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672章 这钱来的是不是有点容易?

第672章 这钱来的是不是有点容易?

接下来一段时间,到六月份,李龙基本上每隔一个星期才去一趟山里,会给孙家强送一些物资。

让他有些意外的是,孙家强还真就在山里呆着了,每天没事就去采蘑菇。

他不光采羊肚菌,还采其他蘑菇,采来的其他蘑菇他也不敢吃,放在案子上晒着,就等李龙过来看。

李龙过来看的时候发现,孙家强采的蘑菇也是五花八门,也是到这个时候李龙才发现,这山里有这么多的蘑菇,他也不认识。

他也只能把认识的能吃的蘑菇挑出来给孙家强“科普”一下,至于其他的,扔了吧。

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六月初山里有些地方竟然就已经开始长黑虎掌菌了,虽然个头不大,但还真就有了。

李龙有些开心,就给孙家强说了,让他后面羊肚菌没了的时候,多关注点这种蘑菇,说不便宜。

至于孙家强采的羊肚菌,他问李龙收不收,收的话就拿走。

李龙自然是收的,称了一下,这一个多星期孙家强采的羊肚菌有两公斤多不到三公斤的样子。眼下收购站那里羊肚菌的价格李龙还没问过,去年好像二十多块一公斤,李龙便按十五块一公斤收他的,不到三公斤给了四十块钱。

孙家强就挺高兴,这比在亲戚家打工要强太多了。

他拿了其中的三十块钱,剩下的给李龙说算房租和那些物资的钱。

李龙也就这样算了。

除了在山里的日子,李龙还去了一趟牧业队的留守点。因为这段时间没打猎,他是直接去往县里民族人的肉摊那里买了一头羊一剖两半,一半放在哈里木的母亲那里,一半放在了玉山江的家里。

孩子们见了李龙依然很高兴。他们会用已经很不错的普通话和李龙说自己的学习情况,这里的变化。李龙依然能看到时不时的有人到两家压井这里打水,看得出来整个村子里再打压井的并不多。

或者说几乎没有。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掏得起打压井的钱,或者有些人已经习惯了,反正事情也不多,要么去河边打水,要么去这两家压水,也不算费什么功夫。

哈里木的母亲,老太太看李龙来也很高兴,张罗着要给李龙做饭,李龙让孩子给解释,他家里媳妇怀着孩子,不能停留太久。

给两家不光带了羊肉,还带了米面油盐茶等生活用品,包括给孩子的学习用品,这些都是带熟了的,每次过来都会想着。

几个孩子是真心高兴,毕竟其他留守的牧业队家属可就没这个待遇。

从牧业队留守点回来后,李龙就开始把剩下的那些贝母,以及这次从山里拿回来的羊肚菌都收拾出来,彻底晾干,并且清理干净后,拿到了收购站。

羊肚菌的价格没涨多少,一级二十八块钱一公斤。李龙还顺嘴问了一句黑虎掌菌的价格,让他有些意外的是这种大产量的蘑菇价格不仅没涨,竟然还降了一点儿,变成了二十块钱一公斤。

干货。

和预期有点不一样啊。

不过定价权目前在人家手里,他也没办法。

最后一批贝母卖完后,回到大院,顾晓霞午睡的时候,李龙开始进行贝母的盘点。

原本如果没有那个抢劫的事情,李龙在最后几天预计贝母能收到近八百公斤左右的干货,这些干货能卖将近四万块钱。每公斤干货的成本在十五块钱左右,也就是说,净利润在两万多块钱,距离三万还有点差距。

但从抢劫犯的窝点收获的七袋子贝母,虽然不是完全的干,而且也不是特别的干净,但就这七袋子贝母给了李龙近三百公斤的干货,最终这一个贝母季下来,李龙向收购站卖了差不多一吨的干贝母。

总价算下来是五万块钱左右。

不过最后这三百公斤干货李龙也没打算独吞,虽然波拉提说只要两千,其中一千七还在李龙这里存着,但李龙打算至少得给人家分个三五千的。

就冲波拉提没把他说出去,就这一点,李龙就不能薄待了人家。

刚认识波拉提的时候,李龙并不怎么看得上这个人。毛病多,事多,还酗酒。

但有些时候,越底层的人反而越仗义,仗义每多屠狗辈嘛。

李龙觉得主要还是读了书会让人变得理性,瞻前顾后,考虑的比较多,思想就没那么单纯了。

当然,那些有了坚定信仰的读书人是不一样的,他们是特殊材料做的,和普通人不一样。他们做的事情,普通人做不到,李龙也做不到。

所以李龙打算就把钱留在这里,至于波拉提所说的想在县城买个房子的事情,他肯定要帮忙,添钱也要帮上。

其实波拉提把他说出来对他的影响也不大,最多就是有点麻烦而已。

但人家既然保了,而且还把这个看得挺重,那李龙就觉得,得让波拉提知道他保的这个价值。

后面去山里没碰到波拉提,李龙原还想着要碰到了,问清楚他们家在哪里,然后可以去给他家里送一些东西。

反正后面有机会。

这样算下来,贝母这一项,赚了差不多三万多块钱,主要还是成本真没计划的那么高。他大部分贝母还是用物资换的,其中的肉是他自己打的,其他的物资买过来的时候两头赚,所以算是赚的不少。

