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639章 懂感恩的人才能越来越好

第639章 懂感恩的人才能越来越好

李向前最终是把那条花狗抱走了,留给李龙的是一条小黑狗。

两条小狗分别的时候还有些不情愿,不过李向前没给它们太多伤心的时间,抱着狗推着自行车就快速的离开了院子。

李龙在院子里摸了摸脑袋,摇了摇头。

蹲下安抚了一下小黑狗,李龙便继续收拾吉普车后备箱里的东西,收拾好后,便开着出了院子,锁上大门后往西开去。

暂时不需要去百货大楼买东西,原本是打算去看看木屋做做准备,眼下来看,还需要去清水河村找人。

当然,在自己村里也是能找到人的,但李龙并不打算在四小队再增加人了。

编抬把子这件事情他打算和扎大扫把、扎苇把子分开来。在队里就是把自己关系好的那些人弄进来编抬把子,而扎大扫把、扎苇把子就是给队里人谋一些福利。

先天条件还是要利用上的。

当然,队内和内外有些事情还是要区分开的。

吉普车开到了清水河村,李龙放慢了速度,路两边的人少了,他干脆就开到了队长何玉清家。

何玉清家里没人,李龙喊了两嗓子,没听到有人接话,便又拐到了民兵连长孟海家里。

整个队里就这两家他熟悉。

孟海在院子里削着锨把子,看到吉普车到院门口,他急忙放下手头的工具站了起来。

李龙熄了火,下车后和孟海打了个招呼。

“李同志啊,你好你好。”孟海过来主动和李龙握了握手,笑着说道,“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来来来坐。”说着扭头让媳妇给倒茶。

“我去找队长没找到,我觉得这事和你说也一样。”李龙接过孟海递过来的小板凳,放下边坐边说道:

“我要收一批抬把子,你们队里有人会编吧?”

“抬把子?会啊,那玩意儿家家都会编啊!”

“要的量多。”李龙估算了一下说道,“一千个左右。”

“啥?这么多?”孟海有些意外,他以为李龙最多收个百十个,压根没想到会这么多。

“往年我收的就有不少,今年增加了。我觉得咱们清水河村的人实在,去年的大扫把扎得也好,所以我打算分一些任务给你们。”

李龙是明说,并没有显得对清水河有多优待,但便即如此,其实也是让这边村民赚了钱的。

孟海的妻子端了一碗茶出来递给李龙,李龙急忙接过来,喝了一口,孟海的媳妇又拿了个小木头墩子放在一边,示意李龙放碗用。

李龙喝了两口水,把碗放在了墩子上。

“那……”孟海挠了挠头,以前没接过这样的活啊。

“有统一的质量标准。”李龙说道,“我在其他生产队收抬把子,是他们组织人进山里,找有大量条子的山沟,十来个人常驻山里,就一直编,编够百十个我去验收,拉一趟出来。

至于你们,看你们自己,是照这种模式,还是像扎大扫把那样全队统一收,那我就不管了。”

“那……一个抬把子多少钱?”

“四块。”李龙说道。

“哟,真不便宜!”孟海脸上露出了笑容,这光编抬把子的钱,就差不多够一个拖拉机钱了。

当然,分散给各家,那就不一样了。

“有时间限制,也有质量要求。”李龙说道,“质量要求特别严,不然也不会是这个价钱。”李龙一个人赚一半,倒也一点不脸红,这活他给谁谁赚钱。当然他能接到这样的活,也不是白来的。

“那个……”孟海想了想说道,“活我们肯定接,但这时间限制?”

“五月二十号,一个月,一千个严格的抬把子,怎么样?”

“一个月肯定是够了。”孟海松了口气,“那你什么时候收?”

“隔一个星期或十天,我过来收一次,至于你们怎么弄,我就不管了。说实话,我看你们这里附近也有不少树,红柳、杨树、沙柳都有,能编抬把子的条子也不少,我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条子,质量必须过关。”

“那李同志,你把质量要求给我说一下。”

李龙早有准备,拿出一张纸来交给孟海,上面写着抬把子的质量要求。比如把子的长度,中间编条子的长宽。

如果还有人不知道抬把子是什么,那你就想像一个用烧软了的条子编的担架——中间是弯的那种。

孟海看完纸上的要求后,小心翼翼的把那张纸折着装了起来。

“真的太感谢你了。”孟海真诚的说道,“李同志,今天无论如何你得留下来吃个饭再走。”

李龙摆摆手说:“不了,我还得进山一趟。这回我收的抬把子可不止一千个,其他村子里也有任务,我得给他们找个合适的地方……”

他正说话着,那边何玉清从外面过来了。

看到孟海拽着李龙的胳膊,他不由分说和孟海一起把李龙给拽着按在了板凳上。

“刚才我邻居说有吉普车进了我的院子,没找到人又走了,来到这个方向,我就急忙过来了。”何玉清解释了一句:

“没想到李同志来了,这还有个把小时就吃饭了,你肯定不能走啊!”

