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110章 热销和‘大会战’

第110章 热销和‘大会战’

第110章 热销和‘大会战’

许富贵说出‘娄家’的时候。

许大茂心里怦怦直跳。

娄家,解放前,在京城那可是鼎鼎有名,号称‘娄半城’,意思是京城一半的产业都是他家的。

当然,这里边肯定有夸张的意思,但也从侧面说明娄家生意做的有多大了,可谓是资产遍京城,京城轧钢厂,以前就是他们家的产业之一。

而且因为许婶子以前在娄家做过佣人,对娄家比一般人了解的更多。

“爸,您是准备让我跟娄家某个亲戚结婚么?”许大茂激动的问道。

“呵,娄家亲戚?”许富贵看了儿子一眼,慢慢的说道:“你就不能大胆的想一想,为什么不能跟娄家直接结亲。”

说完就有些绷不住了,一脸的得意。

“啊?跟娄家直接结亲?”许大茂惊讶的说道。

他脸上露出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娄家以前可是大户人家,虽然现在已经解放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说别的,就娄家现在的财力和关系网,就不是一般人家能比的。

“大茂,别惊讶,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可不是以前,我们已经翻身当家做主了。

而且,据你妈打听来的消息,娄半城准备让他的小女儿嫁给工人,咱们家现在是贫农的成分,你又是工人身份,机会很大。”

许富贵低声解释道。

“爸,您的意思是,娄家准备做狡兔三窟的事情?”

许大茂也是聪明人,可谓是一点就透,听了老许的话,瞬间就悟出了娄家的意图。

“对,就是狡兔三窟,这些大家族,没有一个傻瓜,都是人精,解放前,娄家就开始两头甚至是三头下注了。”

许富贵看到自己儿子一点就通,面上很是欣慰,然后趁机教导道:“历史上很多大家族都是这么做的,让伱看的三国演义里,就有例子。”

“爸,我明白了,那娄家小女儿想嫁给工人,这个消息肯定还有其他人知道,我能争得过别人么?”许大茂想了想,又问道。

像娄家这种家庭,很多人都盯着呢,不乏消息灵通和聪明人。

一旦有风声传出来,老许家可没有多少优势。

“嘿嘿,你以为这段时间我和你妈啥都没做?”许富贵嘿嘿一笑,解释道:“解放后,娄家其他的佣人,都被遣散了,各回各家,和娄家也没有了来往。

但你妈可不一样,我隔三差五的,就让你妈去娄家,陪娄谭氏聊天逗闷子,现在已经深得她的信任,这些消息都是她亲口说出来的。”

老许之前让媳妇去娄家,也是抱着以后能不能占点便宜的想法,没想到居然有意外之喜。

如果儿子能娶了娄家的闺女,那自家可就起飞了。

听说自己母亲和娄谭氏关系这么好,许大茂顿时喜笑颜开。

“对了,这事儿你千万别在外边说,等过年的时候,让你妈带着你去娄家拜年,顺便和娄家姑娘见个面。

那姑娘明年六七月份就到了十八岁,正好符合结婚的年龄,到时候你可要把握住。”

许富贵有叮嘱道。

“爸,您放心,只要见了娄家姑娘,我绝对能把她拿下。”许大茂信誓旦旦的说道。

对于这个儿子,老许心知肚明,有手段嘴还甜,对付一个涉足未深的小姑娘,肯定没问题。

晚上,吃完晚饭,天气终于凉快了一些。

中院。

王孟德把王元勋和王元第,一手抱着一个,来到中院溜达,两个弟弟,也跟在身旁。

贾张氏本来正在水池旁洗碗,看到他们之后,脸色顿时就变了。

他嫉妒的看了四个孩子一眼,心里就难受的要命。

自家现在可就棒梗一个大孙子,也不知道以后儿媳妇的肚子争不争气,能不能再给她生两个孙子出来。

倒是刘海中,坐在人群中间,看到王孟德之后,连忙说道:“孟德,又带孩子出来遛弯呀,你们家这两个孩子,长得真好。”