他赚一笔存一笔,反正现在这些钱,再加上原来就有的两万多,存单上已经有六万多块钱了。

这么多钱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到找哪里去投资,就先放着吧。

反正现在利息也高。

虽然在家里呆着看着闲了,但杂事也多了。

李龙眼下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扶着顾晓霞在院子里,或者街面上转一转。这时候路况不是很好,顾晓霞这月份大了,也不敢再开着吉普车到处去转,所以活动范围主要还就在大院子附近。

最多去市场那里转一转,看看人间烟火。

大部分时间还是在院子里,有狗,有狍鹿子,还有刺猬在院子里活动,其实也不寂寞。

麻烦的就是随着麦季的临近,接下来几乎每天都有人过来找他买收割机的。

还都是附近的农户,有些人说了去到奎屯那边,人家就不给他们卖。

李龙被烦得不行,有些人开着拖拉机过来了,干脆就想把他院子里的收割机给拉走。

“你去拉一车回来不就行了?”顾晓霞能看出来李龙的表情很不耐烦,便笑着说道:

“一两天我也不会有啥问题。我爸,杨大姐都在呢。”

“那我也不放心。”虽然预产期还有大半个月,但李龙知道这时候生孩子比后世可不一样,医疗技术没那么发达,顾晓霞怀的又是两个,还是小心点为好。

“那他们天天过来,我也烦啊。”顾晓霞说道,“你就去一趟,拉一车回来,好歹能清静几天,一来一回,也就是两天的事情。”

李龙不想离开两天。

不过倒也不是没解决的办法。

中午吃完饭,顾晓霞午睡的时候,李龙让杨大姐照看着,他开着吉普车去了运输公司。

“你说要再跑一趟?晚上?”马队长看着李龙,问道,“往哪跑,还是山里吗?”

“不。下班就走,我想去趟奎屯,两辆车,拉货。汽车跑得快,今天晚上能回来。”

李龙的想法就是用运输公司的卡车去拉,拉的多而且还快,当天晚上就能回来——虽然回来的晚点儿,但不耽误明天的事情。

“这要是去奎屯,那运费……”

“运费按你说的来。”李龙自然明白,“油我来加。”

“这么说,啥时候?”

“要是没事的话,今天晚上就行。”李龙说道。

马队长翻了翻桌子上的那沓调度表,看完后说道:

“今天晚上不行,队里的汽车今天去州里拉货,回来的比较完,后天吧,后天上午有事,下午没啥事,你们可以稍早点走,这样回来了早点儿,至于运费……一辆车五十。”

“行。”李龙答应下来。

回去晚饭的时候,李龙把这事和顾博远给说了一下。

顾博远觉得也行,他边吃边说道:

“到时你去你的,我留在院子里,有啥事有我呢。”

四小队,太阳落山的时候,拖拉机轰隆隆的开回到了李家的院子里。

李建国熄火,梁月梅从后斗子上下来,解开头巾。

“干完了?”已经喂完猪的杜春芳问道。

李娟和李强两个也从屋子里出来,帮着母亲从拖拉机车斗子上把干活的工具取下来。

“干完了。”李建国应了一声,他们是去打瓜地里锄草。打瓜苗长的不错,就是地里草挺多。

眼下浇水是大水漫灌,又没有塑料薄膜压着,地里的草长的很快,隔段时间就得锄一遍。

眼下除草剂应用不是很普遍,有些像芦苇、牛筋草之类的很顽固,表面的草锄掉后,要不了多久就会再长出来。

还有那种野苋菜,一棵草到秋天的时候能长出几千种子来,哪怕其中百分之一发芽,也会给种地的带来很大的麻烦。

所以想要庄稼好,定期锄草是难免的——最好就是浇完水后几天,地里没完全干,这时候锄草也容易一些。

李青侠从前院过来。虽然李龙和顾晓霞不经常住,但前院会经常收拾,菜也种的不错。

原本李青侠的意思是他跟着去地里干活,李建国和梁月梅都没让。

老两口能把家里帮着顾着,地里的活他们两个能干过来。

地里的活干完了,傍晚在院子里乘凉的时候,梁月梅就说道:

“明天咱们去县里看看晓霞吧。快要生了,现在也不知道情况咋样了。”

“那是得看看。”李建国点点头,“明天是周末,咱们一家人都去。”

说完他抬头看向李青侠和杜春芳。

“都去都去,”李青侠点点头,“正好明天一早把网一取,这鱼也不卖,带着过去给小龙他们。”

