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624章 兵团人买收割机的热情

第624章 兵团人买收割机的热情

第二天吃过早饭,顾晓霞去上班。到二月的时候,天已经不那么冷了,路上的积雪也扫的差不多,走习惯也就不那么滑了。

虽然李龙还不让顾晓霞骑自行车,但顾晓霞也不让李龙送了,她自己去上班。

她说这年头哪有那么娇气的——单位的同事,那个王大姐都背地里笑话她了。

李龙也不强求,只是叮嘱她注意安全。

顾晓霞去上班后,李龙先是去把玻璃房里的炉子架起来。过年三天,地里的菜已经清的差不多,韭菜略有点冻,但并不严重,这边炉子架起来,温度起来后,肉眼可见的又长了起来。

距离雪化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李龙也没打算再多种啥,就是小白菜、芜荽,芹菜也慢慢长起来了。

就当是给伙食增加个调剂吧。说实话,过年把青菜带回去,最高兴的是大嫂梁月梅,这大冬天能吃到青菜真是难得。

就连姐姐李霞和二嫂陈丽蓉也好奇的问这些菜是哪里来的。

听了李龙的种植过程后,她们就只有失望,暂时是无法复制的。

把玻璃房那边搞热之后,李龙回来又把厨房收拾干净,顺便准备好中午做饭的材料。

上午要去木器厂,回来比较晚,先把东西准备好,到时无论是自己先回来,还是顾晓霞先回来,都好做饭。

顾博远在队上呆着舒服,打算过了十五之后再回到县里开店。

在农村人朴素的观念里,过了正月十五,才算真正的过完了年,眼下还在过年时间,估计队里一些年龄相仿,或者当初一起过来打天下的人,此刻正和老顾一起喝酒呢。

在厨房里准备好之后,李龙把几个门都锁上,然后就发动吉普车,准备出门。

和木器厂约定的是正月十五前,今天去就是看看进度,他猜测人家那边刚收假,恐怕也做不了多少。

李龙打开大门,然后就看到杨大姐和韩芳两个靠在门边上,把他吓了一跳,急忙把两个人招呼进来:

“大姐,咋不推门呢?门也没锁啊。”李龙看着韩芳冻的脸有些发白,埋怨着,“看把小芳冻的。”

“这过完年了,俺也不知道能不能进……”杨秀兰这边已经缓过来了,她牵着韩芳的手说道:“她李叔,俺俩……”

“进进进,咋不能进呢?”李龙急忙过去把几个门锁都打开,说道:

“早上饭吃了没有?快进来烤烤火。”

“吃过了。”杨大姐边走边说,神情还有些拘谨,“俺俩还能在这住?”

“肯定能住啊。”李龙心里也是感慨,“和以前一样。白天做做饭,抽空去卖卖饭,小芳好好做作业……一样一样,能住!”

杨秀兰放下心来,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来。

她已经算是寡妇了,顾晓霞有身子,按她老家的习惯,她这样的身份,是要被嫌弃的。

怕妨了主家。

没想到李龙完全不嫌弃。

“那要不要和她姨商量一下……?”杨秀兰还是想着顾晓霞。

“商量啥,她也同意了的,我们两个昨天晚上还在想着你们啥时候回来呢。”李龙笑了,“眼下正好,省了我们的事了。好了,我现在要出去办事,你们先收拾收拾吧。

小芳,你去把你们房子的炉子架起来,我还没烧火,然后帮你娘的忙。”

“哎!好哩,李叔!”韩芳可开心了。

她其实也不想住在南面的那个小院子里,这边多好啊。

有杨秀兰在家,李龙就更放心了,至少就算自己去木器厂耽误了时间,顾晓霞中午也有现成饭可以吃了。

和杨秀兰和韩芳道别后,李龙就开着吉普车出了门,去往木器厂。

杨秀兰关上大门,先去了厨房。看着李龙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便拿出一些辣皮子泡上,准备一些细节的工作,然后出来,开始收拾卖饭的车子。

韩芳把炉子架好,从屋子里出来,看着杨秀兰在那里整理车子,便也过去帮忙。

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之中。

李龙开着吉普车来到木器厂的时候,这里已经上班了,但明显能看得出来,上班的人并不多,里面还有点冷清的意思,机器也没开,没啥声音。

李龙下了吉普车,厂长何长明就从办公室里出来了,看到李龙的时候,明显松了一口气。

“嘿,李同志啊,我以为这一收假,是哪个领导过来视察了呢。”他开了个玩笑,“吓我一跳,还我今天我没旷班。”

“何厂长辛苦,我就是想过来看看我的那些家具做的怎么样了。”

“我就知道你来为的这个,来,跟我来。”何长明带着李龙到了一间库房,这里摆放的都是已经做好的成品。

“知道这些家具是你的,我们那些工人都很高兴,在赶工。你送来的那些羊下水他们都很喜欢,你看这几件家具,做的不错吧?”

