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102章 庙会和花灯

第102章 庙会和花灯

第102章 庙会和花灯

回到家里。

晚上,两个人热身运动结束后,王孟德还有些不放心,于是跟何胜男交代道:“胜男,你要记住,傻柱找对象这个事情,一定别掺和。”

“为什么呀?”何胜男依偎在他的怀里,脸色潮红,小声的问道。

“他情况有些复杂,你别掺和就对了。”

王孟德没有说出原因,他总不能给媳妇说,傻柱在原剧里,以后会和一个寡妇纠缠不清吧。

“行吧,我本来还想着给杨雪介绍一下呢,傻柱家里条件不差,有两间房,还有这么好的工作,上边虽说没有公婆照应,但也不用担心婆媳矛盾不是,可惜呀。”

何胜男有些遗憾的说道。

“条件好归好,如果人不行,嫁过来不是苦一辈子么,行了,睡觉吧,明儿一早还得去逛庙会呢。”

王孟德帮两个儿子掖了掖被子,然后躺下说道。

今天在草厂胡同,两个小舅子和小姨子一起,磨了他好一会儿,才让他答应,明天带他们去逛庙会。

“妈让我明天也一起去,但她一个人在家带孩子,我连着两天不在家,是不是不好。”何胜男有些纠结的说道。

晚上回来的时候,王孟德说了一嘴明天去逛庙会,冉小梅就让儿媳妇也跟着一起去。

她推脱了几句,都没有改变婆婆的想法。

“没事,咱们把援朝和卫国也带去,而且后天是星期天,正好也是休息日,那天咱俩就在家带孩子,让妈歇一歇。”

王孟德宽慰道。

“嗯。”

第二天一早,刚吃完早饭,何胜文和何胜武,就带着妹妹一起来到了院里,几人汇合后,直接往东四走去。

他们准备去京城最大的庙会——厂甸庙会。

坐上铛铛车,车里挤满了人,基本上都是去赶庙会的。

在前门站,几个人下了车,然后顺着人流往西走,很快就到了和平门。

厂甸庙会北起和平门,南抵梁家园,西到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它在每年正月初一至初五这个时间段举行,是北京规模最大、京味儿最浓的庙会。

进了庙会里,就见里边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王孟德把王援朝和王卫国扛在肩膀上,何胜男也抱起何亚男。

至于何胜文和何胜武两个人,年龄已经大了,自然不用担心,嘱咐两句别跟丢了之后,开始往前走。

厂甸庙会一向以书籍古玩、字画文具著称,还有个外号叫‘文市’,同时特色小吃、传统工艺、日用百货和儿童玩具也颇具盛名。

也是京城唯一一个不以宗教色彩为依托的纯商业性庙会。

虽然56年初所有的商家都加入了公私合营,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庙会的热闹。

相反,随着那些以前摆摊的个人和小商户都成为了各个生产社和手工社的社员,背靠大树,不仅是商品多了,就连规模都比往年扩大了不少。

长达一千多米的大街两旁,有六七百个摊位,一个挨一个,鳞次栉比,人潮汹涌,热闹非凡,向南北望去,一眼望不到边。

来厂甸参加庙会的人也非常多,据说大年初一那天就有十来万人逛庙会,今天看这人流,也不会比那天少多少。

“哥哥,风车,风车。”没走进步,肩膀上的王援朝就指着一个摊位大声的说道。

“姐夫,我要风车。”旁边,听到声音的何亚男也转头冲着王孟德说道。

“好好,我们去看看。”

王孟德回头看了一眼两个小舅子,发现他们正紧紧跟在自己身后,便笑着说道。

好不容易等有人走了,他们几个人连忙挤了进去。

这是一个长达几十米长的风车摊位,摊位上,风车林立,随风而动,一阵风吹过,顿时哗哗作响。

有两个、四个、六个的和八个风轮的,甚至还有一个最大的足足有十六个风轮,立在最高的位置,转动的声音最响。

七八个工人模样打扮的工作人员,正手忙脚乱的一边收钱,一边递东西。

“你们一人选一个,胜文和胜文要不要?”王孟德大声的问道。

声音不大不行,周围各种嘈杂的声音,小了根本听不见。

“我不要了。”

“我也不要了。”

两个小舅子摇摇头,也大声的说道。

“行,伱们三个要哪一个?”王孟德示意两个弟弟和小姨子开始选。

“哥哥,我要这一个。”

“姐夫,我要那一个。”

各种各样的风车,让三个小家伙挑花了眼,最终,纠结了好一会儿,才各自选了心仪的风车,每人拿了一个六个风轮的。

买完了风车,几人继续缓慢的往前走。

过了卖风车的摊位,又遇到了卖大糖葫芦的。

这个大糖葫芦,长达一米左右,比小孩子个子都高,是厂甸庙会的招牌之一,不少人都驻足摊位跟前,咬咬牙掏出八毛钱买一根,然后扛着继续逛庙会。

“大糖葫芦!”

