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637章 未雨绸缪,先把人马拉起来!

第637章 未雨绸缪,先把人马拉起来!

四月中下旬,进入农忙季,平地、播种、浇水一项项过来。

四小队里最忙的是王财迷,他已经把队里原来的那台链轨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完全变成了自己的。

这两年全村的两三千亩地全都有他来犁,播种,平地,犁地、耙地,哪一项都收钱。

这两年队里包产到户,加上一年有几次能跟着李龙赚现钱的活,所以大家也不会亏欠他那些机耕费。

不过赚的多,花的也多。光一台拖拉机就好几万,再加上犁,播种机,耕地耙子等等,这一套下来,王财迷两年赚的钱几乎全砸进去了。

最麻烦的还是这拖拉机太容易坏了,也不知道是多少年的老机子,开开坏坏,坏了就得修。能修好还行,修不好就得换零件,这零件可都是钱啊。

队里人知道他王财迷开拖拉机赚钱,都说他一年几个万元户,但实际上的苦只有他自己清楚,他活的还真就没李龙萧洒。

不过各个的路不同,他也没什么好抱怨的,眼下就只有一个想法,尽快把钱攒出来,换台新拖拉机。

他已经受够了这台可能比他年龄还要大的老东方红七十五。

当然,这话不能说,说了会被别人骂死的。

王财迷一家虽然赚了钱,但生活还是那样,穿的衣服虽然不至于打补丁,但并不是新的。连辆自行车都没买,孩子上学还是走路,家里院子也没好好再修整一下。

这就让许多人觉得他这个人太抠了,赚了那么多钱也不知道改善一下生活。

虽然有人嘲笑他,但王财迷也只是笑笑,并不回话。

该干活照干活,该修车照修车,别人说了,熟悉的人他就笑笑,不熟悉的人他理都不理。

李龙就挺佩服这家伙的,内心真是无比的强大。

哪怕后来赚了可能有上百万了,依然是那身破旧的工作服,家里看着也依然是乱糟糟的。

丝毫看不出来有那么高的身家。

后来四小队的地从三千到四千到五千亩,队里的拖拉机又多了一台破旧的802。

在大马力拖拉机出来之前,王财迷的拖拉机一直是队里犁地的主力,那台802的毛病比东方红七十五好像还多一些。

大钱他赚,闲了小钱也照样赚,李龙回来的时候碰到王财迷,他就半开玩笑的问李龙,下次编抬把子的时候能不能叫上他。

李龙拒绝了。开玩笑的说:“编抬把子的时候你哪有时间?你不得把你那一套拖拉机犁子啥的好好修一修?不然等到后面犁地的时候,你那拖拉机能动?”

王财迷不说话了。

每年播种季过了之后,他就得把拖拉机大修一回,把所有的农用机械都检查一遍,等秋天用的时候才能保证勉强是好的。

李龙说的没错,农闲他是不闲的。

叹口气,没办法。

李龙回来到队里,是想和大哥商量一下关于去山里的人选的。

听李向前的这个意思,今年编抬把子的活,真有可能有三千个,那么十个人肯定是不行的。

倒不是不想让自己人多赚钱,主要是季节就是那么个季节,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不然耽误农活,人受不了,况且不管是州社还是县社,这个任务都是有时限的。

他对村里哪些人能干哪些人不能干了解的并不多。所以得找大哥商量一下。

其实在李向前说了抬把子的数量可以他定之后,李龙激动过后,便想着是不是可以把编抬把子的人扩大到村外。

可以把梁文玉叫过来,也可以把清水河村的人叫过来。

倒也不是不让本村人赚钱。对于编抬把子的人,李龙的打算是宁缺勿滥。

本村有些人什么德性,他很清楚。蹬鼻子上脸,母不着的那种,自己对自己的本事没个哈数,想赚钱又不想出力的人并不少。

他不会惯着这些人。

这两年给队里人带来的好处是明显的,大多数人也对李龙的“义举”挺感激,但一些人却总以为李龙干活离了他们不行。

李龙觉得有些人,就得治治。

院子里,李建国正在修理菜地。家里的口粮田、承包地都已经种完,最后播种完的是打瓜。

地里活干完,接下来就是院子里的。反正在农村,只要你想干,就没有能干完的活。

李龙到了菜地准备帮忙,李建国急忙让他出去:

“你可别踩,那里种的是一行荆芥,种子是老爹从老家带过来了,去年都给忘掉了,今年翻行李的时候才想起来。”

这时候菜种子自然没有后世那么全,也没那么方便。菜地里种的东西基本上都是自家留种,农资公司或者专门的种子公司虽然有种子,但也不多。

不然也不会存在种子公司反倒让李龙帮着留打瓜种子的事情了。

好在李龙知道,后面的情况会越来越好。

李龙有些尴尬,这两年基本上没咋干农活,菜地里的事情,他略有生疏。

索性也就不干了,蹲在地头,掐一片韭菜叶子,一边揪着一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建国把耙子放下,想了想说道:

“要说队里能编抬把子的人,归总一块儿,弄个三五十人不成问题。不过你说的也对,真要聚拢这么多人,他们肯定是不能都听运东的,有些人他就是不听话,你这个还没办法。”

“所以我就想着,队里弄上两拨,最多二十个,剩下的让文玉从他们队找五个人,我再从清水河那边找几个,这样弄够三十个人进山就好了。

他们每个组都有人管,我就光管收抬把子就行了,管理的事情我不掺和,咋样?”

