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107章 油票和板蓝根

第107章 油票和板蓝根

第107章 油票和板蓝根

当王孟德问他想不想当今年市里的先进和标兵的时候。

钱大勇愣了一下,很快就反应过来。

然后一脸激动的问道:“孟德,先进和标兵我当然愿意了,是不是有什么好事要带上我一起?”

他知道,王孟德肯定不是信口开河或者开玩笑,肯定是有把握的事情,才跟他这么说。

自己这是要转运了呀,他心里怦怦直跳,双眼紧紧的看着王孟德,期待着对方能说出好消息。

“大勇哥,我现在有个想法,咱哥俩一块研究,如果能成,估计今年市里的先进和标兵跑不掉了,如果不成,您也别怪我。”

王孟德笑着说道。

前些天王援朝得了流行性腮腺炎(痄腮),紧接着,没过几天,和他接触过的王卫国和何亚男,也都陆续得了腮腺炎。

不仅是他们,京城的不少大人和儿童,也都被传染上了。

算是一波流行病小爆发。

“哈哈,孟德,你说的哪里话,研究工作哪有一帆风顺的,如果不成,那说明咱们工作还没做好,怎么会怪你呢。”

钱大勇笑着说道。

“你说吧,咱们这次研究的方向是什么?我全部都听伱的吩咐和安排。”

他心里明白,如果不是自己和对方关系好,这种好事绝对轮不到他,研究院里,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跟王孟德一起做研究。

就说他今天得到的消息,就是王孟德研究出了一个药方,国家和研究院将要给予奖励,职级据说是直接升了三级,还有其他的一些奖励。

“大勇哥,最近不是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非常厉害么?各大医院里人满为患,我想着看看能不能研究出一款中成药,不用去医院,直接在家就能吃。”

王孟德解释道。

前世,他记得,得了腮腺炎,一般症状轻的都不去医院,可以在家吃板蓝根颗粒,就算去了医院,医生也多数给开一些板蓝根颗粒这种清热解毒的药回去吃。

而据他了解,现在板蓝根颗粒这个中成药,暂时还没有被研究出来。

“好主意,孟德,你心里有想法了么?”

钱大勇迫不及待的问道。

他恨不得现在就和王孟德一起研究,争取早早的出成果,赶上今年年底评先先进和标兵。

“嗯,我初步选出了几十种中草药,咱们用鸡胚筛选法筛一下,看看哪一种中草药对腮腺炎的病毒有作用。

研究院不是有实验室么,我去过几次,就是操作不熟练,这个还要靠大勇哥你来。”

王孟德说道。

这也是他找钱大勇一起的用意之一,除了钱大勇背后的老师是朱副院长,他准备拉拢关系之外,还有就是需要一个人能分担压力,减少他的试验时间。

至于他已经知道板蓝根是抗腮腺炎病毒的良药,但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怀疑,所以不敢直接说出来,只能假装不知道。

他把板蓝根混在几十种中草药之中,准备借钱大勇之手,给筛选出来。

等试验结果出来后,这样就能名正言顺的制造板蓝根颗粒了。

“没问题,这些筛选实验就交给我了,正好我几个师弟,现在都跟在我身后学习,这段时间一直泡在实验室里。”钱大勇高兴的说道。

“好,等下我给您写一下有那些中草药,筛选实验的时候,别着急,一点一点来。”