杜春芳也点点头。虽然她有些“好逸恶劳”,但作为婆婆,儿媳妇要生产了,还是得去看看,而且坐月子的时候,她应该是去照顾的。

其实梁月梅本身也没想着让婆婆照顾,她想着家里大活干完了,李建国也编抬把子回来了,等顾晓霞生了后,她去照顾月子。

她甚至一开始就没想着让杜春芳照顾顾晓霞,倒不是她看不上杜春芳,主要是自己的这个婆婆,真不是能照顾人的人啊。

而且顾晓霞算是她看着长大的,虽然名义上算弟媳妇,其实跟儿媳妇差不多。顾晓霞又没妈,怎么说也得她来。

这事她早就想好了,只不过是这个时候才准备提出来。

她相信李建国肯定是会同意的。毕竟李建国其实在头几年,也是把李龙当儿子养的。

只是没想到这个小弟弟就在这两三年里,突然一下子长大了,不需要大哥照顾了。

甚至在一段时间,开始反哺大哥大嫂这边,一开始还让李建国有些不适应起来。

不管怎么说,顾晓霞要生孩子,李家这边肯定是要出人的。

“那就这么定了。”李建国说道,“娟,强强,你们两个早点睡,明天也去看你小叔和小婶子。”

对门陆家干活回来的稍晚一些。他们目前还买不起拖拉机,马车从地里回来的时候,车上除了坐着人,还有一大捆草。这是给马晚上喂的,都已经成习惯了。

等那边安顿妥当,陆英明和陆大嫂两个就走到李家院子里来,一起聊天。

正在灶台那里烤着咸鱼干的李强把烤好的拿起来给大家分,陆英明和陆大嫂也有。

“嘿,强强真大方。”陆英明接过烤的干干的咸鲫鱼干,笑着夸道。

李强得意的笑着,然后又去拿了一大捧咸鱼干放在灶洞边上烤着。

陆大嫂问起李家明天干啥活,梁月梅就说明天去看顾晓霞。

“也对,晓霞该生了吧,生完是在县里坐月子,还是回来?”陆大嫂好奇的问道。

她猜测应该回来坐月子,毕竟在队里,杜春芳和梁月梅照顾着也方便一些。

再怎么说顾晓霞是国家干部,那也是队里出去的。在队里坐月子,至少队里这些妇女过来看也方便。

“不知道,听小龙的吧。”梁月梅摇了摇头,“可能在县里,毕竟离医院近,有啥情况好处理。”

她是生过孩子的,当时是在家里生的,自然知道生孩子的凶险,离医院越近,自然是越好处理突发情况。

“县里啊,那谁去照顾?”陆大嫂的八卦心情还是那么浓。

“我去。”梁月梅理所当然的说,“反正现在大活也干的差不多,到时最多就是等七月份割麦。有收割机哩,不怕啥。”

生孩子轮到这个时候,也没办法。

杜春弱弱的说道:

“那该我去哩……”

“老娘,你在家里呆着吧。”李建国笑笑,“到时娟她妈去就行。”

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第二天清早李青侠去取了网,一家人把鱼摘了。陶建设听说他们要去县里,那鱼也不要了,就说给李龙他们拿过去。

陶建设也没走,帮着把鱼择完,还把鱼网都装袋子拿回去,说李青侠没空拾,他拿回去拾了,后面再下。

李家人把鱼放桶里放好,吃过早饭,喂了猪,一家人收拾整齐,前后院摘了不少的菜放在拖拉机上,装了一篓子鸡蛋,抓了四只鸡绑着放袋子里,然后就准备往县里去。

陆大嫂提了一些鸡蛋过来交给坐上了车斗子的梁月梅:

“家里没啥好东西,这鸡蛋拿着给晓霞补补身子。”

这时候的农村补身子就是鸡蛋,和老母鸡。

也没其他啥好东西了。

拖拉机往西开的时候会碰到队里干活的人,他们会停下来打招呼。

当知道李家人是去县里看快要生孩子的顾晓霞的时候,一个个都挺八卦,也挺乐和的。

作为改开之后队里第一个混得出人投地的一对年轻人,李龙和顾晓霞还是挺受大家关注的。眼下这两人要有孩子了,这些年纪略大点儿的,也都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他们也都纷纷拍大腿,埋怨李建国应该说一声,他们这些长辈应该带些东西过去的。

甚至等李建国他们走了之后,中午有些人就打算一起结伙去看看,他们找的是陶家和谢家,毕竟这两家有拖拉机,好拉人。

最后还是一些女人说了,还是等生了之后,到时再去看比较好一些。

这是习俗嘛。

大家之所以要去看,一大部分还是缘于这两年受李龙的恩惠比较多,四小队的日子明显比其他小队要富不少,虽然有些人眼皮子浅一些,但大多数人还是知道好歹的。

李建国开着拖拉机来到大院子的时候,李龙刚把一个要买收割机的人送走。

他已经答应了人家等三五天后过来拉收割机,那个人强烈要求把定金放下,李龙没收,说到时肯定有。

毕竟两辆汽车,怎么也能拉回来十几二十几台的。

不差这一台两台了。

李家人一到,院子里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梁月梅第一个就发现顾晓霞的肚子大的有点不太正常,等大家都问完后,她悄悄问顾晓霞:

“是不是双的?”

顾晓霞倒没想到这个“大嫂”眼睛这么尖,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