李龙哭笑不得,这两个人把自己按着死死的,生怕自己跑了啊。

“不走不走,松开吧。”李龙无奈的说道,“何队长你掺和什么啊。”

“嘿,咱们何队长有觉悟,知道我留你肯定有留你的原因。”孟海笑着松开了手,把一个板凳递给何玉清,自己又进屋拿了一个板凳,这时候孟海的媳妇端着一碗茶出来递给何玉清。

“嘿,那老孟,你说说啥情况?”何玉清笑着接过水。他看出来孟海脸上的喜意,知道是好事。

“李同志给咱们队里弄了一千个抬把子的活,一个四块!”孟海竖起右手的四根手指,在何玉清面前比画着。

“啥?四块?一千个?”何玉清一下子站了起来,手里的碗晃了晃,那水就晃出来洒在了他的衣服上,他也没管那么多,问道:

“真是这么多?”

李龙笑着点点头。

“那……”何玉清已经不知道说啥好了。

“一个月完成,每隔七天交一次货,这是标准要求。”孟海从兜里把那张纸掏了出来递给何玉清。

何玉清把手里的茶碗放在旁边的木头墩子上,接过纸看了起来。

“这质量要求……不难嘛!”

孟海又把李龙所说的那两种模式说了一下,何玉清深思了一下说道:

“咱们也选人吧。”

孟海点点头。

“李龙同志,真的太感谢你了!”何玉清伸出双手握住李龙的手,认真的说道:“感谢你在这个时候,能想到我们清水河村……你放心,这一千个抬把子,我们一定按标准按时间完成!”

“我每一个星期过来收一次,收的时候现钱结账。”李龙也说道,“有了去年的合作,咱们彼此也有了解,我也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合作。”

客套话还没说完,那边孟海的妻子已经开始抓鸡了。

李龙急忙要去阻止,结果再次被何玉清和孟海两个压在了板凳上。

“李龙同志,你放心,这鸡你安心吃,这算公账,我们队里也不会让老孟自己出钱。”何玉清半开玩笑的说道。

“咋?啥意思?我请不起这个客啊?”孟海瞪着眼睛,“老何,你这话说的就有点不对味了啊。”

“不是不是,我这意思不是说你这算公务接待嘛。”何玉清急忙解释,“反正今天我也在这里蹭一顿,你看着办吧。”

能看得出来两个人关系很好,这样的争吵拌嘴也是习惯性动作。

做饭的时候,何玉清就带着李龙在村子里转转,主要是看看附近的那些灌木,南坡上的红柳,以及其他能当编抬把子条子的灌木和树。

李龙知道这是何玉清给他展示自己这边有足够的实力能编合格的抬把子。

李龙也是把丑话说在了前头,如果东西不合格,他肯定是要打回去的。这个何玉清也做了保证。

等转回到孟海家里的时候,一大盘子鸡,一盘子河鱼已经端上了桌,主食是米饭。

因为李龙在这边吃过两回饭,他们知道李龙开着车不喝酒,所以桌子上没摆酒。

李龙现在已经知道清水河村这边并不种稻子,所以米饭一般是招待贵客的,不像四小队本身就种稻子,虽然现在面积少了,但至少家家户户吃米还算是正常。

这时候这边小河里没有虾,甚至连青蛙都没有,河里的鱼也和四小队一样,冷水小狗鱼。

炖的很香,闻着就有食欲。

四盘子菜,还有两盘子素的,一盘子是红柳根下面的野蘑菇,一盘子是韭菜炒鸡蛋。

盘子都很大,放在院子里的桌子直接就摆满了。

女人和孩子是在屋子里吃的。清水河靠近南山,比四小队凉一些,这时候也没啥苍蝇,在外面吃饭比在屋子里亮堂。

李龙作为贵客被让着坐下,一条鸡腿,一大块鸡蛋,一条最大的狗鱼就被两个人夹着放在了他面前的空盘子里。

这顿饭吃的香,李龙连连夸奖,屋子里孟海的媳妇听着也高兴。

她已经知道李龙是过来给送活,相当于送钱的,这饭做的真的是非常的心甘情愿。

并不是每个村干部的家属给领导或者给客人做饭都是很情愿的。

吃过饭,李龙在院子里又和何玉清、孟海两个聊了一会儿,便告辞开着吉普车去山里了。

何玉清这时候和孟海两个才商量起正事来了。

两个人对这抬把子的活并没有太大的疑问。一个星期一收,李龙经常进山,在县里也是有名有姓,没必要骗大家编抬把子——这没啥好处啊。

他们商量的主要还是人选。

“既然李龙同志说了一种模式,咱们不能照搬,但也要挑人,不能全村一起上,那样真有啥质量问题,麻烦很大。”何玉清先定了调子。

“嗯,我也是这样想的。”孟海没意见。

“这样,老孟,咱们头一次干这活,得多找一些人,”何玉清想了想说道:

“算上你我,你找五个,我找五个,这样就十二个人。一个月时间,一天也就三十多个抬把子,咱们十二个人,一个人一天编三个肯定是没问题的。”

“行,我也觉得再多了就不好了。”孟海笑了,“那我呆会儿就去找人了。咱们得早做准备,这割条子,挖坑,烧条子,砍杆子都得费时间。”

“行,我也去找人,眼下正好是农闲时间,李龙同志还真是会挑时间。”

“那可是个能人啊。”孟海感叹一声。

包产到户后,队长和以前的队长就不一样了,找人干活那自然是想找谁就找谁,队里其他没被找上的人就算酸着也没办法说啥。

毕竟眼下都是大家自己顾自己了,人家找不到自己头上,也只能说明要么关系不到,要么技术不到。

当天下午整个清水河村就知道了有编抬把子的好活了。

被找到的人压抑着心头的激动开始做准备工作,有些人已经忍不住,拿着镰刀就到红柳滩里去割条子砍杆子了,他们一是想着能多编一些,毕竟每个人没限定数字,二来也是担心其他人把近的地方割完了,他们得跑远点儿。

李龙离开清水河村后,开着吉普车进了山,然后就往木屋拐过去。

今年这还是头一次到木屋这里。

吉普车压过不是很密的草皮子,摇晃着来到木屋前,李龙发现木屋的主体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就是那个棚子不知道是被野猪还是啥的给撞歪了,当柱子的木头有了裂缝。

不过问题不大,扶正拧上铁丝就行了。

木屋的门锁还没被人破坏,不知道是不是眼下山里还没进人。

挂在两根木头上的铁丝不知道被谁给取下了一头,看着像是暴力弄断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铁丝没拿走。

木屋前还有不少粪便,有马粪,有野猪粪,还有其他不认识的,东一滩西一滩,甚至还长出了狗尿苔。

前面的那一片泉眼的水量似乎比去年大了一些,那一片的草就比其他地方茂盛,看着更绿。

李龙转了一圈,没啥其他发现,便去上前依次把两个门都打开了。

一股子潮霉味儿弥漫了出来。

小木屋里架子上的有些东西已经坏掉了。

半袋子米和小半袋子面都不能吃了。几块干肉中有一块长了毛。

李龙把这些坏的东西都收拾出来拿在外面,打算呆会儿挖个坑埋掉。

他到大房间里,把木炕上的被褥全都拿出来先搭在吉普车上,然后拿工具去把那根搭东西的铁丝拽着又绑在了木头上。

铁丝原本留了一些余量,搭东西会往下自然垂一些,眼下就只能拽得更紧一些。

把被褥搭在铁丝上,找根棍子敲打一会儿,李龙又去把屋子里的炉子给架起来。

外面阳光灿烂,屋子里还有点阴潮,李龙架炉子是想着把潮气给烘一下。

这些事情都做完后,李龙又从吉普车的后备箱里拿出一个网子来,又提着一个袋子,往附近的沟里走去。

近一公里外的溪流那里他下过网,把这网放上几个小时说不定能逮到一些狗鱼。

在孟海那里吃的炖狗鱼不错,他打算弄一些回去让杨大姐炖上给顾晓霞补一补。

下好网,他甩了甩手,然后提个袋子往回走,在草皮子上四下看了起来。

草菇不是很多,可能这两天没下雨,偶尔能看到几个。不过方圆数百米都是草地,地方大,李龙时间也不少,慢慢积少成多,一个多小时把这一片草皮子转完,也捡了三四公斤的草菇。

远处的松树林子里肯定是有松树菇的,不过李龙没去,他觉得差不多了。

捡蘑菇的时候还扯了不少的野葱,以及一些椒蒿,这些山里随处可见的东西,到了山外就都是好东西了。

李龙过来是带着枪的,不过山里的动物没给他开枪的机会。

原本他还打算去温泉那里一趟,泡一泡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收获,不过因为在清水河村耽误了一些时间,眼下往那边去是来不及了。

后面再说吧。

反正接下来会经常山里县里两地跑,有了吉普车,跑起来方便很多。

而且威慑力也大。开个拖拉机虽然别人看着感觉肯定是比较富的,但没什么威慑力。那开着吉普车就完全不一样了,路上的人都知道先躲一下,那看车的眼光都不一样。

这算啥?人仗车势?

李龙笑笑,去泉水那里,把蘑菇一个个弄干净洗好,弄完后,又把野葱和椒蒿整理好。

等太阳西斜的时候,他去了下网的地方,发现网里就十几条小狗鱼。

这差的太远,李龙便没取,想等着明天能不能多捞一些。

把东西装上吉普车,炉子里的火用煤沫子压上,那些被褥收回来堆在木炕上,打算明天再晒一下。

锁好门,李龙开着吉普车出山。

等过清水村的时候,太阳还有一拃高,然后李龙就看到孟海在路边等着,看他吉普车过来的时候,使劲的挥着手。

孟海的脚边有个盆,用纱布绑着。

李龙慢慢靠着路边停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