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674章 喜欢和厚道人做生意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674章 喜欢和厚道人做生意

作者:羁中马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4:50

第674章 喜欢和厚道人做生意

梁月梅原本想着就呆在这里了,目前看看顾晓霞的情况还不需要这样,李龙和顾晓霞也劝她先回去,等孩子生了再过来。

一直到太阳快落山李建国才开着拖拉机把一家人拉走。

家里还有两头猪,还有一群鸡。虽然托付给陆大嫂帮着喂一顿,但总不能不管不顾。

猪在圈里还好些,那些鸡要是没吃的,大概率会去菜园子里,把那些菜叶子啄吃光。

李建国他们走了之后,院子里已经没啥好收拾的了。都让收拾完了。

杨大姐坐在顾晓霞边上和她聊着天,韩芳有些失落,悄悄问她妈妈,李娟和李强啥时候才能再来。

顾博远也跟着出门回去了。

狍鹿子和小黑狗感觉总算能清静一下了,大院子安静了下来。

顾晓霞笑笑说:

“还有些不适应呢。”

大院子虽然大,但住的人始终就是那么几个,突然一下子热闹起来,顾晓霞还挺新鲜。

“如果你想的话,咱们也可以搬到队上去。”李龙说道,“咱们队上的大院子还空着,回去住段时间也行。”

“还是不了。”顾晓霞手搭在自己的小腹上笑着说道:“等后面孩子生了再说吧。眼下回去也是折腾。”

为了不再受那些买收割机的人的折腾,李龙按时带着两辆汽车去了奎屯。

这趟他没有开吉普车,直接坐着汽车过去的。

去之前,李龙通过供销社给奎屯农机厂打了个电话,和杜厂长把事情给说了一下。

杜厂长那边自然没问题,还给李龙说会留下工人帮他往汽车上装货。

李龙这边也想到了卸货的问题。

拉上二十台左右的收割机,就他和两个驾驶员,那卸货不得卸到半夜去了?

所以他走之前去了趟队里,让大哥差不多时间开着拖拉机,拉着陶大强等几个人过来帮着卸一下。

李建国自然是没意见的。

乌伊公路上晚上汽车依然很多,时不时的也能看到拖拉机在蹦蹦着跑。

只是经过无人区的时候,再也看不到成群的黄羊奔跑了。

汽车比拖拉机快的多,不到两个小时就赶到了KT市。

因为要赶时间,汽车直接奔向农机厂。

农机厂已经下班,大门也关上了。不过等两辆汽车到来的时候,门卫出现在了大门口。

看着李龙下车,那个门卫打开了大门。

李龙对这个门卫有些印象,只是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李龙同志是吧?杜厂长在等你们呢。”门卫笑着说道,“来的挺快啊。”

“谢谢。”李龙笑笑,给门卫递上香烟,然后扭头招呼驾驶员开车进厂。

杜厂长正在工间门口那里等着,李龙看到了工间两边堆放着两排收割机。

七八个工人正在工间外面聊天的聊天,抽烟的抽烟。

“李龙同志来了啊。”杜厂长笑着迎了过来说道:“这速度可够快的啊。”

“汽车嘛,自然比我当时的拖拉机要快一些。”李龙笑笑,“麻烦你们了,还得在下班时间等着我。”

“客套话就别说了。没你我们也没这么多的定单,不可能这么红火的开工。来,检查检查机器,没问题的话,就往车上装了。”

“好。”李龙过来便开始检查收割机。

这玩意儿有点傻大黑粗的意思,都是金属件,因此检查不必那么细。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这回杜厂长给每个收割机还配备了一个小零件袋,里面装着一些备用的装配螺丝,就是双份,有余量,免得损坏或者丢失不好配。

这个就挺好啊。

检查过后,李龙点头,杜厂长就说道:

“那就装车吧。李龙同志,咱们去开票签字?”

“好啊。”一共二十台收割机,李龙觉得应该差不多够了。

往厂办走的时候,李龙对杜厂长说道:

“感谢杜厂长遵守承诺,我代理的地方,这收割机都是没卖。”

“那是一定的。”杜厂长笑着说,“这收割机是你的创意,我厂子是借着你的这个创意才红火起来的,如果我连这点诚信都做不到,也不必当这个厂长了。”

李龙感觉这个杜厂长可交。

杜厂长继续说道:

“其实从年初到现在我们也想过搞一些辅助型的农机产品,可惜创新了好几种,目前都还没有得到验证或者大家的认可。来买收割机的我们也给推荐过,说实话没人喜欢买。”

“你们都设计了什么?”李龙好奇的问道。

“这不种苞米的多吗?我们设计了一种苞米的脱粒机,也是拖拉机皮带带的,人家看了说太笨重了,不买。

还有一种小范围犁地的机子,就是这种小四轮拖拉机后面带着的,两张犁铧,虽然犁不快,但犁小块地,比如小园子,也不错,但也没人买……”

这两种产品李龙上一世都见过,说实话还真就没啥市场,在农村算是昙花一现那种感觉。

虽然还没见实机,但李龙能猜出来大概长啥样。

进了杜厂长的办公室,在杜厂长找票开票的时候,李龙便给解释了一下:

“杜厂长,我给你分析一下啊,我觉得你们搞的定位可能有点偏。

眼下虽然各家各户也有种苞米的,但说实话苞米已经不是主流粮食作物了。自己家有地,谁不想多种点细粮呢?”

