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735章 提前开启一条新的致富路

第735章 提前开启一条新的致富路

有了两家能稳定供货的店,李龙便没有再多去找,他只需要定期到店里收货,然后送到山里就行了。

北庭那家店的马鞍质量更好一些,但老爷子做的慢一些。玛县这家店马鞍质量一般,但做的多做的快,而且明显能看出来,到这家店里买马鞍的人并不多。

李龙算是最大的固定客户,他从哈里木他们那里得到的关于马鞍的消息反馈给这家店老板,老板也会积极的解决。

服务态度还是很好的。李龙通过他们家又订了一些配套的东西。老爷子那里马鞍啥的都是一套,这边只有马鞍,李龙觉得怎么也要一视同仁嘛。

好在县里少数民族人少,他们这些工匠彼此都认识,反倒好联络。

卖马鞍的人也从中得到了启发,没过多久他就把那些马鞭、笼头、织着各种复杂花纹的垫子摆在了自己的店里。

竟然还真的招揽了不少人过来看。

生意没说好多少,至少客流量大了一些。

所以店老板对李龙非常的客气,他觉得是李龙给自己带来了好运。

这个时候,少数民族同志和汉族同志还都没啥隔阂,关系大都很不错。

都是同一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小问题磕磕拌拌很正常,但大的方面哪有那么多矛盾,后来还不都是人挑唆的?

李龙往山里又送了两次马鞍后,大雪再次来袭。

这时候的雪下的比较大,一场雪三四十公分很正常。不过上一世这时候大家还没有出门追兔子的习惯,如果不是李龙套兔子收兔子,队里也就有那么两三个人会去打外面兔子的主意。

能吃饱饭,大冬天让他们出去干可能没收获的事情,大多都是不干的。

就跟明知道砸冰窟窿可能逮到鱼,但大多数人不去干,一来是冷,二来没先想着逮到鱼怎么吃怎么卖,而是先考虑费心费力砸了个冰窟窿逮不到鱼不亏得慌吗?

所以基本上都不干。

李龙算是给他们开创了一条新路子。

其实后世年年冬天都有人砸冰逮鱼,但因为后世小海子垮过后几乎存不了多少水,别人砸冰窟窿逮到鱼后,村里其他人就只剩下羡慕。

因为感觉人家逮着了,那里面鱼就没有了。

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李龙这两三年以来,给村里带来了多少变化。

不光是带着他们干活挣钱,包括眼下大雪下过后,村里不少人都跑出去到雪地荒野里撵兔子追狐子了。

以前有吗?基本上是没有的。

这一场大雪后,小海子冰面冻实了,不少人拉着扒犁也上了冰面,砸冰窟窿开始掏鱼——水下经过这段时间,鱼儿已经开始缺氧了。

不过这时候过来的以中老年人居多,还有女人。因为年轻人都让许成军带着进行民兵训练去了,偶尔能听到北面大海子那边的枪声。

李龙到队里来,一个是看看老爹老娘,第二个也是看看育肥的这些牛羊,顺便从许成军那里再顺点子弹。

说实话咱们国家的五六普弹生产的太多了,各级民兵仓库的这种子弹每年都在大量的销毁,网传东大生产这么多这玩意儿当时是真的打算一挑全世界的。

不然全国搞民兵是干啥?

所以李龙从各地方多掏点子弹,他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毕竟四十年后还有大批早就过期却还没销毁的这类子弹手榴弹呢。

шwш★ т ta n★ c ○

“这些牛羊长的怪快的。”李龙在圈门口往里看着,“感觉肥了一圈了。”

“肥了好啊。”杨老六已经不再畏惧李龙了,他已经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月工资。

拿到工资的时候,杨老六当天去门市部买了两瓶酒,又买了一些榨菜什么的,老罗叔应个景,给切了一些风干肉,炒了个咸菜,老马号的这些人一起聚了个餐。

杨老六喝酒的时候老泪纵横,虽然眼下钱拿的比当初他当上校的时候少,但这是自己实实在在又拿到工资了。

老罗叔这时候才知道杨老六其实骨子里就没想着当一个农民,一直挺不甘心的。

虽然眼下只是帮着老罗养牛羊,但不用种地了啊。

最重要的,还有工资!