玛县的木器厂还没有什么特别先进的机器,除了锯、刨等工具外,大多数工序都是手工凿或者削出来的。

摆在库房里让李龙看的,是两张长条炕桌,一个柜子和一个箱子。

漆面已经完成,上面是明显的哈萨克花纹。

“这可是请了我们退休的老师傅专门画出来的图样,”何长明有些得意,“就是他们本民族的,怎么样,看着漂亮吧?”

“漂亮,真漂亮。”李龙点点头。这几样家具底色不是用的那种胡桃木色,颜色明黄,花纹的颜色带着褐色和黑色,李龙有种熟悉的感觉。

“目前就做出来这么多,你应该能理解,毕竟年前嘛,大家都想着过年。你放心,等明后天人到齐了,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把剩下的做出来,不到十五,东西肯定就齐了!”

何长明倒也没说大话,这过了年,就相当于今年的活正式要开干了。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李龙带来的这单活能挣不少,还让他们工人过了个好年,那干活自然也是要积极一些的。

再说了,能开上吉普车,能是普通人吗?

李龙点点头,对何长明的解释比较认可。

李龙和何长明握手告别,开着吉普车出了厂子,往回而去。

何长明看着吉普车快速跑了,很是羡慕,不过又摇了摇头,进办公室去了。

刚泡好的茶快凉了,得赶紧过去尝尝。

李龙原想着去供销社看看,毕竟头一天上班,不去也不太合适。不过自己开着吉普车,那还是不要太张扬了。

所以他打算把吉普车放下,骑上自行车去供销社。

结果到了大院子,李龙发现院外门口有两个男人,一个三十四五岁的样子,还有一个二十二三岁,穿的都挺厚。

看到吉普车,这两个人立刻就闪到了大门两边靠了墙跟。

李龙把吉普车停到大门口,他下来问道:

“你们找谁?”

“你是李龙同志吧?”三十多岁的那个男的立刻脱去皮手套,主动伸出手来:

“我们是农八师一五零团X连的,我是连长,这是我们连的农机手。”

“你们好你们好。”李龙和两个人握了握手,他已经猜出两个人的来意了。

“先进屋,进屋说话。”李龙上前把院门敲了敲,韩芳便在院子里喊了一声:“谁啊?”

“我,我到了。”李龙说道。

韩芳跑着过来了开门。想来她应该是在屋子里写作业,没听到吉普车的声音。

韩芳打开大门,李龙把吉普车开进去,下车后又把两个人让了进来。

“李叔,刚才他们两个就敲门了,俺说你不在,他们就没进。”韩芳解释着。

“好好好,你去忙你的吧。”李龙笑笑,把两个人招呼进正房客厅里。

给两个人倒了茶,李龙坐下来问道:

“你们是不是想问收割机的事情?”

“对对对。”那个连长急忙说道,“是的,我们就是想买台收割机。”

“那你们得等等。我这手头上五台收割机年前才卖完,下一批收割机得过段时间才运来。好在离收割麦子还远着呢,不急。”

“大概……要多久?”

“一两个月吧。”李龙说道,“现在去厂家那边不方便,人家那边也没开生产呢。”

“生产了,不过不给我们卖。”旁边的小伙子小声说道。

“已经开生产了?”李龙对小伙子知道生产厂家倒是不意见,报纸上都说了的,“那你知道生产多少台了?”

“我看到有三台了。”小伙子挺诚实。

“那不够,我一次至少拉五台回来,还得等等。而且你们这次就算有也买不走啊,没带拖拉机你们总不能扛回去吧?”

“嗯,我们就是过来订个货。”那个连长说道,“我叫沈飞,他是程星权。麻烦你看能不能先把我们登记下,我这里可以交订金,到时到货了,给我们留一台,或者说一说具体的到货时间,我们过来拉。”

李龙想想说道:

“眼下是二月初,我三月初过去拉。你们三月中旬过来,差不多就能拉到了。”

“好好。”沈飞笑着站起来说道:“那我们就不耽误你的时间了,先走了。我们是过来在石城开会的,会还没开,就赶紧过来办正事。”

这倒让李龙挺感慨的,在他们眼里买收割机才是正事啊。

把两个人送走,李龙过去看到杨大姐已经开始做饭了,而韩芳还在写作业。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韩斌的事情刺激的,杨秀兰拒绝了韩芳过来帮忙的想法,直接让她好好学习。

和韩芳相比,李娟和李强两个人的学习态度就略差一点儿。

不过李娟学习成绩倒是挺好,李强的也慢慢好了起来。

想来韩芳的成绩应该也不会差。

看离开饭还有一个小时左右,李龙便把自行车推出来,和杨大姐打了个招呼,出门去了供销社。

李向前正在办公室翻看这段时间的报纸,看李龙笑嘻嘻的进来,指了指椅子。

“股长新年好。”李龙笑着说道,“年过的怎么样?”

