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662章 刀子原来很受欢迎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662章 刀子原来很受欢迎

作者:羁中马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4:50

第662章 刀子原来很受欢迎

杨老六回去的很快,其中一半是吓的。

喝酒的时候讲了没啥关系,喝完之后,他往回走的时候有些后怕了。

虽然李龙说的很清楚,时间对照的话,其实那位的牺牲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毕竟自己当时因为赌博挪用款子离职(被开除)了。

但是真要查的话,就自己做的那一件事情,就说不清啊。

他越想越怕,回到家里已经是一身汗,直接把酒意全都吓没了。

越想越慌,杨老六根本没有什么睡意,他思来想去,觉得李龙这个小伙子还是不保险。

这年头真要有个立功的机会,连大义灭亲的都有,何况自己和他还不算什么亲,就是同村人而已。

所以杨老六真不敢赌李龙会不会去告密——他选择了离开。

连夜把东西收拾好后,杨老六悄悄出门,迈着两条在黄埔十分校里练出来的报丧腿,快速的往西而去。

现在他有些后悔自己在老罗那里得瑟说什么自己是上校科员了。

有个屁用啊,还成把柄了。

他相信老罗,但和李龙打交道少,不相信李龙。

等老罗知道杨老六不在家的时候,已经是两天后了——五保户本身就没啥亲人,杨老六父母虽然是本县人,但过世好几年了。杨老六在解放前结过婚,但因为赌博挪用公款,把妻子气跑后就再没结婚,也没有儿女,一直独身。

后来因为他识字,且学历不低,到了四小队后当了识字教员,四小队不少人扫盲都是他给扫掉的。

后来就成了五保户,在队里也只是和老罗等人熟悉。

和李建国他们也能说上话,但不多。

他给老罗说过,在来四小队之前其实在县二小也当过教员兼保管,在那里也挪过公款买了一辆自行车,结果事发,他进去蹲了几个月,不然的话也不可能到四小队来。

这轨迹就比较清楚了——也是喝酒的时候和老罗说的。

老罗当时也开玩笑,说幸亏北疆是和平解放,不然他还得和杨老六打一架。

结果杨老六离开两天才有人知道,老罗才听说。

五保户的地都是队里承包给别人种,秋后给他们粮食和油,以及一些承包费。

所以杨老六也不用种地。

老罗一听杨老六不知道哪里去了,立刻就反应过来了。

他心里是埋怨杨老六不相信李龙,却也担心这老伙计在外面怎么生活——据说他有两个亲戚在沙湾那边,也不知道是不是跑那里去了。

且等等吧。

李龙也是好久后才知道杨老六被吓跑了,他觉得真不至于。

不过那个年代过来的人,经历的多,且又是二科那样的类似“军统”机关出来的人,疑心重一点是很正常的。

杨老六再回来已经两个月后的事情了。他虽然离开了,但一直没忘记打听这边的消息,这边一直风平浪静,他就知道自己想多了。

不过这种事情,他自然是宁可信其有的,不然一下子就死掉了。

李龙回到大院子的时候已经是十一点多了,匆匆洗漱睡下,他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顾晓霞反倒没那么快睡着,她看着李龙睡着很熟,而且还有点小呼噜,知道他是累坏了,顿时就有点心疼了。

心疼却又没什么办法,顾晓霞的心情不太好起来。

所以第二天起来的时候,脸圈略有点黑,而且情绪也不高。

李龙起来的时候很快就发现了,他略一想就大概明白了,笑着安慰妻子:

“再过半个星期,我这边就忙完了,忙完这段,后面我就不出去了,在家里好好休息,能一直休息到你生完孩子,过完满月,怎么样?”

“那还行。”既然李龙已经说出来了,顾晓霞就相信了,情绪也好很多。

送顾晓霞去上班后,李龙先去自由市场。吉普车停在市场外面,他步行下车,走到了两个相对着一南一北摆着木头架子卖刀子的民族人。

这些刀子摆放在书架一样的木头架子上,竖起来,一排带鞘一排不带鞘这样摆着,想看哪个老板就给拿下来哪个。

这时候卖小刀的做生意的还很热情,也不会拿个刀子威胁谁,你可以拿下来看,也可以要个鞘子比较一下,不买的话也可以,卖家也不强求。

和二十年后不一样,和四十年后差不多——四十年后,买刀子已经需要实名了。

看到李龙过来,民族同志很热情的问:

“阿达西,要哪个?要哪种?”

这里基本上都是小刀,直刃或者弯刃的,单面开刃,匕首几乎没有。

“开刃的没有?我带到山里去,他们没地方磨刀,当时就用。”

“开了开了,”卖刀人拿下一把直刃短刀给李龙看:“看,削肉剥皮都没问题,”他拿大拇指试试刀给李龙比画:“这样看……”

然后又拿刀在木头架子边上切一块布,很容易就切下来,然后展示那块切下来的小布块给李龙看:“看,这样的可以吧?快的很!”