杜厂长点点头,但显然就这个原因说服不了他。

“这苞米肯定还要种,毕竟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养鸡,许多人家养猪,苞米是做饲料非常好的。但是,这些东西做饲料,它不像大米白面,用的不是那么急啊。

眼下大家都缺钱,苞米弄回来后,连棒子装口袋往闲房子一放,冬天没事的时候,拖一口袋进屋,一家人一边看电视一边搓苞米棒子,这就是冬天干的活。

其他季节如果急用苞米了,那弄半袋子绑上口放地上,拿棒子敲碎,然后揉揉搓搓,把芯子捡了挑出去,那苞米拉去就能加工。这玩意儿不像面粉每天吃,不急用,那搓苞米棒子的机器,就不是刚需。”

“啥叫刚需?”杜厂长对李龙嘴里突然蹦出来的新词有点不解。

“就是说,必须要有的。刚性需求。”李龙知道自己说秃噜嘴了,急忙解释,“大概就是那个意思。

比如这割麦子的机子就刚需,因为种麦子的多,地块大,大家还要抢那个时间收获,错过时间麦子可能就倒伏、发霉发芽。但玉米不一样,有些地方的苞米不割就在杆子上,能放到初冬……”

杜厂长有点明白了。

“还是那句话,眼下大家缺钱,如果不是很急的活,能自己干就自己干了,力气不值钱啊。你那两铧犁是一样道理,这玩意儿只能翻菜地。

家家户户种的菜地都是农闲的时候干的,农闲的时候就那亩把地,夫妇两口子一两天就干完了,哪用得着拖拉机来犁,而且那拖拉机也不好进菜园子去啊。”

就冲着杜厂长诚信的态度,李龙其实也想着是不是以后就把自己预想的几种农业辅助机械就交给他们做了。

但这还是太远了,自己那边出售是不好拉啊。况且这是国营厂子,杜厂长在的时候还好说,杜厂长干得好调走了,那关系一断,吃亏的还是自己。

先想想吧。

杜厂长也能听得出来,李龙对于农业机械这方面了解掌握的太透,他忍不住说道:

“李龙同志,你说的很好。这说来说去,还是我们这些搞农机的,没有深入到群众中去,对群众真正需要的农机不了解不掌握,没有做到心中有数。

你看看,我们厂子聘你当技术顾问怎么样?就跟这个收割机一样,也不需要你搞太多的东西,有什么好想法给我们说一说,一起研究生产好的农业机械,对广大农民有好处,咱们厂子也能发展起来。”

嘿,这杜厂长还是个有眼光的。

李龙笑笑说道:

“当技术顾问——太远了。就现在这样挺好——我想到了会找你,你们生产的我也放心,当然你的诚信我也放心。不过眼下还没啥比较成熟的想法,等有了就给你们说。”

杜厂长看李龙没应下来,也没多失望。先把眼前的事情办好再说。

李龙预想的那种打药机以后肯定是要风行二十年的,但至少在经济作物棉花没有普及的时候,这个销量肯定不会比收割机强。

所以暂时他并没打算说出来。

还有时间,还有思考和给他发展的空间。

至于其他机械,李龙觉得发展最广泛以后销量最好的,应该就是电动三轮车了。

可惜那玩意儿需要特定的技术,电机、电池什么的,北疆这边都没啥优势,甚至可以说没啥技术,所以暂时就不想了。

后面慢慢来。

有些肉吃着了就吃着了,没吃着也不可惜。从现在到四十年后,机会太多了,也不可能都能抓在手里。

先好好生活吧。

这边开票签字交钱,等李龙和杜厂长两个一起从办公楼这边出来,那边两辆汽车上已经装的差不多了。

李龙和杜厂长握了握手,就准备上车离开。

“不吃饭了吗?”杜厂长看太阳刚落,天还早。

“不了不了,回去还得一个多小时两个小时,还要卸车,下次吧。”李龙笑笑,“咱们合作机会多着呢。”

“对对对。”杜厂长也笑着回应着。

这一次的收割机让奎屯农机厂的效益涨了不少,受到了不少的表扬,这也让杜厂长觉得李龙这个小伙子头脑确实不一般。

厂子里做的这些小型农业机械,做之前要找他咨询一下就好了。

当然也就是现在产品滞销,真要是生产之前问李龙,李龙如果说不行的话,那他也不见得相信。

其实那种苞米脱粒的机子,再过几年还是能有点起色的,不过也就是昙花一现,因为紧接着能收割玉米的康麦因出来,也就没这个脱粒机啥事了。

李龙带着两辆汽车往回赶。原本路上他还想着请两个驾驶员吃顿饭,驾驶员却给拒绝了,说还是赶紧回去的比较好。

李龙也没问缘由,他猜测可能是马队长有要求,让尽早赶回去,免得万一有紧急任务赶不回来就麻烦。

毕竟在南山里拉抬把子,这玩意儿不算远,再怎么耽误也就是个把小时的事情。

但跑到奎屯那距离可就不一样了。

两辆汽车回到县里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汽车到院子的时候,李龙发现吉普车靠边,自己家的拖拉机在院外,大哥家的拖拉机也在院外。