所以从那时候,杨老六就已经不害怕李龙了,反倒有点想着往跟前凑的感觉。

● Tтka n● c o

“老杨叔,你说这个羊,这一个多月,长了有三公斤没有?”李龙看着那胖呼呼的绵羊问道。

“有了,三公斤肯定是有的了。”杨老六很肯定的说,“天天糖渣麸皮没断过,好吃好喝供着,又不用到处跑,这能不长肉吗?”

至少在九十年代初之前,大家还是喜欢吃肥肉——肥肉有油,能多利用一下。

这时候称肉你要多给瘦肉,人家还不愿意。

但这时候养羊很少用饲料,所以很难养到后世那种连肋巴上都有着厚厚一层脂肪的情况。

李龙觉得自己可能要开这个先例了,他虽然没有用尿素和那种复合饲料养牛羊,但这么圈养着,冬天加大投入——糖渣最多就是个运费问题,四舍五入可以忽略不计,那么赶到腊月宰的时候,牛羊肯定都有一层厚厚的膘。

完美。

老罗叔乐呵呵的提着一筐葵花头到圈跟前贴着墙倒进去,那些牛羊就欢快的吃了起来。

这时候养牛羊,冬天给吃的,喂草是正常,喂葵花头、葵花尾子就算是加料了,如果再给喂一些麦尾子、麦杂头,那就是相当于给牛羊加大餐了。

李龙这边直接给喂糖渣、麸皮,这是喂猪才用的好料,那牛羊能不胖吗?

待遇从来没有这么好过啊。

老马号的这几个人也都挺看好这些牛羊的,一开始对于李龙育肥后在年前宰杀卖钱还存疑,眼下就不一样了。

马金宝赶着他的羊群过来了。

下了大雪,按理说牛羊通常都在自己家圈里圈着喂,放出去也没啥草吃,毕竟野地里大雪那么厚,能吃点啥?

马金宝比较懒,秋里打的草太少,主要靠自家的苞米杆子。羊和牛不一样,不吃麦草,所以大冬天他也会赶羊出来,主要是去苇沟苇湖那边,让羊把雪刨开啃啃干苇叶子。

当然,有些时候他把羊赶过来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去啃啃老马号从圈里叉出来的那些草杆子。

那些草杆子都是老马号里的牛羊比较嫌弃的。它们只吃草杆子上的叶子,甚至叶子都啃不干净。

毕竟有糖渣和麸皮,那草肯定是会被嫌弃的。

但这些草杆子对于马金宝来说就是挺好的东西了,他家的羊赶到这草堆这里,竟然还能大口的吃。

杨老六看着马金宝赶羊过来,以往都装看不见。毕竟都是一个村子,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也不好直接就让人家走。

这种事情,大家都要脸皮,虽然马金宝脸皮厚一些,但老罗叔觉得自家牛羊不吃,让别人吃就吃吧。

反正放着到开春之后也是当柴火的。

但李龙在这里,杨老六自己就不好在这里站着了,他眼睛的余光就盯着马金宝,想着只要马金宝把羊赶到那草堆上,他就得去警告一下。

只是杨老六低估了马金宝的无耻,这人把羊赶着到这一片之后,很干脆的不管羊了,人走到了李龙和杨老六的跟前,一边探头往圈里看一边说道:

“我说你们就不会养羊。这牛羊要放,要赶出去活动,这样圈里才干净好收拾嘛。你们把牛羊都圈着,它不活动,光吃和拉,这圈里肯定都……”

