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箱子里的大明 > 第449章 今正用抚

箱子里的大明 第449章 今正用抚

作者:三十二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9:25

第449章 今正用抚

橡胶!

这可是近代非常伟大的发明之一。

李道玄知道,以高家村目前的科技实力,想研究出像胶还早了十万八千年,所以就由自己直接送他们一些,让他们在使用过程中慢慢去琢磨这玩意儿怎么造出来的吧。

他箱外的大手将橡胶放下,收回金色大手的同时,又立即发动“共感”,意识刷地一下又来到了硅胶雕像的身上。

几乎做到了无缝切换。

抬手指了指自己刚刚放下来的巨大橡胶块:“去摸摸这个看看。”

宋应星走上前去,摸了摸那黑色的橡胶块儿,脸上露出了古怪的表情:“咦?这东西比塑料软,比天尊雕像硬,这个好像真的很适合用来解决气密性问题。”

这时候,两个雕塑师已经完成了手指的修整,齐声道:“天尊,咱们的活干完了,您看看手指能行不?”

李道玄低头一看,很好,两只手现在正常了,有了五指。他试着动了动,五指都是可以活动的,只是硅胶手指有点软,不像真正的手指那么有力量。

这也没办法,如果不用软材质,而是用硬材质的话,关节的地方无法随自己的心意而动。

有得就要有失嘛!

站起身来:“好啦,各位该忙什么忙什么去,我要出去溜达溜达了,你们别跟来。”

众人大汗,心想:天尊下凡来,第一件事就是溜达吗?

好吧,这种事在神话传说里倒也不是没听说过,据说有一個叫济公的神仙,最喜欢的就是在凡间到处溜达,天尊看来和济公是一伙的。

众人只好散了!

但有一个人却不肯跟着散,高一叶,她可怜巴巴地看着李道玄:“天尊,我也不能跟着吗?”

李道玄:“……”

算了,让高一叶跟着吧。

笑了笑:“一叶呀,一块儿溜达吧。”

高一叶大喜。

于是,李道玄在前,高一叶落后半步,两人一前一后,走出了高家主堡。

硅胶身体从头到脚都软绵棉的,操纵这样的身体走路,还真是需要时间习惯,李道玄一边走,一边考虑着:要不要叫匠人们把这具身体切开,在里面装入钢铁制作的骨骼,再把硅胶合拢过来呢?以现在的技术,要做出关节灵活的骨骼,应该是相当困难吧?

正想些有的没有的呢,手臂一甩,居然碰到了高一叶的手。

小妮子立即“嘤”的一声,反应很大,但却没向旁边躲,还是继续跟着他走着,距离纹丝未变。

两人走出高家堡十来米,前面一个中年妇女走过来,正是高三娘,她远远看到圣女和一个男人走在一块儿,心里正在嘀咕呢,到了近前,定睛一看,顿时吓了一大跳,噗通一声就跪了:“民女拜见天尊。”

请访问最新地址

李道玄:“起来吧。”

高三娘赶紧退得远远的,一脸惊愕与敬仰地看着李道玄和高一叶慢慢走远,好一会儿之后,她才惊叫一声:“天尊下凡啦!”

李道玄又继续向前走,走了没多久,前面又迎头走过来一群村民,这群人看了李道玄一眼,啊地一声叫,噗通噗通,全拜下去了。

李道玄只好又道:“起来,别这么多礼。”

一路穿街过巷,所到之所,见到他的人全都一样的表现。

李道玄啼笑皆非,叹了口气道:“看来我不太适合下来溜达,这一路走过来,所有人都在拜呀拜的,简直是影响社会和谐。”

高一叶嘻地笑了一声,接着低声道:“因为天尊是第一次下凡,要是经常下凡,大伙儿见到您就不会这样了。”

李道玄笑着摇了摇头,他做这个雕像,研究下凡来的问题,可不是为了没事就在高家村里溜达的,高家村在他的视野正中心,他在箱子外面一直关注着这里,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其实都很熟悉了,这一次下来只是为了换一个视角看这里,新鲜一下,新鲜劲儿过了之后,再在这里下凡就没必要了。

这个雕像真正的用处,还是放出视野之外,去山西,甚至去更远的地方,看一看自己平时看不到的地方。

但是看到高一叶这个样子,他倒是要重新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了,也许……应该多做几个这样的雕像,留一个在高家村这边,有空时就下来,陪高一叶玩玩。

“一叶,咱们去爬山玩吧。”

“好啊好啊!”——

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正月,京城。

崇祯皇帝朱由检端坐在龙椅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人不少,穿着打扮也很肃穆,议的也是国事,原本应该是一个所有人都精神抖擞的场合。

但是,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检显得有点颓废,文武百官展现出来的精气神也有点黯然,使得整个朝堂都显得灰暗压抑,缺乏帝国之初时那种蓬勃向上的气势。

就在不久前,山西那边的消息奏报了上来,王嘉胤称王,麾下一百多个头领,三十五万大军,让朱由检和所有文武百官都挨了当头一闷棍,吓了个不轻。

三十五万啊!

朱由检的心情就仿佛坐上一台跳楼机。

心里忍不住暗想:这匪首比朕的军队还多,朕要是能有这么多兵力可用,建奴都已经挫骨扬灰了。

他想了许久,才缓缓开口:“诸卿,秦晋之地的匪患,愈演愈烈,究竟该当如何?”

陕西参政刘嘉遇站了出来:“陛下,臣才从陕西那边过来,带了一封三边总督杨鹤写给陛下的信,请陛下允许臣当廷朗读。”

朱由检:“你念!”

刘嘉遇行了个礼,从怀里拿出书信,大声读道:“盗贼之起,总因饥荒之极,民不聊生。若剿,行粮犒赏,所费不赀,诛不胜诛,屡剿而屡不定。盖解而散,散而复聚,犹弗散也。必实实赈济,使之糊口有资,而后谓之真解散。解散之后尚须安插,必实实给与牛种,使之归农复业,而后谓之真安插。如是则贼有生之乐,无死之心,自必帖然就抚。抚局既定,剿局亦终。臣所谓欲行剿抚之实著,必有剿抚之实费者此也。”

“况费之于剿,金银一去不还,且斩首太多,上干和气。费之于抚,金钱去而民在,活一人即得一人性命,盗息民安,利莫大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