“还行,喝了几天酒。”李向前和李龙也不客气,说了实话,“去主任那里没有?”

“还没有。”

“那先去和领导打个招呼,今天早上开会的时候领导还在问你。”李向前摆摆手,“打完招呼再回来说话。”

“好哩。”李龙站了起来,去和魏主任问新年好。

开年第一天,几个领导都在看报纸,看来关心国家大事这种习惯,四十年间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魏主任亲切的问了问李龙这个年是怎么过的,然后又关切了一下他的家庭和老人的身体情况,然后就让他回办公室了。

李龙又去拜访了副主任——原来两个,现在就一个。

再回到办公室,李龙才放松下来,给自己倒了杯水,喝了两口,顺嘴说道:

“股长,咱们社里咋不搞个食堂呢?这样中午就不用跑回去吃饭,来回折腾也麻烦。”

“单身汉当然不麻烦,但有家的呢?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呢?那怎么搞?”李向前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搞食堂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总有些人不满意,就容易闹矛盾。”

好吧,又是平衡。

李龙在这里聊了一会儿,李向前就把他赶走了。他说自己还要去看看老关系,要锁门了。

李龙小声猜说你是不是要早退了。

李向前也小声回答:

“你嫂子在家里做了好吃的,今天有客人到家里来,我得早点赶回去。”

李龙便笑着出门推了自行车,和李向前一起出了大院子。

能正大光明迟到早退的,除了领导,也就是他了。

而且其他人还没啥意见,毕竟李龙做出来的那些事情,他们有目共睹,也不至于嫉妒。

李龙骑着自行车去到了教育局,在外面等了一会儿,顾晓霞她们就下班了。

顾晓霞有些意外李龙用自行车接她,先是和同事打个招呼,便和李龙并排往回走,边走边问道:

“饭做好了?”

“杨大姐回来了。”李龙解释说,“你走后我打算出门的时候,她和小芳两个就在门外,也不敲门,说不知道我们还想不想让她们回来,我说让啊。她说要征求一下你的意见,我说你肯定是没意见的。”

“嗨!她还挺小心的……”顾晓霞摇了摇头,“小芳她爹没的时候她在咱们这里啊,她也不知道……也好,她能回来,咱们两个能轻松一些。她们也是希望回来的是吧?”

“是啊。”

两个人边聊边走,等到大院子的时候,已经闻到了饭香味儿。

郭铁兵就在派出所。他对李龙这边的情况挺了解的,眼下就只有羡慕。这位真幸福,老婆正式工作,家里院子大,有人专门做饭,又有拖拉机和吉普车。

生活真不是一般的好。

顾晓霞直接去了厨房,和杨大姐聊了几句,李龙则把自行车放好,进正屋去把大衣脱了。

吃饭的时候杨大姐和韩芳已经比较正常了。李龙觉得挺好,恢复了以前的那种感觉,自己和顾晓霞都省事省心。

接下来几天,李龙就在家里收拾菜地,炮制虎骨,中间还把其中炮制好的两块送去了梁东楼家里让老人家给看看行不行。

梁东楼仔细的看了李龙炮制的虎骨后,给了肯定的意见。

李龙也已经把那医书笔记抄完了,原本还给了梁家。

他还和梁文玉具体说了一下,打算开春就去拉回来一批收割机,同时在冰化开,进山编抬把子之前,就把拖拉机买回来。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第一批自购拖拉机手,基本上都是拖拉机买回来自学,或者跟着别的拖拉机学了两天,或者就是买拖拉机的时候,在拖拉机厂那里学了几把,然后就给开回来了。

具体的驾驶技术,都是在实战中磨练出来的,所以基本上没有谁在买拖拉机之前会去问“你会不会开拖拉机”之类的话。

而且梁东楼是比较严谨沉稳的人,梁文玉也随了他爹,性格比较稳重。李龙相信不用自己提,梁文玉在拖拉机到家之后,也会找块比较大的地方好好练练的。

北疆别的不说,就是地方大,这时候想找练拖拉机的地方,一点也不难。

最多也就是费点力气。

李龙自己隐约记得上一世自己开拖拉机去地里,当时没合适调头的地方,在乡道调头,那拖拉机带着斗子调头真就很考验技术,他是拐两个弯就得憋死一回,但就这么把技术给练出来了。

两世,整个四小队开小四轮拖拉机,倒车技术没几个比他强的。

中间又有几个农八师兵团连队的连长或者农机手过来找他,要买收割机。

李龙这就反应过来了,其实兵团才是购买农业机械的大头啊!

毕竟北疆的农业机械化其实就是从兵团开始的,后来才到了地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兵团的机械化程度,比地方上都要强。

一直到后来兵团的地也开始分给职工,那就不一样的。集中的农机手农机队就撤消了,农机也散卖给了个人,和地方n年前一样了。

这是后话。

眼下,自己真的好好分析一下兵团的农机市场了——毕竟光石城农八师,就有好多个团场,连队得有上百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