他的话停住了。

养过牛羊的人都知道,马金宝说的是有点道理的。如果暖圈不够大,里面呆的牛羊又比较多,这些家伙尿的尿拉的屎能把暖圈变成沼泽——当然,有点夸大,意思就是那个意思。

马金宝家的羊圈就是这样。

外面自然就是冰滩了。

他知道李龙弄来了两三百牛羊,想着这么多牛羊,那圈里肯定是一塌糊涂吧。

所以他才敢这么说。

然而看到羊圈里发现,这里面很干净,草杆子啥的都已经清理干净了,老罗刚喂的葵花头是沿着墙跟倒的,也不影响。

暖圈的门帘子掀起来透气,里面看着很干燥——主要还是足够大。

马金宝这话就说不下去了。

杨老六原本还想着给马金宝留点面子,没想到他过来就是打算打脸的,所以也就不客气了,脸上带着讥讽的笑说道:

“你以为谁都和你一样那么懒?这新马号圈这么大,我们一天五六次把里面的草杆子清理掉,牛羊一天两次出去撒欢喝水尿尿,圈里那咋可能囊成稀糊糊?

再说了,就你那点子放羊经验,管屁用啊!你看看你那些羊瘦成麻杆了,你再看看圈里这些羊,脊梁杆子都平掉了,多胖!这膘多好?

比一比看看你还好意思说?把你的羊赶走!呆会儿把那堆草踩塌掉了,到时让你再堆起来!”

杨老六也算是搞过特殊任务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训斥马金宝的时候,余光已经看到马家的羊跑到了马号外面的草杆子堆上啃吃起来,立刻就拐了话题。

要是李龙说马金宝,他还能辩驳两句,毕竟他比李建国还大一些。

但杨老六年纪比他大,而且那神秘职业也是能镇得住马金宝的,他就只好讪讪笑笑,过去赶羊了。

说实话他的羊的确和圈里的不能比,人家那羊个头几乎顶他的羊两个了。

想想那羊这么吃,身上得有多少膘啊!

马金宝一边赶羊一边想着,自己是不是也抽空去糖厂弄些糖渣过来?这个养牛羊真这么出肉吗?

李龙对圈里的牛羊还是很满意的。照这样喂下去,年前出栏的羊几乎个个都能到三十多公斤以上,比买的时候能重个至少十公斤左右。

这种圈养育肥的概念至少在现在,玛县这一片还是没有的。李龙把这个搞起来,而且是正当时。

毕竟三十年后,大家吃羊都想吃瘦的或者略带那么一点点肥的。

就像烤肉,三四块瘦肉中带一块肥肉,味道就非常好。

但如果两块肥肉,那就有点多了。那时候育肥羊已经不是主流市场需求的羊了,太肥了,一只羊三四十公斤很正常。

但三十年前呢?一只羊二十多公斤都算大的,哪有那么多膘?李龙吃羊肉那么多年,也就是二十一世纪十年左右及往后才吃到非常肥的羊。

以前也不怎么在外面买羊肉吃,队里就有养羊的,那羊不说特别瘦,至少肋巴上的肥膘几乎看不到,最多就薄薄一层。

但眼下,八十年代,这种有厚厚肥膘的羊反倒是最受欢迎的。肥肉拿回去可以燷上出油,把肉一封,能吃好久。

而且吃碱地里的草的羊是没什么膻味儿的,买肉的肯定喜欢。

所以李龙有信心在年前杀羊的时候好好赚一笔——哪怕一公斤羊肉卖一块五,一只羊多个十公斤肉,两百只羊,几千块到手。

他的付出呢?糖渣,人工工资,这两三个月加起来不到五百块钱。

这利润真大!

所以说这个时候机会真的很多,就看能不能抓住,敢不敢付诸行动了。

距离过年还有挺长时间,李龙看这里老罗叔他们干的挺好,也没干涉,带着子弹,和贾卫东送的兔子,还有梁大成送的鱼,回大院子去了。

下午李向前就赶到了大院子。他进来的时候看李龙正在院子里堆雪人,就埋怨着:

“小李啊,我给你说,你冬天休息也正常,是不是必要的时候该办点正事?这雪都下了好几场了,你看你是不是也该往西面跑一跑,看看情况?”

