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箱子里的大明 > 第1339章 建奴必败

箱子里的大明 第1339章 建奴必败

作者:三十二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9:25

第1339章 建奴必败

朝堂上的官员们,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做“核心技术”被别人控制的感觉。

离了这些掌柜,他们的工坊运行不下去。

而这些掌柜很明显是梁世贤故意放来给他们用的,根本不是他们花高薪挖请来的。

他们自以为利用了掌柜们的技术,实际上却是梁世贤利用了他们的资源与人脉。他们要的是利益,梁世贤要的却是“推广工厂”。

究竟谁是主,谁是从,谁在利用谁,以前搞反了,现在才终于明白。

“小小一个梁世贤,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力量。”

“他背后站的是皇上!”

“是的,一定是皇上给他撑腰他才能做到的。”

“不不不,皇上哪来这么聪明?你们还没看出来皇上是个废物吗?”

“那在背后帮梁世贤撑腰的究竟是谁?”

京官们这才发现,情况似乎有点不对劲,梁世贤的背后有高人,而这个高人究竟是谁,他们却一头雾水,完全找不着方向。

“不管背后那人是谁,至少有一件事我们知道了。”一個官员道:“技术不能捏在别人的手里,我们得自己掌握技术才行。”

“这技术到哪里弄去?”

“我倒是知道一点点苗头。”一个官员道:“南直隶昆山,顾家,出了一个叫顾炎武的子弟,前几年,我听说顾炎武变卖了八百亩祖产,去搞了一个什么学校来着。听说那学校天文地理,无所不教,里面有些什么稀奇古怪的奇门杂学……”

官员们:“咦?还有这种事?”

先前那官员道:“这学校就建在洛阳,我打算派出我家的旁系子弟,去这学校里学一学各种奇门杂学。等自家人学成归来,我就把那梁世贤派来的卧底掌柜给踢了。”

世家大族一般是用嫡系的子弟来读书考科举,将来出将入相,将家族发扬光大,而旁系子弟一般就用来经商,给嫡系子弟提供经济支持,而嫡系子弟当官之后又反过来照顾旁系子弟的生意,稳固家族。

这一招千来年屡试不爽。

别的官员一听,有理:“我家也这样做。”

“此计大妙,我家也当仿效之。”

于是,一大群世家大族的旁系子弟们,向着洛阳出发了……

官员们还以为,旁系子弟学了经商手段之后回家,会像以前一样与嫡系子弟“官商配合”,一起把家族搞得红红火火,但他们却不知道。

这一大群旁系子弟,在学了新思想之后,会成为撕裂世家大族,将“大家”转变为“小家”的激进先锋力量——

就在京官们还在和梁世贤斗志斗勇的时候……

卢象升再度回京了。

杀掉清军大将多尔衮的消息,比他先一步回京,这个振备人心的消息,瞬间就插上翅膀,飞遍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整个京城顿时欢声如雷!

被建奴压迫了几十年了,如今形势大变,大明终于硬气起来,不但夺因锦州,还让建奴入寇的游骑部队有来无回。

经此一役,建奴肯定是再也不敢入寇。

京城和北直隶所有的老百姓,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不用再担心建奴跑来抢自己了。

大量躲在京城里不敢出去的北直隶老百姓们,纷纷折返自己的村庄,对了,回去之前,还要在京城里买上一批化肥,用板车拖着,开开心心的把家还。

大伙儿脑子里已经开始幻想着来年丰收的喜悦。

正巧了,梁世贤借官员们之手搞起来的化肥厂,正在遍地开花,有些化肥厂的选址相隔太近,难免要陷入价格战,而化肥价格战是利好老百姓的,正好低价干上几大袋子。

新技术加身的矿坑、炼铁厂、五金工厂,也开始取代落后的老式手工作坊,钢铁产量的上涨,使得各种农具的价格也纷纷下降。

老百姓们一下子就感觉到,生活好像没那么苦了。

朝会……

卢象升上前一步:“皇上,今锦州已经夺回,建奴游骑部队被全歼,正是咱们反攻辽东,夺回失地的好机会。沈阳本是我大明的疆土,现在被建奴占据,改名为盛京,简直岂有此理。微臣原为马前卒,攻破伪京,复我河山。”

这话,还真是说到朱由检心里的。

身为皇帝,最恨的就是别人称王称帝。

万历年间,徐鸿儒在辉城起义,自称中兴福烈帝,年号大乘兴胜,当时的朝廷就立即发兵,把他往死里打。

前些年,王嘉胤占了河曲县称王,朱由检也下令把他往死里打。

建奴占了沈阳改名盛京,号大清,称帝,朝廷当然也是想往死里打的,奈何这么多年来,一直打不过罢了……

但现在,朱由检感觉自己又行了!

“卢爱卿!”朱由检的声音都提高了几度:“上一次你提议反攻建奴,朝中多有大臣反对,朕当时苦思良久,最后作出了攻守兼备的决断,而现在看来,似乎已到反击的好时候?”

卢象升:“臣觉得,再也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建奴北边面临蒙古部队的袭扰,南边受到皮岛和丹东的牵制,还有朝鲜王李倧现在也依旧站在我大明这一边,我军再穿过锦州,攻向沈阳,三路汇聚之下,建奴必败。”

建奴必败!

这四个字朱由检很爱听。

“卢象升,真的是必败吗?”

卢象升振声:“必败!”

朱由检大喜,正想开口下旨了。

堂下突然走出一个太监:“皇上,万万不可。”

朱由检定睛一看,是高起潜:“你有何话说?”

高起潜道:“咱们大明朝刚刚从大旱灾里缓过一口气,流寇也才荡平不久,此时国本未稳,岂可轻言外战?”

“外?”这个字卢象升就不喜欢了:“沈阳是咱们大明朝的疆土,建奴也是咱们的家奴,不过一群家奴造反,岂可说成外?”

高起潜自知失言,赶紧改口:“这群家奴已经闹了几十年,凶残狠毒,难以收服,如今我们刚有小胜,立即就要攻其老巢,未免过于托大。依微臣之见,还是以抚为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