“放心,我没来研究院的时候,在学校里经常做试验,熟练的很。”钱大勇拍着胸脯保证道。

看他说的这么认真和自信,王孟德便放下了心。

等把几十种中草药写出来之后,钱大勇如获至宝,小心翼翼的拿着这张纸,就往实验室里走去。

他有强烈的预感,这次的机会只要把握住了,先进和标兵,一定就是囊中之物。

他决定,这段时间加班加点,也要把纸上所有的中草药都尽快筛选一遍。

第二天。

王孟德的奖励,终于正式下来了。

跟蒲老和钱大勇说的一样,他的职级,直接变成了十六级,下个月开始,一个月工资五十块零五毛。

当然,先进需要到今年年底才能评选,所以,上级领导也跟他提了一嘴,让他心里有数。

另外,中医研究院还奖励了他一台五一牌手摇缝纫机。

五一牌缝纫机,是津门华北缝纫机厂在五十年代生产的,具有生产工艺先进、质量稳定,适用于各种缝纫需求的优点。

其实王孟德更想要一台脚踏的缝纫机,可惜不能让他自己选择,也没有办法更换。

除了这些之外,每个月还会给他一斤半的油票作为奖励,希望他再接再厉,争取再研究出一些药方和成果出来。

一斤半的油票,半斤是香油,一斤是花生油或者豆油。

可别小看一斤半的油票,自从54年7月开始,京城就实行了食用油的定量供应,每人每个月一斤半,现在他多了一斤半,算是比其他人多了一倍的量。

而且去年的时候,每人每月还减了半斤,变成了每人每月一斤的定量。

一直要到57年的11月17日之后,也就是12月份开始,才又恢复到每个月每人一点五斤的供应量。

对于缺少油水的人来说,这点食用油供应量,完全不够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所以这时候的人才会消耗大量的主食。

等缝纫机抬进四合院,院里的住户都聚在中院看稀奇。

冉小梅特意让王孟德把缝纫机放在门口,没有先抬进屋,她看着众人,不等他们问,嘴里便笑着说道:

“这是我家孟德在研究院里工作突出,单位特意奖励的一台缝纫机。

这还是津门华北缝纫机厂生产的呢,五一牌,鼎鼎有名,在京城百货大楼里,都经常没货。”

“小梅嫂子,您家孟德真争气,这是做出多大的贡献,单位才会奖励这么好的东西,在这附近我可从来没听说有其他人得到这种奖励。

这缝纫机也好,以后您家做个衣服啥的都方便多了。”

一旁,老阎家的二大妈一脸羡慕的说道。

说完还打算用手摸一摸缝纫机。

“他婶子,这缝纫机上有针,别扎着你的手。”冉小梅看她要上手,连忙装作不经意的用胳膊挡了一下,然后说道。

这台缝纫机,自家人都还没摸一遍了,外人可不能随便摸。

“呵呵,对,别扎着手。”杨瑞华有些讪讪的缩回手,小声地说道。

“这台缝纫机,我去年底在王府井百货大楼里看到过一模一样的,当时上边标着价格,我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是一百四十九块钱。”

人群里,汪二嫂大声的说道。

人群外,贾张氏一脸的嫉妒,她看到冉小梅洋洋得意的样子,心里就堵得慌,然后直接转头回到了家里。

她坐在椅子上,心里越想越气,便冲着贾东旭说道:“东旭,王孟德家有了缝纫机,咱家也得买一个。”

“妈,咱家哪有钱买缝纫机,我一个月的工资才四十块钱出头,除了一家五口生活开销,还要花钱买粮票,每个月都没有剩余。”贾东旭怀里抱着小当,小声的说道。

老贾家就他一个人上班赚钱,就算有易中海的帮衬,日子过的也是紧巴巴的。

“那你就去找易中海借,咱们家买个缝纫机,然后让淮茹学,等学会了,以后也能帮他们做衣服。”贾张氏心里早就盘算好了,于是开口说道。

“再说了,他现在不是院里一大爷了,以后养老的问题,更是要指望着你,现在借他点钱买个缝纫机,他肯定会借。”

贾东旭听了母亲的话,顿时觉得有理,不过他还是习惯性的看向了一旁的秦淮茹。

秦淮茹也觉得婆婆说的话有些道理,再加上买了缝纫机,对她也有好处,便轻轻的点了点头。

“妈,那我晚上吃完饭就去找师父借钱,咱家也买缝纫机。”