王元勋和王元第,已经**个月大了,由于营养充足,虽然是双胞胎,刚生下体重不算大,但现在长得是虎头虎脑的。

“是啊,平时白天我要上班,没什么时间,只能周末和晚上陪他们玩一会儿。”

王孟德笑着说道。

“看看,孟德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在单位肯定很忙,回来还帮忙带孩子,院里的年轻人,都要跟他学习才行。”

刘海中捧了王孟德一句,然后话音一转,就把话题转到了自己大儿子身上:“我们家光齐,前几天已经相中了一个姑娘。

过些天就去下定,到了秋天他就二十岁整,正好够结婚年龄,我打算让他到了日子就结婚,明年要孩子。”

说完还一脸乐呵的往易中海的方向看去。

他在红星轧钢厂里,被易中海压了一头,到现在还是七级钳工。

但在院里,他觉得自己压了易中海两头,他现在是院里的一大爷,还有三个儿子。

这大儿子马上又要结婚了,快的话,明年他就能当爷爷了,这可是易中海这个绝户一辈子都无法享受到的乐趣。

“哟,一大爷,您家光齐要结婚了呀?这今年秋天结婚,要开始提前准备一些东西了。”许大茂在旁边说道。

自从知道他可能要娶娄家小姐之后,今天一天脸上都是乐呵呵的表情。

赞赏的看了给他捧哏的许大茂一眼,刘海中开心的说道:“我早就开始准备了,在这旁边的胡同,已经给光齐买了两间房。

等结婚前一个月,我再给他置办一辆自行车和一台缝纫机,再给女方买一块手表。”

众邻居听说他居然下了这么大的本钱,顿时都惊呆了,这一套下来,不得要花个一千多块钱呀。

刘海中虽然是七级钳工,一个月工资是九十块零五毛钱,但家里五口人花销,平时就算积攒了一些钱,但这么花下去,他家这次也要被掏空了。

别说院里了,就算是附近这一片,也没几家这么舍得,就说前年王孟德结婚,也就买了一辆自行车,这都算是很好的了。

正常人家,可不敢这么花,也没这么多钱花。

看到大家都惊讶的看着自己,刘海中面上越发的得意。

对于大儿子,他是舍得下本钱的,以后准备留在身边养老的,至于剩下的两个儿子,他心里则是从来没有考虑过。

“一大爷,您这是准备把光齐的婚事,办成附近胡同独一份呀。对了,要不要在院里摆上几桌,大家一起热闹热闹?”许大茂又接着捧哏了一下。

“咳,摆酒就算了,国家现在提倡节约,我作为院里的一大爷,需要以身作则。再说了,现在有钱也买不到这么多的粮食。

到时候我就整上两桌好酒好菜,和亲家一起,热闹一下就行了。”

刘海中摆摆手说道,说完还一脸遗憾。

如果不是国家提倡节约,加上又有粮票的限制,哪怕借钱,他高低要在院里摆上十桌八桌的酒席。

王孟德在一旁瞥了一眼刘光天和刘光福哥俩,就见已经十五岁的刘光天,攥着拳头,低着头,一脸愤慨的样子。

以后,老刘家有热闹看了。

第二天上午。

广安门医院的诊室里。

蒲老临时有个会议需要参加,只有他一个人在坐诊。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大部分的病症,他都可以独自处理了,有少部分拿不准的,等一会儿蒲老回来处理。

病人对他这么年轻,就算一开始有些怀疑他的能力,等问诊开始后,没过多久,便会打消这个疑虑。

因为王孟德仿佛能掐会算一样,把他们的症状和涉及的问题说的清清楚楚。

有一些他们没有注意到的细微地方,也会指出来。

临近中午,蒲老抱着个大茶杯走了进来。

看到他的脸色喜忧参半,王孟德问道:“先生,是发生什么事情了么?”