“不错不错。”李龙指了指架子上那一排问道:

“都是开刃的吗?”

“都开了都开了……你要几把?”

“多少钱一把?我要的多。”

“五块钱嘛。你要十把以上,四块五。”

“我要二十把呢?”李龙心想既然买的话,那就多买一些。孙家强和那个采药的女人都喜欢,那说明大部分采药人应该都会有买这个的打算,方便生活不说,至少有个防身的东西。

“二十把?”那个民族兄弟吓了一跳,随即是惊喜:“二十把的话,四块钱!不能再低了,再低就赔了!”

“行,那拿吧。”李龙也不是很仔细的挑,这时候的东西质量基本上还是过关的,至于钢多钢少,他也看不出来,只有用才能知道。

他试主要也是要试一下刀子和刀鞘合适不合适。

这些刀子的把子是用铜、彩色塑料块装饰的,很漂亮,刀身十几厘米长,虽然不大,但防身和生活使用是够了。

卖刀子的小伙子高兴坏了。平时一天能卖掉十把刀子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今天竟然一单生意就卖掉二十把,他贴心的给李龙拿了一个布包装这些短刀,李龙接过包的一句话更是让他欣喜若狂,好久心情都没平静下来。

“等我进山,如果这刀子用得好,后面还到你这里来买!”

买了刀子之后,李龙便又去了运输队。他得把晚上拉抬把子的事情敲定。

马春雷马队长在,对于经常来找他的李龙自然是非常欢迎,听说晚上要用车,马队长满口答应,价钱也没变化。

李龙要求他们把汽车在下班后开到清水河村,这边自然也是没意见,驾驶员都是熟了的,眼下又是夏天,方便得很。

从运输队出来,李龙去百货大楼补了货,然后就开着往山里而去。

这次他直接去的木屋,打算让孙家强先感受一下属于自己的短刀的喜悦。

吉普车开到木屋的时候,孙家强刚和一个挖药人完成了这一次的交易。他的脸上带着笑——实在没法不笑,这个挖药人这回足足带来十一公斤的贝母,这在他的交易史上是罕见的。

说明山里的贝母已经大量出现,当然也说明他的好运气就要来了。

看到李龙提着布袋下车,孙家强笑着和他打招呼:

“龙哥,这回带什么东西过来了?”

孙家强今年还是头回叫龙哥,让李龙也愣了一下,他笑着说:

“你不是要刀子吗?我把刀子带过来了。”

那个换药材的人还没走,他也想看看李龙这回带什么东西过来了。

看到李龙说带的刀子,这人也有些好奇。

李龙走到孙家强跟前,从布兜里掏出一把短刀递过去:

“看看,行不行。”孙家强把刀子抽出来比划了一下,正想说行的时候,李龙又掏出一把递给他,“那把不行的话看看这把,样式不太一样,其实刀子都差不多……”

接连换了三把,孙家强都喜欢的不行。

“能不能给我一把?”旁边的采药人突然插了一句,“这些挂面和这双鞋子我先不要了。我换一把刀子……这刀子值多少?”

“两公斤贝母。”李龙说道。

“行,差不多。”那个人立刻把换好的胶鞋和一些挂面放下。

李龙给他拿出四把刀子来挑,这人随便挑了一把,抽出来看了看,又比划了一下之后,开心的离开了。

李龙和孙家强一起把吉普车里的东西搬下来放进小房间后,孙家强便开始淘洗那些贝母。

他选择的那把短刀就放在边上,时不时的拿出来比划两下,显然是很兴奋的。

这让李龙想起来四小队的小孩子们。

李强他们也是非常喜欢刀子的。不过家里能用的刀子,或者说能让小孩子摸到的刀子,除了削铅笔的小刀外,就是那种黑色的夹把刀子,可以折迭把刀刃收起来的。

谁要有一把眼下孙家强手里的这种刀子,绝对是被大家羡慕的对象。

在这个没有钱买玩具、市面上也没有那么多玩具的年代,一把合用的小刀对于孩子就非常的重要。

削泥版做枪,削木头做弹弓,削树枝子做弓箭等等都需要刀,甚至有的游戏叫“戳心”,本身就是用刀子玩的。

两个孩子相对而坐,在一块相对湿润的地上划一个竖着像眼睛的两头尖的图案,就像两个括号对在了一起。

两个尖角那里用小弧线圈起来,作为两个孩子的大本营,然后在这个图案的中间横切一刀,作为界限。

两个孩子石头剪布猜先,先来的人拿着小刀就要在地上,那个括号里扎一刀,刀要不能倒,还要在自己的区域里,这样交互着往对方的大本营前进,谁先到谁赢。

那时候如果能掏出这么一把刀子,哪怕最后输了,其实都是算是大赢家了。

接下来的事实证明李龙的猜测是正确的。

每个过来用贝母换物资的人,都会忍不住换一把刀子。

两公斤贝母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多,但一把刀子对于他们在野外生存真的就非常有必要,无论是生活,还是应对可能的危险,一把刀子和一根棍子都同样重要。

