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箱子里的大明 > 第532章 罢官

箱子里的大明 第532章 罢官

作者:三十二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9:25

第532章 罢官

蒲州城开始大兴土木,整个州都在疯狂的建建建。

西边的码头小镇大规模扩建!

南边的铁矿小镇大规模扩建!

北边的水泥厂和造纸厂小镇大规模扩建!

……

到处都在挖挖挖!

整个蒲州呈现出一股欣欣向荣的气息。

而与此同时……

陕北!延安府。

在接到神一魁复叛的消息之后,杨鹤带着贺疯子,匆匆赶到了延安府,延绥巡抚洪承畴的巡抚衙门。

穿着一身干净整洁的官袍,仪态端正的洪承畴,早已经在这里恭候多时了。

“洪大人!”杨鹤一到就劈头盖脸地问道:“那神一魁闹得如何了?速速报来。”

洪承畴脸上云淡风轻:“杨大人别急,神一魁已死了。”

“什么?”杨鹤大吃一惊:“我在蒲州时听说神一魁复叛,所以匆匆赶回,怎么才走到延绥,他就死了呢?”

洪承畴:“本官安排孤山副将曹文诏、榆林参政张福臻、甘肃总兵杨嘉谟三人三面进击,将神一魁部围住,一战功成,先干掉了神一魁的弟弟神一元,动摇了贼子的军心,再使出反间计,劝诱神一魁的手下黄友才,黄友才果然中计,暗杀了神一魁。”

杨鹤听了这话,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皮。

这洪承畴什么牛笔人物啊?本官就赶了这么几天路的时间,他就已经把神一魁给杀了?太猛了吧。

杨鹤:“神一魁死后,他的余部也散了吧?”

洪承畴面无表情:“还没散,神一魁的余部还有十万人,在红军友、李都司、杜三、杨老柴四个人的率领下,还在继续顽抗。”

“还有十万?”杨鹤一听这個数字,就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这也太多了,就算神一魁死了,就凭这十万人,也不好收拾啊。

洪承畴:“这十万人并不足惧,下官正要率军去收拾这些余贼,杨大人若是担心,不如和下官一起来吧。”

杨鹤:“好,本官倒要看看,你如何解决这十万贼寇。”

接下来,洪承畴就开始表演真正的技术了。

几日后,洪承畴率领自己的家丁兵“洪兵”在北上的路上,汇合了孤山副将曹文诏。

曹文诏能力虽强,脾气却不大,非常听指挥,洪承畴叫他东,他就东,叫他西,他就西。他这种性格,若是碰上一个狗屎总帅,那必定是死无葬身之地。

但洪承畴并不是狗屎,而是明末排得上号的强人。

悍勇的将领碰上了强大的指挥,其结果……

洪兵加上曹文诏,只一战就打败了十万贼军,生擒活捉了杜三、杨老柴。

不过,洪承畴的生擒和别人的生擒不一样,他生擒敌将之后,是用来斩首的,不是用来劝降的。

杜三、杨老柴两人被他咔嚓咔嚓斩了脑袋,滴着血的首级挂在了城门口示众。

贼军升下的两员大将红军友、李都司继续逃亡!

洪承畴和曹文诏则一路追击。

杨鹤只好跟着一起跑,一路上就亲眼看着洪承畴换着花样,用各种各样的招式吊打流寇,先用反间计杀掉红军友,接着假装中伏跑进李都司的埋伏圈,在埋伏圈里打开“狂暴姿态”,反向杀出去,将李都司的脑袋做成了城门口的装饰品。

至此,神一魁、神一元、以及他麾下四大流寇红军友、李都司、杜三、杨老柴全部授首,被杀得一个不留。

杀完贼之后,洪承畴再一反手,将九万降贼丢到了杨鹤手上:“杨大人,首恶已除,这些从贼嘛,那肯定是不能再杀了,得招抚。但是招抚这件事情下官不拿手,还是杨大人来吧。”

杨鹤看着面前九万颗跪伏在地的人头,脑门顿时一阵青痛……尼玛……这怎么整?

不要慌!

御史吴甡,他有十万两银子呢。

杨鹤赶紧写信:“吴甡,好久不见,疏于问候,今天天气真不错!你吃了吗?我这里有九万降贼,你那十万两银子拿来给我花花行吗?”

吴甡:“我去年买了块表,超耐磨。”

吴甡也只好写信了:“梁兄救我!我这里有九万降贼,不知道澄城县还能不能……咳……本官知道这个人数多了点,澄城县肯定有困难,但是有困难可以克服,要为朝廷分优嘛。”

梁世贤内心狂喜,表面淡定地回复道:“是有点难,但下官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为朝廷分优,那些人都送过来吧。”——

京城,御书房。

崇祯皇帝朱由检,正一脸疲惫地翻看着奏章。

山西那边的情况真是一天比一天糟糕,王嘉胤虽死,但余部依旧有三十几万人,本部主力在王嘉胤的左丞相紫金梁的率领下,继续转战各方。

非本部的其余各股流寇,则继续星散入各地,例如不沾泥部又一次从河曲县附近渡过黄河,回到了陕西。

散开的流寇,比聚在一起的流寇更烦。

闹得各地叫苦不迭。

弹劾杨鹤的奏章,堆满了朱由检的书桌。

“诸贼穷饿之极,无处生活,兵至则稽首归降,兵去则抢掠如故。此必然之势。”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道路皆怨抚。”

“杨鹤主张招安,误国不浅。”

看着这一大堆奏章,朱由检的心情就好似坐上了一台跳楼机。

主抚是为什么?朱由检再清楚不过了!当时三镇总兵入京勤王,杨鹤手里无兵,除了招抚又能怎么办?所以朱由检才会一力支持杨鹤主抚。

但现在建奴攻势暂缓,勤王军已经回去了陕西。

那就肯定不能再继续抚了!可以转为剿了。

但这么大的政策转换,必须得找个人来背锅。

这背锅侠,肯定不能是朕,那就只能是杨鹤了。

朱由检提笔写道:“杨鹤总制全陕,何等事权。乃听流寇披猖,不行扑灭,涂炭生灵,大负委任。著革了职,锦衣卫差的当官旗,扭解来京究问。员缺推堪任的来用。练国事姑著降三级,戴罪剿贼自赎,如仍玩纵,定行重治不宥。”

他这么一写,也就意味着杨鹤完了。

主抚政策正式结束,主剿政策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大明朝廷对待流寇的态度,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