开门的是陶大强,他的耳朵好,早早就听到了外面的汽车声音。

李建国、陶大强、许海军、谢运东等人都在,看汽车进来停好,不由分说的开始卸货。

院子大,两辆汽车都能停进来,李龙下车的时候,他们上车的上车,开厢板的开厢板,一边和李龙打着招呼一边就往下抬收割机了。

一台收割机一百多公斤,并不是很重,按重量的话,其实汽车可以装的更多。

只是因为这玩意儿有不少突出来的零件,装起来不好装,所以一台汽车装十个,也就这样了。

李龙下车后看顾晓霞正坐在正屋门前,杨大姐在那里站着和她说话,便过去和杨大姐说:

“大姐,咱们得准备点晚饭,家里挂面还有吧?”

“有有有,马上就能下得,我这边水都烧好了。”杨大姐是早有准备,说道,“现在就下吗?”

“现在就下吧,我看这卸车也就十来分钟的事情,下完就吃,吃完这司机师傅还要赶回去。”

“好好好,我已经把菜炒了,这就下面。”

汤面条如果清汤面的话,倒炝锅的味道好点儿。但杨大姐的意思是用洋柿子酱炒点洋芋带些辣子,做成揪片子的那种汤饭味道。

她知道李龙他们喜欢吃,所以会经常做这种酸辣口的。

果然如李龙所说,两辆汽车上二十台收割机,不到二十分钟就被这些棒劳力给卸完了。

“洗手吃饭。没啥好的,汤面条,洗手盛饭,管够啊。”李龙笑着招呼人。

他刚才没卸车,挤不进去,大哥李建国就不让他沾手了。

“闻着味儿了。”许海军和李龙开着玩笑,“就冲着这汤饭味道也得吃一大碗。”

都知道棒劳力的饭量,杨大姐直接做了两锅。这时候看卸货卸完了,就赶紧张大家盛饭。

李龙家里搪瓷盆子多,每个人拿个新的,一个接一个的给盛,吃饭的桌子坐不下,这些人也不坐,直接就在外面随便找个地方坐着吃。

两个驾驶员是最先拿到饭的,队里的这些人都是让着他们。他们盛了饭直接坐在了东厢房前的台阶那里。

院子里到处扫的干干净净,坐哪里感觉都挺好。两个小狍鹿子跑过来看热闹,闻着味儿也有想吃的打算,小黑狗就比较规矩,看人多,先前可能也是被杨大姐说过,虽然不叫,但还是很警惕。

这让大家忍不住都赞叹着,这院子,这环境,真好。

杨大姐给盛的多,除了驾驶员,其他人和李龙关系都好,所以也不客气,大多数都添了碗。

等吃完后,驾驶员开车离开,李建国他们也抹嘴走人。杨大姐感叹:

“还是干活的男人能吃,这一顿直接吃了七八公斤挂面!”

李龙也吃了一碗多。他本身体形就壮,吃的自然也多,听着杨大姐的话,笑着说道:

“一个是饭量好,再一个杨大姐你这饭做的也好吃啊。”

杨大姐听着就开心。

顾晓霞晚上是吃过饭的,这时候就是喝了点汤,听着李龙的话也是接着说道:

“就是,就这汤味道,真好。”

“那我就经常做一做。”杨大姐还经常会做这样的汤饭去市场卖,所以这味道调的非常好,别人夸她的手艺,她自然是开心的。

接下来一段时间,平均每天李龙会卖出一到两台的收割机。知道收割机已经拉回来了,原来的那些客户纷纷过来。

照这个速度,可能不到十天收割机就会卖完,不过没到十天,李龙就拉着顾晓霞去了石城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

虽然顾晓霞目前还没感觉有啥不妥,但李龙算算差不多到时间了,而且顾晓霞的肚子相对于她的身体来说负担太重了,所以李龙还是担心。

这年头生孩子住院说实话不算多,石城这边好些,毕竟这时候已经算一个工业化城市了,工人多,这方面懂的相对也多一些,讲究也多一些。

知道李龙是玛县过来的,产科的护士和医生都挺意外的,因此对顾晓霞也挺照顾,李龙一开始想给红包人家都不收的。

顾晓霞住进来后,杨大姐原本是想跟过来陪着的,但李龙说还有韩芳就没让。虽然姐姐李霞也在,但姐姐家也有孩子,姐夫陈兴邦白天都不在,孩子也没办法管,李龙就回四小队把大嫂接了过来。

大嫂过来的时候带着一包东西,孩子的衣服,鞋子,尿片子,包被等等。

梁月梅还给顾晓霞缝了月子里穿的宽松衣服。

李龙这边也提前把奶瓶、小玩具之类的买了一些。东西都挺齐,眼下就等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