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箱子里的大明 > 第261章 一个字也写不下去

箱子里的大明 第261章 一个字也写不下去

作者:三十二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9:25

第261章 一个字也写不下去

梁世贤几乎是一瞬间就明白了李家的意思。

以工代赈!

直接发粮其实并不好,卖书送粮也不算什么好办法。

人性里有“恶”的一面,所以但凡牵涉到一个“送”字,最后的结果都会不尽如人意。

但以工代赈却是个好办法。

梁世贤眨眼间就分析出了以工代赈的一万种好处。

当然,这种操作有一个大缺点,那需要无比强大的财力,这再一次让梁世贤的心中感觉到惊佩,这李家真是富可敌国啊,连这种发钱的方法都能想得出来。

明初的大富商沈万三不知道比不比得过李家!

王先生微笑道:“一年前,县尊大人初次看到水泥路时,就动过念头要修吧?只是被三管事劝住了。”

梁世贤心想:还真有这事,难得你们还能把这事记得,我要想起这事,都得在脑子里转个走马灯呢。

王先生道:“当时条件还不成熟,但现在成熟了。县尊大人正好借此机会,完成修桥补路的善举,同时还解决老百姓的生计,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梁世贤:“没错,确实如先生所言,本官这就立即筹措此事,务必要将此事办得妥妥贴贴的。”

他已经没了心情和王先生继续掰扯,转身拉着绍兴师爷就跑:“还发什么愣,立即拿出修路详细计划来。”

绍兴师爷精神一振:“东翁放心,这事就交给在下吧。”

两人翻身上马,飞速去了。

这时候高一叶才从后面溜达出来,站到王先生身边,和他一起看着梁世贤远去的背影。

高一叶:“这个人好像是个好官儿呢。”

王先生叹道:“是的,若是当初澄城县令是他,不是张耀采,那王二也不一定会反,咱们澄城县,能少死多少人啊。”

李道玄摇了摇头,轻叹:哪有你想的这么简单?就算王二不反,也会不都会反。

四、趴地兔一类的家伙反……就算澄城不反,清涧、米脂、府谷、洛川、宜川.....个个都会反。

这明末农民起义,终究是避免不了的。

大明气数已尽!

神来了也不会去救,只会去打翻了重来。

庞大的修路计划,开始启动。

在这个年头,要修建一条长达三十余里的路,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工人们没有上过蓝翔,没有任何现代化机械,没有什么水泥搅拌车、砂的大货车。

开山裂石全靠锄头凿子,搬泥运土全靠肩膀,翻山越岭全靠双腿。

在这种情况,修一条三十余里长的路,难如登天。

好在本来就已经有一条黄土官道了,他们倒也不完全是开荒,只是在官道的旁边再开辟出一条平坦的道路来,然后糊上水泥罢了。

县衙门口,挂起了“招工榜文”。

一大群难民,围在那榜文边:“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呀?”

梁世贤请来的书生,站在榜文边,大声给老百姓们念了一遍榜文,但他念完之后,难民们还是一脸懵。

好吧,梁世贤写的榜文太过文绉绉的,就算读出来了,老百姓还是听不懂。书生只好将它转成了白话,大声吼道:“县尊大人说了,现在需要招募一些工人修路,不是徭役,不是徭役,不是徭役,重要的事说三遍,是以雇佣短工的方式雇佣工人,包吃,每天还额外发放三斤粮食。”

这话一吼出来,老百姓们第一时间想要欢呼。

但是...

欢呼的声音却卡在了脖子里,久久出不来。

官府招工?给工钱?

被官府骗得还少吗?明廷根本就没有公信力啊。

谁他娘的敢信啊!哪怕现任县尊大人素有“清名”,但大伙儿还是不太敢信,这辈子一群人“哄”的一声,要散。

梁世贤正躲在不远处的房子里,偷偷的看着老百姓们的反应呢,看到这里,不禁大急,一把抓住师爷,吼道:“他们为何不信本官?本官施粥已有一年,每次贼寇来时,身先士卒,率民团死守,从未亏待过老百姓。”

绍兴师爷苦着一张脸道:“东翁,您虽然是个好官,但架不住别的官……咳……你看上次那李英……还有以前的张耀彩.….”

梁世贤:“……..”

那该怎么办?

本官得好好想想。

学富五车的梁世贤,立即在脑海中打开了紧急处置模式,官府的声望、自己的声望、老百姓的民心所向、可以用来取信老百姓的方法,在脑海中仿佛走马灯一样的旋转。接着“叮”的一声,定格在了一张牌匾上。

那牌匾上写着四个大字:澄城书局。

有了!

梁世贤从藏身之处刷地一下跳了出来,大声道:“大家不要怕,招工修路的并非朝廷,所以才不算徭役,这次招工修路的,是澄城书局的王先生,他想修一条好路,是为了方便他的车队运输书籍……所有的粮食都由书局来发放,官府只是起到一个监管的作用,如若书局欠了大家工钱,可以到官府来告状,本官定会处置。”

他这么一说,原本要散的老百姓们,刷地一下又围了回来。

“原来是书局呀。”

“早说嘛,书局发粮我就信了嘛。”

“只要不是官府,谁招工我都敢去试试,只有官府的不敢去。”

“书局本来就一直在送粮嘛,只是买一本书只送二两,不太够吃,我还以为书局粮食也不多,所以不敢送多了,原来是留着搞个大活计。”

“是啊是啊。”

“书局的王先生是个大善人。”

“朝廷就不一样罗,做工之前给你说得好好的,做工之后一翻脸儿,一个铜板也不给你。”

“可梁大人也算是清官呀。”

“清官有什么用?清官就是‘认账但不付账’罢了。”

“什么叫认账但不付账?”

就是我承认我欠你钱,但是我没钱还给你,反正一说就是上面的错,上面不派钱下来,我一个七品小官也没办法呀。就这么给你一赖,你又能怎样?”

“原来如此。”

“所以还是跟着书局混吧,王先生是好人。”

老百姓们兴高彩列:“这活儿我们做了,做了。”

梁世贤听到老百姓们的议论,一脸尴尬,心里也不禁暗叹:官府的名声,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这样的?唉!民心……居然已经这样了?

这可是一件非常不妙的事啊!

民无信不立!

现在民心这个样子,我巍巍大明……危矣。

梁世贤刷地一下拿起了笔:我得上奏章,告诉皇上现在已经非常危险了。可是,我该怎么写呢?写什么好呢?

他拿着笔,僵硬了半天,一个字也写不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