架了炉子,等炉子起来后,又给菜浇了水。

虽然挺累的,但却不想睡觉。

想想还真有一件事情没干呢。

老罗叔给的那两个鹿胎盘还冻着呢。

他便去墙角找了一块瓦片,把上面粘的冰雪给铲干净,然后拿去厨房反复洗了好几遍,这才拿到了后面的玻璃房。

要处理就得拿远点儿,据说这玩意儿挺腥,眼下顾晓霞孕期反应挺轻,他可不想因为这个把严重的给引出来了。

鹿胎盘的炮制比较简单,用非金器盛着,把胎盘焙干,研磨成粉,然后分次服下就行。

当然,也可以直接洗干净,然后炖汤,不过不能放调料,估计很难吃。

李龙决定做成粉末,好服一些。

眼下没有专用的焙制器具,就用瓦片吧。反正在小说里经常看到古人用这玩意儿。

把瓦片放到玻璃房炉子上先烤着,然后李龙过去拿了一个胎盘,先弄一个大盆清理干净。

这玩意儿老罗叔捡起后就直接冻上了,上面粘了不少的草杆子,还有一些其他的杂质。

份量不算重,一公斤多的样子,李龙把这个泡在温水里,先洗。

慢慢化开后,李龙确定这玩意儿得切开,不然的话,一来瓦片放不下,二来焙制的时候受热不均匀,那不得焦糊吗?

焙制的时候不用金器,切的时候不需要这么严格吧?

这时候还没陶瓷刀,他想了想,还是没用刀,硬用手把这胎盘撕成了大小差不多的五块。

洗干净,分开,放搪瓷盆里,拿着去了塑料房里。

瓦片已经很热,把一块胎盘放在上面,就闻到一股子味儿。

太烫了,不行。李龙知道自己搞错了,他把胎盘又取下来放进盆里,然后把瓦片也取了下来。

等炉子里的烈火烧完,剩下红炭火的时候,再焙吧。

看看时间,得去做饭了。

这忙碌的一天啊。

好在做起事来,李龙就不会去想那么多的事情了。太阳落下去的时候,李龙把饭做好,顾晓霞和顾博远也一起回来了。

看到李龙在,顾晓霞看了一圈,问道:

“杨大姐呢?小芳呢?”

“去南面的院子了。她说碰到这事,她们得在那边守几天,而且你有了身子,她们现在过来不好。”

“也对。”顾博远点点头,“那边东西都有吧?”

“都有,米面油,农场那边都给带了,我把鱼和肉也放下了。”

“那行,让她们安静安静,休息休息。”顾博远说道,“这事咱们也帮不上忙,让她们单独呆着也好一些。”

顾晓霞虽然有些担心,却也知道自己的确帮不上忙。

吃过饭后,顾博远没在这边呆,回自己的院子去了。

他说要收拾收拾,快过年了,要准备回队里了。

顾博远离开后,李龙把厨房和后面的玻璃房都收拾干净,胎盘只能明天再炮制了。

回到卧室,顾晓霞已经打开了电视,等李龙进来,她便问道:

“具体是怎么回事?”

李龙便把事情讲了一遍。

“小芳的奶奶真是……”顾晓霞听了挺气愤的,“怎么能这样呢?人都已经牺牲了,竟然还瞒着杨大姐她们……”

人性自私,这只是其中一面。后世比这个过分的有许多,李龙上一世见多听多了,因此并不意外。

这个时候要脸的人多,有些事情就算发生了也会被捂着,没有那么多的信息分享渠道,大家还是挺纯朴的。

因此才会对这么自私的行为深恶痛绝。

讨论这件事情并没有多久,两个人都不太想说话。

杨大姐和韩芳和他们一起生活这么久,现在她们有了这样的遭遇,两个人情绪也不是很好,便洗洗睡了。

第二天李龙起的早,不过他没想到顾晓霞起的还早,已经在厨房忙活了。

夫妻两个很默契,李龙把屋子里的炉子架着烧着水,又去把玻璃房的炉子架着,再到厨房里给顾晓霞帮忙。

两个人一起搭手做好早饭,吃完后李龙开着吉普车去把顾晓霞送到了单位——主要还是两个人都起的略有点晚,还不适应。

等李龙回来后,便开始炮制鹿胎盘。

吸取了昨天的教训,等炉火变成红炭火之后,李龙放上瓦片,再把鹿胎盘放上去,开始焙干。

味儿有点怪,李龙离远点儿。

原本是想着边看着火边抄写梁东楼给的那本笔记,想想还是算了。

那玩意儿太过于珍贵,还是不要在这里抄了,分心不好。

五块胎盘,焙干一块就需要一个多小时时间。

光焙干还不行,还在焙得焦脆,这样才容易研磨成粉。

李龙很有耐心,一边看着火一边去看那些菜。

中午饭也要准备,这时候他还要分心想着准备中午饭的事情。

还好是在冬天,要是夏天,自己还真不一定有时间干这么多的事情。

中午饭……连吃了两顿面,中午就做米饭吧,炖个鱼,再炒个菜,就差不多了。

开剥过的小鲫鱼都冻着,李龙先把瓦片上的鹿胎盘翻了个面,然后快速出去拿了一疙瘩冻鱼,弄了盆温水放进去。

这冻鲫鱼想要做出近似原味来,就得先用温水化着,一直到完全化开,再清洗一下,晾去水分,这样做着味道会好一些。

当然,如果能有个螃蟹一起炖着,那味道就更好了。

果然,只有美食,才能驱除心底的悲伤啊。

李龙一边看着火一边准备,等顾晓霞中午下班的时候,李龙已经把饭做好了。

鹿胎盘也焙干了两块,他觉得今天就能把一个鹿胎炮制好。

李龙计划年前回四小队之前,把鹿胎盘、虎骨都炮制好,然后抓药泡酒。

因为年后就得准备拖拉机的事情了。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谁也不确定,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