准备去小白杨沟吃中午饭的时候,李龙带来的二十把小刀,除了给孙家强一把外,已经换出去了六把。

换来的是十几公斤的贝母——接下来的这六个采药人也带来了差不多近四十公斤的贝母。

数量不少。

李龙自然是很开心的。

孙家强自然还是不去,等着李龙送回来。这几十公斤的贝母够他洗的。

李龙每天过来吃饭,大家都习惯了,照例打了招呼,吃过之后,李龙给孙家强带了饭,回去把那些洗干净的贝母拉上,就出山去了清水河村。

这边中午饭也吃过了,何玉清和孟海他们的中午饭是在编抬把子那地方吃的,家里人送来的饭。

李龙过来的时候看到麦场上有不少抬把子,他把吉普车开着拐过去,等到麦场的时候,何玉清他们已经看到了,和孟海两个人一起过来。

李龙从吉普车上下来的时候,孟海问道:

“李龙同志,吃饭了没有?”

“吃过了,在山里吃的。”

何玉清有些埋怨的说:

“咋不饭前来呢?饭前来,我们还能和你一起吃顿饭,你这吃过来,明显是不把我们当自己人嘛。”

“那不是,我在山里也有事,那边也有一帮子编抬把子的人呢。”李龙笑着解释,“咱们过来就是干正事的,等忙完了再找你们吃饭喝酒杯比较好。”

“行行行,这可说定了。”何玉清笑着扭头指着那些抬把子说道:

“那我让他们把抬把子弄过来?”

“行。”

李龙掏出小本子和笔,把笔夹在耳朵上,等着那些一把抬把子弄上来。

这回大家互相帮忙,先把一个人的抬把子都抬过来,然后抬下一个人的。

检查这些抬把子李龙也是轻车熟路,合格就过,不合格就放一边。这些人也没啥意见,因为李龙在检查不合格的时候也会把不合格的原因说出来。

李龙发现,这一次检查验收的抬把子,合格率又有所上升。显然大家的熟练度上来了,合格率也就提高了。

无论是对他还是对这些人都是好事。

三四百个抬把子,检查完后也是需要一番功夫的。好在大家都已经熟练了,检查完后还没到下班时间。

李龙便又和何玉清说了另外一件事情,找小伙子帮着卸车。

“没问题没问题。”何玉清满口答应,“这算啥?这不是应该的嘛。”

“不是,主要还是有另外一件事情,”李龙得把事情说好,“这些抬把子卸到供销社后,还得请大家去我家院子把那边的几百个马子装上汽车也卸到供销社去,每个装车的人,我出装卸费……”

“不用出不用出!”孟海一听,直接摆手,“我带人去,这事你就放心吧。还出什么钱……就这抬把子的事我们已经非常感激了,那出点力气不是应该的吗?行了行了,我们知道了,你就不要再说了。”

李龙其实觉得还是把事情说清,该给的钱还是要钱,但奈何这两个人根本不再给他说话的机会。

既然抬把子点验完成,接下来大家也就相当于休息了,一个人放松的坐在麦场边上,抽烟的抽烟,聊天的聊天。

李龙则是把何玉清和孟海两个叫到一边,按惯例先把钱给他们。

至于他们怎么给其他人发钱,他不管。

三辆汽车的出现打破了傍晚的宁静,原本坐着休息的人立刻都站了起来。他们已经从何玉清和孟海手里拿到了这一个星期辛苦的钱,一个个都很兴奋。

如果不是还要装车,此时他们已经会开心的跑回到家里,和家人炫耀报喜了。

基本上每个人都能拿到一百多块钱,这可真不少了。

因此装车也非常的迅速,何玉清和孟海还时不时的让注意轻点儿,别把抬把子给搞坏了。

装完车,孟海和其中的六个人留下来,打算是跟车去往县里卸车,顺带完成李龙交待的任务。

李龙是觉得自己明天再一拖拉机一拖拉机装抬把子麻烦,也浪费时间。这边有人,自己出点运费一晚上搞完,就很好啊。

供销社那边说好了,汽车开过去卸的时候,大门很快就打开,不过除了看大门的再没其他人。点验的人和库管也不在,毕竟都下班了,李龙也不好意思让他们加班。明天一早过来清点入库就行了。想来供销社这边明天也得把这些东西拉到州上去,不然大院子堆了这么多东西,也麻烦。

等把大院子里的抬把子都卸完已经十二点了,杨大姐给大家做了面条,孟海带着小伙子们说说笑笑的洗手吃饭,一个个都觉得待遇不错。

李龙心想,这时候的人真是实诚肯出力啊。

他本想让孟海他们住下来的,不过孟海他们想着要回,李龙便连夜开着吉普车,把挤得满满的一车人送了回去。

他能理解那种迫切想要回去的心情。

不过等他回来的时候,已经一点多了。

院子里亮着灯,让他感觉挺温暖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