“嗯。”蒲老坐在椅子上,点了点头道:“两件事,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都是涉及你的。”

“好消息是,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你的那个历节病药方生产出来的‘痛风灵’,在国外卖的非常好。

东欧这些兄弟国家,一个两个都纷纷扩大了进口数量,比刚开始翻了几十倍,就这还都供不应求,预计后边还要扩大数量。

至于剩下的欧美国家,药品通过特殊渠道进入,现在也是遍地开花,特别是用了‘免费’和‘直销’的两个方法,更是如虎添翼。”

“那些病患,差点把‘痛风灵’当成神药了,他们一边吃着海鲜和肉类,喝着啤酒,一边吃着咱们的药,使用过的人,基本上都要囤好多在家里,当成家庭必备药。”

说着说着,蒲老的神情就变得奇怪起来。

他学医到目前,已经五十来年了,从来没想到,一个治标不治本的药方,居然能给国家带着这么多的外汇收入。

每次想起来,都要颠覆一次他的认知。

不仅是他,研究院里这么多的中医名家,也都纷纷摇着头,表示看不懂。

如果王孟德知道他的疑惑,一定会在心里暗道,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后世,很多商家为了利益,都把商品质量做的非常差,就是为了让人们隔一段时间换代一次。

一件商品能用几十年的情况,早就消失不见了,连厂子都一块倒闭了。

“先生,‘痛风灵’卖的这么火,咱们不能掉以轻心,需要防止有些国家狗急跳墙,把‘痛风灵’给禁了。”

听说‘痛风灵’卖的火爆,王孟德心里高兴,同时也有一些担忧。

“别担心,这些国家都有考虑到,除了和当地一些有势力的合作之外,还拓展了其他的渠道,保证生产出来的药品,能很快进入这些国家。”

蒲老宽慰道。

“那就好。”得知国家早有准备,王孟德便放下了心。

只要提前有准备就行,就怕没有计划,被打个措手不及就麻烦了。

“哈哈,你是没看到,研究院里,大家听到国外病患都在抢购‘痛风灵’这种事情之后,他们的表情,都难以置信。

还有夏一清,犹如嘴里进了脏东西一样,脸色难看,连说不可能。”

蒲老哈哈大笑道。

其实刚一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脸上的神情跟其他人的一样精彩。

说完了好消息,接下来,蒲老正色道:“孟德,板蓝根颗粒剂,现在怎么样了?

刚才的会议上,可能是被刺激到了,夏一清又旧事重提,说板蓝根干糖浆存储有风险,不适合大规模推广,建议取消研究和临床试验,节省经费。

虽然被鲁院长驳了回去,但我看有不少人,也开始抱着同样的想法了。”

顿了顿,可能是怕王孟德心里有压力,便换了个说法道:“当然,你们也别有压力,有我和朱副院长在,他们暂时翻不起什么大浪。”

“先生,板蓝根颗粒剂已经算是成功了,只不过我前天看了一下,颗粒很不均匀,就让实验室重新用机器再制作一批。

估计也就是这一两天,成品就可以制出来了,等成品出来,我第一时间拿来。”

王孟德知道自己老师身上的压力,一脸感激的说道。

听说已经制作成功了,蒲老脸上的神情也放松了下来。

“很好,到时候我们拿着成品去找院长,比现在说再多的话都有用。”

隔天。

钱大勇一脸的亢奋,拉着他的胳膊来到实验室,指着桌子上说道:

“孟德,你看看,这种颗粒,是不是达到了你的要求。”

小心的凑到桌子跟前,就见一个玻璃容器里边,放着一粒粒均匀的浅棕黄色颗粒状药品。

他用镊子夹起一颗,放在手心里仔细的观察了片刻,然后王孟德心中一喜,这些完全和记忆中的板蓝根颗粒一模一样。

“太好了,这就是我想要的。”

得到了肯定,钱大勇开心的像个孩子,张开手臂,就要拥抱。

“大勇哥,您快去洗个澡,身上都一股馊味。”转身多开,王孟德打趣道。

时间很快进入了炎热的七月份。

当王孟德在报纸上看到沪上成立了血吸虫病防治局,紧接着,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县和乡镇也都陆续的成立了血吸虫病领导小组。

他知道,一场‘大会战’要开始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