得到了媳妇的表态,贾东旭信心十足,准备吃完饭就去对面找师父说借钱的事情。

获得了足够的羡慕嫉妒的话和眼神之后,心满意足的冉小梅,终于吩咐王孟德把缝纫机抬回家里。

在卧室里选了一个角落的地方放好,何胜男又找了一块布,留着以后盖在上边,防止灰尘。

“胜男,你要尽快学会使用缝纫机,然后也教教我,有了缝纫机,咱家以后做衣服,就方便多了。”

看着这台缝纫机,冉小梅美滋滋的说道。

“妈,我在制呢厂上班,单位有缝纫机,我早就学会了。”何胜男也高兴的开口说道。

“哎呦,你看看我,我这高兴的都给忘记你是在制呢厂上班的了,那你有时间教教我,以后我在就没事,就用它缝缝补补。”拍了拍额头,冉小梅笑着说道。

“嗯,妈,这个很简单的,您肯定一学就会。”何胜男说道。

饭桌上。

等晚饭快吃完了,王孟德放下手中的筷子,又把自己每个月多了一斤半食用油定量的事情说了出来。

“哎呀,你这孩子,刚才咋不一起说出来呢。”

冉小梅听了之后,一脸埋怨的说道。

要是刚才儿子在外边说出来,她在邻居面前,那不是更有面子。

“好了好了,这个事情就别出去乱说了,还是低调点为好。”王浩有些看不下去了,他开口劝阻道。

“哼,光明正大的事情,为什么不能说。”冉小梅白了他一眼,然后反驳道。

不过她话是这么说,心里却是准备,这事儿就不在邻居面前提起了。

“有了这一斤半的油,咱家的日子就更宽裕了,这样,每个月拿半斤的花生油,给你爷爷奶奶送去,半斤的香油,留着胜男和几个孩子吃。”

冉小梅盘算道。

她看了一眼儿媳妇,又看了一眼两个孙子,最后咬咬牙道:“最后半斤的定量,送给亲家,到时候孟德你去问问,他们是要花生油还是豆油。”

何胜男本没有在意,家里的许多事情,有婆婆操心,她一般不会太在意,反正最后都不会亏待自己。

但没想到婆婆居然要把半斤的油给自己娘家,她顿时惊了,连忙说道:“妈,这半斤油留着家里吃吧,不用给了,他们也不缺的。”

虽然心有意动,但该有的态度,她还是知道的。

“胜男,你娘家,就亲家公一个人赚钱,家里还有三个半大小子,怎么会不缺油水呢,亚男上次来,她比援朝和卫国还大一岁,现在站一块儿,反而像是妹妹。”

冉小梅对儿媳妇的态度很满意,她笑着说道。

自从两个孙子出生之后,周小燕就隔三差五的过来帮忙带孩子,有时候还带着何亚男一起过来。

刚开始来的时候,每次在这边吃饭,都要给三两的粮票,但冉小梅从来都不收。

临走还会给孩子带点零食和好吃的回去。

她这多少也是抱着补贴亲家的意思。

“那每个月半斤也太多了,妈,要不给四两吧,剩下的咱家攒起来,以后用急。”何胜男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

这时候的一斤还是十六两,四两也就是后世的二两五。

“不用留,半斤全部都给亲家送去。”冉小梅坚持道。

“对,咱们家暂时不缺油水,等过几天油定量发下来了,我买了直接送半斤过去。”王孟德在一旁看到两个人推来让去,便开口说道。

他有空间在手,以后就算是困难时期,家里也不会缺少营养。

但老丈人家可不一样,上次小姨子来的时候,在家里吃饭的样子,还印在他脑海里呢。

六七岁的小姑娘,居然饭量都有他一半了,要不是肚子实在装不下,还想着要往嘴里夹菜呢。

现在有了光明正大的食用油来源,自然不介意帮衬一下对方。

见自己男人和婆婆都这么说,何胜男便不在推辞,她心里非常开心,自己在婆家这么受重视,当初真是找对人了。

半个月后。

这天中午,王孟德拿着铝饭盒,正要出门去食堂打饭,就见钱大勇,盯着一个鸡窝头,双眼通红的走了进来。

他进了屋,不顾蒲老也在,激动的大声喊道:

“孟德,孟德,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