“嗯,管。”李建国想了想,点点头,说道,“那队里你除了让运东,还让谁带?”

“大强?大成?”李龙想了两个人。

“不行,大强压不住,大成也压不住。”李建国摇了摇头。

“那大哥,你带?”李龙开着玩笑。

“我才不管哩,我要去的话,编就行了,带人的事情我才不干……你不如让海军去带。”

“海军……海军回来了?”李龙有些意外,这时候的兵都是三年往上的,超期服役或者当志愿兵还有时间更长的。

许海军才去了两年啊。

“不知道啥情况,反正回来了,在家里呆着哩,你去找找他。他虽然两年不在队里,不过那些年轻人还是听他的。”李建国给了李龙这么个建议。

其实如果可以的话,队长许成军是最好的人选,不过许成军是不可能去的。

李龙自己也能服众,但李龙明显是不想挑这个麻烦事,那就找人吧。

既然许海军回来了,李龙还真打算去找找他。如果他愿意的话,那自然是最好的。

许海军正在院子里垒土块,他穿着部队里发的写着红字的白背心,身上汗不少,反着戴着绿军帽,看着挺酷。

两年没见,许海军明显比以前健壮了,不过也能看出来,搬土块的时候似乎还是有些吃力的。

不过也正常,毕竟拓好的土块一块顶三四块红砖那么重,搬的时候还要小心别把土块给弄断了。

“海军,”李龙在院子外面打着招呼。

许海军扭头看到李龙,先是一喜,随后露出一丝苦笑来。

从队里去部队的时候,他是踌躇满志,想要在部队里建功立业的。

没想到干了两年就提前回来了,等回来才发现,队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初一开始还有点看不上,后来看着有点变化的李龙,竟然成了搅动这番风云的核心人物。眼下人家不仅买的拖拉机,还在开着吉普车。

而且也娶了已经成了国家干部的顾晓霞,成了城里人。

就连他们看不上的陶大强家里也买了拖拉机,娶了媳妇,有了孩子。

当初这一帮人中的核心人物自己呢?反倒成了边缘人物了。

许海军回来后找了几个当初的同龄人聊了聊,听到对这两个人的评价是毁誉参半。

黄四平这样的,因为没有借到钱,自然心怀不满,对两个人满是牢骚。

其他人比较中肯的评价也不少,毕竟是李龙带着队里人赚了不少钱。

许海军从家人和朋友那里详细的了解了这两年来队里的变化,李龙所做的事情,心里也不禁为李龙做的这些事情所感叹。

真是抓住了每一个节点,这钱赚的,真痛快。

不过感叹完后,他还得为自己的小日子而努力。

许海军在家是老大,他还没结婚,下面还有个弟弟一个妹妹。弟弟已经不上学了,跟着干活,也是想着去当兵,妹妹初中毕业后正在学裁缝。

原来没感觉,这一回回来就感觉到住的地方不够,他就趁着播种完了,拓一些土块,打算在在自家正房边上盖个小房自己住。

李龙过来的时候他正在搬土块,然后准备叫人和泥巴。

就算李龙不来找,他也打算去找李家人。盖房子是需要木头的,他想进山弄一趟木头,眼下队里有好几家有拖拉机,但能进山弄到木头的,好像就李龙一个。

眼下马车驴车是四小队各家运输的主力,但大家都很羡慕拖拉机,也想拥有这个。

许海军原本从部队里回来,自忖眼界什么的肯定都会比村里人强不少,哪怕是提前退伍回来,也一定能大展拳脚,好好干一番事业。

但回来后才发现,队里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这变化甚至有点让他觉得落伍了。

即使是在他的发展计划里也是在两三年后才有可能买台拖拉机。

没想到回来后发现,就连自己看不上的陶大强都已经买了拖拉机了。

所以面对李龙,许海军心情非常的复杂。

两个人闲聊一会儿,李龙讲了自己赚钱的过程,许海军讲了自己在部队里的生涯。

“你也知道,我心气比较高,想着在部队里项项拿第一,只是训练的太猛了,结果把自己给练伤了,呆不下去了,就只能回来了。”

坐在土块上,许海军苦笑着说道:

“我呆的是侦察连,真要说起来,训练是真的累。”许海军抱怨一句,随即感叹着,“不过说实话,那里也真的锻炼人,出来人都是……高手。”

这一点李龙相信。

这时候的部队还没特种兵一说,或者说这时候的侦察兵就是特种兵的前身,毕竟一直到世纪末,还有不少人代表国内部队去参加世界侦察兵大赛的。

特种兵训练,能不累吗?