几个孩子都被大根大糖葫芦吸引住了,就连何胜男,也下意识的咽了口吐沫。

“前面肯定还有卖大糖葫芦的,咱们等会儿到了前面再买,不然现在人这么多,要是被挤掉了,可就糟了。”

王孟德劝说道。

现在他和何胜男都腾不开手,两个小舅子两眼只顾往四周看,估计一会儿还要拎着其他的东西。

“好,咱们接着往前走,到了前面歇息的时候,买一根大家一起吃。”

这时何胜男也反应过来,连忙附和道。

几个人顺着大街的一侧,继续往前走。

一路上,踩高跷的、拉洋片的、少年摔跤表演、太平鼓、小车会、五虎棍等等,都让大伙过足了眼瘾。

当然,摊位上自然少不了各种玩具,风格各异的风筝,抖起来嗡嗡作响的单双空竹以及抽在地上滴溜乱转的嘎嘎等,还有泥人、糖人、面具等,都让几个孩子眼花缭乱。

才走了一半,几个人就有些累了。

正巧旁边有个胡同,里边不少人或站或坐的在里边休息。

“孟德,咱们也歇一歇吧。”何胜男提议道。

“行。”

进了胡同,找了个空地,王孟德把两个弟弟从肩膀上放下来,然后说道:“你们在这等我,我去买点吃的回来。”

“姐夫,别忘了糖葫芦。”何亚男站在他旁边,昂着脑袋说道。

“忘不了,你们别乱跑,我很快就会回来。”王孟德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道。

没一会儿,他从大街上挤进了胡同,一手拿着大糖葫芦,一手拿着豌豆黄、艾窝窝等小吃。

“大糖葫芦!”

几个小子包括何胜男都欢呼一声,围着王孟德身边,何亚男甚至迫不及待的直接伸嘴咬了一个。

其他五个人也不甘示弱,每个人都吃了一口。

下午,坐在铛铛车上,王孟德就算是身体好,也已经筋疲力尽了,三个小的已经在他俩怀里睡着了,何胜文哥俩也眼皮耷拉着,站在车里直点头。

当然,几个人的收获也不小,除了风车、面具、花灯等各种玩具零食之外,王孟德也淘到了几本医书。

时间过的很快,一晃就到了正月十五。

元宵节。

晚上,吃完饭,又吃了几个元宵,王援朝和王卫国两个人就每人拎着一个兔子花灯,匆匆出了院子。

胡同里,每个院子的孩子们也都三五成群陆陆续续的出来了。

他们一边唱着儿歌,一边互相比较着谁的花灯好看。

王孟德和何胜男也出了门,俩人慢慢的在胡同里边走边微笑的看着孩子们玩闹。

“今年不如之前热闹了,记得几年前地安门大街那边,有一家商户,每年正月十五都会张灯结彩,布置很多的花灯,还有猜灯谜呢。”

王孟德回忆道。

“那你有没有猜对灯谜?”何胜男笑着问道。

“嘿嘿,你猜。”

“哇~”

还没等她开口,不远处,突然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声。

紧接着,一阵火光照亮了她的面孔,这是不小心把花灯点燃了。

看着那个小姑娘哭着喊着被家里的大人抱走,王孟德想起前世他小的时候,拎着花灯被别人哄骗的经历,连忙把王援朝和王卫国叫到身边。

“援朝,卫国,等下如果有人哄骗你们,说花灯底下有壁虎或者其他东西,一定别用手拿着花灯下边的穗往上提,这样花灯就会跟刚才那个小朋友的一样,烧了。”

王孟德敦敦教导道。

“知道了,哥哥。”两个人齐声答应道。

这时,许大茂从几人身后转了出来,他刚才也听到了王孟德的话,正一脸沉思的表情。

看到他,两个弟弟不约而同的把花灯往身后藏去,嘴里叫道:“大茂哥,我花灯底下没有东西。”

许大茂闻言一脸的黑线,他看了王孟德一眼,小声的说道:“你这两个家伙,大茂哥不是坏人,也不会哄骗你们。”

王援朝撇撇嘴,明显不信他的话。

王卫国眼里也满是怀疑的神色。

看到两个孩子都不信自己的话,他有些悻悻的说道:“孟德哥,嫂子,我先走了。”

说着就匆匆往几个孩子跟前凑去。

没过一会儿,一直花灯燃了起来,紧接着传来了棒梗的哭声,同时还有许大茂的身影闪过。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