李龙一听这话,便知道钱主任肯定给李向前打电话了。

他堆雪人是给自己两个儿子增加见识的,至于有没有用就不知道了。

“股长,没问题,明天我就往西面过去看看。”李龙一边嘻笑着用一把木刀削着雪人的脑袋一边说道,“那子弹……”

“放心放心!子弹管够!”李向前有点不耐烦,“你说你就跟个财迷一样,囤那么多子弹干嘛?”

“我可没囤,我那山里的牧民朋友用子弹打狼呢。那么多狼,冬天天天就盯着那些牛羊了。”李龙半真半假的说。

“那倒是。”李向前有过经历,知道眼下住家户多了,平原地带狼已经不再成群了,都跑山里去了,以前生产B1没成立的时候,供销社粮食征购队去各点位催粮,平原地带都能看到成群的狼,而且胆子很大,是敢跟着马车一路跑十几公里的。

李向前为了让李龙尽快去西边无人区看看,这回给李龙带过来两百发子弹。

他领了一百发,自己存的一百发。

李龙很心安的收了,等把李向前送走,李龙开着吉普车去市场逛了一圈,买了四袋米四袋面。

姐姐一家不缺肉吃,但粮食需要买。这边产的大米味道好,李龙准备顺路给带过去两袋。

剩下的两袋当然给二哥李安国带的。至于李俊山和杨永强,李龙不知道他们过的怎么样,就没带啥东西。

宿舍里能不能做还不知道。

买完东西后,他又去运输公司找了认识的司机检查了一下吉普车,再去油库加满了油。

回到大院子,接下来便是保养枪。明天肯定是要带枪和子弹的。

当天晚上李龙给顾晓霞说了这件事情。

“那你明天路过石城的时候给二哥家俩孩子买个玩具书包啥的。”顾晓霞提醒了一句,“给红琴也买。孩子不经常见,你是当叔当舅的,得疼。”

这一点李龙有点疏忽了。他和李娟李强两个呆的时间久点,虽然是当叔的,但其实是作为孩子头存在的。

所以有钱了基本上第一印象是先给这两个孩子买东西,让他们两个过的比其他孩子好。

至于红琴、雪琴雪苹,那就感觉隔了一层。毕竟没长时间一起呆,喜欢也是喜欢,但有些时候办有些事情的时候就想不起来。

李龙记住了这一点,就算不能一视同仁,他这个当长辈的,该表示的还是要表示。

况且几个孩子都挺懂事的。

他郑重的向顾晓霞表示了感谢。

顾晓霞笑笑,看着两个已经睡着了的孩子说:

“后面明明昊昊有好多哥哥姐姐帮他们哩。”

“那是,他们要不帮,我教训他们。”李龙理所当然的说道。

大家庭如果氛围好了,就有这个好处。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龙开着吉普车往石城方向而去。

他去了石城百货大楼,买了三个洋娃娃,想了想又买了一个,还买了一套制式的鞭子和老牛。

至于自己家的明明昊昊,暂时还不需要这里的玩具。

又买了一些糖果、饼干之类的,李龙把这些放在副驾驶位置上,去了姐姐李霞家里。

李霞看到李龙很高兴,红琴不在,上学去了,李霞要留李龙吃饭,让李龙拒绝了——他要赶着去无人区,顺便去趟奎屯。

所以卸下两袋米面,还有给红琴的玩具和零食,李龙就开车离开了。

奎屯距离石城近一百公里,乌伊路冬天更平,上面有冰,很滑,不过李龙觉得没啥,冬天车少点儿,反倒能开快点儿。

而且车少,反倒有利于黄羊群出没。

李龙就想着如果碰到了,和去年一样打一两只,然后就直接拉到二哥那里。

当然李龙也没那么自信,这次时间比去年早,能不能碰到还真不好说。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黄羊都被打的跑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深处去了,很少能看到。

后来保护了,慢慢多了起来。

希望这一次有收获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