累坏了,也很正常。那时候没有科学训练一说,练不死就往死里练,是这话吧?

李龙觉得这个话题不适合再聊下去了,便说起了自己的来意:

“我最近还要收抬把子。你有没有兴趣找几个人一起进山?”

“我?找人?”许海军没明白李龙的意思。

他去当兵的时候,李龙还没这么大的本事,只是在逮鱼卖鱼,做点小买卖。

“我算是供销社的职工,”李龙解释着,“接下来供销社收抬把子的任务。我的意思是,你在队里找几个觉得合适的,会编抬把子的人,进山去编。我定期去找你们收,当然,质量必须合格。”

“我听说你以前不是找的都是谢运东嘛?”许海军也是打听过一些消息的。

“今年任务多,运东哥要带一队,我想着你也带一队。当然,要找你觉得合适的,你能管得了的人,还有就是在山里至少要呆一个月,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呆下去。”

“那自然是没问题。我们训练的时候,十天半个月在野外是常事。”许海军摆摆手:

“我也会编抬把子,不过手艺不咋样。”

“你可以管着他们编啊。”李龙说道,“质量把控好,我单独给你额外的钱。”

“那一个抬把子多少钱?”许海军又问到了个关键问题。

тTk an ¢o

“去年一个四块。”李龙说道,“今年还不确定,不过不会少于这个钱。”

“一天能编……四五个?”许海军算了算,这钱不少了!

他一个月的津贴才十几块钱!

这编好了,一天就顶他一个月的津贴了!

“嗯,去年我大哥一天能编五六个。”李龙笑着说。

许海军虽然复员了,有一笔复员费,但想盖起房子,再有点其他计划,还真就不够。

“干,我干了。”许海军咬了咬牙。

“那你最好和运东哥商量一下,到时候叫人别叫重了。”李龙说道,“另外就是抬把子的质量,必须要严格,不然退回去大家都不好看。”

“这个你放心,我不懂,我就直接找谢运东嘛。”许海军知道的。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李龙让许海军先联络人,然后准备东西。要是不知道准备什么东西,就去问问谢运东。

现在山里的条子已经长出来,李龙猜测这活应该很快就下来了。

看着李龙开着吉普车离开,许海军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

毕竟这吉普车在单位,只有团一级领导才能坐。

他有点遗憾没有问李龙这车是怎么来了。

想想又苦笑了一下,想那么多干嘛?自己连买拖拉机的能力都没有,更别提吉普车了。

不过想想如果这一次带人过去干活,一个月能挣个几百块钱,至少买辆自行车是绰绰有余了。

到时顺便弄些木头回来盖房子,应该也没问题吧?

想到这些,许海军搬土块的时候都感觉轻省了不少。

李龙没停,又开着拖拉机去了梁家。

把事情给梁文玉说了一回后,梁文玉很是意动,不过他没答应,扭头看向在菜地里一块劳动的梁东楼。

“去……倒是能去。”梁东楼知道这是李龙给儿子创造赚钱机会呢,当然不止是赚钱。既然梁文玉当了村团支书,那么锻炼人也是一方面,管理能力不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吗?

当然,他也有顾虑。

“可是文玉编抬把子不在行啊。”

“那没事。”李龙笑了,“我想让文玉过去,一来就是想着管事,我这回可能是要的抬把子量大,我们队里那些人不一定够。当然,眼下就是先说着,要是抬把子量下来了,没那么大,这事可能就停了。”

“知道知道。”梁文玉知道李龙这是打保险,立刻表示明白。

“那咱们就说可能的事。”李龙看着小狗跑过来在自己的脚下蹭着,便蹲下来摸了摸,继续说道:

“文玉找合适的人,自己能管住的人,然后监督他们编就行了。去年一个抬把子是四块,今年文玉要去的话,我给他五块一个,你给他们四块,中间抽一块,算算一个月下来,也不少挣。”

当中介抽钱,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哪怕再过十来二十年,那些从内地组织人到北疆拾棉花的,还有抽钱的。

所以眼下听着也正常。

“一个人一个月能编个一百多?那我带五个人……”

梁文玉一算,吓了一跳。

这可不是小数字。

“先这样算着。”李龙笑笑,“等我消息,只要一确定数量,我就过来通知你,你在队里自己找人,这事找啥人,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要是没那么多量,那我也过来给你说。”

梁文玉表示明白了。

孟海那边李龙没提前去说,毕竟眼下没有确切的数目。

他找外人的事情都没打算让队里其他人知道。

不然队里肯定会有人骂的,虽然他不在乎,但如果能避免的话,那还是避免了比较好。

他还想着打算把人分在三个沟,互不相见,这样最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